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励志]梦想在远方 >

第62节

[励志]梦想在远方-第62节

小说: [励志]梦想在远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他一时竟想不出来。但他又不能保持缄默,因为他现在的角色是她们的教练,于是脱口而出:“我的阵地是你们。”  
  这简直有点胡闹。说出口后李思城和女学生们都有此感觉。女学生们都看着他,希望他做出解释。李思城只得硬着头皮说:“我现在在训练你们。如果我的训练失败,不但对不起你们,而且在我一生中,这也是一个擦不掉的污点。你们是非常优秀的人,能考上大学就足以说明。我作为一名军人,却没有能力训练好一群优秀的大学生,这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来总结。如果我能训练好,证明我懂得的不单单是军事知识,而且懂得一些军事外的技巧,那么我就可以在未来走得更稳健,至少,会增强我的自信。所以,我得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    
  李思城的自圆其说却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她们的眼睛里已经有了一些光泽。  
  “那你对和平时期的军队怎么看?”一直缄口不言的司马彤冷不丁地问,“有人说没有战争就没有军人,你认为现在当兵还有价值吗?”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2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2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李思城现在后悔了。是他让她们发表意见的,看来这群大学生不像连队的新战士那样好糊弄。但他不能保持缄默,随即便说:“许多人认为和平只是老百姓所渴望的。而我认为,军人渴求和平的愿望比老百姓更强烈!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和平,所有战争的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和平。军人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把一个和平的世界留给人民。现在的和平正是我们共同所渴望的,军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军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军人。如果你们认为和平时期的军人就是天天睡大觉、吃得肥头大耳的人,那就错了。你可以到任何部队去看看,任何部队都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工作着。除了训练,还要执勤,学习。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中国撤销了军队,中国经济再发达也会再次遭受瓜分。任何国家可以不打仗,但任何国家都不能没有军队。当然,我们缅怀那些为了争取民族自由和世界和平而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擦亮了这片和平的天空。但现在的军人,也在默默地牺牲自己。当别人阖家欢乐的时候,当别人逮住机会创造自己的财富的时候,当人们酣然入梦的时候,都有默默无闻的士兵在守望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忍受着难捱的寂寞和风霜雨雪的侵蚀。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是对军人的考验。战争时军人冲锋陷阵,敢于献出生命,而和平时期,军人承受的挤压是痛苦而漫长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淡,无论对现代军人的精神还是肉体都是一种考验。你们现在在这里站一个小时就感到头晕目眩,而实际上,我们千千万万的战友们一上哨位,就得站两三个小时;现在的民工们劳动一天能拿二三十块钱,而这个数是我们每月的津贴。说真的,如果现在有战争,我相信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临阵逃脱,都会拿起枪冲上去。我认为军人的价值不应该用牺牲性命这个标准衡量。奉献出生命是迫不得已的。如果不能取胜,全都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也是没有用的。现代军事是在传统军事的基础上发展的,肉搏战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代军事是智慧与力量相结合的军事,除了勇气,还要在先进的技术。就连我们生活中的执勤,也绝不是简单地对嫌疑者实施拷打,而是利用智慧去对付他们,抓藤摘瓜,争取连窝端。所以,片面认为和平时期的军人没有价值是没有依据的瞎议论,军队,无论在战争与和平中都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日期:2006…8…30 13:08:49    
  第一百三十八章青苹果  
  “那,和平时期军人的阵地在哪儿?”有一位女生问。  
  “在各自的岗位上。”李思城说,“不管是站岗执勤的还是搞军事技术的,都必须依托岗位这个阵地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你来训练我们,也是站在岗位上吗?”又有女生问。  
  “是。”李思城说:“这是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对于我们,岗位是阵地,也是任务。”    
  “如果你这次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又有女问。这些女生真是没完没了。  
  “完不成任务,第一是我不配做一名军人,第二是你们不配做一名大学生。”李思城严肃起来,说,“现在我们开始训练。训练的间隙我们再探讨,但现在不能浪费时间了。这次军训,是我来配合你们的,我希望你们也配合我。没有信心训练和认为自己不行的同学请举手,我批准她可以回宿舍休息。”  
  没有人举手。  
  谁会认为自己不行?  
  李思城目光变冷,又说:“认为自己动作比较差的同学出列!”  
  没人有出列。  
  李思城说:“都认为自己不错吗?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吗?”    
  安娜出列了,但不敢看李思城。  
  李思城让安娜走齐步。口令声中的安娜果然手脚很不调协。有女同学想笑,但看见李思城严肃的表情,只得把笑咽回肚里。  
