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87-医方集解 >

第37节

087-医方集解-第37节

小说: 087-医方集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胀满,久久不瘥,则成肺痿;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热相搏,气血稽留,蕴结于肺,则成 
肺痈。多唾涎沫而无脓者,肺痿也;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四肢微肿,咳吐脓血,胸中 
隐痛者 
皂角(刮去皮弦,酥炙)。为末,蜜丸。以枣膏和汤,服三丸。 
此手太阴药也。喻嘉言曰∶火热之毒,结聚于肺,表之里之,温之清之,曾不少应,坚 
而不可攻者,令服此丸,庶几无坚不入,聿成洗荡之功,不可以药之微贱而少之也。 
《千金方》用桂枝汤去芍芍,加皂角,名桂枝去芍药加皂角汤∶治肺痿吐沫。本方加蛤 
粉等分,为末,名皂蛤丸;治妇人风邪客于乳房,而成乳痈。每服二钱,酒下(此药能导其 
汗,散 

痈疡之剂第二十
托里十补散
属性:(《局方》。即《外科精要》十宣散) 
治痈疮初发或已发,邪高痛下,疮盛形羸,脉无力者(若痈疽不因膏粱、丹毒、火热、 
胃 
黄 人参 当归(二钱) 川芎 桂心 白芷 防风 浓朴 桔梗 甘草(一钱。) 
每服 
发背疔疮。 
此手足太阴、足厥阴、阳明药也。参 补气,芎归活血,甘草解毒,桂心、白芷、桔梗 
排脓,浓朴泻实满,防风散风邪,为表里气血之药,共成助阳内托之功也朱(丹溪曰∶若冬 
月肿疡用之,可转重就轻;若溃疡夏月用之,以桂朴之温散,佐以防风、白芷,吾恐虽有参 
,难为倚仗,世人不分冬夏,无论经络,不能无误也。《机要》曰∶治疮须用托里、疏通 
脏腑、调和营卫三法。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深于内,其邪深矣, 
当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恐邪气极而内行,当 
先托里;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用此三者,虽 
未即瘥,必无变证)。 

痈疡之剂第二十
托里黄汤
属性:(《总录》) 
治诸疮溃后,脓多内虚(溃后脓血出多,阴阳两竭,宜大补气血)。 
黄 人参 当归 桂心 茯苓 远志 麦冬 五味子(炒),等分。每服五钱,食远 
服。 
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黄 补气固卫,当归、桂心活血生肌,茯苓渗湿健脾 
,麦 
丹溪 
也。 

痈疡之剂第二十
托里温中汤
属性:(孙彦和) 
治疮疡为寒变而内陷,脓出清稀,皮肤凉,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逆 
,气短呃逆,不得安卧,时发昏愦(此孙彦和治王伯禄臂疡方也。六脉沉微,色变肤凉,加 
以呃 
附子(炮,四钱) 干姜(炮) 羌活(三钱) 木香(钱半) 茴香 丁香 沉香 
益智仁 
一钱。)加生姜五片,煎。 
此足阳明、三阴药也。《卫生宝鉴》曰∶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温。附子 
、干 
胃, 
邪, 

痈疡之剂第二十
止痛当归汤
属性:(《总录》) 
治脑疽背疽,穿溃疼痛。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黄 人参 甘草(炙) 官桂(各一两。) 
此足阳明、厥阴药也。当归、生地活血凉血,人参、黄 益气补中,官桂解毒化脓毒化 
成脓,则痛渐止,芍药和脾,酸以敛之,甘草扶胃,甘以缓之,则痛自减矣(齐德之曰∶世 
人皆谓乳没珍贵之药,可住疼痛;不知临病制宜,殊非一端。热痛凉之,寒痛温之,风痛除 
其风,湿痛导其湿,燥痛润之,塞痛通之,虚痛补之,实痛泻之,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败 
溃者引 

痈疡之剂第二十
生肌散
属性:敛疮长肉(疮初起者禁用)。 
寒水石( ) 滑石(二两) 龙骨 海螵蛸(一两) 密陀僧 枯矾 定粉(即铅粉) 
干胭脂(五钱。)共为细末,掺疮口上。 
此阳明药也(阳明主肌肉)。疮口不敛,盖因脓水散溢而溃烂也。石膏(亦名寒水石。 
李时珍曰∶唐宋诸方,寒水石即石膏)、滑石解肌热,龙骨、枯矾善收涩,胭脂活血解毒, 
螵蛸、陀僧、 
又方∶槟榔 枯矾(各一两) 陀僧 黄丹 血竭(一钱) 轻粉(五分),亦名生肌 
散。张子和方∶黄连(三钱) 密陀僧(五钱)胭脂 绿豆粉(二钱) 雄黄 轻粉(一 
钱),亦名生肌散∶治同。 

