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节

血火河山-第2节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国勇一边叩头一边暗自咒骂古代这磕头的规矩。等他谢恩起来,边上的一干马屁精纷纷祝贺。苦笑着的杨勇一边应酬,一边想着怎么脱难。   
    看到光绪神采飞扬的脸,李国勇忽然心头一动,想到了历史上的这几天发生的事。9月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   
    想必现在的光绪,一定被袁世凯所蒙蔽,死到临头还自以为大局在握了吧。   
    想到这,李国勇脑筋飞速运转:是告诉光绪,你丫的早就被袁世凯给老狐狸出卖了,赶快想着怎么保命吧;还是想办法向慈禧告密,出卖一把光绪?这老太婆可是掌握了现今中国的所有权利啊!   
    心里算盘扒拉来扒拉去,到底还是流氓的本性占了上风,过去自己虽然很同情光绪,还有那“戊戌六君子”,不过现在自己的脑袋才是头等大事,万一慈禧一高兴,那自己发达大计可就有指望了!关键问题是怎么见到慈禧,离“戊戌政变”可就只有两天了。   
    正在兴头的光绪哪里知道面前这流氓心里的想法,还当他被自己的恩宠所感动着:“明逸啊,你今后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朕还有很多事要依仗着你啊。”   
    按照光绪的想法,堂堂一个皇帝的身边,除了谭嗣同等寥寥几人,居然全是那个垂帘听政的老太婆的眼线,好容易出了李国勇这么个忠心耿耿的侍卫,怎么着也得多拉拢拉拢。   
    还没等光绪继续勉励,他就看到一个让他皱起眉头的太监走了进来。皱眉头归皱眉头,光绪还是努力让自己挤出一点笑意:“李安答怎么来了。”   
    李安答?李莲英?李国勇一怔,这老东西可是慈禧身边的第一大红人,自己可得加紧了拍拍他的马屁。   
    李莲英尖着难听的声音:“给皇上请安了,老佛爷听说忠心救主的李侍卫醒了,所以特命老奴把李侍卫带去给她老人家瞧瞧。"   
    光绪还没怎么地,杨勇乐了:哈,真是想到瞌睡送来枕头啊!   
    这边光绪没奈何地叹了口气,拍了拍李国勇的肩膀:“明逸啊,既然老佛爷有旨,你就去请安吧,别忘记还要回来当你的三等侍卫!”   
    这句话明显就是告诉李国勇,他这官可是光绪赏赐的,别忘了自己的恩情。   
    兴奋中的李国勇哪会管到光绪怎么想的。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三章 升 官   
    一路上,李国勇施展开了全部绝学:那个时代自己从事拉皮条的绝招“马屁神功”,对李莲英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李莲英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他见识再多,对李国勇那个时代的种种新鲜话语也是闻所未闻,加上他又遇到了李国勇这个脸皮数一数二之厚的流氓,慢慢的,他的脸色由阴转晴,又逐渐的笑容开始浮现。   
    李国勇抓紧时机,再接再厉:“公公您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下面的侍卫,对公公您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杨勇,简直太感激周星驰和他的“鹿鼎记”了,能使自己现成的用上这史上最无敌的马屁。   
    李莲英呵呵笑着,摸了摸一点胡子也没有的下巴:“想不到咱家在下面的人缘倒还可以。”   
    “我们下面这些人,对公公您的尊敬那是没得话说的,”李国勇也算得机灵了:“公公,小人这是第一次去觐见老佛爷,您老可得指点一二啊。”   
    李莲英点了点头,“晤”了一声:“你个小猴崽子给我记住了,想要保住自己的脑袋,那老佛爷问什么你可就得答什么,可不许藏着掖着,到时老佛爷一高兴,咱家再在边上给你美言几句,那时候有得你小子乐的了。”   
    大喜过望的李国勇连连点头:“公公怎么说小人就怎么做,小人有了好处,绝不敢忘了公公的大恩。”   
    来到了储秀宫的门口,看着进去通报的李莲英的背影,李国勇感慨万千,说实话,对于即将见到的那个祸国殃民,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老太婆,李国勇是打心眼里痛恨的。在自己的那个时代有的时候自己也会瞎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回到这个时候,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做一番大事业,挽救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让它象一朵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之巅!   