  安娜走了几遍,李思城让她停下来。李思城说:“我敢保证,你的齐步是走得最好的。现在之所以这样,是你太紧张,不能放松,心神和肢体不能结合。而且,在队列中你老考虑别人。因为你个子高,步子就大,走起来肯定和她们不一致。这样,现在你别走齐步,你就当是平常走路,随意走一走。”  
  安娜调整了一下情绪,便走了几步,步子轻快自然。李思城说:“安娜同学,你走路其实非常自然。请记住,齐步非常简单,它实际上就是平常走路,只不过要求大家相互配合、整齐划一而已。下次走的时候,自然一些,不要刻意去做动作,而且步幅小一些,就和同学们走到一起了。”  
  安娜擦了擦头上的汗,感激地看了看李思城。    
  时间在不断重复的口令声中消失。大学生们瘦了,黑了,但也结实了。  
  军事考核当然是象征性的,不能用正规部队的标准去评估。惟独让李思城感动的是司马彤,在长跑中她两次摔倒,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虽然,刚刚回到学校她就被送进医院。  
  李思城和战友们填完这次军训的表册,就找到陈副校长。他要去看看在医院里的司马彤。虽然,当晚要举行大会餐,李思城决定放弃了。  
  明天他就要回到部队,结束这段短暂的大学生军训生活。  
  陈副校长忙不过来,他认为李思城不必去了,但李思城固执地坚持。最后老校长给了他一个地址。    
  走在大街上,李思城心里有点乱。他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去看司马彤。这一个月来,他与司马彤的交谈并不多,只是由于司马彤是学生中的代表,免不了在工作上偶有接触。很明显,司马彤身体不好,内向,纤弱,李思城感觉她像自己的姐姐。得去看看她,毕竟,自己曾经训练过她,而且她是因为自己的鼓动才拼命地奔跑的。李思城有些后悔。其实自己在整个军训过程中都在煽动着学生们的激情,自己是不是有点残忍?怎么可以把同样的训练方式加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呢?司马彤的身体素质与同学们是有差距的,但她却从来没有叫过苦,这已经算难得了。为了这个,他也应该去看看他。    
  市场里人潮如涌。李思城摸摸身上被汗水浸湿的50元钱。这钱是他离开部队时带在身上的,一直没有花。这是他最后的财富,他每隔三个月就给父亲寄50元钱。本来这次他打算寄给家里的,但出于人之常情,他必须买点水果去看司马彤。  
  苹果青里透红。  
  青里透红的苹果就放在司马彤的床头柜上。司马彤苍白的脸上有了红苹果的色泽,黑黑的眼珠很刺人。李思城没有和她对视。李思城简单介绍一下考核情况,就要告辞。司马彤坐起身,说:“李教官,你真好。”  
  “我不是教官,我是一名战士。”李思城说,“很幸运能够和你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我在训练中对你们提出的苛刻要求,都是为了整个军训,希望你能理解。”  
  “我能理解。”司马彤说,“我的父亲也曾是军人。实际上,我是在部队长大的,我对当兵的都很信赖……”  
  “谢谢你,我要走了。”李思城打断她的话。    
  “等一等。”司马彤急切地说:“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好啊。”李思城只得回过头来。  
  司马彤拿起笔,飞快地写了一个纸条,说:“这是我家的地址是电话,学校的地址你已经知道,你一定要经常和我联系哟。”  
  李思城说了声“好好养病,注意身体”,便走出了门。司马彤趿上拖鞋追出来,李思城的身影已消失在楼道里。  
  医院外面秋风刺面。已近初冬,偶有几片枯叶从树上飘落,天空阴沉,暮色四合。    
  李思城看了看手中的纸条。他没有打开,而是迅速地把它撕成碎片,扔进风里。  
  细碎的纸屑被冷风一卷,飘飘如飞雪。    
日期:2006…8…30 13:21:09    
  第一百三十九章许丹阳印象  
  防暴队似乎没有一点变化。不过有李思城的三封书信。一封是家里来的,姐姐终于有了男朋友,是一个厨师,常年在外。姐姐在信中说对方还可以,最近可能要定婚,最好弟弟能够回去见一见面,帮她出出主意。姐姐说父亲尚能上山行猎,只是时常咳嗽。而且,姐姐已经在双河镇开了一个理发店,自己经营。第二封信是林如凤来的。“我现在已有了自己的阵地,在北京丹阳科技公司工作。我准备边工作边学习,将来考研。10月1日放假,我来看你,听说你到学校去军训了。你一定要好好复习,明年争取考上军校。”林如凤的信短得让李思城很不满意。但她毕竟来看过自己。李思城决定外出时去看看她。第三封信是新兵连战友张风友来的。原来这家伙在城里一个叫新街口的地方,在一位将军家里当警卫,上月来找李思城,没找着。张风友希望李思城能去看看他。    
  星期日,李思城请了假,便去具有科技城之称的海淀区中关村找林如凤。按地址找了半天,才发现所谓的“丹阳公司”不过是在一个四层的写字楼里,仅二三十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开门的是一个年轻人,很帅气,头发向后梳着,分明还打了摩丝,油光锃亮。  
  年轻人一手把着门,伸出半截身子问:“找谁?”  
  “我找林如凤。”李思城说。  
  “她不在,去银行换支票去了。”年轻人说。  
  “请问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哪儿知道?”年轻人的态度不太好。  
  “谢谢。”李思城不愿在这个地方多呆一分钟。他不喜欢这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正想关上门,但似乎想起了什么,很快就追了出来,在楼道里拦住李思城,问:“你是林如凤什么人?”  
  李思城真想给他一拳算了。但考虑到林如凤在这个公司工作,怕带来不良影响,只是谈谈地说了一句:“老乡。”  
  “那,进来坐坐吧。”年轻人态度好了许多,但仍然很警惕。“你是哪个部队的?怎么没听如凤提起过你?”  
  李思城心里很不舒服。怎么他竟称“如凤”?如凤且是你叫的?!李思城真想揍他。但他忍住了。他说:“她为什么要向你提起我?”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3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93节  
作者: 怀旧船长             
  那年轻人一愣神,这才满脸推笑,说:“如凤是我的同学,这个公司是我们合办的,我们都是好朋友。既然你是她的老乡,也是我的朋友,请进来坐坐吧。”  
  他张口一声“如凤”闭口一声“如凤”,李思城感到心里不是味。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冷冷地说:“她回来,请你转告他,一个当兵的老乡来向她问好。”李思城说完就转身走了。    
  “一定,一定。喂,你等等。”年轻追上来,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个皮制的名片夹,捻出一张递给李思城,说:“以后咱们就是朋友,常联系,常联系。”  
  李思城接过,往怀里一揣,说声“谢谢”,就匆匆下楼。  
  在大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