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21节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21节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的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等。大多以妇女、
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腐朽性。剧作生活气息浓郁、
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流畅。

(孙克勤)


《茶花女》中篇小说。小仲马著。1948 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出版齐放中译本。小说写美丽聪颖而出身贫寒的村姑玛格丽特,不幸在巴
黎沦为娼妓。由于她特别喜欢茶花,人们都称她茶花女。她早已厌恶了卖笑
的可悲境遇,渴望过真正的爱情生活。在生病期间,她偶然结识了真挚爱她
的青年阿尔芒,并决心和他结成终生伴侣。但阿尔芒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的
结合,借口这会妨害阿尔芒的前程,破坏阿尔芒妹妹“门当户对”的婚事,
逼迫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为了不玷辱阿尔芒家的门楣,只好再去
忍辱卖笑,结果在爱情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悲惨地死去。阿尔芒从玛格丽特
的遗信中得知真相,可已追悔莫及。作品通过茶花女悲惨的身世和不幸结局,
揭露了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和罪恶。小说真切感人,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特色,有浓重的悲剧气氛。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孙克勤)


龚吉尔兄弟[爱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于勒·德·龚古尔
(1830~1870)'法国小说家,历史学家。贵族家庭出身。爱德蒙曾在财政部
供职,不久离职。从1850 年开始两人协力从事文学创作。1854 年起,潜心
研究18 世纪的法国历史和艺术史,发表了《大革命时期时的法国革命史》、
《十八世纪的艺术史》等,发掘整理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1860 年以
后,他们精力转到小说创作。重要作品多产生于60 年代。他们的作品多用心
理学、病理学观点分析人物精神状态,将社会矛盾置于次要地位。龚古尔兄
弟的小说有“文献小说之称”。早在1874 年,爱德蒙就立下遗嘱,以自己的
遗产为基金,设立龚古尔奖,以鼓励文学创作,这项奖从1903 年颁发,持续
至今,是法国影响最大的一项文学奖。

(申伟)


《勒内·莫普兰》长篇小说。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合作的一部社会意义
比较突出的作品。作于1864 年。女主人公勒内是个真诚、善良的人,她弟弟
则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为了追求富商布若的女儿,先假冒某贵族之名勾引他
的妻子。勒内向贵族密告了弟弟的丑事,决斗中弟弟丧生,勒内也悔恨而死。
通过这对姐弟性格的对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卑下。

(申伟)


《翟米尼·拉赛特》长篇小说。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的得意之作。被认
为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作于1865 年。它描写了一个侍女的一生,主
要写了她在社会恶劣风气的毒害下一步步堕落直至死亡的故事。少女翟米尼
失去了双亲孤苦无依,在一咖啡馆做了女佣,不幸被人奸污,历尽磨难,后
爱上一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尤比庸,此人不爱翟米尼,只为榨取她的钱财而讨
好她,为满足他,翟米尼债台高筑,尤比庸仍不爱她。她借酒消愁,日趋堕
落,还做了妓女,最后病死。作品把翟米尼的悲惨遭遇归之为纵欲和嗜酒,
没有反映出悲惨的社会原因。

(申伟)


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生于海港城
市,喜欢航海,曾擅自离家作水手,被父亲找回。1848 年到巴黎学习法律,
毕业后不愿做法官,去剧院做秘书,写剧本。并开始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
现,为写科幻小说做了准备。1863 年,他的《气球上的五个星期》出版。获
得成功。此后四十余年间,他不懈创作,几乎每年都有一二部新作问世。他
的科学幻想小说的总名是《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或简称《奇
异的漫游》。其中的代表作是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
两万里》和《神秘岛》。其他重要作还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
等。题材广泛,故事引人入胜,语言流畅生动,拥有广大读者。

(申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代
表作三部曲的第一部。作于1868 年。这部小说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
那凡得到了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就自己组织
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奥洲内地的新西
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与勇敢,战胜了无数的艰
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小说中,作者谴责了贫
困、失业和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为自由而斗争的人
民表示了同情。

(申伟)


《海底两万里》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三部
曲的第二部。作于1870 年。它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尤纳斯参加海上追捕一
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不幸落水,泅到怪物背上,怪物其实是一艘构
造奇妙的潜水船。船长尼摩邀请他做海底旅游,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
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干奇百怪的
海生动植物,又经历了许多危险,最后到达挪威海岸。

(申伟)


《八十无环游地球》长篇小说。凡尔纳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
作于1873 年。主人公福克与朋友打赌,要在80 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
他和仆人路路通千方百计克服了路途中的种种困难,但到伦敦时仍迟到了五
分钟,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正
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作品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多次再版。1874 年由作者
本人改编成剧本后,同样受到广泛欢迎。

(申伟)


《神秘岛》凡尔纳的代表作三部曲的第三部。作于1875 年。描写了美
国南北战争期间,五个北方人乘气球逃脱南方军队的围困,飘落到太平洋中
的一个荒岛。他们凭着集体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克服了重重艰难困苦,建立
起了幸福的生活。每当他们危急的时候,就似乎有一个神秘的人物在援助他
们,原来这人就是潜水船发明者——船长尼摩。一天,他们终于登上了格兰
特船长的儿子指挥下的“邓肯号”,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作品洋溢着乐
观主义精神,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同心协力劳动的巨大力量和
科学无往不胜远景的热情讴歌。