痈疡之剂第二十
灸法
属性:治一切痈疽恶疮。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肿 痛,以湿纸覆其上,先干处即痈头也。取独头大蒜切 
片,安于头上,用艾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 
早灸为上。若有十数头者,即用蒜研作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烧之。若初发赤肿一片,中 
间有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片安于头上,着艾灸十四壮,或四十九壮,使毒瓦斯外出则易愈(李 
迅曰∶痈疽用灸,胜于用药,三壮一易,百壮为率,但头项以上,切不可用,恐引气上,更 
生大祸也。史源曰∶有灸至八百壮者,约艾一筛,初坏肉不痛,直灸至好肉方痛,至夜火 
满背、高阜头孔百数,则毒外出,否则内逼五脏而危矣。《纲目》曰∶《精要》谓头上发毒 
,不得灸,此言过矣!头为诸阳所聚,艾柱宜小,壮数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壮而已。 
按 
发 

痈疡之剂第二十
芙蓉外敷法
属性:一切痈疽肿毒。用芙蓉花,或叶、或根皮,捣烂,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周,中间留头, 
干则 
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芙蓉辛 
平,性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属性: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采用。诸 
方男女可通用者,兹不重出。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表实六合汤
属性:(海藏) 
治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 
四物汤(四两,每味一两) 麻黄 细辛(五钱。) 
此足太阳药也。凡妇人伤寒,六经治例皆同,有怀妊者,则以安胎为主,药中有犯胎 
者, 
表, 
四物四两,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钱,名表虚六合汤∶治妊娠伤寒,表虚自汗,身热恶寒 
,头 
湿六 
翘各 
柴胡 
加大 
沉数,太阳阳明本病也,急下之(大黄、桃仁,妊娠所忌,然伤寒间有用之者,谓药病相当 
也。经曰∶妇人重身,毒之如何,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四物四两, 
加人参、五味各五钱,名人参六合汤∶治妊娠伤寒,汗下后咳嗽不止。四物四两,加浓朴、 
枳实(麸炒)各五钱,名朴实六合汤∶治妊娠伤寒后,虚痞胀满,阳明本虚者本、胃腑也。 
四物四两,加栀子、黄芩各五钱,名栀子六合汤∶治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四物四两,加 
石膏、知母各五钱,名石膏六合汤∶治妊娠伤寒,大渴而烦,脉长而大。四物四两,加茯苓、 
泽泻各五钱,名茯苓六合汤∶治妊娠伤寒,小便不利,太阳本病(本,膀胱腑也)。四物四 
两,加阿胶、艾叶各五钱,名胶艾四物汤∶(一方加甘草;一方加甘草、黄 、干姜)∶治妊 
娠伤寒,汗下后,血漏不止,损动胎气者。四物四两,加附子、肉桂各五钱,名附子六合汤∶ 
治妊娠伤寒,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迟者,少阴病也(桂附亦辛热动胎之药, 
间有不得已而用之者)。四物四两,加生地、大黄(酒浸)各五钱,名四物大黄汤∶治妊娠 
伤寒蓄血证(歌曰∶妇人妊娠若蓄血,抵挡桃仁莫妄施,要救母子俱无损,大黄四物对分之。 
吴绶曰∶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盖有产时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尽发热, 
有三日乳蒸发热,或早起劳动、饮食停滞,亦皆发热状类伤寒,要须详辨。大抵产后大血空 
虚,若汗之则变筋惕肉 ,或昏迷不醒,或搐搦不定,或大便闭塞,其害非轻。凡有发热, 
且与四物汤,芎归为君最多,白芍须炒过,酒蒸熟地黄佐之,加软苗柴胡、干姜、人参主之, 
最效。盖干姜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且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 
治热,深合《内经》之旨。如恶露不尽者,益母丸、黑神丸,必兼用之。胃虚食少者,加白 
术、茯苓;有痰呕逆者,加陈皮、半夏;其余六经治例皆同。必以四物为主,乃养血务本之 
要也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胶艾汤
