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35-婴儿论 >

第9节

135-婴儿论-第9节

小说: 135-婴儿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参茯白术散方x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缩砂 陈皮 干姜 莲肉(各三钱) 藿香 白扁豆 薏苡 甘草(各半减) 
上十二味。捣筛为散。或以胶饴。调匀服之。痢疾。禁妄攻。若妄攻者。瘀浊未减而血液必竭也。痢疾。要屡视口 
内。若齿焦者。为走马疳也。痢毒疫热。若疮疹毒。宜翘花煎服之。 
x翘花煎方x 
翘花(五钱) 白糖(五钱)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翘花。去滓。内糖服之。痢热不减。烦渴而昏睡。其脉弦急者。此为发惊之渐也。溏泄家。 
要减饮食。若妄食者。为难疗。痢后血液燥竭。脚肉殊脱削。若挛急而疼痛。此为鹤膝风也。痢疾。后重而努力。必致 
脱肛。以下焦虚故也。痢下数旬不解。血液干竭。而脉细数者。转属疳泻也。病患脉沉而迟。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 
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面体羸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苦泻泄者。 
宜白术膏服之。 
x白术膏方x 
白术(一斤焙) 茯苓(四两) 陈皮(四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熬取三升。滤去渣。又以水八升。熬取二升。将渣捣烂。又以水五升。熬取一升。都合前汁。 
再熬至二升。加蜜四两。熬至稠。滴水成珠为度。每服弹丸大。日二三次。泻泄家。小盒饭少。今反多。是欲愈也。痢 
疾为恙。以顺气活血为要。其气顺则里急减。其血活则泄利自愈。痢下。数月休作者。为休息痢也。病患泻泄。脉浮而 
迟。此为表热里寒。其便必完谷也。四逆汤服之。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四肢厥。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主 
之。加人参三分。前后二便。易其位而出。名曰交肠。此为脏腑错杂所致也。痢下肠 。如鱼脑。若屋漏。目红唇燥。 
此为气血败绝也。痢下。旬余不解。鲜血自利。脉微肩息。多呼少吸者死。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 
不还。反微喘者死。暴利。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痢下。体瘦脉虚。反能饮食者生。 
不能饮食者死。体厥。脉微口渴。下利清谷。短气烦躁者死。痢下。数旬不解。呕哕足跗微肿。若吐蛔者死。问曰。大 
便难。何以所致。答曰。脾实则大便难。虚则大便溏。不溏不难。其人必实健也。潮热便难。若谵语。若目中不了了者。 
此为邪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主之。病患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大承气汤主之。孩儿胸腹。 胀硬满。大便不利。 
此 
为乳癖所致也。白花汤主之。体羸肌燥。大肠血干。大便硬者。宜波淡花 之。波淡花一斤。白糖一斤。捣如泥。盛壶 
密盖。每 梅实大。 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x麻仁丸方x 
麻子仁(四钱) 芍药(四钱) 大黄(八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杏仁(四钱)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和为度。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 
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x蜜煎导方x 
蜜(七合) 
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扰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 
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病患体羸血燥。大便结燥者。以热汤内触器。乘热而登。 
须臾当肛润使通也。病患气乏体羸。肠内血燥。大便必硬。宜逐肠丸主之。 
x逐肠丸方x 
巴豆(四钱) 硫黄(二钱) 槟榔(二钱) 甘松(二钱) 铁落(四钱) 大黄(四钱) 
上六味。捣筛。酒糊丸。枳实大。别蜀椒二钱。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洗掌中。拭净更涂胡麻油。仍握一丸。 
