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4746-微雨独行(节选) >

第5节

4746-微雨独行(节选)-第5节

小说: 4746-微雨独行(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在我们寂寞的时候,我们有音乐,在我们……感谢上帝!    
    美国是一个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在尽情享受丰盛食物的同时,却也不会忘记穷人:去超市购物,他们会将所购物品留下几包放在超市的募捐筐里,或者将一包食品塞在饥饿的小孩手里,又或者去参加公益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认为,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肃穆和虔诚所感动。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感恩而去抄袭一个感恩节,但我们必须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会产生力量的,这点我深信不疑。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常怀感激之情。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安稳的大后方。其中包括贤淑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女儿,健康安稳的父母和家人。他们让我放心在外面奔波,每当我拼搏得“遍体鳞伤”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之际,亲人们定会给我疗伤、给我清醒、给我鼓劲。    
    我感恩,因为仁慈公允的上苍给了我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给了许多帮助我的“贵人”;特别是我每有耕耘,定能每有收获。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常怀感恩之心(3)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    
    学会感恩,包括对曾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包括对曾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包括对曾遗弃过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自立……感恩,对所有使你坚定信念和取得成就的人。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感恩是一种宽容和豁达,是一种伟大的情操。世上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感恩,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因为忘了感恩,因为欲壑难填,而受到报应和惩罚的例子还真不少。君不见,因为阶段的成功,不知自己“姓什么”,而失去了更多,甚至丢掉了老本;因为升迁的顺意,不想久居人下,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尚无满足,到头来竹篮打水,反误了卿卿性命;因为多方的拥有和富足,而忘了感恩,而求全责备,总想有了还有,要了还要,总追求完美和全部,却失去了更多……正应了一句格言:“上帝叫你灭亡,先要叫你疯狂。”    
    《风俗通》里引邰子击壤的句子这样说:“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在吴稼祥的《把海倒进杯子》里曾经写道:“上帝其实很公平,他给富人以好食物,给穷人以好胃口;给大人物以矮小的身躯,给伟岸者以卑微的灵魂;给馥郁的桂花以可怜的形貌,给不芬芳的牡丹以天仙的姿色;让恶人得到诅咒,但用享乐补偿;让善人获得赞美,但用痛苦折磨;让强大者独处,让弱小者群居;给无爪牙者以翅膀,给不能飞翔者以爪牙……他不让任何东西完美,于是,人类才有了对完美的渴望。”他给你这么多,也一定会拿走这么多。你所拥有的,都是必须感恩的。想通了,就感到周身舒坦,惶恐和浮躁便随风远去。    
    还有,因性格使然,在常怀感恩之心同时,我也深知自己有许多的毛病和不足,比如有时有“牛脾气”,经常有“刀子嘴”、“土匪相”……所以,我经常自己与自己作“斗争”,努力让自己做“小”,让自己“低调”……犹如一棵庄稼,成长发育期总是直矛朝上、叶面带刺,只有成熟了,才慢慢低下丰硕的穗头。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我们的命运也充满变数。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日子,既然是上苍赋予,那就会有它的道理,那就需要我们常怀感恩之心。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成功是一种心态(1)

    成功是一种心态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个以乞讨为生的人,整天挎着个篮子四处乞讨,看尽了脸色受够了白眼,日子过得好不凄惶。适逢国民党政府发行航天彩票,一块银元一张,头彩奖金是五百块银元。这个乞丐想:一旦中了头奖从此不就发了吗?于是他把乞讨来的铜板一枚枚积蓄起来,终于有了一块银元。于是他用银元买了一张彩票,放在了篮底。    
    一个月后开奖,乞丐中了头奖;他心花怒放,认为从此再也不必与破竹篮为伍而将它扔进了湍急的苏州河。    
    他趾高气扬地到银行领奖,翻遍全身也找不到彩票,这才想起彩票早已随破竹篮沉入了河底。他痛心疾首地蹲在银行大厅的地上抱头大哭。    
    有人说这是命中注定,他就是乞丐的命。天上掉馅饼都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其实,他的命运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假若他没有太得意忘形,他的命运从此真的就会迥然不同。古训中的“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人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一切。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就是说一个人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只有在你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欲望,然后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努力,你才能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和取得成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回答出为什么,怎么办,回答出成功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为朋友做更多、更好的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你的成功才是自然的、进步的和积极的。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地看待你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肯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这就要求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百折不回、屡败屡战的顽强斗志,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成功。曾有人将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方式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别人的成功中找出更多的客观原因来为自己开脱;另一类人是找到了榜样,减少了借口,增加了斗志。香港作家林振强曾趣谈追求成功,他说:“有机可乘时,不要加、不要减,也不要除,勇敢去乘吧。”


《微雨独行》 心的重量《微雨独行》 成功是一种心态(2)

