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巴菲特 >

第21节

巴菲特-第21节

小说: 巴菲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董事长曼格 


 

巴菲特曾说,葛拉汉教我投资低价股,是曼格帮我修正这个路线,这是他对
我最大的影响,要有强劲的力量,才能将我从局限的观念中拉出来,这得归功于
曼格,他开阔了我的视野。 

巴菲特和曼格对投资英雄所见略同,特别是他们俩人都认为凡事尽量保守谨
慎,而且资产负债表上最好没有负债,早年,巴菲特一昧地执迷于购买低价的股
票,他说,是曼格多年来一再强调,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投资高品质的企业,即
使要付出较高的价格。 

巴菲特曾经谈到他如何走出葛拉汉专捡便宜货的地下室经营政策,葛拉汉凡
事讲求划算,我现在认为,所谓划算的投资应是指未来会带进源源不断的现金。 

曼格在Wesco 1991年的年会上表示,投资人买卖股票时,考虑内在价值而
非市场价值是一个相当基本的观念,而且我认为这种观念永远不会落伍,但是葛
拉汉有其盲点,他没能了解,有些企业值得付出较高的代价。 

葛拉汉在智能型股票投资人中加了 一个值得赞扬的脚注,他有点不好意思
的表示,他施行价值投资法多年,而且缔造佳绩,但是他其实是因为投资了成长
股而一系致富,他一半以上的财富来自那一笔投资获利(指投资盖可),这一点连
他自己都觉得很有趣。 

葛拉汉没能了解,即使企业的价格为帐面价值的数倍,以长期而言,它仍然
有可能成为很好的投资,可口可乐就是很好的例子,它的帐面价值和目前的市价
就相差很多。 

你们也许发现,我们并没有严格遵守葛拉汉和陶德的理论,曼格又补充到,
巴菲特和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创业时有较成功的开始,而不是以邮票、铝和
纺织公司,甚至涡轮公司起家,不知今天结果如何。 

曼格是巴菲特的好友、知音、伙伴,及可以相互支持的合伙人,巴菲特喜欢
开玩笑说,在太平时期,曼格是比他资浅的事业伙伴,在艰难时期,就是比他资
深的事业伙伴。 

曼格有视力上的问题,他在1980年代早期丧失了一眼的视力,因此戴着厚
的非比寻常的黑筐眼镜,1970年代,曼格因为白内障开刀,但是手术并不成功,
一条受损的视神经,使他承受极大的痛楚并会呕吐,于是他动手术取出左眼,这


 

对我并不构成障碍,我还是照常打高尔夫球和网球,此外,他每天都念一本书,
他表示他采用撷取精华的方式阅读。 

他认为巴菲特比他聪明,然而曼格本人绝非平庸之辈,曼格说,我们一起工
作要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破产,而是可能发疯。 

曼格不同于巴菲特,他已经出售或分赠数千股波克夏股票,将其中几百股捐
给洛杉矶的良善玛莉亚人医院,计画生育,史丹福法学院,和哈佛西湖学校 

我一直以富兰克林为我生活的典范,虽然我做得不好,富兰克林四十二岁时,
辞掉了工作,专心做一位作家,国会议员,人道主义者,投资人和科学家,这就
是为什么我也培养企业以外兴趣的原因。 

巴菲特和我不但经营事业,也分配资金,凯恩斯为他的学校赚钱,并为国服
务,以弥补他投资组合管理上的罪恶,我赎罪的方式是从事工作之外的服务,巴
菲特则利用他在投资方面的成就,作为一般人的导师。 

巴菲特和曼格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个小气财神坐在门口,对这个不完美的
世界发表犀利,实际的见解,也努力发掘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同时,他们也不
忘及时行乐,多年来,巴菲特和曼格几乎天天通话,近几年来,他们谈话的次数
稍减,因为两人的工作表实在排得过于紧凑,他们相辅相成,曼格说,每个工作
内容繁复的人,都需要工作上的伙伴,和别人一起整理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有益
处的事。 

如果一个人做了几笔大投资之后,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坐收成果,这真是再好
不过,你不用付一大笔钱给经纪人,也不用听一大堆无聊的话,如果做得好,政
府的课税系统还会因为复利影响而给你额外的一个百分点,甚至二个,或是三个
百分点,因为如果长期持股,就不用每年缴税。 

在许多方面,曼格之于巴菲特有如绿叶陪衬红花,这种关系在他们主持年会
时最为明显,有一次巴菲特谈到,要将波克夏的投资内容保密,不幸的是,我们
必须对有关单位申报,最近我们的政策是,超过一亿美元(现在是七亿五千万美
元)的投资都列在年报中,其余的我们就三缄其可,对不对,曼格? 

