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 2006 >

第35节

读者 2006-第35节

小说: 读者 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母亲脚骨骨折,背部严重擦伤,但因为有了母亲的保护,女儿的命保住了。 

  3 勇敢妈妈熊口救子

  2004年11月5日上午10点多,有些暖意的阳光洒在辽宁抚顺这座初雪后的美丽城市。一对母子走进了劳动公园中的动物园。妈妈名叫陶素兰,5岁的儿子名叫毕牛牛。高大的长颈鹿让母子俩欢喜不已。这时儿子说:“妈妈,长颈鹿不爱动,一定是肚子饿了。我们去弄点草喂它们。”听到儿子的话,妈妈就到附近去找草料。就在这个时候,好动的牛牛忽然发现十几米之外与长颈鹿相邻的憨态可掬的大黑熊,孩子一路小跑地冲到准备维修的大黑熊的笼子旁边……

  毕牛牛很快地冲到了铁栅栏旁。他与黑熊隔栏相望。这时,牛牛把口袋翻开,抓出糖果伸进笼子子:“大黑熊,快过来,给你糖吃。”当善良的孩子完全展开掌心露出鲜艳的糖果时,大黑熊那灵活无比的舌头像一股小小的旋风,转眼之间就利利索索地把糖果捲入口中,井很快吞进子肚子。孩子勐然看到黑熊那粗大喉管的动作,这个景象让他一下心生恐惧,于是他想赶紧抽回自己的手。可这时大黑熊却翻了脸,转瞬之间便狠狠地咬住了孩子的右手……

  当妈妈按照孩子的吩咐刚刚为长颈鹿抱回草料时,她正好听到了孩子痛苦而恐惧的叫声,这声音直刺妈妈的肺腑。她看到,不远处的孩子正隔着那冰冷的铁笼子与与面的大黑熊撕扯在一起!

  “放开我的孩子!”她一边跑,一边惊叫着奔向大铁笼。看到来人,急于要吞食孩子的黑熊便忡出右爪,一把抓住了孩子的右腿……

  “牛牛,别怕,妈妈救你!”就在孩子的右腿被黑熊拽到到面的时候,妈妈刚好一把抓到了孩子的左腿。她想:一旦黑熊的爪子控制住了孩子的双腿,孩子很可能眨眼之间就被拉进笼内吞食,因此她死死地拽住孩子的左腿。这时气急败坏的黑熊吼叫一声,用爪子迅速地抓挠了一下孩子的大腿,只听到“哧”的一声,孩子的裤子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鲜嫩的大腿立即出现了几道血印……

  见到这种情形,妈妈已经急红了眼。她一只手死死地拽住孩子的左腿不放,另一只手迅速伸进笼内与黑熊的爪子进行搏斗,她用胳膊挥来挡去,尽力地保护着孩子的右腿,以免除黑熊的再次攻击。

  妈妈的胳膊一下吸引了黑熊的注意力,它放弃了孩子的右腿,恼怒地举起爪子,“啪”的一声,妈妈的手臂立即被抓出了几道血印,鲜血从胳膊上流了下来。此时,妈妈早已忘记了疼痛,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拼死也要救出孩子!

  然而,不管妈妈怎麽用力,黑熊就是不鬆口。这时妈妈毫不犹豫地将左手伸向了熊口,当她的手指触到了黑熊锋利的牙齿,妈妈已经感到了黑熊那毛茸茸的嘴唇和呼出的血腥热气……但为了孩子,她没有丝毫的恐惧。

  贪婪的黑熊一下子张开了血盆大口,将母子俩的两只手都牢牢地咬住了。当黑熊那带刺的舌头正用力地向喉咙咙卷动着母子的两只手时,情急之中的妈妈使出全身的力气死死地掐住了黑熊的舌根……

  妈妈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制住了黑熊。它龇牙咧嘴,痛苦不堪。就在黑熊稍加缓和的瞬间,妈妈的右手迅速将孩子的左手从黑熊的血盆大口里拉了出来……孩子得救了,可妈妈的手却仍然无法拔出!