属性:(《金匮》) 
治妇人漏下,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痛为胞阻漏(下者,怀妊而经来,以阳 
不 
月水 
阿胶 芎 甘草(二两) 艾叶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原方未 
注分两。 
姜。严氏治胎动经漏 
血及金疮伤经内绝者 
此足太阴、厥阴药也。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和以甘草,行以 
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 
又方∶阿胶一斤,蛤粉炒,艾叶数茎,亦名胶艾汤《良方》∶治胎动不安,腰腹疼痛; 
或胎上抢心,去血腹痛。《指迷》方加秦艽(妇人受胎一月,形如露珠,乃太极动而生阳, 
天 
,地二生火,谓之 ,足少阳脉所主,若吐逆恶食,名曰恶阻,有孕明矣,或偏嗜一物,乃 
一脏之虚,如爱酸物,乃肝经不能养胎而虚也;三月如清鼻涕,先成鼻与雌雄二器,乃分男 
女,手厥阴相火所主,胎最易动;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形像具,手足顺成,手少阳脉所 
主; 
皆成 
精以 
其身 
主之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钩藤汤
属性:(《良方》) 
治螈 胎动不安(螈 ,手足抽掣也。热为阳,风主动,肝风相火为病也)。 
钩藤钩 当归 茯神 人参(一钱) 桔梗(钱半) 桑寄生(五分。)风热加黄芩、 
栀子、柴胡、白术,风痰加半夏、南星、竹沥,风胜加全蝎、僵蚕。 
此足厥阴药也。钩藤之甘寒以除心热而散肝风,柴胡、桔梗之辛凉,黄芩、栀子之苦寒 
,以 
而安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羚羊角散
属性:(《本事方》) 
治妊娠中风,涎潮忽仆,目吊口噤,角弓反张,名子痫阴主静,阳主动。风,阳邪也, 
诸风眩掉,皆属肝木,故有搐搦、眩冒、反张之证。 
羚羊角(屑,一钱) 独活 防风 芎 当归 枣仁(炒) 茯神 杏仁 薏仁(五 
分) 木香 甘草(二分半。)加姜煎。一方有五加皮。 
此足厥阴药也。羚角之辛凉以平肝火,防风、独活之辛温以散风邪,茯神、酸枣以宁神 
,当归、川芎以活血,杏仁、木香以利气,薏仁、甘草以调脾也(扶土所以抑木,故薏仁亦 
治筋急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紫苏饮
属性:(严氏) 
治胎气不和,凑上胸腹,腹满头痛,心腹腰胁痛。名子悬(由下焦气实,相火旺盛,举 
胎 
苏叶(一钱) 当归(七分) 芎 芍药 人参 陈皮 大腹皮(五分) 甘草(二 
分。)加姜煎,空心服。心腹痛者,加木香、延胡索。 
此手足太阴、厥阴药也。陈来章曰∶芎归芍药以和其血,苏橘大腹以顺其气,气顺血和 
则胎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天仙藤散
属性:(陈景初) 
治子气(妇人冲任,素受血风,因妊娠而足肿、喘闷、妨食,甚则脚指出黄水,病名子 
气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微炒) 香附(炒) 乌药 陈皮 甘草(炙),等分。加紫苏 
三叶, 
此手足太阴药也。天仙藤之苦温疏气活血,能解血中之风气,香附、乌药、陈皮之辛温 
以行 
调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白术散
属性:(《全生》) 
治子肿,面目肢体虚肿如水状(胎中挟湿,水与血搏,湿气流溢,故令面目肢体浮肿, 
亦 
白术(一钱) 姜皮 陈皮 茯苓皮 大腹皮(五分。)为末,米饮下。《指迷方》有桑 
白皮,无白术(此即五皮饮)。丹溪除姜皮、腹皮,加川芎、木通,补中导水行气(此证有 
服鲤鱼汤、鲤鱼 
此足太阳、太阴药也。水病当令上下分消,姜皮、橘皮辛而能散,使水从毛窍出;腹皮 
、苓皮淡而能泄,使水从溺窍出;水盛由于土衰,故用白术之甘温以扶脾土,而提防之,不 
致泛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竹叶汤
属性:治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名子烦(受胎四五个月,相火用事,或盛夏君火大行,俱 
能 
麦冬(钱半) 茯苓 黄芩(一钱) 人参(五分) 淡竹叶(十片。)一方∶茯芩为 
君,无人 
此手太阴、少阴药也。竹叶清烦,黄芩清热,麦冬凉肺(心火乘肺,故烦出于肺,茯苓 
宁心,人参补虚,妊娠心烦,固多虚也如相火盛者,单知母丸;君火盛者,单黄连丸;心神 
不安者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紫菀汤
属性:(《良方》) 
治子嗽。 
紫菀 天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