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汉:白日薄西山 >

第29节

汉:白日薄西山-第29节

小说: 汉:白日薄西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中蔡邕进前:“将军息怒。卢尚书和将军一样,皆是为匡正汉室。如将军一怒而诛之,天下人岂不误会将军的一
片忠心?”
    蔡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原来董卓在进军京师之际,就打算组织一个新的朝廷。他也知道必须找一些名士来作点
缀。他派人去找亡命在南方的蔡邕,蔡邕说:“我老而且病,就不去领董公的情了。”
    董卓让人传话给蔡邕:“我喜欢灭人九族!”
    蔡邕怕了,他在董卓进京前就赶到了京师。董卓见到他,大喜过望,三日之内将蔡邕从御史升至尚书,又从尚书升
到侍中。蔡邕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师,还带来了爱女文姬,她现在已不再待字闺中,而是一个回到老父亲身边的寡妇
了。
    继蔡侍中之后,议郎彭伯也对董卓说:“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将军今天杀了他,可能会引起天下震怖。”
    董卓听明白了,他马上让人放了卢植,但免去官职。
    次日,卢植上书请求退休回乡。到了家乡涿郡,他让家人继续北上,直至外长城脚下的上谷。董卓果然派出了人马
追至涿郡。三年后,卢植病故于上谷,临终前,遗令以单帛裹身,埋入土穴,不用棺椁。
    会后,董卓将会议记录送给太傅袁隗审阅,太傅批道:依将军所议。
    当天,董卓又请袁绍来府中议事。董卓说:“天下之主,应该是贤明之君。每每想起灵帝,令人气愤!陈留王看起
来似乎比天子强些,我想立他,您看如何?人总有小智大痴之处,也不知陈留王到底怎样,姑且就先立他为帝吧,刘氏
的种,不值得再留存了!”
    袁绍回道:“汉家君临天下四百多年,恩泽深厚,兆民拥戴。天子富于春秋,未有不善之举宣于天下,公今欲废嫡
立庶,恐众臣不从公之议也。”
    董卓听了,按剑而起:“竖子竟敢如此?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我董卓的刀
不够快?”
    袁绍不愧是条汉子,他也勃然大怒:“天下的豪杰,难道只有董公一人?”说罢,袁绍拔出佩刀,横在前胸。董卓
的卫兵不敢贸然上前,袁绍大步而出。
    袁绍知道董卓新至京师,自己又是大家之子,一时不敢加害,但时间久了也不是个办法。他将自己的司隶校尉印绶
挂到京师的上东门,逃奔冀州而去。
    前天,董卓就觉得,京师之中惟一还握有重兵的公卿,就是执金吾丁原。他得想个办法。
    丁原手下有个出名的猛士叫吕布,此人字奉先,出身寒门。丁原在并州刺史任上时,提拔他做了骑都尉。吕布为人
粗疏,识字又不多,但膂力过人,骑射出色,人称飞将,加之他有一匹少有的良马,名曰赤兔,民间顺口溜都说:“马
中赤兔,人中吕布。”丁原对他信任异常,他成了丁原军队事实上的统率。董卓决定从他下手,因为他认定这样的粗人
没有政治远见,稍以荣华富贵引诱,即可上钩。
    没有想到如此之快,袁绍刚走,吕布就带着丁原的人头来见董卓了。董卓和他拉着手,认了义父义子,拜为中郎将,
封都亭侯。吕布从此执了他的长戟,跟随董卓左右,成了他的卫士长。
    董卓的胆子更壮了。第二天,九月六日甲戌,董卓会群臣于崇德前殿。公卿们进宫之际,发现宫中各门,均由董卓
的人马把守,心中怦怦直跳。进了崇德殿,看见太后、天子、陈留王都在,大家知道,今天必有大的不幸。
    董卓站到御座前,大声宣布:“皇帝在先帝丧服期间,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
帝!”