(申伟)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生于破落商人家庭,生活贫困。1858
年带诗作《女诗人》到巴黎。1866 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
1868 年发表半自传性长篇小说《小东西》,以轻淡微讽的笔触描写一个无助
的少年的痛苦、失望、梦想和爱情的悲欢离合。烘托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
和冷酷,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都德风格,是其代表作。1870
年参加普法战争,其问所作结集为《月曜日故事集》,其中有名篇《最后一
课》和《柏林之围》。战后,致力于长篇创作,主要有《达拉斯孔城的达达
兰》、《宫豪》、《努马·卢梅斯当》等。此外也发表过回忆录和剧本。一
生写有13 部长篇小说,4 部短篇小说集。作品善用简洁的笔触描写复杂的政
治事件,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对普通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有“法国的
狄更斯”之称。

(孙克勤)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都德著。是《月曜日故事集》中的一篇。1873
年发表。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
景,通过一个爱逃学的小学生小弗朗次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
心感受,着重塑造了韩麦尔先生的感人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法国人民深厚的
爱国主义情感。小说笔调委婉、行文曲折、富于暗示性,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影响深远。

(孙克勤)


《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长篇小说。都德著。1872 年出版。由《达达
兰奇异历险记》、《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达达兰》和《达拉斯贡海港》三部组
成。全书都以都德笔下家喻户晓的主人公达达兰为中心描绘了第二帝国时代
南方外省小城市中小市民庸俗的生活风尚。着重塑造了长相可笑、大言不惭、
荒诞无稽、专爱吹牛的普罗旺斯人达达兰的典型形象。他性格懦弱但向往荣
誉,他从事冒险结果却狼狈不堪。本来旅途中精疲力尽,回城后却摆出英雄
的姿态,向人们夸耀他非洲打猎的“业绩”。全书冷嘲热讽、诙谐百出、笔
调辛辣活泼。尤以第一部最为精彩。

(孙克勤)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1840 年4 月12 日出生
在巴黎,幼年丧父,在外祖父的接济下生活。中学时已显露出文学才华,试
写过一些作品。60 年代,左拉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并逐步建
立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在他的《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
然主义小说家》中做了系统的阐述,左拉成了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建者。为了
贯彻自己的自然主义的理论,左拉创作了《德莱丝·拉甘》和《玛德莱纳·菲
拉》。从1868 年开始,左拉伏案工作25 年,完成了一部《人间喜剧》式的
连续性大型作品《卢贡——马卡尔家族》。全书共包括20 部长篇。其重要作
品有:《小酒店》、《金钱》、《萌芽》、《崩溃》等。继《卢贡——马卡
尔家族》之后,左拉又完成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鲁尔德》、《罗
马》、《巴黎》)。晚年,左拉写了抒发他社会理想的《四祸音书》。1902
年9 月28 日,左拉死于煤气中毒。他的作品气势雄浑,笔力酣畅,在法国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申伟)


《卢贡——马卡尔家族》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一部《人间喜剧》式的
大型连续性作品总集。也是左拉从28 岁到53 岁伏案工作25 年的杰出创造,
全书共20 部,长达600 万字,出场人物多达1000 余人:内容几乎涉及法兰
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卢贡家族的命
运》)军事(《崩溃》)、金融(《金钱》)、工人(《小酒店》、《萌芽》)
等,还有反映农民的《土地》,反映科学的《巴斯加尔医生》等等。为写这
部作品,左拉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按他的计划,这部巨著将是“第
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一个家庭五代
人的生活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但实际创作过程中,居首要地位的是
社会问题。总的倾向是谴责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但又不同程度地受到
自然主义的影响。

(申伟)


《小酒店》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大型连续性作品《卢贡——马卡尔家
族》中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1877 年问世。这是一部关于工人的小说。目的
是说明现代社会里工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是造成他们犯罪、堕落、精神和
肉体畸形的原因。小说的主人公是马卡尔家族的第三代,洗衣女工绮尔维丝。
她未成年便与制鞋工朗蒂埃同居,后被抛弃,嫁于另一工人古波。古波受了
工伤,成了酒鬼。不久,勤劳的绮尔维丝也开始借酒消愁,重与朗蒂埃鬼混,
竟堕落到试图卖淫。最后,古波酒后中风死于疯人院,绮尔维丝也死在楼梯
底下的黑洞里。小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申伟)


《萌芽》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大型连续性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中的一部,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斗争的小说,也是
左拉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体现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萌芽》
完成于1885 年。作品描写了煤矿工人牛马不如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工人命
运的深切同情,并指出了工人命运悲惨的原因在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资本
家的剥削必将引起工人的反抗,最终消灭资产阶级,这也是书名的象征意义
所在。小说中描写了有组织的工人罢工,塑造了工人领袖的形象。《萌芽》
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生动、真实、史诗般地表现了工人运动的宏大场面,
使整部小说具有了一种雄浑庄严的气势。作者还突出地运用了对照手法,加
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申伟)


法朗士(184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