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22节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2节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人民惨遭涂炭,纷纷背井离乡,南下逃命。作者感怀于此。托物寓意,
描写了群雁在回纥兵弓弦下四散哀鸣、飞至潇湘、春天不能再回的情景。全
诗用比喻象征手法,描写了胡骑蹂躏下的北方人民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他
们的深切同情。诗最后通过雁声传入长安的描写,暗中遣责了统治者对人民
苦难的漠不关心。全诗虽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国是。

(周焕义)


《过华清宫》七言绝句。唐杜牧作。咏史诗。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
本篇形象再现唐玄宗命人千里送荔枝的情形。诗前两句写骊山与华清宫的秀
美、壮丽。后两句写“一骑红尘”,千里奔泊,竟是为了给杨贵妃送荔枝。
“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语言含蕴不尽,讽刺意味极强。全诗笔法含蓄,
形象鲜明,深刻揭露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周焕义)


《江南春》七言绝句。唐杜牧作。写景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江南春景
图。诗以高度概括手法,从千里江南着眼,描绘出春莺、春山、春水、春风
这些江南风光的独有特色。最后一句不但道出江南古寺林立、烟雨迷蒙的景
观,而且寄寓了作者对历史的凭吊与对唐代统治者佞佛的讽刺。全诗取境辽
阔,尺幅千里,色彩丰富,层次清楚,语言凝炼清新,明丽自然。是写江南
春景的名诗。

(周焕义)


《泊秦淮》七言绝句。唐杜牧作。诗写作者孤舟夜泊秦淮河以及听到歌
女演唱《玉树后庭花》的感慨。开首写秦淮河之景:淡月轻烟,凄凄冷冷。
下两句写作者对商女唱南朝亡国之音的感叹。本诗表面上指责商女,实际上
是讽刺那些醉生梦死、不汲取历史上亡国教训的统治者。写景抒情,水乳交
融,词采清丽,感情深沉。凝炼而含蓄的语言,暗含对统治者不以国事为念
整天醉生梦死的讽刺。是杜牧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周焕义)


《山行》七言绝句。唐杜牧作。写景诗。描绘了一幅醉人的晚秋之图。
诗前两句写秋山迷人的景色:远山、石径、白云、山舍。后两句写作者停车
观看秋景,惊喜地发现了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林霜叶。作者笔下,秋日
黄昏并不萧条冷落,而是满目嫣红,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写景,也是作者精
神世界的披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鼓舞。色彩斑斓艳丽,诗情热烈豪放,格
调高绝悠远,是一篇千古传诵之作。

(周焕义)


《阿房宫赋》辞赋。唐杜牧作。唐敬宗宝历元年(825),皇室大肆兴
建宫室,作者感于此,借古讽今而成此篇。赋虽以写阿房宫为题材,实则讽
谏唐统治者应汲取秦亡之教训。通篇细致描绘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美女如云、
珍宝如山的情形,而后指出这一切都是从六国掠来的,并斥责秦统治者“取
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荒淫生活。最后指出,灭亡秦朝的不是“天下”
人,而是荒淫奢侈的统治者自己。本赋文笔优美,韵散相间,错落有致。铺
层描写与精辟议论水乳交融,夸张而不失实,议论而不枯燥,刚柔相济,文
情并茂,是我国赋中名篇。

(周焕义)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
唐诗人、词人。才思敏捷、每入试,八韵一篇,叉手而成,人称“温八叉”。
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恃才不羁,好触权贵忌讳,故屡试不第。大中十三年

(859),出为县尉,后为幕府僚吏,官终国子助教。能诗善词。诗与李商隐
齐名,人称“温李”,作品多表现个人沦落和青楼艳情,少数对时政和人民
疾苦有所反映。词成就最高,与韦庄并称“温韦”,多写闺情。词风红香翠
软,浓丽绵密,上承五代余韵,下开花间之风。被称为“花间鼻祖”,对后
世影响很大。作品大多收入《花间集》。
(周焕义)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唐温庭筠作。是写一贵族女子从起
床到梳妆穿衣过程的怨闺词。通篇描写女主人公住处的华美、服饰的艳丽、
梳妆的讲究、容貌的娇美,可是从“懒”、“迟”的动作及忽睹衣上双飞鹧
鸪的神态上,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独守空闺、膏沐谁容的哀怨情绪。该词风
格浓丽,构思缜密,情味含蓄,充分体现了温词“香而软”的特色。

