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

第12节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洹

  他令飞机转弯,眼睛紧紧盯着地面。这时发动机已停车,维克多感到歼击机已失去速度。发动机淬然响了一下,开始寂静无声……只有“雏鹰”机翼掠过空气的轻轻呼哨声……

  维克多拉平歼击机,用双手撑着直起身,抓住座舱边缘,纵身跳出去。“伊-16”倾斜着坠向地面,无影无踪了……

  维克多没有时间向四周张望,他猛地拉开胸前的开伞环,顺风调整好姿势…… 

第十二章
 
  两个世界在搏斗……这几个看来浅显易懂的字眼包藏着多么可怕的含义。两个世界战火正酣,各国人民在互相残杀。战死疆场的人是人类最健壮的那一部分,而繁衍后代的职责却交给了那些体质不佳,不适于持枪上阵,未被选中的弱者。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皆知,不过,可借的是,战争又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每一场战争都有其阶级根源,表现了时代的趋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之所以席卷欧洲,是因为以希特勒为首的一伙法西斯头目想要统治全球,独霸所有的大陆。

  俄罗斯古谚说:“际会风云,今非昔比”。法西斯分子在征服欧洲各国后,得意忘形,自然也就更加跃跃欲试了。他们趾高气扬,认为莫斯科垂手可得。可是,战火骤起,炮声隆隆,血流成河。在陆地,在海洋,在空中,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如果说,陆地和海上的作战在很大程度上要遵循战争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固定章法,那么空中的斗争就往往是单枪匹马的格斗,至于胜负如何,那就要看那些单枪匹马的格斗者了。空战中,苏联飞行员的铮铮铁骨,视死如归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源于一个重要信念,他们之所以放下镰刀和锤子,翱翔于长空,是为了保卫祖国……

  是的,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生活哲理和从属于这些哲理的原则。人是属于这一阶级和那一阶级的,他们的行为都要受这些哲理和原则的约束。

  那架“容克”式飞机在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区被维克多·鲁布列夫撞毁,该机的机长跳伞得生,他断言,苏联的“伊-16”歼击机不可能撞击他的飞机。这位德军上校冯·列依海尔当然有理由相信,他的飞行堡垒在技术和战斗性能上占明显优势。他高个头,白净面皮,气宇轩昂,是个美男子,眯缝着眼看苏联译

  员,他对向他提出的问题,着实不能理解。

  “既然你相信自己的‘容克-88’,那为什么又象你所说的那样,胡乱丢下炸弹,掉头向西?”少校译员问。

  “我的作法和我的多数同事一样。”冯·列依海尔回答。

  “你的出身和家世?”

  “我出身名门贵族……我的父亲是有名的雕塑家,古雕塑品收藏家。”

  “既然有这样的父亲,你怎么可能干出毁坏人类文明和杀人的勾当呢?”

  “面对德国,义务高于一切!……我深信,布尔什维主义是对世界的威胁。”

  “它有什么威胁?”

  “剥夺人们世代积累、祖辈相传的财产。布尔什维主义无视人的差异,消灭人的个性……”

  “是啊,你的脑子让戈培尔博士装的垃圾太多了!”

  “请原谅,我能不能向您提个问题?”冯·列依海尔眼睛直盯着译员。

  “说吧。”少校有点莫名其妙。

  “你们居然能击落我们航空队的领队长机,是不是苏联有了新式武器?”

  遗憾的是,苏联歼击机飞行员维克多·鲁布列夫、季坚科夫、叶列梅耶夫、戈什科、鲁基扬诺夫、马泽平等人没有听到这一番发问。他们昨夜曾让十多架披着装甲的飞行怪物从空中坠毁于莫斯科近郊的原野,曾使几十架德国轰炸机仓皇逃窜……

  对冯·列依海尔的审讯,是在第二天。当时,莫斯科继续遭到空袭,苏联歼击机飞行员全力投入战斗,其它防空手段,特别是高射炮也以其全部火力相配合,因为有些德国轰炸机确实闯进了首都。