    不过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后,自己第一想法却是怎么保住脑袋,象条狗一样在那个死太监的身边乱转,难道自己真的命中注定只能是个拉皮条的?   
    不管有什么雄心大志,等自己先活下来再说吧。   
    “宣李国勇觐见!”   
    随着太监的传话,李国勇战战兢兢地走了进去,远远地看到一个坐那的女人,急忙跪下道:“奴才李国勇,恭祝老佛爷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听到这新奇的词,上面的慈禧明显格格笑了声:“小李子,这话倒听着新鲜。”   
    又听到李莲英也笑着说:“奴才早说了这小猴崽子机灵着呢。”   
    慈禧挥了挥手:“给他看张座。”   
    李莲英急忙上前,让李国勇站起,一边悄声道:“老佛爷赏座,这恩典可大了。”   
    李国勇心里咒骂了句:我草,给我张座位就算恩典了,这都什么人啊。脸上却还是必恭必敬的:“多谢太后赐坐。"   
    待李国勇坐下,慈禧立刻就换了副脸:“听说李侍卫前几日奋不顾身救了皇上?”   
    李国勇立刻说道:“那是皇上的洪福,臣哪有什么功劳。”   
    慈禧点了点头:“今儿个皇上赏了你个什么官啊?”   
    “正五品三等侍卫,赏穿黄马褂。”   
    慈禧鼻子了“哼”了声:“这皇上岁数是越来越大,心眼可是越来越小了,救驾这么个大功,才赏了个正五品三等侍卫。这样吧,今儿个我就做回主,升你为一等侍卫,正三品。”   
    李国勇忙不迭的跪下谢恩,不过心里很清楚,慈禧这是开始在拉拢了。要不是自己未来,早知道这老太婆是什么样的人,否则还真就对她感恩戴德了,正五品一下跳到了正三品,换个人还真非得对慈禧死心塌地不可。   
    等李国勇重新坐定,慈禧不紧不慢地说道:“杨侍卫啊,前些个日子,皇上都做了些什么啊,说来给我这个老太婆解解闷。”   
    得,正题来了,李国勇心说老婆子哎,咱们演戏就演足吧。“扑通”再次跪下,立刻泪流满面:“太后,臣死罪,死罪啊!”   
    “李侍卫这是怎么了啊?”慈禧不阴不阳的说道:“怎么着就哭了啊?”   
    李国勇简直是嚎啕大哭了:“太后待臣恩重如山,可臣有负太后啊。”他简直开始佩服起自己的演技了,奇怪,自己的那个时代为什么就没有哪个导演看中过自己呢?   
    慈禧脸上掠过一丝阴笑:“起来,有话好好说。”   
    李国勇好容易止住哭声,依旧跪在地上:“回太后,皇上16,17日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大人,密授侍郎;18日夜,皇上又令谭嗣同大人密访袁世凯,似乎皇上想做些什么,臣官小职微,具体的,就真的不清楚了。”   
    其实光绪想做什么,甚至最后的结果如何,杨勇心里是贼亮贼亮的,但要自己说出来,那就不合情理了。   
    突然慈禧用力一拍桌子:“该死的奴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被身边的小人挑唆,你们为何不劝阻?又为何不上报哀家!”   
    李国勇心说死老太婆你就装吧,袁世凯那鬼孙子早向你汇报过了,脸上露出一片惊恐:“太后息怒,太后息怒啊,臣当时不过一普通侍卫,这些事,哪轮得到臣来管啊。”   
    李莲英一边道:“老佛爷,李大人还是忠君爱国的,虽然有知情不报之罪,依老奴之见,还是让李大人戴罪立功吧。”   
    慈禧好像气消了不少:“李国勇,你可愿戴罪立功?”   
    李国勇实在是佩服慈禧和李莲英,比自己演的还出色,这演技不拿奥斯卡,那绝对是评委瞎了眼。   
    “臣李国勇诚惶诚恐,从此后惟太后之命马首是瞻!”   
    慈禧点了点头:“皇上之所以这样,全是那些维新派搞得我们母子失和,这么着吧,你去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这八个逆臣给我抓来,你是皇上身边的人,救过皇上,今儿个皇上又升了你的职,他们想来不会对你疑心,记得了,不许使一人漏网!”   
