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39节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39节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纮松了口气,只要李贤留下内甲,那事情就好办了,他将内甲的来历大概说了一遍,嘴里道:“有道是宝剑赠壮士,好马配英雄,这宝甲出身宫廷,也算配得上使君的身份”。

李贤只是笑着,并不多言,他知道张纮言有未尽之意。

果不其然,须臾,张纮便说道:“虎牢关前,温侯早已经与各路诸侯起了间隙,雄据兖州之后,曹孟德便成了温侯的生死大敌,如此说来,使君与温侯有着共同的敌人,双方守望互助,这才是长久之道。这一次,高览兵临边界,意图染指青州,温侯闻听之后很是愤慨,他愿意调派兵马与使君合力攻击高览!”

又是送宝甲,又答应出兵相助,吕布这姿态也放的太低了吧。

不过,有道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李贤明白,吕布一定是遇到了难处,这才想到他。

是甲胄军械还是米粟钱粮?

比起一穷二白的吕布,李贤猛然间发现自己也拼出了一个不小的家底。

数年的发展,民生、军事,青州大部分完成了自给自足。

在很多时候,都是青州向外地输出各类的物资。

大汉朝的制造中心?想到这个颇为现代的称呼,李贤忍不住有些志得意满。

只要再让徐州发展几年,李贤有信心面对任何敌人。

什么袁绍、曹‘操’、刘备、孙权,压根都不是事儿,这就好比玩三国游戏,兵士的甲胄武器升级的更‘精’良,兵卒的数量更多,某一方取胜的可能‘性’便越大。

稳了稳心神,李贤面带笑意,嘴里道:“温侯如此爽快,倒是我显得不够朋友了,嗯,正巧,匠工营新打造了一批甲胄,此番张使可以一并带回去”。

青州的甲胄在辽东、兖州的战场上粉墨登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如今,提起青州军械,所有人都会‘艳’羡不已。

张纮干干地笑了一声,不无惋惜地说道:“甲胄虽好,却不是温侯心仪之物呀,实不相瞒,开‘春’在即,温侯厉兵秣马打算与曹孟德决一雌雄,可无奈军中粮秣无多”。

李贤松了口气,果然不出所料,张纮是来求粮的。

去岁,李贤创制的水车在青州普及开来,各地的乡民增加了不少粮秣收成,而相应的,官府也征收到了不少的粮税,加上李贤特立独行的“以粮代税”的方式,青州很快就府库盈满,积累到了足够多的粮秣。

糜氏的海贸进行的如火如荼,每一次返航都会带来不少海外珍品,各地的客商蜂拥而至,他们为青州带来了大量的“粮税”。

别的地方,商税要么直接征收货物,要么收取银钱,只有在青州、徐州,官府才收缴商人相应的粮秣,借以来代替商税。

每一个来青州、徐州做生意的商人,他们除了带上足够的银钱之外,还需要运送大量的粮秣,这样才可以确保自由出入青、徐两州。

内有百姓在生产劳作,外有商贾缴纳“商税”,青州的粮秣想不多都难。

‘乱’世已至,粮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对此,李贤没有疏忽大意。

后世里,李贤见多了各种尔虞我诈的商战,为了防止粮秣流出,限制外敌从青州、徐州购买粮秣,他制定了严厉的粮秣流通制度:百石以上的粮秣运送必须有官府的文书放行,否则的话,一旦被官府发现,轻者罚没所有粮秣,重者追究卖家通敌之罪。

几个月之前,曹‘操’重金贿赂一名客商,试图让其夹带一批粮秣出境,没曾想,这客商的所做作为被人发现了,后来,徐庶依据李贤留下的法规,对其苛以重责,只是念其初犯,才没有伤其‘性’命。

由此以来,再也没有人敢顶风作案。

银钱虽好,可也得有命去挣才是。

眼下,张纮表‘露’了吕布军中缺粮的消息,而李贤又收了人家好处,他自然不能置若罔闻,“张使所言极是,曹‘操’是温侯与我的共同敌人,讨伐曹‘操’,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在帮我的忙,既然这样,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张纮闻言喜上眉梢,有戏呀,看来事情要成了。

李贤小小地卖了个关子,忽而笑道:“子义,我打算‘抽’调一些粮秣赠予温侯,不知你意下如何?”