  这时,闻讯赶来的动物园工作人员用铁 和木棍对着黑熊就是一阵勐烈地敲打和训斥,黑熊这才将咬在嘴嘴的手松开。此时,已精疲力竭的陶素兰立刻瘫倒在地,眼睛不断地环顾四周。当工作人员告诉她孩子已经送往医院时,这位勇敢的妈妈再也支援不住了,立即昏迷过去……

  母子俩先后被送到抚顺市中医院。牛牛的手只是轻度的扭伤,经处理和缝合后很快就能出院。而妈妈的左手被黑熊咬坏了一根手指的神经和韧带。

  事后,有关部门决定:在出事的地点建起一座“母爱碑”,铭刻上从这只熊口中捨身救子的母爱故事。

  4 疯娘双手刨出三儿女

  2005年9月7日晚9时许,家住重庆璧山县的安昌贤和三个儿女挤在一张床上看电视。这时,她突然想起还没有喂猪,就在她穿过堂屋去厨房拿猪食的时候,发现房顶簌簌地向下掉泥灰。之前当地下过一场大雨,她家的土坯房子被水淹过。她走到门外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她看到房子在自己面前慢慢往下塌,就像化雪一样!当时她被吓得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安昌贤患有精神病,平时遇到惊吓就会失常,要麽瘫痪,要麽发狂。

  “妈妈,快帮我撑起!”小女儿陈燕的一声叫喊惊醒了她。在确定三个孩子都还活着后,安昌贤立刺扯开嗓子呼人救命,但是刚好那天晚上孩子们的父亲不在家,连附近的邻居都同去打工了。找不到人帮忙,连电灯都灭了。安昌贤毅然决定自己刨开砖块和木头,把孩子救出来。

  “我脚发软,但是一直想,我不能晕倒!”安昌贤说。

  安昌贤一边和三个孩子轮流不断地说话,一边奋力地搬开砖块和横梁。黑暗中,她感觉两只手疼得钻心,手指都没法伸直了。但她没有理会,直到看到了纱帐,才知道挖到床了。

  她一把撕开纱帐,陈燕先从洞洞帖出来,接着是小儿子陈中云。大儿子陈中友在此期间一直用身体撑出一片空间,直到弟弟妹妹全部脱离险境,他才在母亲的帮助下爬了出来。

  第二天人们在白色的纱帐上,看到的除了泥巴外,更多的是这位疯妈妈的鲜血!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5期P38 
 

   
   

平安系人生 
李清华

  当你久居他乡;当你异地求学;当你驻守边疆;当你搏击商海。你是否知道有人在为你心弦紧绷;为你默默祝福;为你专注地祈望。没有你的消息;他们无助彷徨;有你平安的书信;他们才有舒展的脸庞。

  平安是布;一块平常但不平凡的布;它美丽图案的背景上;连缀着缕缕憧憬;丝丝向往;点点希望。

  平安是柱;它支撑着人们的精彩生活;支撑着人们的欢歌笑语。

  平安是船;当你荡舟湖中;看到枝枝荷叶。朵朵莲花时;你会想到平安也是一条船;一条可以让你度过一生;愉悦一生的船。有了平安;你才会觉得生命有了依靠。

  平安是福;当你看到家庭和睦;家人平安 ;你才能体味出平安的幸福。平安也变成了父母温馨的微笑;我们心中的甜蜜。

  春雨。夏荷。秋实。冬雪等无数的美景;都期待着我们伴平安去看。我们让平安永伴身边。

  人人都需要平安;自己平安;家人平安;国人平安;世界平安。人人都需要平安;让人生更精彩美丽。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5期P23 
 

   
   

希望 
余启富

  夕阳拽着紫红的薄纱依偎黄昏,你可曾有过甜蜜的期盼?清风低唱着轻盈的歌儿漫步田野,你可曾有过无限的遐想?在暴风雨来临的日子,只要你挺直腰板,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能给你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樊笼羁绊的生活中,只要你放出胆子,大自然自由的精灵能助你长出灵动的翅膀!

