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2006合订本 >

第35节

读者2006合订本-第35节

小说: 读者2006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饭酒,应是一个人默默地喝,静静地吮,慢慢地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的洒脱,左手一卷书,右手一杯酒,看一页,抿一口,谁能品出那杯叫生命的酒精,到底有多少度呢?
  人生失意的时候,此时一个人呆呆坐在桌边饭酒,饮着饮着,某些解不开的情绪,求不出的结果,未达到的心愿,都慢慢释然了。
  独斟,不一定非要醉个一塌糊涂,不省人事。独斟,有时是为了保持思想清醒,行为冷静,于碌碌红尘中抽一点空闲——可以是某个下雨的早晨,也可以是某个起风的黄昏,一个人坐在桌边,满满地斟上一杯,哪怕是轻轻地啜上一口,都不能不说是自己赐于自己的美妙。
  若得意,则为自己斟一杯祝贺的酒,这时候,酒是朋友,若失意,则为自己斟上一杯解闷酒,这时侯酒还是朋友。
  独行
  独行,是一种勇气。
  他也许是寂寞的,但你决不感到空虚。把自己的脚印甩在身后,一个人独自领略吹过耳边的风声,飘至眼前的阳光和在鼻翼边游荡不息的花香,你有时候感到幸福,有时候感到痛苦,有时候觉得快乐,有时候觉得忧郁,这些感觉都是深刻而真实的。
  人在独行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神秘的语言,或者一种别人不会领会的手势,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你的脚印是别具一格的,你的发丝显示风的流向。
  独行者的灵魂应该像一件浆洗熨平的雪白的衬衫。
  作家张承志这样写他在精神世界独行的感觉:“一切网络都冲决了,一切重负都卸尽了,一切犹豫都结束了,一切他人不能企及的我都达到了————艰难与辉煌,孤立和骄傲,危险和希望,如今都被我占有了。我又回到了路上。”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47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爱无语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依雁
  一天;罗兰在公交车站等车。10米外;一男一女两个人用手语交流的年轻人吸引了她。读大学时;罗兰当过3年的志愿者;定期去聋哑学校服务;她能熟练地和聋哑人用手语交流。罗兰看出女青年是在问路;她想去某学院;而男青年用手语说他不知道。一向乐于助人的罗兰连忙跑过去;用手语告诉女青年怎样去那个地方。
  出于对残疾人的友好;上车前;罗兰给他们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电子邮箱和QQ号码。没想第二天;罗兰就收到了男青年的电子邮件。原来男青年叫吴天宇;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父母都在外地;他一个人住在城东花园小区。罗兰很认真地回复了邮件;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鼓励吴天宇好好工作。后来;两个人就开始在QQ上聊天了。除了网上聊天;吴天宇还偶尔约罗兰在罗兰家附近的西山公园走走;虽然只是用手语交流;罗兰却丝毫不觉得沟通有障碍。
  渐渐的;罗兰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吴天宇;而吴天宇虽然也很喜欢她。可罗兰一想吴天宇不是一个健全人;他永远只能用手比划我爱你;不免有些遗憾。于是;罗兰在网上碰见网友就问你会喜欢一个哑巴吗可是;没有一个网友给出肯定的答案;罗兰更加难过了。
  吴天宇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异常;但对罗兰依然关心体贴。转眼过了元旦;一天晚上;吴天宇约罗兰出来。他手中捧着一束玫瑰;憋红了脸;认真地用手比划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罗兰既惊讶又惊喜;可随之而来的是矛盾心情。她用手比划说请你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要用这两个月去说服父母;去争取朋友的理解。
  不出罗兰所料;父母得知此事后大发脾气;对罗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可罗兰就认准了吴天宇。父母看罗兰态度坚决;便又动员了家中其他长辈轮番当说客。
  罗兰对家人说他很优秀;他非常乐观;生活和工作的态度都很积极;凡事总为别人着想;比很多正常人强上百倍。聋哑人也是人;也应该拥有美好的爱情。
  一段时间过去;父母不再强烈反对;却对罗兰说你既然喜欢这个小伙子;我们总得见见吧罗兰一听;高兴地说好;好;过两天我就带他来见你们。
  一天傍晚;忐忑不安的罗兰带着吴天宇回到家。公交车上;吴天宇特别开心;他用手比划着放心吧;你爸爸妈妈一定会喜欢我;我会告诉他们;我要好好照顾你一辈子。罗兰感动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一进家门;罗兰对父母说这就是吴天宇。。。。。。没想到;话音刚落;她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吴天宇仍下手中的礼品;紧紧地抱住罗兰说你会说话而这句话;也正是此时罗兰想问吴天宇的!
  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吴天宇也是一名聋哑语的青年志愿者;那天当他看到罗兰熟练地用手语给人家指路时;便以为罗兰也是聋哑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吴天宇深深爱上了罗兰;并且说服家人向罗兰表示了爱意。听了吴天宇的解释;大家都开心的笑了;都称赞两个年轻人是才德兼备的天生一对。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48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感恩的庄稼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马国福
  女友的叔叔三年前到以色列从事建筑瓦工工作,该国经常发生爆炸伤人事件。那段时间,家里人为远在异国他乡的他着实捏了把汗,打电话让他回来。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说挺好的,不用担心,听得出他电话里的口气很幸福,也让家人很安心。
  这让远方的亲人很纳闷,明明身在战乱频繁的国度,他怎么能这么知足安稳呢?
  三年后那位叔叔回来了,家人以为繁重的建筑工作,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会让他瘦去很多,可是他的气色、体重比以前好多了也增多了。
  有一次午后和那位叔叔闲聊,出于好奇我问他那边的工作、生活和当地人的习俗。他说:“家里人为我们担心,其实我们在那里衣食无忧,工作报酬都挺好的。”我又问那边的人吃的和我们这里一样吗?他告诉我说差不多,只不过有个现象确实让我们很感动。
  在以色列种庄稼的人,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这个现象引起了那个叔叔的好奇心,他向当地人请教其中的原因。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出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上帝又为那些路过此地而没有饭吃的贫苦的路人给予了方便,同时还可以防止他们因为贫穷和长途的跋涉而吃不饱饭。四角的庄稼,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来收割,拿到家里,没有人会拒绝、责问、追究你。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麦子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幸福。