    李国勇这次是真的傻了。   
    这从谭嗣同开始的六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戊戌六君子”啊,合着这六人是被自己抓的?那自己在历史上成了什么了?   
    李莲英一看杨勇傻在那,急得使了个眼色:“李大人还不领旨!”   
    回过神来的李国勇急忙道:“臣领旨谢恩!”   
    慈禧懒懒地道:“就这么吧,你点好人手,明儿个晚上就出发。我也有点乏了,你跪安吧。”   
    (注:历史上的谭嗣同实际上被捕于25日,28日与林旭等六人遇害。蜘蛛将时间提前了一点。)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四章 千古名臣   
    出了门的李国勇,平生第一次陷入了沉思。   
    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妨碍中国进步的帮凶。去抓谭嗣同,这个甘为中国变法流第一滴血的维新派,可比康有为,梁启超的骨头硬多了,自己实在下不了这手去抓他。不过再想想,砸了那老太太交给自己的差使,先前的一番演戏白演了不说,万一老妖婆一怒,自己的脑袋李国勇想想就倒抽了口凉气。   
    夜晚的风有些凉,李国勇不由打了个寒战,这个寒战倒让他忽然想到了个问题:自己虽然救了皇上,但说到底,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卫,既无权又无势,光绪和慈禧随便哪个伸个小指头都能把自己给掐死,他们又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拉拢自己?   
    难道生前的这个“李侍卫”,身上有什么秘密吗?   
    “大人,府上的福管家正在侯着您。”那个服侍过李国勇的小宫女的话把他从胡思乱想中拉了回来。   
    福管家?府上?李国勇皱了下眉头,难道是生前这死鬼的家?李国勇虽然纳闷,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道了个谢,匆匆走进了自己的房子。   
    房子里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一见李国勇进来,明显地松了口气:“孙少爷,您可回来了,老太爷吩咐我,今晚上无论如何把您带回去趟,马车已经给您安排好了,守宫门的侍卫爷们小的也都打点好了,孙少爷,咱这就出发吧,老太爷这两日身上不利索,别让他老人家等急了。”   
    现在的李国勇是一脑门子雾水,这什么和什么啊。嘴里支吾了两声:“现在就走?”   
    那个福管家“哎”了声:“老太爷还说了,让您赶紧着点,趁着天明还得把您送回来,不然耽误了您明儿个的大事那可不成了。”   
    李国勇一听这话心里一紧,这位“老太爷”难道知道明天自己要去抓维新派的事?这可是慈禧才差下的差使啊,这“老太爷”这么神通广大,已经知道了?   
    生怕漏馅的李国勇不敢多问,随着福管家上了辆不起眼的小马车,福管家将帘门一拉,自己往车把势身边一坐,低声道:“快。”   
    马车在紫禁城内一路小跑,来回巡逻的卫士视若未见,这就让李国勇更加感到自己的“老太爷”大有来头了。他也知道,在紫禁城内骑马驾车,那可是大清皇帝对高官宠臣的特殊恩赐。   
    到了城门口,更加了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在马车里听到外面一个人笑着说道:“福爷,这就走啊。”   
    福管家拱了拱手:“我家老太爷听说孙少爷伤好醒了,想念得紧,赵爷,还得烦您留着门啊,丑时前我家孙少爷就回。”   
    那个赵爷声音里满是笑意和讨好的味道:“福爷,瞧您说的,到了帮我问下老中堂安,就说赵爽改天得了闲定去给他老人家请安。”   
    这几句话让车内的李国勇的一颗心“突突”跳了起来,老中堂,李中堂,难道这位老太爷,竟然是   
    自己要猜的没错,这次我李大志真的是拣到宝了!   
    走了小半个时辰,车子停了下来,帘门掀开,福管家道:“孙少爷,请下车。”   
    下了车的李国勇,第一看到的就是一座寺庙,上面三个大字——“贤良寺”!(注①)   
    李国勇看到这寺,心中立刻一片雪亮,再无怀疑。这位“老太爷”,自己的爷爷(也许正确的叫法,应该叫生前那个死鬼的爷爷),正是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以一己之力独撑晚清危局,死后备受争议的李鸿章!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慈禧和光绪都那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