结‘交’吕布原本就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更何况,吕布筹集粮秣是为了讨伐曹‘操’,太史慈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当下他微微颌首,嘴里道:“温侯高义,愿意出兵共伐高览,主公自然应该赠予些粮秣”。

张纮松了口气,他知道太史慈地位极高,在青州拥有不小的话语权,既然太史慈应允了,这求粮的事情就有了九成的把握。

太史慈言语犀利,这时候还不忘把赠粮的条件提出来,李贤心中暗赞,嘴里道:“温侯一言九鼎,我李贤也不能太过小气,嗯,粮秣二千石,不知可否堪用?”

一石粮秣就是一百二十斤,十石就是一千二百斤,二千石,这就是二十四万斤粮秣。

六万兵马每日要消耗粮秣三万斤,二千石粮秣也不过够吕布麾下八日所用而已。

张纮意犹未尽,还打算张口讨要更多,可想到自家兵马未出一兵一卒就已经得到了二千石,实在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剩下的事情,就等到击败高览之后再另行商议了。

想到这里,张纮颌首应道:“使君仁义无双,温侯必定铭记于心”。

李贤笑道:“温侯待我如手足,我自然要视他为兄弟!”

张纮暗自腹诽,吕布可足足比李贤大了近二十岁,这二人称兄道弟的话,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别扭。

不过,从地位上看,李贤确实有了与吕布平起平坐的权利了。

整理一番思绪,张纮打算给李贤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样也算有所‘交’待了,“临行之前,温侯告诉我,高览渡河之日,便是兖州军出兵之日,如果使君另有想法,温侯也一定会竭力配合”。

这张纮也是个妙人,知道李贤真正惦记的是这个事情,单凭这一点,徐盛便对其刮目相看。

能软能硬,偏偏又知情知趣,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像张纮一开始那副名士作派,哪里是来有求于人的,倒像是来讨债的……

从事实上说,吕布对李贤的依赖远远大于李贤对吕布的依赖。

没有吕布,短时间之内,曹‘操’依旧不可能威胁到李贤,反而是吕布,如果没了李贤的帮衬,就算他兵强马壮,可没有粮秣军械,他也无法与曹‘操’长期对峙。

吕布已经失去看兖州民心,短期之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可长此以往,在粮秣一事上无法自给自足的吕布早晚会落败。

李贤可以支持吕布一时,不可能支持他一世。

厅堂之内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真正需要盟友的是吕布,而不是李贤!

好在李贤没有撕毁盟约的意图,这才给了张纮机会。

用一副宝甲外加出兵相助的条件换取两千石粮秣,张纮觉得不赚不亏。

临行之前,吕布偷偷‘露’过底线,不多不少,正是两千石,堪堪完成了任务,张纮却没有丝毫喜意,与李贤这番‘交’锋,他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后来还是主动服软,这才有了进一步‘交’谈的空间。

现在看来,李贤这厮也不是个善茬。

二十多岁的年纪,文治武功,样样‘露’狰狞,这样的人物,绝对是个枭雄。

张纮考虑了很多,只要成功击溃高览的河北军,战后,李贤一定会另有酬劳,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张纮才没有不依不饶。

反观李贤,对于他来说,兵卒的‘性’命远远大于粮秣的重要‘性’。

粮秣没了可以再去赚,可军士若是死了,就算有所补充,等到新卒形成战斗力,那也得耗费一个过程。

时间,李贤觉得自己最欠缺的时间,他不敢有一丝挥霍。

两千石粮秣而已,只要能够击溃高览,为青州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这批粮秣就算物有所值。

厅堂内,火盆中烧的不是木炭,而是徐州运来的黑煤。

煤石烟火极少,温度较高,用在室内可谓恰当之至。

盆中喷涌而出的暖意驱散着室内的严寒,让人甘之如饴。

张纮见好就收,倒让李贤对他生出几分好感,人贵在自知。

排除异议之后,三言两语便达成协议。

李贤吁了口气,他对张纮笑道:“如果没有温侯相助,我本打算‘诱’敌深入,不过是两万河北兵而已,灭杀他们很是简单,不过,眼下既然温侯愿意出手援助,那我便侯在南岸,伺机以待,就像张使所言,高览渡河之时,便是夹击之机!”