(周焕义)


《梦江南》(梳洗罢)词。唐温庭筠作。写一女子倚楼盼人归的情景。
女子一早便梳洗整装上楼,倚楼翘首等待,可千帆过尽,仍不见伊人到来,
“残晖脉脉水悠悠”,只留下无尽的幽怨。情景交融,色彩浅淡,情意深挚,
逼真地写出了思妇无法排遣的哀怨。这是作者绮丽浓艳的词作中别具一格的
佳作。

(周焕义)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县)人。晚唐诗人。开成二年(837)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节度使判官
等。因娶李(德裕)党王茂元之女,陷入“牛(僧孺)李党争”。一生受排
挤,任途坎坷不得志,潦倒终生。工诗善文,尤以近体诗和律诗成就最高。
其诗内容丰富,对当时宦官专权的黑暗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如《有感二首》、
《重有感》等。咏史诗如《隋宫》、《贾生》等多暗讽时政。表现爱情的无
题诗,深情绵邈,绮丽精工,对后世影响很大。晚唐的吴融、韩偓、宋代的
婉约派、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及元明清戏曲作家都深受其影响。

(周焕义)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唐李商隐作。大中二年(848),作者在四川、
湖北旅行时写下此诗并把它寄给妻子。诗写在秋雨连绵之夜作者对远方亲人
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从妻问归期,而自己怅恨归期未卜之事,点明两地相
思之情。此时巴山夜雨,池水正猛涨,更添客居他乡之相思。后两句作者别
出心裁,从痛苦的现实中想象夫妻异日重逢、共忆离情的欢欣。本诗实情虚
写,构思新颖,把现实与幻想,痛苦与欢慰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出作者曲
折委婉、细腻亲切的感情。语言平易,明白如画,用字的重复,使诗意低回
宛转。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

(周焕义)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七言律诗。唐李商隐作。此诗主题多有歧
异。一说是写爱情;一说是悼念亡妻之作;还有的认为是因李德裕被贬而作
的。多认为写暮春时节作者与所钟爱女子离别的感伤及别后的相思之情。首
联写东风消歇,百花凋落,离情难分难解。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表达至死不渝之情。颈联写想象对方的凄苦思念。尾联写盼青
鸟传书,更显相思情苦。全诗构思巧妙,韵律和谐,想象细腻,语言优美。
“春蚕”、“蜡炬”两句,想象出人意料,比喻精妙无比,成为千百年来深
入人心的爱情绝唱。

(周焕义)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七言律诗。唐李商隐作。主旨不定,历来
注家意见纷坛。似写一次宴会上的处境及感情。写昨日良宵,星繁风清,高
楼华屋,红灯绿酒,觥筹交错,隔座送钩,分曹覆射,一片笑语喧哗。作者
爱慕的女子亦置身其中,可作者“身无彩凤双飞翼”,看来并未与会,“心
有灵犀一点通”,只能寄情于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了。本诗将欢宴的喧哗热
烈与作者向往之情、独处寂寞之感作强烈对比,使作者失意惆怅之情更加突
出。且语言华美,涵蕴深刻,色彩绚丽,构思细密。“身无”,“心有”句
词美情深,成为千古名句。

(周焕义)


皮日休(约834~883)字逸少,后改为袭美,自号鹿门子、闲气布衣、
醉吟先生等。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唐文学家。出身贫寒,咸通八年(887)
进士。初为苏州刺史从事,后迁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又参加黄巢起义军,
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其所终。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继承
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诗文能大胆揭露当时政治昏暗、民不聊生的现实。
代表诗作有《三羞诗》和《正乐府》10 首。杂文小品成就较高,代表作有《读
司马书》、《鹿门隐书》。著有《皮子文薮》10 卷、《松陵倡和集》10 卷。

