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139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39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年初,巴顿在南格里斯开办了一所坦克、战车训练学校,并用法国的轻型坦克将所训练的
人员编成一个旅,他本人也由少校升为中校。在圣耶希尔会战中,巴顿率领两个坦克营参
战,在战斗中一往无前,这次战斗使他由中校晋升为上校。1919年,巴顿回国,被派往
米德堡坦克训练中心。在那里,他结识了西点后期同学艾森豪威尔,两人对如何将装甲兵发
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机动兵种,见解一致。但1920年的国防法案改组了美国陆军,把装甲
兵的位置摆在步兵之下,并降低了正规军官的军阶。巴顿被降为少校,回到骑兵部队任职。
此后的20年间,巴顿在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担任过十几个不同的职务,并被送入骑兵学校,
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1940年7月,巴顿回到装甲兵,任第2装甲师的旅长,不久便升任少将师长。19
42年初,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由于他熟读兵书,精通战史,对富勒、利德尔·哈特、古
德里安等提出的新作战理论也比较了解,所以对装甲兵在作战中的运用有独特见解。随着战
争的发展,巴顿预见到美国军队有被派往北非和中东作战的可能,便在美国南部开办了一个
沙漠战地训练中心,对其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当年7月,在决定执行“火炬”作战时,巴
顿被任命为战役集群司令,率部在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占领了法属摩洛哥,并任驻摩洛哥
总督。
    1943年2月,美国第二军在突尼斯被隆美尔打得落花流水。艾森豪威尔调巴顿从摩
洛哥来接任第2军军长,并授予恢复美军士气的重任。巴顿到任后,首先下令整顿军风纪,
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例外。在他的指挥下,该军在以后的作
战中战绩卓著,与英军配合歼灭德意军队25万人。巴顿被士兵称为“顶呱呱的鼓气人”。
不久,他晋升中将,7月调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配合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西
西里岛登陆,攻占了巴勒莫等地。巴顿作风粗暴,曾因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舆论的
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但是他并非不关心士兵,只是痛恨
逃兵和懦夫。他认为受到精心照料的士兵会成为最好的战士。他常说年轻军官知道如何照顾
自己的士兵“比知道军事战术更为重要”。他告诉手下的指挥官不要节省子弹,因为“浪费
弹药要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十八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任第3集团军司令,在这之前,因为殴打士兵的事件,
许多人反对把一个集团军交给巴顿,但艾森豪威尔还是选择了巴顿。他深知巴顿的战术天才
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后,布莱德雷的部队于6月6日登陆并确保了
滩头阵地。巴顿的部队于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7月25日开始发动“眼镜蛇”作战。
这个突破性的作战计划,很适合巴顿的军事天才。这个突破计划正是受到巴顿1944年设
计的一系列大胆计划的影响而作出的。
    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
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到8月4日,巴顿指挥的部队已经向鲁昂
进击,占领了雷恩,抵达富热尔,并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向瓦恩挺进。巴顿拼命进攻,8月1
3日攻到阿金坦一线,三天之后向东进至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后盟军再次发
动进攻,巴顿直插巴黎与奥尔良之间的缺口。他一路不停,8月底到达缪斯河。至9月间,
在补给和燃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渡过莫斯里河并攻占南锡。10月停止进攻一个月,11
月8日,再度进攻,不久即进至齐格菲防线。12月22日,他带领三个军向巴斯托尼进
攻,与被困的美军伞兵师会合。接着,又经过一个月的进攻,抢先渡过莱茵河,长驱直人德
境。此后,德军全面崩溃,不久,美军便与苏军会师。
    由于巴顿在北非、地中海和欧洲战场屡建战功,威震敌胆,此时他已经是四星上将了。
他曾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因而又被誉为“血胆将军”。欧洲
战争结束后,他因反对肃清纳粹余孽而引起轩然大波,被免去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到有
名无实的15集团军当司令官。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战史写作任务。1945年12月9日,
在他预定退休返回美国的前夕,突然在一次车祸中负伤,经医治无效,于12月22日去世。
    … 

