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5节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5节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
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 年),秦国吞并蜀国。
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
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守。李冰为蜀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
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7—前250 年)。

李冰学识渊博,“知天文地理”。他决定修建都江堰以根除岷江水患。
李冰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开明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首选择不合理,因而废除
了开明开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
县玉垒山处,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李冰创筑
的都江堰,史籍记载甚为简略。但以这些记载为基础,结合现今都江堰工
程结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
渠道网所组成。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因堰的顶部
形如鱼嘴而得名。《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
鱼嘴。它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飞沙堰是一个
溢洪排沙的低堰,它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内江灌区水少不缺,水大不
淹。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
堆,辟沫水之害”,就是指李冰开凿宝瓶口。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
李冰乃积薪烧之”,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
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宝
瓶口这一岩石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并未被冲毁,
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
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李冰修成
宝瓶口之后,“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
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
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唐李
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
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
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
的危险。

李冰还创用石人测量岷江水位。《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
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见于记载最
早的水则,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
通山,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
又通笮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自湔堤上分羊摩江”等等。
上述水利工程,史籍均无专门记叙,详情多不可考。这一切均说明李冰是
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工程专家。


李冰任蜀守期间,还对蜀地其他经济建设也做出了贡献。李冰“识察
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在此
之前,川盐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
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
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李冰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
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
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
上西有永平桥。”这七座桥是大干渠上的便民设施。

李冰所作的这一切,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对蜀地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成后,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
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唐代杜甫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
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
泛滥不近张仪楼。”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
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
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
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治今成都)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
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
当地特产亦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正是由于李冰的创业,才使成都不仅
成为四川而且是西南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同时成为全国工商业和交
通极为发达的城市。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
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
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
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
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
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1974 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
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
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近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1955
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
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文献
原始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5。

'2'(晋)常璩:华阳国志,商务印书馆,1939。

研究文献

'3'(南宋)郭允蹈:蜀鉴,商务印书馆,1937。

'4'四川省水利局编:都江堰水利述要,四川印刷局,1938,第2—3
页。
'5'马兆骧:李冰守蜀治水之功绩,说文月刊,1943,9,第95—106
页。
'6'四川省灌县文化局:都江堰出土东汉李冰石像,文物,1974,7,
第27—28 页。
'7'四川省水利电力厅都江堰管理局编:都江堰史研究,四川省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1987。

淳于意

蔡景峰
淳于意又称太仓公或仓公。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公元前205 年(—说前216 年)生;卒年不详。中医学。


淳于意生于西汉初期,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医学已经出现了一个繁荣
的局面,有大量医学著作问世。著名的《黄帝内经》就是在此时完成的。
淳于意在齐国任太仓长,即管理粮仓的小官吏,因而有太仓公之称。他平
时喜爱医学,先拜公孙光为师,得到公孙光的传授,一些重要医学著作,
包括《经脉上》、《经脉下》、《四时阴阳重》、《顺逆》等,尽得其传。
对此,淳于意还不满足,仍然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公孙光对他的好学不
倦颇受感动,把他推荐到另一名医公乘阳庆门下。公乘阳庆又把自己的藏
书包括《黄帝脉书》、《扁鹊脉书》、《上经》、《下经》、《五色诊》、
《揆度》、《药论》、《阴阳外变》等完全传授给他。有名师指点,加上
自己的勤奋努力,淳于意终于成为能“诊病决生死,有验,精良”的名医。

淳于意精良的医术受到当时各侯国的统治者的重视,都想聘到自己身
边,随时任用。淳于意对此抱有反感,终于离开齐国,周游各国。这一期
间,齐王刘则得了怪病,无良医医治,终于死亡。齐王家族竟以此诬告淳
于意擅离职守,把他投入狱中。后来,又把他押解去京城长安办罪。临行,
淳于意哀叹膝下无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紧急关头竟无男儿帮助。其幼
女缇萦十分伤感,决心随父入京,并上书汉文帝,表示愿代父赎罪,为官
家奴婢。汉文帝颇受感动,产生怜悯之心,予以特赦。淳于意专心从医,
努力钻研,终于成为一代名医,为我国医学做出重要贡献。