    说罢,太傅袁隗将陈留王扶上御座,亲自解下天子的印绶,奉于陈留王。又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这上下易位之际,都成了懂得世事的成人。
    何太后哽咽不止。公卿们目视袁隗。袁隗不敢抬头,袁氏累受皇恩,世代公卿,却做出这种丧失气节之事,太没有
面目了。
    董卓又宣布:“太后逼迫永乐太后,违背妇姑(婆媳)之礼,迁永安宫居住。”
    新天子下诏:“赦天下,改元永汉。”
    九月八日丙子,何太后被迫喝下一杯毒酒身亡。董卓声称太后暴病,会葬之时,又令公卿不得穿丧服。接着,杀太
后之母舞阳君,发何苗棺椁,弃尸道边。
    九月十七日乙酉,诏发幽州,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诏出,即拜董卓为太尉,封郿侯,加节传、斧钺、
虎贲,这是一个规格相当高的仪仗。
    尚书、武威人周毖和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进见董卓,劝他矫正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这很合董
卓的意思,他一直在准备做新的天子,知道收拢人心的作用。
    二十六日甲午,董卓率诸公卿上书,为陈蕃、窦武及死难的党人平反,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和门生。
    十一月,以董卓为相国,这是大汉初年的重爵,是一个终身职位。天子又下诏:董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
上殿。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仍称中平六年。
    十二月,任命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杨彪字文先,杨震的曾孙。黄琬字子琰,其
祖父黄琼为孝桓皇帝朝的司空,也是大汉的名臣。其他被董卓擢用的名士还有:郑泰,任尚书。何颙,任长史。陈纪,
此人是陈寔之子,拜五官中郎将。韩融,拜大鸿胪卿。韩馥,原尚书,拜冀州牧。刘岱,原侍中,拜兖州刺史。孔佃,
拜豫州刺史。张邈,拜陈留太守。张咨拜南阳太守。只有一个申屠蟠见诏大笑,就是不来京师。
    董卓进京后,公卿大臣的委任都从旧官僚或名士当中选拔,西北军的将校们和他的亲信并没有大加重用。董卓也知
道,这些人只能用作犬马驱使,不可委以治国大任。
    曹操接到了董卓的任命,让他做骁骑都尉。曹操马上变易姓名,逃向东方。可董卓的追杀令更快,到了中牟,曹操
被小吏逮捕。他咬紧牙关,不承认自己是曹操。中牟的功曹认识他,便对中牟令说:“曹操我见过,不是此人。”
    曹操回到家乡,散财募兵,以图大事。
    次年正月,改元初平。一天,郎中令李儒来到弘农王的府中,将一杯酒递上前来:“王爷请喝了此药,可以辟邪。”
    弘农王一下子明白过来,一边避让,一边喊道:“我没病,这是要杀我!”
    李儒沉下脸:“王爷,今天不喝了它,董相国那里也不会罢休!”
    僵持了一会儿,弘农王说:“请让我与唐姬和宫人作别吧!”
    弘农王让下人摆了一桌酒,几杯下肚,弘农王对他心爱的唐姬起舞悲歌:“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
臣见追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唐姬涕泣不止,亦起身而歌:“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矢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
    弘农王执着唐姬的手说:“爱姬,王侯姬妾,不如吏民之妻,自爱!自爱!”
    起舞而歌,是楚地风俗,大汉的高皇帝是楚地人,因而将这种风气带进宫廷。大汉天子所作的楚歌,第一首是高皇
帝的《大风歌》,那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英雄回到故乡时的慷慨抒情之歌。弘农王的这首歌,则成了大汉帝国长歌当哭的
挽歌。

第七章 东京西京
    新天子还不习惯称自己是寡人,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天下最名副其实的寡人。没有了父皇、母亲、祖母和惟一
的兄长,以九岁的年龄而言,还是一个孤儿。每次上朝,都是董卓在说话。董卓自称孤,叫得相当自然。他很怕董卓。
宦官又被杀光了,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宫中没有宦官的帝王。董卓让每位公卿、下至黄门侍郎级的官僚家中,