男左女右。以大便通为度。若不通。更握新者。或左右俱握。若通而不禁者。以冷水。频洗掌中。盒饭顿止。问曰。小 
便不利者。何谓也。答曰。膀胱以气化理。寒热虚实。其气不行。仍失转化。小便不利。即是也。病患。脉数身热。渴 
而溲便涩者。膀胱有客热。若脉涩而身微肿者。此为风湿也。病患腹硬脉沉。而小便不利。是癖块令然也。病患脉浮微 
热消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身肿。小便少。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宜防己茯苓汤。 
x防己茯苓汤方x 
防己(一钱) 黄 (一钱) 桂枝(三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 
温三服。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小便少者。宜防己黄 汤。 
x防己黄 汤方x 
防己(一钱) 甘草(三分) 白术(三分) 黄 (五分) 
上锉麻豆大。每抄二钱七。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分温服。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 
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x越婢汤方x 
麻黄(一钱) 石膏(一钱)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 甘草(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分温三服。身重。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燥。小便不利者。桂枝加黄 汤主之。病患溲便涩痛而旁射。是膀胱热也。滑 
石汤主之。 
x滑石汤方x 
滑石(一钱) 芒硝(三分) 柏实(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肚腹硬满。腰脚挛急。而小便不利。此脬痹也。病患渗道癃闭所致。 
腹满短气者。 麻汤主之。 
x 麻汤方x 
麻(一钱) 茯苓(二钱) 豆黄卷(三钱) 马舄(二钱)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病患。元阳减耗。胞胱乏转化。遂腹胀。小便不利。医欲以淡渗利 
之。是误也。得之反益剧。短气息迫。宜折水汤主之。 
x折水汤方x 
桑白皮(一钱) 吴茱臾(五分) 枳实(七分) 槟榔(一钱) 茯苓(一钱) 缩砂(五分) 香附(五分) 附 
子(三分) 生姜(三分) 麦芽(二钱) 
上十味。以水二升。先煮麦芽。减五合。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病患胸腹大满。结热不解。若香港脚心 
悸。俱与降气散。 
x降气散方x 
田螺(去壳黑炒一两) 麝香(三分) 
上二味。研均。每钱七。以白汤服之。病肿胀稍解。但足跗难消者。宜附子煎。 
x附子煎方x 
附子(四钱) 樟脑(四钱) 
上二味。以酒五升。煎取三升。温熟。频频熨之。日五六次。病患。脬转而小便不利者。阴阳熨法主之。疳瘕鼓满。 
小便不利者。与黑散。 
x黑散方x 
虾蟆(一两) 缩砂(一两) 
上二味。为黑炒。存性。研筛。以生姜汤服之。病患。小腹挛急。心胸中动气。此为元脏虚也。溺必如泔汁。宜破 
故汤。 
x破故汤方x 
破故(一钱) 鹿角霜(五分) 茯苓(一钱) 连蕊(三分) 红曲(五分) 甘草(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病患胸腹肿满。如石硬。虽体气虚弱。须先破之。有故无害。此为 
霸道也。桃花煎破之。 
x桃花煎方x 
茯苓(一钱) 白术(三分) 枳实(三分) 半夏(一钱) 人参(三分) 香附(五分) 砂仁(三分) 藿 
香(五分) 甘草(三分) 干姜(三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煮白桃花一钱。减五合。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得泄利二三行为度。后去桃花。 
服本方。小盒饭渐通也。诸小便不利。肿满转侧不能者。红豆煎主之。 
x红豆煎方x 
红豆(炒一两) 茯苓(一钱) 枳实(五分) 吴茱臾(三分) 桑白皮(五分) 槟榔(五分) 白术(三分) 
生姜(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升。先煎红豆。减五合。内诸药。再煎取一合。去滓。分温服。病患跗肿脉微。口张气粗。额上汗 
出者死。肿满。小便不利。多脾虚。烦悸而饮食不进者。不可治。问曰。淋有五种者。何谓也。答曰。淋之为病。有寒 
有热。有血有石也。又真脏大虚。肚腹挛急而溺点者。此名劳淋也。阴头痛而小便淋沥。其色如血者。名曰热淋也。宜 
石苇汤。 
x石苇汤方x 
