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 2006 >

第112节

读者 2006-第112节

小说: 读者 20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二颗蚕豆,从此,成了她最最宝贝的珍藏。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9期P42 
 

   
   

送给沃尔特一家的圣诞花篮 
江涵秋影 编译

  对每个孩子来说,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总是那么令人神往,令人渴盼。但是,对我来说,10岁那年的圣诞节,我却并不盼望它的到来。因为,那时,我们家里没有钱,生活非常拮据。爸爸是个传教士,而我们当地教堂里的传教士是挣不了多少钱的。于是,妈妈就对我们说,你们都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老惦记着要礼物了,只要我们一家人都高高兴兴地待在一起就行了。

  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社区里,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要过一个困难、贫穷的圣诞节。虽然,我知道许多人将会和我们一样,但是,我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有丝毫的安慰。

  一天晚上,我和妹妹一起挤在我们共睡的床上,蜷缩在被窝里,互相倾诉着各自心中的不满以及怨忿。

  “我怎么能老穿那件旧衣服呢?我都穿好多次了!”我抱怨道。

  “我能理解你,”妹妹说,“可是我呢,我想我也只好不要再奢望能拥有一匹马了。我都要了那么久了,但却从没有得到过。”

  “就是。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有了一匹马,那我们把它放哪儿呢?”我说。

  妹妹回过头来,不满地瞪了我一眼。我知道,我的话打破了她的最后一线希望。看着妹妹生气的样子,我不禁又想起了她的这个梦想,这些年来她一直都渴望能够得到一匹马作为圣诞礼物,但却一直未能如愿。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她的梦想能够实现,我宁愿用我10个圣诞节应该得到的所有礼物去交换。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告诉我们说,这一段时期以来,她一直都在攒钱,并用它们买了一些东西,准备在圣诞节的时候给沃尔特一家送一个圣诞花篮。“哦,上帝啊,怎么会这样?”顿时,我感到她的话就像是在我那本已伤痕累累的心上撒了一把盐一样。

  “如果说圣诞节那天有人需要快乐的话,我认为那就是沃尔特一家。”妈妈提醒我们说。

  “但是,沃尔特一家!?妈妈,我不去,我可不愿意到他家去送圣诞礼物。”

  妈妈生气地瞪了我一眼。

  不过,她虽然对我瞪眼,但是有一点我仍旧相信,那就是她不得不承认:沃尔特一家是我们所认识的人中最陌生的。而且,他们一家看起来就像是流浪之家,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应该偶尔洗洗澡,至少也该洗洗头发吧,毕竟,水又不要钱。一直以来,我总是为他们感到非常难堪,同时,也为他们感到有些不安。

  无奈,妈妈的决心已定,我们只好按照妈妈的吩咐去做。我们的任务是:把妈妈准备好的那个装满了面粉、糖、土豆、桃子罐头以及一只小火鸡的篮子搬上雪橇,运到沃尔特家的门口,并且偷偷地把它们放在台阶上,然后迅速地跑开藏起来。

  在前往沃尔特家的路上,我们发现妈妈给他们家的孩子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藏在了那些食物的中间。“哦,上帝,妈妈怎么能这样做呢?”我简直气坏了,我实在想不通:“妈妈怎么能对别人的小孩如此慷慨呢?要知道,我们自己也不富裕啊!”

  但是,气愤归气愤,埋怨归埋怨,我们还是把礼物送到了沃尔特家门口。我们使劲地敲了敲他家的房门,然后把那个圣诞花篮放在门前的台阶上,就飞快地跑到附近的树丛中藏了起来。当我藏好之后,我回过头向沃尔特家门前望去,却看到我妹妹正站在他家门前不远处。我简直气坏了,因为我不想让沃尔特家知道这花篮是我们家送的。

  片刻之后,沃尔特家有人开门出来,把那篮东西拿进屋,然后关上了房门。这时候,我才轻声地向她喊道:“你在那儿干什么呢?我看到他们都看到你了!”