  苏联英雄尤马舍夫上校指挥的歼击机大队也起飞参加了战斗。这个大队的所有机组都是第一次投入夜战。在他们中间就有试飞员马尔克·加莱……

  最糟糕的莫过于无所事事,心情烦闷,思绪纷乱如麻,反正到处碰壁,你简直什么也不能干……

  试飞队飞行员,其中包括马尔克·加莱,得知不可能上前线的消息以后,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要知道,就在旁边,在和他们关系密切的航空科研中心,组建了两个歼击机团,其机组也有和他们一样的试飞员。等到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迟了,两个团已经参战去了。

  突然间,象是故意要迎合马尔克的愿望似的,传来一个消息:正在建立两个负责莫斯科防空的夜航歼击机独立大队。其中一个大队的飞行人员就从航空工业的优飞员中挑选……这回马尔克可没有错过机会,被编进了有名的苏联英雄龙马舍夫上校指挥的第二大队。此人早在一九三七年就曾因参加莫斯科——北极——美国远距离不着陆飞行而扬名于世了。尤马舍夫不仅是英雄,而且心肠好,是一个优秀的试飞员。

  马尔克·加莱庆幸自己走好运,可有一件事没有想到:大队的任务是夜间行动。他夜间倒是飞行过,但那是在地面没有灯火管制的情况下。空中射击他更是一窍不通。不过,岂止是他一个人!……别的试飞员也没在夜间打过仗,但他们相信能对付得了,因为真正的试飞员都惯于边学边干,一切都会熟悉、学会和弄通的。这些“新兵”毕竟不是军事飞行员,曾经设想,会给他们点时间去进行夜间飞行训练和对照明拖靶进行夜间射击的训练。是呀,那时把战争想得似乎还很遥远……

  可是,谁能想到呢!大队组建之后,立即接到命令开始夜间战备值班,准备随时起飞迎击敌人。而对马尔克·加莱说来,这一时刻很快就会到来的,虽然他暂时还不相信这一点。

  晚上,他从机械师手马什科夫手里接过飞机,坐在座舱里,检查了驾驶杆、点火器和油门杆,用手摸摸,看看发动机开关和发动机在各种负荷情况下的工作状况,摸了摸机枪扳机。然后,象值班中队的其他飞行员一样,在飞机旁边的蒙布上躺下来,打个盹儿,要么开开玩笑……

  很快就下达了命令:“一级战备!”这就是说,要背上降落伞,坐进座舱,给发动机加温,准备起飞……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马上就要投入真正的战斗……当莫斯科方向隐约可闻的工厂汽笛声,警报器的嚎叫,一阵紧似一阵的火车的汽笛长鸣声传来的时候,他慌了,胸间象压着一块冰。好象首都已经发生了可伯的、无法应付的事。

  继而,马尔克又看到座舱内仪表盘的玻璃上有奇怪的反光,他回过头去看,在西边,在莫扎伊斯克方向,天空的夜暗似乎被抹去,闪现出白色的光芒,如同阳光透过密云深处的一个巨缝投射到地而上。加莱知道,这是我们的探照灯射到天上的“照射区”,夜航歼击机可以在照射区内比较容易地发现德国轰炸机。

  划破夜暗的探照灯的白色光柱也出现在莫斯科上空,这些光柱好象驱走了天上的繁星,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在黑黝黝的地平线上连绵不断,十分明亮。它们满天飞舞,忽明忽灭,以火红的光焰照亮了莫斯科的夜空。又仿佛使人觉得,那里有一位烟火师傅在卖弄他的奇丽的烟火……

  这是我们的高射炮兵发射的阻拦弹幕。就是说,敌人终究闯进了莫斯科上空……

  马尔克不安地环顾值班中队飞机的黑暗侧影。这些飞机尖尖的机头正对准跑道。跑道象一个灰色的楔子插入机场渺茫的远方。此时,尤马舍夫上校探头伸进马尔克的座舱,他由于跑得太快而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着。

  “马尔克,需要起飞!……”他说话的语调和平时一样,象说的不是关于战斗起飞的事。稍后,尤马舍夫的语调就变得严肃,显得陌生了,“高度三千至三千五百米,莫斯科市中心……不得‘低于二千五百米,当心系留的拦阻气球。必须发现敌人,攻击它,消灭它!”