    在你成功之后,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你成功了,随之而来的就会有鲜花、掌声,就会有虚虚实实耀眼的荣誉和奖杯,更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阿谀奉承,乃至温柔甜蜜的陷阱。在这之间,你必须学会甄别,不在这些东西中飘飘然迷失自我。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曾谈论成功——一个人成功后,如果他能在早晨起来晚上睡下,其间又在干他想干的事,而且不愁衣食,那么,他就是真正的成功者。因为成功了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其结局就会像已打到了北京的李闯王和中了巨彩的乞丐一样,美丽和成功只是昙花一现。    
    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成功”?是以金钱的多寡分出“穷人”和“富人”来,还是另有划分呢?曾有人这样说:在物质普遍比较丰富的背景下,穷人、富人的概念已经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区别了。很多时候你不能从外表判断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比尔·盖茨常常穿便装,城市的打工仔倒是天天西装革履。    
    穷和富只是相对的。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是穷人,这并不是荒诞。收入越高往往支出越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常自视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有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他要叫穷。早两年央视做过调查,多数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比较幸福了,而部分月薪超过3000元甚至5000元的人,却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代人不完全以财富的多少、职位高低去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且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并非富人和地位高的人就是快乐的,穷人和打工一族就很痛苦,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职位无关。    
    探讨成功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分析。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你为什么失败?或者,为什么感觉自己失败?谁都可以问问自己。一个人、一个家庭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要的前提下,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在不断地为理想而奋斗,能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应该说,他就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    
    


《微雨独行》 坐看世界《微雨独行》 百静不如一动(1)

    第二辑  坐看世界    
    百静不如一动    
    我有个朋友,写过一篇关于自己奋斗的文章,题目叫做《赌我自己》。他的意思是,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往往就以自己做赌注,押上自己和命运豪赌一回。他的胆略和气魄,曾令许多人倾倒,我也曾由衷地敬佩他,觉得他果真是人中之龙。    
    但细细想来,他这种与命运豪赌的方式却难以让我苟同。不错,人生常常会有难过的关口,下不来的台,解决不了的困境,有时候,简直就是一丝希望也看不到了。赌吗?输赢各一半,成败各一半,倘若是输了呢?那可是连扳本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想,在如此这般的境况下,不妨静下心,沉住气,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寻找契机,在运动中解决问题和消灭敌人。须知一切事物肯定是发展和变化着的,绝对不会静止不变。    
    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提到我的老乡,一代伟人毛泽东。这位湖南汉子,以文章和思想著称后世,却又以政治韬略和军事雄才彪炳史书。他的“四渡赤水”之战,他的“打锦州”之战,他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方略,都无一不是在极度的困境下,静观战局之变,让自己运动起来,也让敌人运动起来,然后在运动中消灭对手。    
    运动,就会发现对手的破绽;运动就会有机会;运动就可以扬长避短;运动,就可以出其不意。向前一步是试探,向后一步是开阔视界并让对手暴露短处;向左是避其锋芒,向右是攻其不备。总之,运动才发现出路其实就在脚下,运动起来才知道,原本互不关联的事物,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最近,看了《狼图腾》一书。发现草原狼便是在运动中寻找机会的高手。在茫茫的蒙古草原,草原狼、黄羊、草地是整个原始草原生物链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原奔跑冠军”黄羊以草为食,可是黄羊多了,草原便有了灭顶之灾,于是草原狼便成了黄羊的“克星”。然而,在广袤的草原大地,在有防备的情况下,狼是怎样也追不上黄羊的。所以,狼只有在运动和变化中寻找和等待猎杀黄羊的机会。一是等待饥饿难忍的黄羊觅到丰厚的牧草一饱“口福”,继而“大腹便便”之时,草原狼便使劲追撵,这时黄羊因“负重而行”,只好坐以待毙;二是在黄羊夜眠一晚,因食草积水过多,继而膀胱肿胀,早已潜伏一晚的草原狼便趁黄羊“起床”准备“方便”之时,进行追杀,跑不了多远,黄羊便会因膀胱胀裂而亡。然而,在面临“灭顶之灾”的生还者,往往又是时刻处于“警惕”状态之羊。一者是在饥饿难耐忽有“口福”之机,克制自己只吃个大半饱,以防追杀;二者是在睡至半夜之时,不贪图安睡“起床”排泄一次,天亮之时便能跑在“敌人”的前头,而逃脱被杀戮之祸。


《微雨独行》 坐看世界《微雨独行》 百静不如一动(2)

    还有一则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的故事也颇富哲理:有一次,法国部队和德国部队联合演习,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摧毁树林里的一个目标。法国人的坦克炮筒很长,准确度高;德国人用的是美国坦克,自动化程度高,炮筒较短。接到指令后,法国兵立刻派一个人爬到树上,先找到两个教堂的尖顶作参照点,然后将测量的数据输入电脑,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