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172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72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绝对不会退转。‘神通自在’是讲往他方世界,他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度化众生的能力,你每天去参访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诸佛世界,诸位要晓得,我们在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每一尊佛的世界,我们都曾经住过,你曾经在那里住过,当然就有故旧,亲朋好友现在不认识了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认识,你所遇到的这些亲朋好友,过去世或是冤亲债主,遇到总有缘份,有缘份你跟他说法,他就能接受。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他方世界供佛,应化都是自己化身去的,他有能力、有神通自在,可以变化无量无边的化身,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上所说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化身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是化身,诸位要晓得,他的本身法身毗卢遮那佛在华藏世界,报身在实报庄严土,卢舍那如来,都在华藏世界,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是千百亿化身之一,化身来的。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能力,有能力化身百千亿。

  ‘受用种种。一切丰足’。这个两句是讲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丰是丰富,足是满足,没有一丝毫欠缺,想什么就有什么,随心所欲。底下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宫殿”。居住的。

  “服饰”。服是衣服,饰是装饰品。

  “香花。幡盖。”这个盖就是宝盖,宝盖的用途有二种;一个是防尘,一个是遮阴凉。

  “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

  心里动一个念头,想要什么?东西都现在你面前,自在受用,有许多状况之下是我们过去生中,在他方世界养成的习气,譬如说,现在是夏天,白天太阳很大,我们一出门就想打个伞,刚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念头都还在,一出去,看到外面很亮,打个伞,那个伞盖就现在前面,也不要你用手去拿,习气啊!其实西方世界一片光明,那个光明是清凉的,不像这么热。所以有很多都是过去生中的习气,你这一动念它就会现前,像底下讲的,饮食也是如此,西方世界那还有饮食?不需要了,不需要什么呢?我们初去的人,你看生生世世每一天吃三餐饭,到时候他就会想吃,虽然不要,到时候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一起来,餐具、饮食就摆在面前。都摆在面前,想到现在不需要,不需要就没有啦!统统是习气。
  “若欲食时”。

  心里动了念头。

  “七宝□器”。

  □器用现代话来讲,就是餐具,餐具是七宝的。


  “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

  这是讲这个人间富贵,在古时候帝王吃饭,那个菜是一百道,不管他吃与不吃,每一餐一定要摆一百道菜,到西方极乐世界动一个念头,这个受用都跟人间帝王一样,百味饮食,这是他的丰满,我们现在人家吃饭的时候,想吃好一点的菜肴,实在讲,也很不容易,尤其是现代对于这一方面的教育,已经不太讲求了,在从前很重视,非常重视,那么虽然不重视,可是千万不能够疏忽,这一点,我在此地奉劝各位同修,你做家庭主妇,不能烧一手漂亮的菜,你的家庭就很难幸福,如果能烧一手票亮的菜,你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为什么呢?他先生不会到外面吃饭,到吃饭他就要回家。所以中国古时候,女孩子个个都会烧饭,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社会问题发生,有道理的啊!所以饮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力量。

  “虽有此食。实无食者。”

  念头一动嘛!饮食统统摆在面前,摆在面前之后想起来,现在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从前在娑婆世界,现在饮食不需要了。

  “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

  一看到这个饮食,他自然就不需要了。

  “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这一段都是叙说刚刚生到极乐世界不久,这个习气都还在,还没忘,没忘掉没关系,只一动念,马上这个事就现前,见到事物之后,想起来不需要,这东西都没有了,就化掉了,一切都是变化所作,这些事情在从前我们读起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现在我们逐渐逐渐明了,这是可能的,现代科学里头发现,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虽然科学家发现这个理论,但是究竟怎么样一个转变?不知道!原子弹的理论,是根据这个道理来发明的,可以把物质解放成能量,怎么样将能量再变成物质?就不知道了,就没有法子,如果要有方法把能量变成物质的话,我们这个世间所有一切都不缺乏了,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要用现代科学来讲,它这个科学发展到极处,能与质的转变随心所欲,你们诸位同修听了我说这些话,有没有开悟啊?你们晓不晓得是怎么转变法的?应该知道,一心不乱,你们看到这个世间共产党讲,特异功能,像这个茶杯能从这个,不要动手能把这个茶杯从这里搬到那个桌子上去,什么力量呢?精神力量,什么精神力量呢?一心不乱,从心想,我这个杯子放在那个地方,它就过去,只是心里没有杂念,比起西方世界众生,那个清净的纯度完全不相同。所以能与质的任意转变,什么力量转变它的?不需要机械,清净心,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这个我们世间讲,神通啊!所以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都告诉我们修禅定,定能发神通,只要你得到禅定,你就有超过一般人的能力,一般人眼睛看不到,你能看得到,听不到的,你能听得到,作不到的,你统统可以作到,禅定能发神通,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修的是什么禅定?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三昧就是禅定,他修的是禅定当中最上乘的禅定,最极清净心。所以这个能力现前了,那么由此可知,这个事情一点都不奇怪,科学家发现还不知道怎么个转变法?我们读佛经的人都知道怎么转变法?决定不要依赖机械仪器,不需要,完全是清净心,心性的本能,自然转换。这一个道理事实总得要晓得,我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庄严的超胜,我们才不致于怀疑,才知道这些是自性本具的功德。前面讲的食自在,下面再说衣自在。

  “复有众宝妙衣。冠带。”