  “没什么,我只是想看看他们看到礼物时的表情,”妹妹天真地答道,“那才是最值得看的。”

  “哦。”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想要改变已经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于是,我只好心平气和地问道:“那他们看上去是不是很高兴呢?”

  “嗯,是的,他们确实非常高兴。不过,我看他们更多的是像在想着什么,呃,也可能是在想:‘也许我们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了吧!’”

  转眼,两天过去了,圣诞节到来了。那天一大早,当我打开我的圣诞礼包时,我顿时惊呆了:原来,里面正是一件我梦寐以求的新衣服。我高兴地抬起头,微笑着注视着爸爸妈妈,那样子就好像是在对他们说:“哦,真是太棒了!我真的没想到你们会给我买一件新衣服!”然后,我转过头望着妹妹的脸,只见她正满怀期待地注视着圣诞树上剩下的最后一个小礼包呢。当她把那个小礼包取下来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原来,里面放着的是一把马梳。妹妹抬起头,不解地望着爸爸妈妈。我也感到非常迷惑:“马梳?爸爸妈妈不是说它早就丢了吗?难道这是在开玩笑?”

  正当我们还在迷惑不解的时候,爸爸却突然飞快地闪到屋外去了。我还没来得及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着一匹马来到了大型落地窗前。哦,那不正是妹妹梦寐以求的马儿吗?

  就在我一愣神的当儿,我的妹妹竟然兴奋地跳了起来,但是,很快,她又停了下来,双手抱着头,前后摇晃着,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礼物,她简直难以置信。当她确认眼前的这一切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之后,激动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哦,我的天啊……我的天啊!”她一边兴奋地尖叫着一边飞快地跑出屋子去会见她的新朋友。

  “哦,妈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我迷惑不解地望着妈妈,问道,“我们都已经准备好过一个没有礼物的圣诞节了。”

  “噢,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点儿奉献精神就行了。它不是交换,而是互相帮助。这不,服装店的奥尔森夫人让我先把你的这件礼物带回家,尽管我暂时并没有钱给她;米勒先生的儿子结婚的时候,你爸爸跑前跑后地帮着操办些具体事宜,而我则帮助马歇尔夫人在圣诞树上挂上了彩灯,因为她的关节炎犯了。而当我们得知琼斯先生有一匹马儿需要有人精心照料的时候,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当然,琼斯先生得知我们愿意照料他的马儿的时候,也非常高兴。但是,让我们头疼的是,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安顿那匹马儿。一时之间,我们又都感到非常失望非常遗憾。可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住在路口的拉森一家就提出我们可以使用他们家的牧场,并且允许马儿关在那儿,让它得到细心的照料。”

  “可是,妈妈,我们家的食物连自己都不够吃的,您还分出一部分送给沃尔特一家,我看他们是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我们作为回报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孩子,我想他们总有一天会的。其实我们自己所需要的已经足够了,只不过是把多余的部分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而已。毕竟,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恩赐给我们的,不论是谁给予谁,这都无关紧要。只要我们始终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那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礼物的。”

  我抬起头,扑闪着双眼,凝望着妈妈,心中充满了敬意:妈妈总是正确的,她深深地懂得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

  正在这时,我听到窗外传来了妹妹的欢笑声。于是,我转过头,望向窗外,只见妹妹正兴高采烈地骑在那匹马上,那洋溢着笑容的小脸就像是绽开了美丽的鲜花。看着看着,我不禁又想起了她曾经为我描述过的沃尔特一家收到我们送给他们的圣诞花篮时脸上所流露出的表情。是的,那种“拥有”的感觉的确比任何礼物都要珍贵得多啊!

  就在那年的圣诞节,我终于懂得了给予的魅力。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9期P36 
 

   
   

他曾打折我青春的翅膀 
徐立新

  14岁那年,我读初二。

  5年前。母亲没了,父亲只关心他的田地,在他的眼里,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一日三餐把我喂饱就算完事。没有人对我好.没有人教我眼前的路该怎么走.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学坏的。我开始和街道上一些痞子混在一起,拦路挡截女孩子.打架斗殴,干尽所有坏事。父亲除了对我动粗外,毫无办法.也许,他根本就不想真正管我!