 
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的尼米兹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24小时,一位圆脸盘,前额突出、有着线蓝
色眼睛的美国海军军官,来到珍珠港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他就是美国海军人事局前任局长
尼米兹。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罗斯福就曾要他出任舰队司令,他以资历太浅为由拒绝了。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被撤职,罗斯福再次安排尼米兹上任。
    尼米兹于1885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菲德烈堡,祖辈是日尔曼移民。
他少年有志,但家境贫寒。他决定报考西点军校,因为军事院校可以提供免费教育。但是陆
军军校名额已满,他只好去海军军校。经过一番苦读之后,于1905年1月毕业,被分配
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上实习。该舰曾前往日本作礼节性访问,使年轻的尼米兹有机
会晋谒东乡平八郎,他对这位日本海军名将敬佩不已。两年实习期满后,他到潜水艇部队服
务。1917年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生少将的随从副官。罗比生对尼米兹十分
赏识,极力劝他放弃从事工程技术的理想,下决心当将军。经过一番周折,尼米兹终于当上
了“南卡罗来纳”号战舰的执行官,并得到上校军衔。
    尼米兹在技术上敢于创新,在战术上也从不迷信传统。1921年,他入海军战斗学院
学习后,试用以舰队的圆形战斗编组代替传统的战线。毕业后,他又回到罗比生手下任随从
副官、助理参谋和战术官。这时罗比生已升任美国战斗舰队司令,尼米兹在罗比生的支持
下,实地试用了圆形编组,并主张把美国海军当时唯一的航空母舰也纳入圆形编组。以后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变成了标准的航空母舰队形。可惜的是,这种战术观点随着罗比生和
尼米兹的去职而被放弃。以后,尼米兹的职务多次调动,到1935年,回华盛顿任海军人
事局副局长,1938年升为少将后,曾一度离开海军人事局,但不久又回人事局当局长。
    尼米兹来到珍珠港后,发现到处是悲观情绪,他自己也感到困难重重。他在到职不久写
给妻子的信中说:“我若能干6个月就是运气好了。大众要我尽早做出行动和结果,这远远
超过我所能创造的速度。”但他想起自己在军校毕业时,校方在他的鉴定上写的一句评语:
“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所以,他不责备任何人,而是告诉他的军官和士兵
们眼睛要向前看,并不断地用胜利来鼓舞部队的士气,到任后,他多次组织出击,还指挥航
空兵轰炸了东京。这些,不仅对美国总统罗斯福是需要的,对美国人民和存在失败主义情绪
的太平洋舰队官兵也都是实际的鼓励。
    尼米兹主张用剩下的唯一攻击武器即航空母舰去发动突击。在夏威夷任14军区司令的
布罗赫少将反对这样做,哈尔西中将却坚决支持尼米兹的主张,并自告奋勇率航空母舰出
击。尽管战果并不大,但对鼓舞舰队和美国人民的士气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2年4月间,尼米兹兼任中太平洋地区总司令。5月初,日本人准备对新几内亚
东南岸上的摩斯比港发动一次两栖作战。如果日军占领摩斯比港,不仅会直接威胁澳大利亚
的交通线,也会使麦克阿瑟失去前进基地。于是,尼米兹派遣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出击,不久
即同日军进行了珊瑚海之战。美军虽然损失较大,但却迫使日军停止进攻,所以从战略上
看,美军还是取得了一次胜利,6月,在中途岛战役中,他以劣势兵力大败日军,击沉日军
4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重伤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击毁日机332架,数千
日军官兵包括许多富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丧生。美军仅损失航母一艘、驱逐舰一艘、飞机
147架。这次胜利显示了尼米兹的军事天才。他自己也认为,这时是他事业中的高峰。尼
米兹喜欢对作战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辩,而后再作出决定。他和中途岛之战后出任参谋
长的斯普鲁恩斯都喜欢散步,许多决定就是在边走边谈时作出的。当然,最后还要经参谋长
联席会议形式上的批准。他对部属态度和蔼,下级指挥官来珍珠港,他一定要召见并加以招
待,向他们了解下面的情况,征询意见。
    1943年11月20日,美军中太平洋部队的第一次登陆作战——吉尔伯特群岛作战
开始,虽然美军比较顺利地攻占了马京岛,在塔拉瓦岛上却损失惨重。尼米兹亲自前往塔拉
瓦岛研究日军的设防情况,并寻找美军损失惨重的原因。回到珍珠港,便帮助斯普鲁恩斯等
人把这一教训应用到马绍尔作战计划上,1944年1月31日,美军开始向马绍尔群岛进
攻,这次作战比较成功。此后,麦克阿瑟与海军之间对夏季进攻的方向发生了争论,罗斯福
总统亲自来珍珠港为他们裁决。起初,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认识不一致,但后来他觉得麦克
阿瑟言之有理,便欣然同意了。
    1944年6月,美军将其在太平洋战场上“逐岛进攻”的战略,改为“蛙跳战略”,
即越过日军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岛屿,夺取太平洋上最关键、最重要的据点,切断日本的海空
交通线,建立美国的海空军战略基地。因此,美军决定绕过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
岛,其目的是要攻克塞班岛、提尼安岛,夺回关岛,突破日本的内防御圈。尼米兹为这次战
役取名为“奇袭行动”,并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为此,出动了大批飞机、战舰和登陆部队。
“奇袭行动”取得全胜,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
    1944年10月,美军进攻菲律宾莱特岛,不久即爆发了莱特湾大海战。美军虽然在
这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也受到了重大损失。美军在攻占莱特岛之后,尼米兹接受了斯普
鲁恩斯的建议,决定越过台湾,攻占离日本更近的硫磺岛。为了进攻硫磺岛,尼米兹率指挥
部进驻关岛。随着硫磺岛被美军攻占,1945年6月,冲绳岛也被攻占。日本本土的大门
已被打开。
    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在受降仪式
上签字。此后,他于1945年12月15日出任海军部长,两年之后退休,到加州大学担
任了8年董事。1966年逝世。

 
军人政治家外交家艾森豪威尔



    1944年6月5日—6日夜间,盟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盟军的288万
军队,13700余架飞机,9000余艘舰艇参加了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
陆战役。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场战役使他名扬四
海,载入史册。
    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他选择军人职业,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
好,也不是父母的意志,而是与家境有关。他家境贫寒,其他的6个兄弟都没有受高等教
育,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免费进入西点军校。他的母亲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愿自己的儿子从
军,但又不便阻拦,加之十九世纪末期美洲的战事不断,从军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件神圣
而新鲜的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获少尉军衔。由于战争,许多同学
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2
8岁成为少校军官。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看中了这位年青人的军事才华,便邀请他到
巴拿马服役。在巴拿马服役的三年中,他受到了康纳的特殊栽培,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
进。后来,康纳又保送他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受训。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