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 2006 >

第25节

读者 2006-第25节

小说: 读者 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答正确,”本尼迪斯太太满意地说,“亚伯拉罕·林肯是我国第16任总统,南北战争就发生在那个时候……”话讲了一半,她突然停下来,做出倾听的样子,好像听见了什么异常的动静,“是谁在发怪声?”

  小学生们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只有史蒂夫没动。

  “我听见一个微弱的声音,是抓挠的声音,“本尼迪太太神秘地低语,“听起来像……像是只老鼠!”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女同学尖叫起来,胆小的孩子爬上课桌。

  “镇静,大家镇静,”老师大声说,“谁能帮我找到它?可怜的小老鼠一定吓坏了。”孩子们乱嚷一气:“讲台下面”,“窗帘后面”,“安妮的书桌里”……

  “史蒂夫,你能帮我吗?”老师向静静坐在座位上的史蒂夫求助。

  “OK。”小家伙回答,他挺了挺腰板,脸上闪着自信的光芒。“请大家保持安静!史蒂夫在工作。”本尼迪斯太太示意大家肃静,小教室里很快鸦雀无声。史蒂夫歪着头,屏息凝神,手慢慢指向墙角的废纸篓:“它在那儿,我能听到。”

  一点儿没错,本尼迪斯太太果然在纸篓里找到了那只小老鼠,它正躲在废纸底下,瑟瑟发抖,结果被听觉异常敏锐的史蒂夫发现了。历史课重新开始,一切恢复原状。但史蒂夫变了,一颗自豪的种子开始在这个黑人盲童的心里生根发芽,渐渐驱散了他的自卑感。每当心情低落时,他便想起那只纸篓里的小老鼠。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小老鼠不是意外掉进纸篓的,而是本尼迪斯太太特地请来的“助手”。

  今天,我们更熟悉史蒂夫的艺名——斯蒂维·旺德乐。他的与众不同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旺德尔集歌手、作曲家和演奏家于一身,摘取过22项格莱美大奖,有7 张专辑打入美国流行乐金榜,获得美国音乐世纪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殿堂”……这些都是因为曾经有只小老鼠“意外”掉进了纸篓。

  摘自《读者》2006年第3期 
 

 
   

感悟的碎片 
作者:凸凹

  1

  为什么过去耿耿于怀的人与事物,现在却不以为然了?为什么当下的境遇,总能从过去的某些经历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

  窃以为,一个人成熟起来的过程,恰恰是不断与“过去”和解的过程。

  2

  有这样一个人——

  他想考美术学院的时候,检查出有色盲的毛病;但当他落第之后,对颜色却有了极强的分辨能力。他后来想去当海军,可是一到了甲板上,就晕船,只好扫兴而归。但是,落选之后,居然就不晕船了,而且还爱上了坐船旅游。

  后来他的性格大变:不喜竞争,而是乐天知命,随遇而安。

  但是,他却没有因此就胖起来,很瘦。

  3

  偏见是一种惰性的东西。

  比如你一旦被认定为是一个“勾引女人”的人,即便事实上,你是个守身如玉的正人君子,你的角色形象也不会得到改变——人们只接受最初的印象。

  这的确是一件可悲的事。

  但更可悲的是:那个外界强加给你的角色,慢慢地,你居然接受了,且真的去勾引女人了。

  4

  过去让人懊丧,未来让人彷徨,在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情形下,最好的选择,是扮演好当下的角色,隐忍地做好手中的事情。

  5

  雪花是坠落的星星,

  这就是乐观的心态:

  已心妩媚,则世间妩媚。

  6

  乌拉圭诗人贝内德蒂和中国的北方农民都说:你有你有,当然你就有。

  所以,“有”的感觉一旦充满内心,即使贫穷也会富有;我们之所以总是感到没有,盖因从来就没有“有”的感觉。

  7

  鸟儿为什么不怕稻草人?

  因为它发现,一只普通的苍蝇在它的木头手臂上爬行。

  弱者为什么常常不惧怕强者?

  因为他发现了强者的破绽。

  ——这一切,与勇气无关。

  8

  像对待酸葡萄,你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扔进嘴里吃掉一样,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你最明智的举动,是保持沉默,并隐忍地承受。

  所以,贝内德蒂说:

  好吧,我不再玩绝望的游戏

  不再用忘却给回忆文身

  有许多东西需要讲和保持沉默

  也有许多葡萄用来填进嘴里

  9

  “缓慢,但是到来!”