  缺少希望,生活中不会有欢乐和幸福,尽管能饱食终日,也不过是为了留存七尺躯壳;缺少希望,生活里不会有太多的激情和冲动,尽管活着,也不过是为了消磨四时光阴。

  希望是一份于焦躁不安的等待之后如愿以偿的一缕闪亮,是一份成竹在胸的顾盼之后意想不到的一个回眸。当它来到时,每一个可爱的心灵都一样会心生激动,同时又渴望下一缕亮光能够出现;当它消失时,每一个疲惫的心灵都一样会慌乱茫然,又一样地忧伤懊悔。

  激动与茫然,渴望与忧伤,转机常常嵌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间,也许由于我们思想的松懈或行动的懒惰才错失了机缘。生活中有很多关丽的结局都源于希望,只是我们过分地肯定了人的努力,而把那份一度导引着我们努力的希望给忽略了。就像面对成功,我们总夸耀自己不辞辛劳,聪明的很,却不曾看到希望曾如何使我们心潮澎湃,激情涌动;有时候,当我们还没来得及为昨天的过错感到遗憾的时候,希望却又将新的一天送到了我们面前。生活想把人们迎进幸福的大门,才让希望送来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啊!

  让生命充满希望吧!如此,周而复始的日子里,你才会收获更多的喜悦;在疲惫不堪的心灵中,你才会享受更多的安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执著,秋天的财富,冬天的品格,它们才都能够沉潜成你生命最厚重的底蕴。

  人生百年转瞬尽,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坎坷、挫折、失误、不幸,常常冷不丁就给你一击,叫你痛苦、流泪、不堪、倦怠。你可苟延残喘,但绝不能从此风平浪静。急流跌落险滩,潮汐遭遇暗礁,雄鹰卷进长风……造化注定给生命以劫难,谁有六臂三头能躲开?惟一的惟一就是让人生充满希望。

  希望是生命中辉煌的太阳。就让生命充满希望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5期P16 
 

   
   

新年新在哪里 
汪金友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天空还是那个天空,大地还是那个大地,可是抬头看看墙上的日历,你就会发现,今天不再是昨天,现在不再是过去,“2006”不再是“2005”。时光的脚步,正在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新年就要到了,春天就要来了。你看到“新”了吗?你找到“新”了吗?你品尝以“新”味道了吗?无论你的感觉如何,“新”的确是伴随着“年”,正向我们走来。山新水新天地新,一片新气象;你新我新大家新,走向新生活。

  新年“新”在年龄。“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我觉得陆游这首词写得非常好,新年一到,整个地球的人类,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便都平添一岁,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该长大的长大,该成熟的成熟,该而立的而立,该不惑的不惑。多么公平,多么巧妙!

  新年“新”在升华。跨进新的一年,就等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论你是在读书,还是在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总会有些收获。或者,你升入了中学;或者,你迈进了大学;或者,你在政治上有了进步;或者,你在商场上获得了成功;或者,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或者,你得到了钟情的伴侣。哪怕只是一段经历和教训,也都是我们的财富。

  新年“新”在希望。新的一年,给每个人都速写为了希望。我在农村种地的六弟说,今年地里花生长得好,价又高,所以打算明年多种点。在外地开店的侄儿说,现在销售形势不错,明年准备大干一场。正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儿子,则为明年考国家公务员而摩拳擦掌。又一个春天,又一季播种,又一次开始,谁不想在这个时候,放飞理想的翅膀?

  “新”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等来的“新”。别人三顿饭你也三顿饭,别人过一天你也过一天。那么别人长一岁你也长一岁,别人到了2006年,你也能到2006年。而且别人研究的新理论,别人发明的新成果,别人制造的新产品,你也同样可以等着去享用。

  再一种是创造的“新”。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任务,就是创造。寻找新,创造新;摒弃旧,取代旧。当然,由于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创造新的方法也不同。发明是创造,改革和改建是创造,生产新产品,种养新物种,也都是创造。无论是谁,不安于现状就是创新,能挖掘潜力就是创新。

  创新才有进步,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才能和谐,创新才有希望。创新不是上边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是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在技术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走出一新路。

  同样的脚步在催促,同样的声音在召唤。是小草,就要染绿天涯;是水滴,就要汇入浩瀚的大海;是沙砾,就要聚作矗天之塔;是萤火,就要燃成熊熊烈焰。

  新年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天空的高远,也闻到了春天的芳香。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点什么,那么明天还有什么意义?”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5期P49 
 

   
   

一磅亲情 
储劲松

  在英国的什罗普郡,有一个名叫布里奇诺斯的僻静小镇。那是一个自然环境非常幽雅、人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