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130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30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我从前讲的是大本;大本时间太长了,这个听一遍很不容易,这个中本文字少,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大家修学起来方便,所以这个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总持;刚才我说的, 也就是整个大藏经的总持,诸深是指一切甚深的大乘经典,这一部经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总持法门,你想想看如果菩萨遇不到这个法门,他怎么得道,这是弥陀神力的加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这个三摩地就是念佛三昧,安住定中,得成正觉,我们这个完全定在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定在这一句佛号之中,二六时中,一定要做到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的,净念相继,整个修行的功夫,就这一句,净念相继,净,你怀疑就不净,夹杂也不净,相继是不中断,一句接一句,这就成功了,所以这个法门的确简单容易,人人都能修,人人都可以修,就怕你自己不肯干,那就没法子啊!这不肯干,不知道这个法门之好啊!不晓得这个法门利益之大了,利益在那里呢?立刻你就享受到,如果说这个利益要到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享到,这一生得不到,说老实话,我就不愿意学,我要学的,我学了马上就得利益,我才愿意学,学了叫我现前得不到利益,说来生来世,我就不容易接受,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叫你立刻得利益,前面讲的清净解脱,这个真正可以得到的,身心清净,烦恼少了,智慧增长,智慧怎么会增长呢?你接触一切人;接触一切事,你的见解、看法、想法跟从前不一样了,这个就是智慧增长,从前迷现在不迷,以前看不清楚,现在看得清清楚楚,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好,现在是处理的头头是道,有条不紊,智慧现前,什么样烦杂的问题到你面前都没有了,解脱啊!真正的解脱,学了马上就有用,一直到成佛,这个方法不能改变,实在讲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上所讲的这两句经文,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那个圆通章从前我是学楞严起家的,我在李老师那里主修的学楞严,楞严我至少也讲了七八遍,究竟多少遍我记不得,我只知道我讲过很多遍就是了,那么大势至圆通章也讲过很多遍,也都马马虎虎含糊笼统就过去了,为什么呢?不认识啊,一直到看到印光大师把这个大势至圆通章单独提出来,加到净土四经后面成为净土五经, 我才注意,他这一做;提起我的注意,这一注意马上就发现这一章经,是整个楞严的精华, 楞严的精华不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而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发现的是什么呢?他是净土宗的心经,般若心经是般若部的心经,这个圆通章是净土宗的心经,不但是净土宗的心经,乃是一大藏教的心经,我们从这一愿里就可以得到证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凭什么,就凭这一句佛号,就凭这一部无量寿经;这是根本经。所以古德说华严、法华皆是此经之引导,这个话说得我完全同意,一点都没错,华严法华既然是这个经的引导,那么整个大藏经不必说了,因为整个藏经都是华严的眷属;华严的枝叶,你才晓得这一部经是一切经的中心,总持法门。所以一部经,一句佛号,一直到成佛,谁修的,大势至菩萨所修的,我们在夏莲居老居士‘净宗捷要’,那是修行的方法,他在里面给我们讲,净宗初祖啊!大势至菩萨,我过去没听过人说过,我也想不出来,这是他比我高明之处,我一看到他这一句话呢?我承认同意,确实;所以我立刻就想,我可以做注解,他这个题目掉了底下我可以加注,大势至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净宗的初祖,我过去学华严,在华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这个信念佛法门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在华严会上提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菩萨, 所以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净宗初祖;在中国第一个提倡的是慧远大师,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初祖,所以讲初祖,在从前讲初祖我们都想到慧远,现在讲初祖,我要问你,你讲那一个初祖,有法界初祖,娑婆初祖,中国初祖,这是我给夏老居士加的注解,这就很清楚很明白了,这一愿普等三昧愿,实在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浓缩精华,愈来愈精,我们才晓得那个经的份量,这个圆通章将来有机会的时侯,我好好的再讲一遍;因为过去讲的都没讲的好,意思都没讲出来,不是我吝法,是我程度水平不到。

  我们再看底下一愿,‘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这是弥陀威神加持这些菩萨,令这些菩萨就在定中在三昧之中,能够供养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上供诸佛,下化众生,这是一定的道理,这一种殊胜的利益,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才有,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怎么也有呢,是弥陀威神加持他,所以菩萨虽然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无量寿经,执持弥陀名号,以这个方法教化众生,他在任何地方入定,定中都能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样,可以遍供十方诸佛;不失定意,那么这个确确实实是普贤菩萨的境界,这就是不往生也得到与往生相同的利益了,但是诸位要知道, 这是菩萨;对十方菩萨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前面四十三愿是对我们一般人说的, 这个几愿是对菩萨说的;我们再翻过来看最后这一段,最后一段里面包括四十八愿的三愿,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统统都是对菩萨的加持。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

  这个跟前面的意思相同,前面说十方佛刹,诸菩萨众,这个地方讲他方世界诸菩萨,他方是极乐世界以外的,也就是与前面讲的十方佛刹诸菩萨众完全相同,也是有这个有缘份,缘,很难很珍贵,希望同修们要珍惜,为什么呢?特别是在我们的人生;人生很短暂,我们一个人与人之相处;一生当中能见几次面,所以何必要做冤家,何必要做对头呢;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意不去,这个要知道,所以不要跟任何一个人结怨,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别人阻碍我;大概是我前生阻碍他,这个帐就结了,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决定没有怨恨的之心,你的心才会清净,才会平等,这个很重要,我们看经文。

  “证离生法。获陀罗尼。’

