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46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46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年的彼特拉克在小材阿克瓦买下了一所房子。村中的人们常常看到这位老者房间的灯
光亮到深夜。1374年7月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他的小屋时,发现伏在桌前的彼脱拉克
已经去世,他的头还埋在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手稿中。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但丁与《神曲》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恩倍斯称他是“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从小喜欢读诗,曾经拜著名学者为师,学过拉丁文和
古代文学,他特别崇拜古罗马的一位重要诗人维吉尔,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维吉
尔写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创业的丰功伟绩,被认为是文人创作的史诗
中的最好作品。
    但丁少年时曾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一位容貌清秀、美丽动人的姑娘贝阿德丽采。但丁非常
喜欢她,宴会后常找机会去看望她。随着年龄的增长,但丁把贝阿德丽采当做自己精神上的
爱慕对象。这种爱情给但丁以神奇的力量,他为她写下了一系列抒情诗篇。但不幸的是贝阿
德丽采却与一位银行家结婚,不久死去。但丁为此悲伤万分,又写了一系列的悼念诗。但丁
把为贝阿德丽采写的诗收集在一起,用散文串连起来,说明每首诗的写作动因,取名《新
生》。诗中但丁追求纯洁的爱情,把贝阿德丽采看作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一个神
化的女性。从此之后,贝阿德丽采成了但丁作品中一个象征性的理想人物。
    青年时期的但丁还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活动。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分裂状态,佛罗伦萨
是斗争最激烈的地点。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经过激烈斗争,战胜了代表封建贵
族势力的基伯林党。但贵尔夫党很快分裂为黑党和白党两派,二者又展开激烈的斗争。但丁
属于白派,反对教皇干涉城邦内政。1302年,黑党在教皇的帮助下取胜,但丁被加上莫
须有的罪名,被赶出城邦,开始了近20年的流放生活。大约在1370年,在流亡生活最
痛苦的时候,但丁开始了《神曲》的创作,这是他长期酝酿和构思的一部巨著。但丁说过他
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
地”。但丁想寻找意大利民族的出路,渴求祖国和平统一,人民安家乐业,在作品中他表现
了他的理想和愿望。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喜
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衰的地
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
    《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
三部分。每部分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
    长诗采用中古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叙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在梦
中,但丁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路了。黎明时,他在阳光的沐浴下朝山顶攀登。突然,在他
的面前出现了三头猛兽——豺、狮、狼,诗人惊慌呼救,这时出现了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
他遵从圣女贝阿德丽采——即但丁青年时倾心的女子的命令,搭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出绝境。
    但丁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九层,上面宽下面窄,像一个大漏
斗。地狱阴森恐怖,凄惨万分,凡生前做过坏事的人的灵魂都被罚在地狱中受刑,并根据罪
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也越重。例如,在地狱的第八
层,诗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当时还活在世上的,迫害过诗人的教皇卜尼法
斯八世。他们的身体头朝下地被埋在地洞中,两条腿在外面剧烈地扭动着,挣扎着。诗人见
后高兴地说道:“真是罪有应得!他们在世上把善良的人踩在脚下,而把凶恶的人捧在头
上。让他们永远受罪吧!”
    炼狱里的灵魂的罪孽比地狱中灵魂的罪孽轻些。炼狱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丽
的海滩,山外有山脚,顶口是地上乐园。炼狱也分为七层,这里每一层分别住有犯过骄、
妒、怒、情、贪、食、七种罪孽的亡魂。他们的罪孽较轻,可以得到宽恕。经过烈火的焚
烧,断除孽根后,他们可以升入天堂。
    地上乐园里飘着吉祥的云朵,花瓣般的雨珠,这里出现了圣女贝阿德丽采,她接替维吉
尔引导但丁游历天堂。
    天堂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住着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们享受着永远的幸福。天堂
也分为九重。九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们的住所,充满上帝的光和爱。但
丁见到了圣父、圣母和圣子“三位一体”的奥秘诗人觉得,在那天府里才真正见到了人类最
理想的境界……
    这便是《神曲》的主要内容。但丁在作品中积极关心现实,他写的是中世纪晚期的意大
利生活。诗中所写的游历三界的所见所闻,很多都是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涉及了当时佛罗伦
萨以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涉及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史、及新兴资产阶
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等。《神曲》也表明了但丁是个爱国主义者。他渴望祖国统一和平,反
对分裂和纷争,即使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也和鬼魂们谈论意大利的政治形势和国家兴亡问
题,有时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还抒发自己的强烈的感情。《炼狱》第6歌中他为祖国的分
裂和动乱而哀痛:
      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
    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
    ……
    而你的活着的人民住在你里面,
    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为一座城墙,
    同一条城壕围住的人却自相残杀,
    你这可怜虫啊?你向四下里看看,
    你国土的滨岸,然后再看望你的腹地,
    有没有一块享着和平幸福的土地。
    ……
    《神曲》也表达了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神曲》中的地狱是现实世界的实际
情况,天堂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炼狱则是我们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过的苦难历程、但
丁希望人们认识罪恶,悔过自新,去认识最高真理,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这在当时是非常难
得的思想,显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
    《神曲》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力地衬托了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全诗分三部,每部33歌,
每段三行诗。三部诗又都用群星作结束,这一切烘托出这样的气氛:在群星的指引下,随着
诗句的阶梯,人类正从地狱通向天堂,由低贱向高尚攀登、发展。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薄伽丘与《十日谈》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
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
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
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
小说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
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部小说为什么称为《十日谈》呢?
    原来,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
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
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
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
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
    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遍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
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
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
《十日谈》。
    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
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
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
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
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十日谈》写完后,薄伽斤受到封建势力
的迫害和打击,时常被教会派来的人咒骂和威胁。他有一次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
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好朋友——意大利著名的民主诗人彼特拉克苦苦相
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至今。
    彼特拉克是薄伽丘一生中最好的知音,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精神上受到了
沉重的打击。第二年他在孤独和贫困中,悄悄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薄伽丘与《十日谈》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
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
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
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
小说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
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部小说为什么称为《十日谈》呢?
    原来,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
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
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
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
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
    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遍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
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
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
《十日谈》。
    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
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
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
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
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十日谈》写完后,薄伽斤受到封建势力
的迫害和打击,时常被教会派来的人咒骂和威胁。他有一次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
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好朋友——意大利著名的民主诗人彼特拉克苦苦相
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至今。
    彼特拉克是薄伽丘一生中最好的知音,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精神上受到了
沉重的打击。第二年他在孤独和贫困中,悄悄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拉伯雷与《巨人传》



    拉伯雷1494年出生在法国中部都兰省的希农城,父亲是个有钱的法官。他在父亲的
庄园里度过了自由自在而快乐幸福的童年。十几岁后,他被迫接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宗
教教育,之后又进修道院当了修士。
    修士的生活,刻板乏味,又受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拉伯雷非常反感。他开始学习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