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191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91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小二乘,人天,佛教给我们三学,戒、定、慧三学,三学有圆融、有次第,圆融就是三学同时修学。譬如我们读经,读经是三学一次完成,属于圆修,怎么知道它是圆修三学呢?戒、定、慧是讲整个佛法统统包括,不仅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所宣说的不出这个三大类,乃至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宣说微妙法门,也离不开这个三大类。所以这个三类称之为三无漏学,那么戒学的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专心读经的时候,心里面妄念不生,就是诸恶不做,这个是读经的时候诸恶不做。无量寿经是如来彻证性海法源所流露出来,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我们读这部经就是众善奉行,不但是人天善法、二乘善法、菩萨善法、如来果地上的善法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读这部经的好处,实在讲知道的人确实是不多,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善法,一条都没有漏掉,统统在里面,这是戒圆满。所以读经,戒是圆修啊!专心读经,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定学;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念错、没有念漏、也没有念颠倒,这是慧学。所以读经的真正的利益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圆满成就,你念一个小时,你一天就修一个小时,念两个小时,一天就修两个小时,修什么呢?修戒、定、慧,圆修。那么,除这个方法之外,还有次第修学,有专门修戒,或者专门修定,或者专门修慧,有次第修的,也就是三学有圆修,有次第修,不同三慧,三慧没有次第修,只有圆修。三慧是法身大士才有,没有证得法身,不可能有三慧,为什么呢?那个三慧,慧是说什么呢?慧就是三学里面戒、定、慧那个慧,这是我们大家都晓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菩萨闻、思、修就是修慧的方法,所以慧只有圆修没有次第修。闻、思、修是指一体的三面,闻是代表接触,我们耳听音声这个接触叫闻,用这一个字来代表,眼见色呢?这个见也叫闻,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接触来说,就用这个字做代表,就叫闻。思是表示明了,绝对不是思考,这一思考,那我们凡夫也有嘛!何必要法身大士呢?他没有思考,因为我们对一桩事情要想明了,一定要思考一下,这思考代表明了,从明了这方面来讲,叫思慧,接触叫闻慧,不犯过失就叫做修慧,他不迷,没有过失,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就不迷,不迷就叫修慧,明了叫思慧,接触叫闻慧,可见得闻、思、修三慧确实是同时完成的,没有先后次第,这个要知道。那么我们读经,实在讲,三学、三慧、三资粮,不但如此,乃至于六度十大愿王,都是一次完成。不仅如此,再说得深一点,显密也是一次完成,因为这个经典里面包括了密宗甚深的教义在其中。虽然它没有咒语,经文与咒语没有两样。因此,我们听到这个名号,也包括了这一部经典,经典就是名号的详细解说,都能够得到安稳大利,‘安’是安全,‘稳’是稳妥,大利是指当生成佛。利益当中最大的利益是圆成佛道,这一个法门,这一部经典,确确实实叫我们安安稳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不退成佛,这是这一句意思。种种供养中,当然,此地种种供养决定不是说的财供养,因为第二首说过财供养,这个地方种种供养,决定是法供养。像普贤行愿品里面,跟我们列举七种法供养;七种当中,第一种是‘如说修行供养’。前面说过,此地就不要再重覆了。那么一切法供养之中,勤修无懈倦,那么我们怎么样把这个法供养,种种法供养都能够修得圆满呢?而没有欠缺呢?给诸位说,一心称念弥陀名号就所有法供养都圆满了。称名如是,读诵无量寿经也是一切法供养都一次圆修了。所以这个法门的殊胜利益确实不可思议,一心修学实在是佛门当中所讲—有求必应。所有一切业障能消除,一切灾难能够脱离,它的效果远非其他经论方法可以相比的。那么这种成效,在这些年当中,我们有许多同修修学,可以说是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除非是自己对于本经,这个经有怀疑,不能够生尊重心,那他这个利益就不太容易获得。如果真正有尊重心,信受奉行,利益之快速,确实是出乎我们想像之外。

  “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那么,前面四句是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赞叹国土依报庄严。‘观彼殊胜刹’,‘刹’是西方极乐世界。‘微妙难思议’,这一句话就总说了。细说呢?这个全经处处都有详尽的介绍,我们在此地不必多说。第三句是说庄严之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庄严呢?庄严真正的原因就是功德。‘功德普庄严’是弥陀本愿功德,是十方世界每一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我们知道那个世界纯粹菩萨法界,每一位菩萨与阿弥陀佛同德、同愿、同行的功德。所以那个世界是功德所庄严,依报、正报都是功德成就的。那么,因此我们念佛、读经,就是在修积功德。这个功德之大,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呢?直接与阿弥陀佛果地相应。所以绝对不是跟一般修行方法相提并论的,绝对不一样。‘诸佛国难比’,这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唯独极乐世界特殊。菩萨对于弥陀本愿功德,极乐依正庄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发了无上心哪!‘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看清楚、看明白了,这才真正起了仰慕之心。我们今天对于这个经,对这个法门,欢喜心生不起来,恭敬心生不起来,信心生不起来,原因在那里呢?对极乐世界究竟是什么事?完全不知道啊!看经看不清楚,听经也听得很含糊,确实没搞清楚,真正搞清楚,你必定像那些菩萨们一样。无上心是什么心呢?是求生极乐世界,求见阿弥陀佛的这个心,这个心就是无上心,因为见到阿弥陀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一生必定成佛。因为,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一次面,就会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即使在十方世界弘法利生,也照样的不退转,这个受用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所以成佛就快速了。一般菩萨成佛需要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退转了。再看底下经文:

  “应时无量尊。微笑现金容。光明从口出。□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菩萨见此光。即证不退位。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这一段话还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的,说出当时西方世界法会的状况,这个只有释迦牟尼佛见到,我们这些人没有这个能力见到,即使阿罗汉、一般菩萨,西方世界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阿罗汉的天眼只能见一个大千世界。十万亿个大千世界,阿罗汉的天眼达不到,见不到啊!菩萨的天眼也没有这么大,菩萨通常这个天眼能够见百千大千世界,这里十万亿大千世界之外,所以菩萨也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盛况,释迦牟尼佛看得清清楚楚,在此地为我们宣说,菩萨去拜佛,佛欢喜啊!所以这一句是感应道交啊!‘应时无量尊’,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阿弥陀佛,菩萨去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微笑现金容,这个微笑是表示欢迎,这些菩萨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来,阿弥陀佛见到他们说来得很好,来得太好了。那么在没有说法之先呢?先放光。‘光明从口出’,这是放光加持这些菩萨,光表智慧,也就是显示出大智之言,还是从口里面说出来的。‘□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这个与弥陀本愿相应,弥陀的本愿,他成佛之后他的光明遍照法界,这果然没错,佛光确确实实是遍照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世间在内,为什么权小凡夫见不到佛光呢?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是因为这一些众生本身有业障,记住!业就是障啊!业是什么呢?业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活动,心里面的妄想执着这是心里面的业障,这是重要的,口里面的言语是口业障,身体一切造作是身业障。换一句话说,只要心不清净,身语都成为障碍了。怎么样消除业障呢?那要修清净心,把这个心里业障消除了,身语都清净。虽然讲三业,要紧的还是在意业。怎么样去修清净心?这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心清净了就能够见到佛光,所以,佛与大菩萨们能够见到弥陀光明遍照。那么佛放光,也是为大众受记。依照密法里面讲呢?这也是属于灌顶,所以有灌顶受记之意。光回来之后,从佛的绕佛三匝从佛顶上入进去,这个光明是从口中里面放出来,遍照十方之后再回过头绕佛三匝,从佛顶而入,那么这是表法身之极顶。顶是代表顶法,所以就是密宗里头无上灌顶之法。那么我们也许要问,能不能将佛的光明具体给我们说破呢?这都可以。佛光能变现一切万法,这一本无量寿经,就是弥陀光明的记经,就变成这部经,这一部经呢?就是佛光,是弥陀口中所说出的,顶上所入的,就是这本。所以前面我跟同修们说过,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念一遍,不但是弥陀给你灌顶,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同时给你灌顶一次,这种加持的力量有多大啦!不信的人,怀疑的人就得不到,刚才讲,你自己有障碍,你要真正相信,一丝毫没有怀疑,我相信,你自己会感受得到,诸佛威神加持,自己能感觉得到,确确实实跟一般法门不一样,我们在一般法门修学,或者读诵其他经典,没有这样深的一种感受,感受的力量强的,似乎佛,诸佛就在我们的头顶,就在我们的身边,能有这样的感受。

  ‘菩萨见此光’这一句是叙说大众振奋起来,也是大众根熟,根要不熟见不到,根熟了见到了。‘即证不退位’,诸位要记住,根熟的众生见佛光明,跟见到这一部经典是相同的,见到这一部经典之后爱不释手,必定发愿专修专弘,光明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佛光。‘即证不退位’这是讲菩萨证果,圆证三不退,三不退不是说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得到,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不必说了,那是必定得到的,这是讲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能不能到呢?能得到,现前就可以得到,这个利益到那里去找啊!以坚定清净之心,决定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依教修行,你立刻就证不退位,所以这个不退位是你当下就可以证得的,你没有坚定清净的信心,讲堂听了点头,不错!讲完之后,离开讲堂就忘掉了,那就退转。所以真正有坚定清净信心,听了之后确实永远不退啊!他这个今生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尤其是经念熟了,不必看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都在默念,都在背诵,不是默念经文就是称扬名号,这样的人即证不退位,有工作的时候就把功夫放下,专心来办事,事情办完了,佛号,精神立刻提起,这个不碍事啊!换句话说,决定没有妄想杂念,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这个不退位是现前可以证得的。

  “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与会的十方来的这些菩萨们,彼此个个都证得三不退了,自己非常庆幸,也彼此的庆幸,生大欢喜心。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

  这是世尊赞叹弥陀说法,佛佛互赞,这是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这个世界,世俗里常说:‘同行是冤家。’彼此相轻,谁也瞧不起谁,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是烦恼,这是业障。所以见不到佛光,不能证不退位,道理就在这里。我们看看诸菩萨没有这个现象,你看这个华严经五十三参,每一位菩萨自己谦虚尊重别人。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诸佛,佛佛互赞,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此地这个‘佛语梵雷震’,这个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法的梵音如同雷震。‘梵’是清净的意思,形容弥陀说法清净无染,不但世间法他不染,出世间一切法也不染着,这个才叫做‘梵音’。‘雷震’是比喻,打雷,雷的音声很响,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这是比喻十方世界都能听得到弥陀说法,当然这个听到也要有天耳通,这个耳根没有障碍,弥陀在十万亿佛国土那一边讲经说法,我们这像收音机一样听得很清楚,没有障碍。刚才说过了,所有一切障碍都是心不清净产生的障碍,心要清净就没有障碍,六根都没有障碍,眼能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耳能够听到西方世界,鼻可以闻到西方世界的宝香,确实就如同面前一样。非常可惜,我们这个心地染污太严重了,现在每一天还在加速度的染污,你说这个多可怕?为什么这个染污去不掉呢?佛给我们讲两种执着—我执、法执,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自己的利益,只想到自己,这是染污的大根大本,只要有我执在,要想把染污去掉,那就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