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47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47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士的生活,刻板乏味,又受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拉伯雷非常反感。他开始学习希腊
文,通过希腊文了解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化。当时,修道院反对学习古代文化,认为学习希
腊文是追求异端学说,所以修道院搜走了拉伯雷的所有书籍。拉伯雷愤怒之下换了一个修道
院。
    在新修道院里,他幸运地遇上一个也喜欢古代文化的主持人,加上他们又是老相识,拉
伯雷终于可以自由地研究古代文化了。后来,拉伯雷跟随大主教出使罗马,游览文艺复兴运
动的发祥地意大利,访问了许多名人和古迹,学习了宗教、哲学、数学、音韵、法律、考
古、天文等许多知识,终于成了一个博学的人。
    1530年,拉伯雷进大学攻读医学,这时他已36岁了,但他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
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当上了医师。1535年,他又到巴黎学医,不久又获得了硕士和
博士学位。1537年,他还勇敢地解剖了一具被绞死的囚犯的尸体。这种追求科学的举
动,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这会触怒天主教会。
    拉伯雷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长篇巨作《巨人传〉。1532年,《巨人传》第一部出
版,一年后又出版了第二部,署名是那西埃。书出版后,受到了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下层人
民的热烈欢迎,但又受到了教会和贵族的极端仇视,并被法院宣布为禁书。
    1545年在国王的特许发行证的保护下,拉伯雷以真实名姓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三
部。但国王不久死去,小说又被列为禁书,出版商被烧死,拉伯雷被迫外逃。直至1550
年才获准回到法国。
    回国后,拉伯雷担任了宗教职务,业余时间为穷人治病。后又去学校教书。在学校教书
期间,他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第五部。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
《巨人传》出版后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售数额超过了《圣经》九年销售数的总和。一千
多年来,它用各种文字出了200多个版本!在我国就有好多个版本。
    《巨人传》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资产阶
级这个性解放的追求。在拉伯雷的理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纯朴的,他的理想的
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在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时,人人可以快意地
笑,爽朗地笑,尽情地笑,这就是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的原因。
    1553年4月9日,拉伯雷在巴黎去世,临终时他笑着说:“拉幕吧,戏做完了。”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莎士比亚



    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
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
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他是
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艺术天地里自由飞翔,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秘密。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个商人。4岁时,他的父亲被
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两千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
    这个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
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
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
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
18岁时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
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
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
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这虽然是打
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了钩了,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他干得很好。骑马来的观众
都原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
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
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近水楼台
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认真演好,他
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
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自己祖
国的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
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霸
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故事是这样的:
    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两个世世代代都是仇敌的贵族,一个叫蒙太古,一个叫凯普
雷特。
    有一次,凯普雷特家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家的独生子罗密欧冒着风险,
戴着假面具去参加了。他结识了凯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
陷入爱情中。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不幸的是,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罗密欧
因此被赶出城市,不久朱丽叶的父亲准备把她嫁给另一个贵族青年。
    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嫁。在神父的帮助下,她喝下了一种长
眠的药,假装死去,神父同时叫人通知罗密欧赶紧回来。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没把信及时送
到,罗密欧听说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他赶回来,在假死的朱丽叶面前服毒自杀。朱
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她拔出罗密欧的剑也自杀了。这一悲剧,深深地感动了两家
人,他们最终消除了他们世代的仇恨,友好起来了。
    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
爱情。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
他当了股东。他还在家乡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了
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前者被送上绞刑架,后者被投入监狱。莎士比亚在悲愤不已,
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
    哈姆雷特本来是丹麦的一个快乐王子。他正直的父王被叔叔毒死,叔叔篡夺了王位,并
霸占了他的母亲。在国外上大学的哈姆雷特赶回国,他的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的被害经
过,要儿子报仇。
    哈姆雷特为了报仇,装疯卖傻,寻找机会了解事实的真相。一次,他请一个戏班子演了
一出杀兄篡位的旧戏,情节和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一样。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叔父惊慌失措,
从而证实了他自己的罪恶。
    哈姆雷特决心报仇。但一次偶然的失误却把自己情人的父亲误杀了。他的叔父把他送到
英国,并让英国国王杀死他。哈姆雷特半路上跑了回来,又发现自己的情人因父亲死去,爱
人远离而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
    叔父唆使哈姆雷特情人的哥哥和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两人都中了敌人的诡计。临死前,
哈姆雷特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但他没有完成重整“颠倒混乱的时代”的大业。
在这出悲剧中,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生
活,反抗邪恶但却思想多于行动,过于优柔寡断;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动势力,他荒淫无
耻,奸险毒辣、诡计多端。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
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
文主义者的悲剧。
    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
《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616年,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
    “看在上帝的面上,
    请不要动我的坟墓,
    妄动者将遭到诅咒,
    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大侠”堂吉诃德



    1605年,世界文坛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西班牙“超群的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长篇
小说《堂吉诃德》上卷出版了。小说出版后风靡全欧,在不到三星期的时间,西班牙就出了
三种盗印本。
    1614年,作者听说别人冒写的《堂吉诃德》第二部已出版。作品歪曲原著的本意,
丑化原著的主人公。塞万提斯义愤填膺,他赶紧彻夜创作。第二部小说于1615年出版。
作者在献辞中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现在有个家伙冒充堂吉诃德第二,到处乱跑,惹人厌恶;因此四方各地都催着我
把堂吉诃德送去,好抵消那家伙的影响。最急着等堂吉诃德去的是中国的大皇帝。他一月前
派专人送来一封中文信,要求我——或者竟可说是恳求我把堂吉诃德送到中国去,他要建立
一所西班牙文学院,打算用堂吉诃德的故事做课本;还说要请我去做院长。我问那钦差,中
国皇帝陛下有没有托他送我路费。他说压根儿没想到这层。
    我说:‘那么,老哥,你还是照你奉使前来的行程,回你的中国去吧。我身体不好,没
有力气走这么迢迢的长路,况且我不但是病人,还是个穷人……
    我就这样打发了他。……”
    确实,1916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中国皇帝曾托传教士带给西班牙国王一封
信。为此,塞万提斯在这里借题发挥,开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国际”玩笑。
    塞万提斯出身于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个穷医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塞万提斯只上
过中学。但他非常喜欢读书,有时在街上见到烂字纸也要拾起来读个明白。
    青年时期的塞万提斯是个爱祖国、爱自由的热血青年。1571年,土耳其舰队入侵地
中海地区,西班牙与威尼斯共和国组成联合舰队进行抵抗,塞万提斯毅然参加在意大利的战
斗,并屡立战功。
    在历史上有名的勒颁多海战中,塞万提斯带兵上阵,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回国途中,
他被土耳其海盗俘虏,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他不甘心忍受奴役,先后三次组织难胞逃回祖
国,但都不幸失败。
    1580年,他被亲友赎回祖国。在祖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1587年,塞万提斯
总算谋得一个征税员的职位,但因他秉公办事,强征教堂的麦子来抵偿贫苦百姓应缴纳的赋
税,被教会驱逐出境。随后,官府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投入狱中。严酷的现实和不幸的遭
遇,使塞万提斯看到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灾难,他决心用他的笔来揭露西班牙社会的罪恶。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
最杰出的作品。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叫拉·曼却,是一个乡坤,原名阿伦索·吉哈达。他读当时
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
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又物色了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
己终生为之效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