  冠是帽子。

  “璎珞”。

  璎珞是我们常讲的装饰品,璎珞主要是讲胸前佩戴的,这些,包括帽子上的,头上所带的,手上所带的,甚至于脚上都有。

  “无量光明。百千妙色。”

  因为这些都是众宝所成。

  “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西方世界确实如此,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需要经营,不需要制造。

  “所居舍宅”。

  下面是讲住自在。

  “称其形色”。

  你居住的房屋,你心里喜欢什么样子?它就变成什么样子,喜欢什么颜色?它就变成什么颜色,这叫自在,随心所欲,不是一样不变的,一样不变就不自在了,你喜欢住钢筋水泥的房子,我喜欢住那个柱子草蓬搭的,那很有味道,各人有各人喜好不相同,没有一样不是随心所欲,西方世界所不相同的,统统是无量珍宝所造的,这一点不相同,确实一尘不染,清净无比。

  “宝网弥覆。悬诸宝铃。”

  居住的环境,宫殿楼阁,上面都有罗网,罗网皆系宝铃。

  “奇妙珍异。周□校饰。”

  周□校饰,室内室外的装璜,我们今天讲装璜大家好懂,室内有室内的装璜,室外有室外的装璜,奇妙珍异。

  “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严是庄严,丽是华丽,庄严华丽至极。

  “楼观栏楯。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这一段经文都是讲居住的环境,居住环境也是应念现前。再看底下一段,这些经文好懂,统统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环境,我们在这世间所向往的,虽然想啊!想不到,求不得苦啊!想到了,想到了未必能保得住,又有爱别离苦,确实是如此,现在我们试想一想,诸位如果冷静去想一想,我们这个世间,有许多富贵人家,住的处所非常的华丽豪华,仔细一观察,它跟旅馆没有两样,为什么呢?早晨他出去了,夜晚很晚才回来,跟住旅馆有什么两样?尤其是现代这个社会,稍微有假期,出去旅行去了,他这豪华的宅舍不能随身,不能够带着走,西方世界不一样,可以带着走,那完全不相同。所以现在这个居住环境确确实实跟旅馆没有两样,你要是真想通了,何必花那么多精神,花那么多冤枉钱呢?算一算,一天在这个居住上能有几个小时?种种经营实实在在得不偿失。所以那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跟一般人看法、想法、作法不一样。

  底下一章:“德风华雨第二十”。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

  这个‘每于食时’也是个比喻,比喻什么呢?是一定的时候,譬如我们这个世间,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早晨、中午、晚上有一定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吃饭的时候,这个是比喻在一定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夜晚,我们这里有年、月、日、时,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没有,它那个世界是一片光明,没有夜晚,没有夜晚那里有什么?一天、两天没有。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也没有时辰,这是那个世界很特别的地方,这经上都给我们讲到,前面我们都曾经念过,没有年、月、日、时,这个‘德风华雨’,它每隔一段时期,它就会有一次,这个当然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在一定的时候,佛来给你说法,提醒你,这个统统是六尘说法,在这一章当中具足了六尘说法,这个实在是无比的奇妙,也是佛陀大慈大悲,警策大众,精进不懈。所以在一定的时候,他是自自然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微风吹动,罗网上面系的有宝铃,宝树枝叶花果都是七宝所成,风一吹啊!就像那个风铃一样,发出的音声那是最美妙的交响乐曲,这音声就好听。

  “出微妙音。”

  不但这个音声美妙啊!它还能说法,说什么法呢?你想听什么法,就给你说什么法。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

  这三句是讲小乘法,小乘根性的人,听到他喜欢听到的法门。

  “诸波罗密。”

  是大乘菩萨法,你是什么样的根性?喜欢修学那一个法门?这个乐声之中就给你演说了。

  “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宝树罗网,不但有光、有色、有音声,不可思议的它还有香,这个香,宝香啊!使你闻了之后心开意解,断烦恼,破无明,除习气,有这样的功德,我们世间的香,好香,可以避邪,可以除疾病,特别是像种种传染病,瘟疫传染病,好香能治,但是不能说法,不能帮助我们断烦恼,除习气,没有这个能力。西方世界这种宝香是从性德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它是称性功德,能帮助人明心见性。

  “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


  这一小段是说明风之妙触,身体接触到这个风,吹在身上非常舒适,安和调适,在我们这个世间,微风吹动的时候,我们接触有安和,这个利益有,调适没有,调适是什么?是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能够调伏我们的习气,西方极乐世界的风触,有这样的不可思议功德,它所达到的境界,就像比丘得灭尽定,比丘得灭尽定就是证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了,此地是取比喻,比丘是出家人,出家人修行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那种快乐,我们没有,也想像不到,我们没有入那种境界,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但是佛在经上常常给我们讲,色界天人禅悦为食,在这个禅定当中得的快乐,不是欲界能想像得到的,我们欲界五欲之乐,比不上禅定的快乐,那个禅定不快乐,他修学干什么?人家不会修学的。为什么不去享受五欲之乐呢?那个乐超过五欲之乐,不能为比的,那么到第九定,见思烦恼断尽,这种禅定之乐,绝不是四禅八定可以相比的。所以这个是说九次第定所得的快乐。

  “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


  这一段讲的是花雨功德,西方世界这些宝树,宝树上的花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人无量寿,一切万物也是无量寿,这些花是从那里来的?这些花是天花,所以极乐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