  暑假里.我偷村子里的西瓜。我被大家封为“带头大哥”,晚上.看瓜人熟睡后,我和几个人把他连同凉床一起抬到了河边。等我们得手后,故意大声叫: “偷瓜,有人偷瓜了!'’看瓜的人从床上跳了起来,随后便滚进了河里……结果,看瓜人找到了我家。

  那次.父亲边打边问我,是不是还想吃瓜?动静大到惊动了大伯.大伯跑过来,一把夺走父亲手中的鞭子,说,你打他有什么用?要教育!父亲说,我把他给废了,省得长大了害人!被大伯解救下来后,父亲又罚我在堂屋里跪了整整一个晚上。

  我抓蛇放到女生的书包里,我用石头砸别人家的玻璃……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有人告发,父亲逮到了,就打我,朝死里打。我性格很倔,站在那里任由他打,我越是不哭、不逃,他就越打得厉害。

  父亲成了我的仇人,我真是恨他。他从不管我的学习,总是让我请假.让我跟在他后面一起干农活儿。晚上不管我有多劳累,他都强行命令我把落下的课补上。他种了十几亩田地,从不肯花钱请人帮忙,我就是他的长工.随叫随到的免费长工。

  可以想象,我的成绩该是何等的糟糕,除了语文老师欣赏我外.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正眼瞧我一下。村里人都劝父亲,你家的那个“小倔头”读书完全是浪费.父亲说能认几个字认几个吧.反正也没对他抱什么希望!

  他们的话一点不假,初中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同村的一个上了高中,一个上了中专。接到通知书的时候,他们把爆竹放得噼里啪啦地响,我伸出头想去看看.父亲对我吼道: “去把田里的犁扛回来,你这个废物!”

  在义乌打工的堂哥叫人带回了信.让我去他那,说一天能挣好几十块钱。我问父亲,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打工能打一辈子?”

  田里的秧还没有插完,父亲对我说。你把它们插了,我出去有点事情,回来要是还没有弄好.我打断你的腿。傍晚的时候,我在塘埂上洗脚,看见父亲帮大队书记家挑稻子,我就更瞧不起他了!大队书记有一个离了婚的妹妹.村里人传言父亲对她有那么一点意思,想跟人家好。

  但这次我错怪了父亲。大队书记有一个亲戚是省城某报社的记者.父亲是想托他帮忙,让我跟着他学习采访。后来,我从以前的语文老师那里了解到,我中考落榜时,父亲找过他,问,我能做点什么事情,老师说,他文笔不错,兴许能当一个记者。

  忙完农活后,父亲带着我和两只老母鸡去省城找那个“记者”。“记者”在看过我写的一些文章后,摇了摇头说,不好办啊!父亲说,你再想想办法,“记者”说,办法也不是没有,只要你能帮我在你们那完成3万元的报纸征订任务,我就让你儿子跟在我后面当记者。

  对于一个偏僻的、没有几个人有读报习惯的小乡镇来说,3万元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回来的路上,我说算了吧,我不稀罕当什么记者,他就对我破口大骂: “鬼混,你就继续混下去吧!,,说着就给我一脚。

  父亲开始拿着报纸。到镇上挨家挨户地请求别人订报纸,他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竟然在别人面前把报纸的内容说得头头是道。

  但收效甚微。他只订出了几百块钱的报纸。父亲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然后东借西凑,凑齐了3万元。那一年,每到月末。家里的桌子上都堆满了相同的报纸。

  我终于可以跟在“记者”后面采访了。进去才发现,其实他根本就不是什么记者。是报社临时聘用的一个编外人员,以拉广告、搞发行为主。

  在省城混了两年后,我回家了.两年中我什么也没有学到。父亲就让我参加自学考试。我说.我就跟你一样,种地吧。父亲抡起手掌来打我,我一抬手就接住了,父亲就愣在那里: “你翅膀硬了.敢还手了?”他再抬手,我说,我学还不行吗?那一刻.我发现眼前的他已经不如以前健壮了.他的手都有点枯槁的迹象了。

  我在省城打算和别人合伙投资办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