淳于意在医学上的贡献,根据司马迁《史记·仓公传》的记载,主要
是医案和脉诊两方面。

在我国医学史上,他首创“诊籍”,也即后来所说的医案。这些诊籍
主要是为齐王家族诊病时记载的,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居处、职业或
职位、主诉及病状、诊断病症名、预后及方药,有的病例还兼载病因及病
理。多数诊籍中还记载患者的脉象。这些记录共25 则,包括临证方面的主
要学科,其中大部分是内科病症,也有六例妇科病症、二例儿科病症、一
例外科病症和一例口齿科病症。当时所用的病症名,有些奇特,如沓风、
风瘅、■风、风蹶、蛲瘕,有不少病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诊籍的设立,
给临床科学留下了极宝贵的资料。它为后世医案记录树立了一种模式,便
于临床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临床医学的提高。淳于意
在实际医疗中,还提倡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汤剂、针灸、水疗(以
水拊其头)、外敷药、漱口药以及阴道坐药等,其中有些治疗方法如阴道坐
药,不仅在国内是最早的记录,还为后世的综合疗法打下基础。

淳于意在脉诊方面的成就也是很突出的。据《史记》载,中医利用脉
诊于临床,是战国时期的扁鹊首先提出并实践的。早期的脉诊,是一种“三
部九候”法,即对病人的头颈部、上肢及下肢,都要摸脉诊断,这在实际
应用中,有很多不便。有鉴于此,淳于意经过长期实践和摸索,进行了一
些改革。他在诊脉时,只利用“寸口”的切脉法,即只切候上肢腕部的动


脉。他所记录的25 例病案中,有20 例都有脉象记录,说明脉诊在他诊断
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寸口”脉在当时又叫“气口”,是简便而有效
的切脉诊断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下来。淳于意对脉诊的内容有深入细致
的记载。他认为人体内部脏腑的状态,可以从切脉中反映出来,如在诊籍
中就提到有“心脉”、“肝脉”、“肾脉”,还提到如“脉无五脏气”的
情况,这是利用脉诊判断人体内部脏器健康状态的记录。这种通过寸口脉
来判断脏腑健康的方法,尽管诊籍并非脉学诊断专著,因而记录得不全面
细致,但淳于意确实是以这种方法来诊断内脏病症的。如他的诊籍中载有
“心脉浊躁”、“肝脉弦”、“肾脉主浊”等,表明他从脉象上判断出内
脏的病状。这可以说是开中医以寸口脉分候内脏病症的先河。

淳于意在诊籍中所记载的脉象相当丰富,当时即已提到大、小、浮、
沉、滑、数、急、弦、紧、散、实、长、代、坚、弱、躁等,还有清顺、
不一,计20 余种脉象。其中绝大部分都在后世脉学中出现,晋代王叔和的
《脉经》一书中,除后两种以外,其他脉象大多都曾提到。淳于意是我国
古代脉学诊断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有人认为,古代
经脉学说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难经》是淳于意所著,表明淳于意在传统
脉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除医案、脉诊方面的成就外,淳于意的医疗道德也是值得提倡的。他
所记载的诊籍,不仅将成功的治愈的病例加以记录,对于失败的、死亡的
病例,他也不加■避。他如实地记载了患者死亡的原因,对病人及其家属
也直言不讳地指出预后转归的优劣。这种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为后人所推
崇和称道。淳于意勤于学习,不耻下问,他不满足于公孙一人所传授的经
验,又拜公乘阳庆为师,这也是他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他还以
同样的负责精神,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几个门徒,其中有高期、
王禹、杜信、唐安等人。

文献
原始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仓公传,中华书局,1963。

研究文献

'2' 何爱华:难经(校订本),黑龙江中医学院,1983。
张骞

张平
张骞成固(今陕西城固)人。约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
中后期生;元鼎三年(公元前114 年)卒。地理学。

汉武帝时,北方的匈奴不时侵犯边境,掳掠人畜,毁坏庄稼,对汉王
朝构成一大危害。为了巩固边防,减轻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联合西域
各族,共击匈奴。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年),张骞受汉武帝的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