出一子为郎,补充中官的职位。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蔡文姬《悲愤诗》新天子还不习惯称自己是寡人,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天下最名副其实的寡人。没有了父
皇、母亲、祖母和惟一的兄长,以九岁的年龄而言,还是一个孤儿。每次上朝,都是董卓在说话。董卓自称孤,叫得相
当自然。他很怕董卓。宦官又被杀光了,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宫中没有宦官的帝王。董卓让每位公卿、下至
黄门侍郎级的官僚家中,出一子为郎,补充中官的职位。
    董卓也明白,对于大汉的朝臣们来说,自己和西北军是一股外来的异己力量,因而他不得不因循朝野的愿望。可是,
他的努力没多久就失败了,因为他自己的骄横使得士大夫们失望,他带来的西北军的残暴,使得京师的民众失望。
    董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军阀,从中平六年他抗诏上疏中可以看出,他把国家的军队,解释成自己的部曲。
事实上,在他的军队当中,各个部分又是其将领的私人部曲。用各种大小私欲构建起来的军队,只能是没有理想的军队,
他们的统帅也不可能有一个在道德上说得过去的政治理想,即便有,也不可能指望靠这些军人实现。大汉是一个成功的
道德国家,董卓的专权,很快使之不堪忍受。
    董卓放纵部下抢劫,在这种情形下遭了大殃的,不仅是小民百姓,而且有富贵人家。不少贵戚公卿之家也遭了抢掠,
妻女也遭了强占。至于董卓,更是加紧把皇宫里的金银、珠宝、布帛往府里搬。就在他被拜为相国的第二天,他开了杀
戒。
    他在府中大会宾客,吃得杯盘狼藉。有些京师的大臣都能认出来,董相国怀里搂着的美人们,都是先帝宫中的嫔妃。
董卓最喜欢女人,这与他的西北军将士一样。喜欢女人不打紧,关键是这些人喜欢女人的方式让文雅的京师人看不下去。
他们只得私下里骂道:“羌胡杂种!禽兽不如!”
    董卓喝得面色红紫,脸上每块肌肉都膨胀起来。不过董卓很欣赏自己的长相,他感到脸上有些胀了,让人拿了一面
铜镜,照了半天,他对大家说:“我的面相,富贵无上!”座中传来一片嗡嗡的附和,人们心中都在说:“酒后吐真言。”
    这时,侍御史扰龙宗进来,趋至董卓跟前,说有事要汇报相国。董卓醉眼蒙眬地看着扰御史,忽然,他大叫起来:
“快把他拿下!”
    “下臣有事欲陈,相国何故拿我?”
    董卓的酒醒了,他心里不断地责备自己大意了。军中的生活,养成了董卓特殊的戒心,加之进了京师后,他感到这
里人情复杂,虽以强权震慑,但总会有人像袁绍那样心怀异志。因而他规定,所有的人进见,都必须解剑。他刚才就是
看到了扰龙宗身上的佩剑。
    当着众人的面,扰龙宗被拖到堂下用铁锤击死。董卓像吃了最后一道大菜一样满足,而不少宾客们,喝下去的酒变
成了尿。
    董卓想起了袁绍、曹操等人,他叫来周毖和伍琼,要他们速速派人去冀州等地捕拿。他又说:“听说袁公路去了南
阳?此人也要拿来。”
    周、伍二人面面相觑,伍琼回道:“相国这次进京,行的是废立大事,这种事,非常人所及。袁本初不识大体,所
以恐惧出奔。此人为京师贵少,实无大志。但相国如购求过急,倒可能激起事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如果他们收豪杰聚徒众,英雄因此而起,则关东非相国所有。下臣以为,相国不妨赦之,拜一郡守。袁本初喜于免罪,
必不为患。”
    “那就拜袁本初为勃海太守,封亢乡侯。拜袁公路为后将军。”
    很快,董卓就发觉上了周、伍二人的当。
    初平元年(190 )正月,关东州郡联兵讨伐董卓。联军的盟主和军事统帅正是袁绍。
    由于无法得到天子的正式任命,袁绍以及关东军诸将帅没有朝廷颁授的册命和印绶。袁绍说:“今天权且用木板授
予称号,灭了董贼再请天子封许。”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他作了如下的战略部署:袁绍本人与河内太守王匡进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屯冀州邺城,负责
督办粮草,豫州刺史孔伷进屯颖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其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及曹操俱进屯陈留郡酸枣,袁术进屯南阳郡鲁阳。每部各数万人马。
    对于京师洛阳来说,这是一个从东北到东部,再到西南的弧形半包围圈。
    袁绍手下有陈琳,写得一手好檄文,鼓动天下。东郡太守桥瑁还假造了京师三公发给各州郡的公开信,说天子及朝
廷见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家于患难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