  你默念着这样的句子,一定不会绝望,甚至失落也难以与你为伴。

  10

  人们追求永恒的深层原因,是死亡的不可抗拒。

  但永恒又是一个虚化的修辞。

  所以文人,便对文字有了固执的感情。

  但常人有常人的方式:男人的怀抱里,如果有心爱的女人拥抱着,仿佛就是抓住了永恒。

  11

  抚爱是肌肤的节日。

  但抚爱又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因为当抚爱不在的时候,感到孤独无依的,往往是心灵。

  12

  树的颤抖并非因为寒冷;勇士的战栗也并非是因为怯弱——

  前者是风,后者则是激情。

  13

  如果你是三叶草,就不要长出那第四片叶子。

  如果你不得不走向远方,就不要频频回首过去——正如燕子,回到过去的屋檐下的时候,已无巢穴可栖。

  14

  强者之争,终有停息;弱者之战,永无休止。

  因为弱者,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弱者。

  15

  在我们小的时候,池塘是一片大海,死亡是别人的事情;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大海毕竟是大海,死亡则只隶属于自己。

  16

  爱情,的确像小女人的散文,它使无味变成情调,使平庸变成非凡。

  然而,爱情又的确是一种稀有资源——

  它是坏日子的咒符,是反抗绝望的广陵散。

  同时,爱情,使孤独与孤独融合,找到与生活和解的合法理由。

  17

  爱情之所以是爱情,是因为不能遗忘——

  久远的爱情是一种隐痛。

  那个曾经的爱人,即使隐身在远处,也像一条执著地蠕动着的虫子,毫无商量地啃噬着我们的平静—

  有过爱情的心灵,像一片破败的叶子,永远错过了完整的季节 
 

   
   

小善 
易水寒

  从广场的地下通道走过时,总有真假残疾人跪在那里。有时候,我会扔个一元的钢蹦儿给他们。当然,我并不总是这样做,但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伸着手,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他们的岁数和我爷爷奶奶一样大,即使骗我一块钱,还能把我骗穷吗?而且我留意观察了,我这个钢蹦儿常常是他(她)手中最大面值的钱,他(她)会因此高兴半天的。

  在大街上看到外地人满面油汗地问路,我一定会认真地告诉他,往左怎么拐,往右怎么拐,乘坐几路车,等等。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这种详细的介绍,费不了我多长时间,但会让他对这个城市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所居住的小区管理很严。但是,他们的询问会让人不舒服,因为,如果你衣冠楚楚,他连问也不问:如果你穿戴稍微邋遢一些,他就会问个不停。好几次,业主因为保安以貌取人和他们吵起来。业主偏偏不把每家每户特制的钥匙拿出来给对方看,理由是,我进自己的家门还要受你们限制啊!我也和他们吵过。在我的意识里,他们是看我不像这里的业主才来询问我的,可我现在不和他们吵了。那是人家的职责,大家谁也不认识谁,干吗要故意找你的麻烦。老老实实把钥匙给他们看一下就是了。被问一次就掉价吗?

  夏秋季节的傍晚,常常有一些郊区的农户在马路边卖菜。他们黑红的脸上总是挂着谦卑的笑。我和妻子有个默契——从他们手里买东西时不讲价。这些菜,从种到地里到长大再拿到城里来,不容易。我父母也是农民,也种庄稼,从年头忙到年尾,挣的钱很有限。如果不想买,走开就得了。如果想买,也不差这几毛钱。痛痛快快地上秤交钱,双方都高兴。

  上大学时,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总要给他们让座。后来参加工作,见识了各种人情冷暖,心有点变硬了。尤其见到有的老人倚老卖老,见你坐在那儿,故意往你身边蹭,怎么办?我就硬挺着不让座。后来发现,自己即使不让座,心里也不怎么舒服。让了,反而舒坦了。好,那就接着让座吧。年轻轻的,站一会儿又能怎么样?

  别人遇到不幸的事了,主动安慰一下;看见人家的小孩漂亮,就夸奖几句;刮风下雨天,把报贩手中剩下的最后几张报纸买下来;从出租车上下来,关门时说声谢谢……

  这些事,都不是大事,但是恰恰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我的理解是,他们要么脑子里天生缺这根弦,要么是受过太多的“内伤”。小善乃举手之劳,但愿意做才成小善。

  话说回来,这些小善,于我却是重要的事。我常常假设,面对歹徒的尖刀,我敢否义无反顾地冲上去?面对生死抉择,我是否会面不改色地选择后者?我的答案是,可能不敢,不会!遇到大事,我肯定会像大多数人一样犹豫踯躅,甚至打退堂鼓。我天生做不来大善,但小善积多了,也可聊以自慰。与人为善,与己为善。能独善其身,也就问心无愧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4期P62 
 

   
   

巴金箴言录 
巴金

  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常将生比之于水流。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以达到那惟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还射出种种的水花,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爱和恨,欢乐和痛苦,这些都跟着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一粒泥沙。不管我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