石苇(二钱) 滑石(二钱) 茯苓(五钱) 黄柏(五分)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小便难涩而鲜血滴。此为血淋。后致脓淋也。凉血汤主之。 
x凉血汤方x 
小连翘(五分) 当归(一钱) 芍药(一钱) 枳实(五分) 桂枝(三分) 桃仁(三分)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身体冰冷。其脉沉弦。小便频数。或身微肿。此名曰冷淋。宜甘草 
附子汤主之。 
x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三分) 附子(三分) 红曲(三分) 桂枝(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血活则膀胱滋。气化则溲便行。若气血窒塞。则渗道涩。名曰气淋 
也。枳实汤主之。 
x枳实汤方x 
枳实(三分) 浓朴(一钱) 茯苓(一钱) 木香(三分) 藿香(三分) 糖霜(二钱)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六味。取一升。去滓内糖霜搅调。分温服。膀胱郁结。瘀浊致淋。凝则为砂。散则为膏。宜 
海金砂汤主之。 
x海金砂汤方x 
海金砂(一钱) 琥珀(五分) 茯苓(五分) 糖霜(五分) 大枣(二枚) 生姜(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发热脉浮。渴欲饮水。溲便涩而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x猪苓汤方x 
猪苓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先煮四味。取一升。去滓。内阿胶烊消。若呕家。去阿胶。加蜂蜜分温服五合。日三服。淋疾。 
有热脓多者。为易治。无热脓点滴不尽者。为难治。问曰。梦遗失精者。何谓也。答曰。实壮人。欲火盛而致梦遗者。 
宜转移其情想而愈也。若羸弱人。假火妄动而致遗泄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x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x 
桂枝(三分) 芍药(一钱) 生姜(三分)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 龙骨(五分) 牡蛎(一钱)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病患梦泄。时目眩。若腰腹弦急而痛。此为牝脏虚。宜安神丸镇 
之。 
x安神丸方x 
黄连(六钱) 生地黄(一钱) 当归(二钱) 朱砂(五钱) 牛黄(五分) 甘草(一钱) 
上六味。为末。蒸饼糊丸。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服十五丸。肾漏白淫。头眩振振。胸间悸动。强阴不倒。此为虚 
火不皈其原也。宜知柏枸杞饮。 
x知柏枸杞饮方x 
知母(二钱) 黄柏(酒炒三分) 枸杞(二钱) 食盐(二分) 甘草(五分)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病患二脏衰弱。阴痿不振。梦交精脱。脉微沉细弦数。起居劳汗出。 
此为过极琢削所致也。极秘滋阴膏主之。 
x极秘滋阴膏方x 
反鼻(黑炒七钱) 破故(五钱) 缩砂(十钱) 枸杞子(八钱) 莲蕊(五钱) 萑肉(八钱) 鸡子黄(十 
钱) 山茱萸(八钱) 龙涎(六钱) 夏草冬虫(五钱) 人参(五分) 
上十一味。为极末。先以烧酒二升。煮雀肉鸡子黄为膏。更以蜂蜜二升烧酒八升。与诸药同煮为膏。每服弹丸大。 
问曰。阴器疼痛者。何谓也。答曰。阴器为恙。有肿痛。有隐痛。此为牝脏毒火所致也。阴物。隐痛烦乱。毒火所致者。 
黑豆汤主之。 
x黑豆汤方x 
黑豆(一钱) 犀角(五分) 甘草(三分)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二味。减一升。内犀角末。搅调。分温服。玉茎肿痛。若隐痛。恰如刀割。动燥不安者宜甘 
草汤浸之。 
x甘草汤方x 
甘草(八钱) 食盐(一钱炒)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内竹筒。适寒温。以浸玉茎。冷易之。日五六次。以痛定为度。论曰。臀骨隐痛。 
朝昏不解。诸药无疗者。 灸法治之。灸龟尾。仍与柏皮汤。论曰。脬气实。则溲便适度。虚则失其约。名遗溺。宜破 
故纸丸。 
x破故纸丸方x 
破故纸(二两) 缩砂(一两) 附子(半两) 五倍子(一两黑炒) 甘草(五钱) 
上五味。研筛。酒糊丸桐子大。以马溺温服。遗溺若阴痿。俱为牝脏虚冷所致。宜破故纸酒服之。 
x破故纸酒方x 
破故纸(一两) 缩砂(一两) 莲蕊(五钱) 
上三味。捣为末。以烧酒一斗。糖霜一斤。同调均。内壶密封。七日酒熟。每服二三合日三次。师曰。肾囊偏大渐 
长。若腰脚挛急而痛。名囊疝。宿寒令然。宜防风汤 
x防风汤方x 
防风(一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