曼格说,不予置评 

巴菲特称曼格是个老爱唱反调的人。 


 

华盛顿邮报将曼格称之为巴菲特较尖锐与理智的伙伴,曼格也是全美在投
资,教育,和世俗智能这几方面位居领导地位的思想家,以下就是他对史丹佛法
学院学生演说中的一段话,当法学院学生接触传统之外的教材时,我认为他们的
方法有点愚蠢,如果你认为美国校园心理学教得很差,那你应该和公司财务这门
课比较一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简直教得让人足以精神错乱。 

曼格也在演讲中表示,一个人在参加比赛时,除了应该考虑他的能力之外,
也应该考虑心里因素,如果你会因为输而愁云惨雾,最好采取保守一点的投资方
式,用储蓄的方式累积财富,因此你在制定策略时,要考虑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我不认为我可以为各位提供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投资策略。 

我的投资策略很适合我个人,部份原因是,我输得起,我心里上输得起,此
外,我输的次数也不多,这样的组合对我很合适。 

有一个学生问他,有没有履行分享智能的责任,曼格说,当然有,波克夏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称之为样板,巴菲特从不花钱,他要把钱回馈给社会,他
在建立一个舞台,好让大家听得到他的想法,毋庸置疑的,他的想法是一流的,
他盖的舞台其实也不坏,但是你可以批评巴菲特和我都有点学究气。 

除了常说不予置评之外,曼格也常说我的朋友巴菲特和我从研究所毕业之
后,就开始进入企业界,试图找出大规模,可预测的极端非理性模式,这个非理
性模式对我们想要从事的事业关系密切,但是我们的教授对这方面却只字未提,
这不是一条容易好走的路,我几乎是在违背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发现人类判断错
误的心理学,我发现如果自己再不承认这种心理学,就会赔上一大笔钱,也就无
法再帮助我喜爱的慈善事业。 

曼格于1994年对南加州大学学生演讲有关投资的世俗智能,上天本来就没
有赋予人类无所不知的天赋,但是如果你努力工作,在遇到不符实际的股价时懂
得转作其它投资,通常可以找到解决之道,当机会来临,聪明人会机警的放手投
资,如果他们胸有成竹,就会大胆投资,其它时候,则步步为营,就是这么简单。 

另一段曼格主义如下,了解复利报酬率的力量与获致复利报酬率的困难,是
看透许多事情的关键,曼格认为,一,只要透彻了解少数几个观念,就可能让人
的一生产生重大转变,二,生命就是一连串的机会成本 


 

曼格在1995年的波克夏年会上指出,虽然波克夏的成就非凡,美国企业界
真正研究波克夏为什么会成功的人并不多,波克夏有多少部份被人模仿? 大家都
不想模仿波克夏的做法。 

曼格在1996年的年会上表示,波克夏的资产都已经加以集中,如此一来就
不用总部的人费神操心,在1997年的年会上,大家都低估了看似简单的大道理
的价值,我认为波克夏等于是一个具有教育性的企业,教导正确的思考方式,其
中最重要的观念是,少数几个简单的大道理,就足以产生很大的影响,我认为我
们的思考滤网系统功效不错,因为这些道理都很简单。 

曼格在奥玛哈的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上过奥玛哈中央高中,之后,就读于密
西根大学,在空军服役时,也曾在加州理工学院进修,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
气象官的职务,他在哈佛大学接受法学教育,194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曼格以
退伍军人优惠办法进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不授与法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
加州取得律师资格。 

他在莱特联合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来这家事务所变成慕席克联合律师事务
所,专门为企业处理法律事务,该事务所的创始人包括曼格、托尔斯与席尔斯,
席尔斯曾任证管会主席,他的妻子卡拉后来担任美国贸易代表。 