(周焕义)


《橡媪叹》五言古诗。唐皮日休作。是《正乐府十篇》的第二首。描写
了一个以橡子充饥的老妇的悲惨生活。诗写老妇在丰收之年,却被剥削殆尽,
只得满山遍野寻找橡子充饥。在平铺直叙中,融汇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
同情和对统治者横征暴敛、敲诈勒索的无情鞭鞑。作者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
的传统,以浅近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貌。是晚唐诗歌创
作中的现实主义名篇。

(周焕义)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五代前
蜀诗人、词人。少孤贫,聪悟好学,屡试不第。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
任校书郎,后归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诗,多伤时、怀古、离情之
作。代表作《秦妇吟》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描写了黄巢起义军与唐军
争夺长安的情形,在当时为人称诵,人因之称他为“秦妇吟秀才”。尤工词。
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重要词人,多写离情别恨、男欢女
爱。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情丽。名篇有《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浣
溪纱》(夜夜相思更漏残)等。著作很多,今仅存诗316 首,词55 首,有《浣
花集》5 卷、《又玄集》5 卷。

(周焕义)


《台城》七言绝句。唐韦庄作。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从景入手,
先写江雨如烟,江草如茵,春鸟空啼,在一种轻柔婉丽却又迷惘惆怅的如梦
般的氛围中,引出作者对“六朝如梦”,往事如烟,只有堤柳依旧的无限感
慨。本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诗境如梦如幻、空灵含
蓄。无限的感慨,尽在不言中。

(周焕义)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县)
人。唐诗人。出身寒微,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中进士。入五代梁,曾
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早负诗名,长于七律。其诗继承元、白新乐府之
风,多为讽时刺世、写景抒情、纪游感怀、酬赠唱和之作,有一定现实意义。
如《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成县》、《题所居村舍》等。
宫怨诗《春宫怨》亦很有名。其诗风格质朴明畅,语言通俗,能将广阔的社
会背景浓缩于短制之中,被严羽称为“杜荀鹤体”。有诗《南唐集》3 卷。

(周焕义)


《山中寡妇》七言律诗。唐杜荀鹤作。诗以战乱中一位极端贫困的山中
寡妇无法躲避征徭之事,揭露晚唐战乱频繁、赋税沉重的黑暗现实。首联描
写寡妇鬓黄、面憔、衣破的形象。颔联写桑柘己废,田园荒芜,可官府依旧
逼租收税。尾联作者发出感叹:“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道
出全诗主题。本诗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意味深厚,真实地反映了晚唐广
大农民的沉重苦难,愤怒地控诉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社会的黑暗,是一部
现实主义佳作。

(周焕义)


冯延已(q06~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
南唐词人。南唐中主李璟时,任驾部郎中、中书侍郎,后官至左仆射同平章
事。学识广博,工书法,能诗歌,尤以词见长。其词受花间派影响,内容多
写男女欢爱、相思、离别之情,名作有《谒金门》、《醉桃源》和《鹊踏枝》。
词风却不象花间派那样浓艳雕琢,而是“思深词丽,韵逸调新”(陈世修云)。
其词“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云),对北宋的晏殊、欧阳修等有很大的
影响。

(周焕义)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词。五代南唐冯延巳作。一说欧阳修作。
描写了一女子对外出丈夫疾恋而又怨恨的复杂心情。词以女子口吻,怨恨丈
夫飘忽如云,一去不归。而自己只能泪眼倚楼,寄语飞燕,满怀愁绪如漫天
飞絮,无穷无尽。本词多用比兴手法,情景融为一体,语言委婉清丽,细腻
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痴迷而又哀怨的情绪。

(周焕义)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
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五代南唐词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在皇位十
五年,875 年南唐被宋灭掉,李煜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