  这个两句就是第四十六愿,生,这个离生就是永远离开三界的生死,也就是永脱轮回,菩萨在六道里面度众生,即世间离世间,并不是真的不到这个世间来,他到这个世间来跟我们在一块,在一块怎么叫离世间,我们有业力,有生死轮回;他没有,他是愿力来的,他喜欢来就来,喜欢去就去,完全自己做得了主,所以它是乘愿再来;我们是业力再来,这无可奈何,不来也不行,衪要不来就不来,要来就来,他大自在,这个叫证离生法,所以他六道里面,那一道都可以去,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真的得大自在;获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前面讲的总持法门,这个地方是说心得安住义,像这个达摩到中国来的时侯,慧可是一个修行人,心不安,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获陀罗尼,心就安了,真正得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我们没遇到达摩,我们所得安身立命,比达摩还殊胜,我们的心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啊!这个是获陀罗尼的意思。那么陀罗尼也翻做总持,总持里面有法,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这个在此地不必细说,像这样的名词术语,诸位可以看注解,看这个佛学辞典,教乘法数都注得很详细,在这里不耽误时间,我们看底下一愿。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

  这个几句是第四十七愿,闻名得忍,清净欢喜容易懂,刚才讲了身心清净,法喜充满,得平等住,这个也是经题上的平等,心要平等,平等是诸佛的体相,前次我跟同修们说过,十法界的因行,佛法界就是平等,菩萨法界是六度,菩萨修六度,佛修平等觉,得平等住,这个了不起,他是菩萨居然他跟佛就平等啦,他跟佛没有两样,所以十方众生,如果在弥陀如来,见相闻名,或者是有机缘遇到这个法门,听到这个法门,真正明了了,欢喜,发愿;修学,可以说都是入如来之家,得毕竟平等三昧;如果连这一点我们都得不到,那我们实在讲这一种殊胜的机缘,我们真的当面错过,因此我们的功夫,要以平等心来念平等觉,阿弥陀佛就是平等觉,经文上跟我们讲的很清楚,佛问阿难你要不要见平等觉佛,他说我要见,平等觉佛就是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要用平等心来念无量寿经,用平等心来持这一句名号;这就是得平等住的意思。那么由此可知菩萨他可以修的,我们也能修,这一句名号前面跟诸位解释的很多,就是实相,就是法界全体,这个我不能再详细说了,前面统说过了,就是诸法平等的体性,只要能念,念念相续,一直念下去,不间断,不夹杂,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就得平等住了,就跟十方菩萨无二无别了,这样的心行就叫做菩萨行,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凡夫跟菩萨有什么不一样呢?凡夫穿衣吃饭,菩萨也穿衣吃饭,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也穿衣吃饭,每一天也要做工作,也要接待客人;没有两样啦!所以在形相去看,看不出来,不一样在那里,在心不一样,他的心清净平等,觉而不迷,所以叫他做佛,叫他做菩萨,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迷惑颠倒,所以叫凡夫,除这个之外有什么两样。那么由此可知,平等,这一句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清净跟平等是相辅相成,怎样才能得到平等心,先要修清净心,如何令心清净呢?一定先叫心平等,两个相辅相成,平等就是在一切境缘之中,再不要去分别执着那个高那个下,不要去分别这个,我们心才会清净,实在讲也就是楞严经上,交光大师所倡导的舍识用根,舍识用根就是平等住,菩萨行,根是讲六根根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六根的根性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见外面的境界相是平等的;不是外面境界相平等,是他的心平等,没有一切分别执着,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清楚明了就是觉,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清净,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平等,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不但现前的事情明了,过去的事,未来的事统统明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心平等,统统照见了,过去现在未来都照见了,我们不能够理解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有分别有执着;所以过去未来一无所知。那么这是我们晓得,什么叫做得平等住,什么叫做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德本就是以这一部经典,以这一个法门自行化他; 应时不获一二三忍,这是非常非常不思议的果报,这个一二三忍,经文后面有注解,本经里面讲三种忍,第一种音响忍;第二种柔顺忍,第三种无生法忍,即使我们对于前面两个名词陌生,但是对于第三个熟悉,这就行,三种忍都在一句名号之中;这谁知道,这三种忍不是一般菩萨都能够得到的,这个细说是在本经第十五品, 诸位回去可以参考;三忍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之中,不可思议啊,仁王经跟我们讲五忍,把这个菩萨阶级,菩萨分为五大类,这个五大类统统用忍来说,你就晓得这个忍是多么重要,不能忍不行啊,无论什么境界,外面境界对我,我要忍,不受他的干扰,我对于外境,我对顺境心里起了欢喜心了,贪爱心了。我要忍;外面逆境,我看到这个人不顺眼,看到这个事我也不痛快也要忍啊,这叫修行,真正讲修行功夫都在此地,不能忍就不能成就,金刚经上说的很好,一切法得成于忍,那是讲世出世间一切法;能忍的人这个人成功,不能忍的人他注定要失败,世出世法没有例外。所以仁王将菩萨五十一个位次用五种忍来做代表,那么第一个是伏忍,伏是什么呢?伏住啊!压住啊!忍不住也得要忍,要勉强的忍,初步的功夫;那么再进一步第二个阶段信忍,逐渐理论通了,明白了,我相信佛菩萨圣贤人的教训,能忍;再进一步功夫深了,能够顺忍,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第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无生法忍,最后一个最高的了,那是如来果地上寂灭忍,那么初地、二地、三地是属于信忍,那么由此可知,这个伏忍是三贤位啊!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伏忍,到登地了,初地、二地、三地信忍,四、五、六地是顺忍,七、八、九地是无生忍,十地、等觉、如来果地叫作寂灭忍,那么从这个地方来看,这里第三忍决定是无生法忍,那么换句话说,这个柔顺忍相当仁王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