美国律师将曼格联合律师事务所称为洛杉矶最菁英的律师事务所,当时他们
的一百零三位律师当中,有十三位曾经担任过美国最高法院的书记。 

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这家法律事务所就一直是波克夏主要的法律顾问,
该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丹汉,从1974年起就断断续续为波克夏处理法律事务,
后来他出任所罗门董事长,直到所罗门卖给旅行家为止。 

曼格认为自己是个律师,商人,投资人和教育家,他的投资记录相当可观,
只有在巴菲特相较时才略显逊色,曼格的祖父是联邦法官,父亲是奥玛哈的律师,
他生于1924年1月1日,小时候住的房子和巴菲特现在的家只相距一百码,曼
格说他们两家认识彼此,但是他们两人直到1959年,经过双方共同的友人戴维
斯医生夫妇介绍后才首次见面,当初是由戴维斯医生(现已过世)安排他们见面,
巴菲特当时经常拜访奥玛哈的多位医生,为合伙企业筹资,有一天晚上在他拜访


 

戴维斯医生之后,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决定投资,戴维斯医生告诉他,因为巴菲
特和他认识的曼格很像。 

曼格说,除了巴菲特之外,他们家里每个人我都认识,曼格曾经在每周六到
巴菲特祖父经营的巴菲特父子杂货店工作,这家小店可以让顾客以信用交易,也
有送货服务,而且在超级市场诞生之后还继续营运了许多年 

曼格听说过巴菲特,但是当时并不认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1959年,
曼格和巴菲特一起到奥玛哈的强尼餐厅吃晚餐,席间他们交换对股市的看法,曼
格说,他一和巴菲特见面,就立刻对他心生佩服,当下看出他具有非凡的投资天
才。 

曼格曾在一次受访时表示,虽然巴菲特外表看不出成功的迹象,但是他一眼
就看出巴菲特过人的投资天分,当时他留着小平头,在自己家里的阳台工作,喜
欢喝百事可乐,咸坚果,不吃蔬菜。 

他们首度会面共进晚餐时,交换了对股市的看法,但是我们也谈了很多其它
话题,他们两人立刻成为莫逆之交,巴菲特不断告诉曼格,投资比做律师更容易
致富,曼格被巴菲特劝服了,也展开个人的投资事业,缔造了成功的投资记录,
但同时他仍然一脚踏在律师事务所不放。 

曼格在1962年至1975年间,在没有巴菲特合伙的情况下,经营惠勒.曼格
投资公司,办公室位于太平洋岸证券交易大楼,朴实无华,该公司在扣除手续费
前和扣除支出后的盈余,每年复利高达19。8%。 

曼格后来为什么从法律界转入投资界? 

我们家人口很多,南西和我共有八个孩子,那时我不知道法律这一行会变得
这么热门,我离开法律借之后,这一行才开始财源滚滚,1962年,我几乎退出
法律界,1965年则完全退出,此外,我也喜欢为自己的钱做决定,我常想,我
知道的比客户还多,为什么要按照他的方法做事? 因此部份原因是我个人的成
见,部份原因是我想独立作业。 

我有一群好棒的客户,只有其中一、两位我不太喜欢,而且我也喜欢资本家
的独立性,我自己本来就具有赌博的性格,我喜欢想事情、喜欢打赌,所以我的
个性其实非常适合待在投资界。 


 

巴菲特和曼格于1960年代中期开始联手投资,特别是蓝筹邮票公司,这是
一家为杂货连锁商店发行邮票的公司,曼格在1976年成为波克夏主管,1978年
波克夏与多元零售合并,曼格也从该年起担任波克夏副董事长的职务。 

曼格在1970年代晚期成为波克夏的大股东,因为他手上的两大投资…多元零
售和蓝筹邮票都先后合并到波克夏。 

曼格一直住在洛杉矶,他也担任每日新闻公司的无给职董事长,每日新闻公
司发行洛杉矶日报,读者以律师为主,该公司也发行其它加州的小型法律报纸,
共发行了十八种报纸,总发行量为三万五千份,每日新闻公司共有三百二十位员
工,1997年,总收入为三千六百万美元,利润为三百万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