  那位叔叔还说,以色列大街上的垃圾不像国内,用过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扔进垃圾箱就完事了。在那里即便已经旧了或者破了的衣服,如果要当做垃圾扔到垃圾箱,也要洗干净叠整齐恭敬地放到垃圾箱里,为的是生活贫困的人们能够拿去再穿。
  不知为什么,听了那位叔叔的叙述,我的心里暖暖的。农村出身的我多了一种想法。按照惯例,我们收割麦子,总要把地里的庄稼割得干干净净,还要一遍又一遍地捡拾撒落在地里的庄稼,让自己付出的汗水颗粒归仓,可以色列人的做法让人很感动敬佩。
  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种感情却不分国度、种族、肤色,那是爱,干干净净的人间大爱、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企盼、共同的血液。
  试想,当一种爱的血液穿透世俗条条框框的约束和偏见,像那些留在庄稼地里的麦子一样,等待那些需要它的人来收割,让他们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那么世界怎能不闪耀灿烂的麦芒?
  如果说生命是一块土地,那么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应该留出那么一些庄稼。当你自信的时候,留些自信给身边的人;当你幸福的时候留些幸福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当你快乐的时候分些快乐给默默关注你的人;当你成功的时候让些激励给正在苦苦跋涉的人;当你得意的时候匀些得意给人生失意的人。这些人生中积极的精神元素,并不因给予而减少,反而因为给予而增值。
  即便在万木萧条的季节,这样宽广的庄稼地也并不因留出的庄稼而荒芜;即便在灾害的侵袭下,曾经肥沃的土地并不因给予而贫瘠。只要懂得留一些感恩的庄稼在心田,在每一个平淡如水的日子,我们身边流动的总是融融春意和香醇如美酒的芬芳。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49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生存其实很简单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牧野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为了寻找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一只雌雕一天中有时要飞行200公里。“铁树”的树枝上还生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随着幼雕的渐渐长大,它们开始在窝内争夺生存空间。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迅猛增加,以至于雌雕再也满足不了它们的需求。雌雕本能地感到,为了让这窝幼雕生存下来,就必须让它们离巢。
  为了激发幼雕的独立生存能力,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叶、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变得没从前那么舒适了,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这时,雌雕就逗引它们离开巢穴。一旦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时,它们就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行。
  生存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了。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为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的很。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片朝里形成一个漩涡壮茬口。
  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就从那篾缝里钻进去,但是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要想出去,只能后退。后退的时候,篾片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身后那坚硬的是什么东西,退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触即缩,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朝后退,就只好在笼里一直呆下去。假如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它就不会被关进笼子而束手待毙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了。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腮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空气中直接进行呼吸。肺鱼大多生活在美国西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化或沼泽干涸,它们的肺就派上用场了。
  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就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滋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又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
  土著人在旱季出发,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这时,沼泽地里到处布满了泥屋,几乎每间泥屋里都藏着一条肺鱼。土著人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将肺鱼捉住了。但他们并不立即将肺鱼煮着吃,而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养几天,等它们把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来了,再将它们放在早就用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面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故而味道十分鲜美。
  生存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就行了。
  沙丁鱼是幼鲸最爱吃的鱼。沙丁鱼常常被它成群成队地吞进腹中,幼鲸已严重威胁着沙丁鱼的存在。沙丁鱼中的一位智者决定除掉这只可恨的鲸,它组织一群群沙丁鱼向着只幼鲸发起进攻。
  幼鲸感到很好笑,这同送食物有什么两样,于是,面对纷纷冲上来的沙丁鱼,它不紧不慢地张开大嘴,将一群群沙丁鱼尽收口中。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沙丁鱼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幼鲸总是以胜利结束战斗。每次取得胜利,幼鲸都十分兴奋,它总是兴致勃勃地追逐沙丁鱼的残兵败将,将它们一一收入口中。
  一天,一大批沙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