“好,我定会转告温侯,必让那高览有来无回”

“哈哈,好一个有来无回,到底是温侯的使者,着实霸气的很”

“不敢当,使君面前,不敢放肆”

李贤端起酒碗,道:“来,让我们满饮此碗”。

“满饮!”

为了防备袁绍,李贤早已经在青州北部囤积了三万大军,这一次,高览来犯,除却守护重城的兵卒之外,李贤还可以‘抽’调出两万兵马,再加上太史慈的机动兵力,对付一个高览绰绰有余。

当然了,如果有吕布的帮衬,大获全胜的可能就更大了。

心虚、胆怯这都是准备不足的体现,针对袁绍,李贤南下徐州之前便做好了各方面准备。

如今,万事俱备,李贤自然心中有底,不再害怕。

第三百四十八章无奈的高览

经过一番友好、融洽的协商,以张纮为代表的吕布势力顺利与李贤达成了协议。

李贤无偿增援粮秣两千石,而吕布伺机以待,一旦黄河北岸的高览有挥军南下的迹象,他会‘抽’调兵马予以剿杀,至于李贤另外奉送的甲胄添头,那完全属于增加情意的方式。

虽然没能狮子大开口,多讨要些粮秣,然而,李贤给予的补偿却也让张纮颜面有光,回去之后有了‘交’待。

临来之前,张纮已经对李贤的秉‘性’有了充分了解,这厮吃软不吃硬,原本张纮还有些将信将疑,所以才有了刚开始的那副“狂士”作派,后来发现“硬”的不行,张纮才及时服软,没曾想,确实有效果。

聪明如张纮之辈,自然明白,李贤额外赠给的五十副甲胄、五百柄钢刀就是对他的补偿。

成功达成了既定目标,张纮在都昌休整了一日,第二日便带着粮秣、军械往兖州而去。

为了确保粮秣安危,李贤下了一条军令,让途径之处的军将给予方便,必要时便是‘抽’兵护送也可以。

虽说青州境内无匪患,可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曹‘操’的兵马潜入其中,浑水‘摸’鱼,防患于未然总是有利无弊的。

黄河北岸,平原郡内,吕布派人前往都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高览耳中。

高览为人谨慎,听罢之后犹疑不定,嘴里道:“吕布麾下已经有五万大军,他若是与李贤勾搭一起,我军渡河之后岂不是危机重重?”

逢纪听罢之后‘阴’沉着脸,道:“吕布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了,我军南下之前可以与曹孟德沟通一番,确保其牵制吕布主力,让其不能分心旁顾”。

“李贤已至都昌,这厮麾下大将周仓、胡庸俱是猛将,我军若想大获全胜,不如避其锋芒,攻其所必救!”

逢纪挑了挑眉‘毛’,嘴里道:“高将军有何妙计?”

高览明白逢纪这次赶过来,为的就是督促他早日挥兵南下。

两万兵马在黄河北岸按兵不动已经足足有四个月的时间了,虽说袁绍麾下不缺粮秣,可这样一支兵马每日里人吃马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其他人看来,高览分明是起了怯战的心思。

袁绍向来没什么主见,听多了不利于高览的风言风语之后,他自己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是呀,当日曹‘操’进军徐州的时候,分明是大举入侵青州的最佳时机,可高览竟然什么都没做!

若不是对高览知根知底,知道这家伙绝对不可能背叛袁绍,说不定已经早有人攻击他“吃里扒外”了。

思虑再三之后,袁绍止住了临阵换将的心思,他让逢纪传给高览一句话:须得早日觅得良机,进而速战速决,这就是袁绍的原话。

高览听罢之后哭笑不得,如果有良机可循,他又怎么会耽搁这么久?难道他就不想大胜而归?

不过,面对逢纪这等重臣,高粱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在袁绍这等出身世家的权贵眼中,名士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武将的作用。

当下,逢纪诘问一口,语气很是不善。

高览知道自己不可造次,所以便耐下心来,嘴里道:“据我所知,李贤早已经在青州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我部南下,若是我河北军不闻不问,只管埋头前冲,只怕很容易便落入李贤的陷阱之中”。

青州是李贤的主场,不得不承认,高览考虑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方面,可逢纪却已经有了高览畏敌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说什么什么天罗地网,分明是高览怕了李贤,否则,真要想南下攻城,又哪里会等到今天?

因而不管无论高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