  于是,又开始了飞行员那种思维和反射动作溶为一体的时刻。马尔克·加莱也许没有留意怎样启动发动机和怎样滑向跑道的。但是,刚一给开始启动的发动机加油门,立刻就从座舱两侧的喷管猛烈喷出巨大的火流,使人眼花缘乱。现在尾部这股火花正好挡住从机翼和发动机之间向前看的视线。而在白天是看不到尾光的。从位置靠后的座舱通过发动机罩向外观察,只有起飞之后才能办得到。

  可是,怎么能盲目起飞而又不偏离方向呢?……他怀着不安的心情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星星……好!就这么干!

  在关座舱盖之前,马尔克向站在旁边的机械师季马什科夫嚷道:“告诉大家,在滑跑的时候,为了不刺眼睛,通过发动机罩看星星!懂吗?……”

  机械师点点头,向旁边的飞机跑去。加莱驾驶着米格式飞机滑到起飞线,开始滑跑……当大地留在下面的时候,他不胜惊讶,想不到夜间起飞是这样顺利,要知道这可是头一遭呀,没经过任何训练。

  升高以后,适应一下那种不寻常的感觉,眼前茫茫一片,只有黑暗的夜空和明亮的繁星。他将飞机转向莫斯科方向飞去。又象在起飞的时候一样,他仿佛觉得发生了什么难以预见和尚不明白的事情。他的眼前是一片刺眼的光芒,从飞机机头部分到发动机机罩,再到机翼的前缘,似乎升起了白色的火苗,照耀着无垠的空间……随后不久,骤然心如刀绞一般,猜着了:莫斯科在燃烧!……烈火熊熊,就象几百座火山爆发,熔岩汹涌而出。

  这样的惨象简直连做恶梦也不会见到。马尔克实在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因为这种场面是不可想象的。他五内俱焚,他要抗议,他感到恐怖……要有多少架敌机冲进莫斯科,才能使几百条大街,使鳞次 比的住宅淹没在这惨白、刺眼、火舌飞舞的烈焰中呢?

  他之所以无法相信,还因为在莫斯科上空,那激烈、绵密的高射炮拦阻射击从未稍缓,探照灯的数量也从未减少过。探照灯的光线就象用质地不同、十字交叉的巨大木条钉成的长板,这些长板放出光辉,在四面袭来的疾风中摇曳……

  但莫斯科依然是火光烛天。火势在辽阔无垠的黑暗的大地上蔓延。这情景在星空下看得清清楚楚。他感到额头上有粘湿的汗水,由于内心极度痛苦,双手尽力握着驾驶杆,并加大油门……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于是,痛苦的心情也跟着消失了,心里产生了一种超人的勇气。

  不过,当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刻,往往会出现一种想象与智慧水乳交融的境界,每当这时,人就会急中生智。马尔克忽然想起,一架重轰炸机,可以投掷两千个“燃烧弹”,即填满白磷、高燃剂和磁铁的小型盒式炸弹。就是一颗这样的炸弹也足以在灯火管制的城市中照亮成片的街区……

  当加莱的心情象沿着多石的陡坡奔流的山溪一样依然难以平静的时候,他的飞机已经飞临莫斯科上空。使他一直烦恼的是:从哪里开始呢?如何才能发现敌机,以及用什么方法攻击它呢?他在探照灯的交叉照射中看到了一架轰炸机上的黑十字,于是猛然把歼击机转向那个方向,加大油门,但敌机显然已投完炸弹,溜到黑暗的夜空中去了。

  加莱几乎凭直觉感到探照灯在照射他的飞机,在突如其来的明亮照射中,他低下头,脸几乎贴到仪表盘上,鼻子也几乎碰到了驾驶杆。接着又是一片黑暗,探照灯操作员显然没认出是自己的飞机……就这样重复了几次,继而,飞机周围开始出现象燃烧的火箭一样的高射炮弹爆炸的火花……唉,真倒霉,没法和地面联络,没法通告或向整个宇宙大声疾呼,说自家人打自家人了……也许是马尔克自己的过错?没有绕过拦阻火力带?……只好用机动飞行脱险。向这边压驾驶杆,向另一边蹬舷,于是,迅速脱离了危险区……

  在几个探照灯交叉照射的光线、中,他马上发现有一个闪亮的小点。灯光紧盯着它,似乎有意引导这架飞机向他迎面飞来……

  “看我的!……”

  闪亮的小点明显变大,现出轰炸机的轮廓。马尔克目不转睛地盯着目标,驾驶飞机转了个弯,以便从敌机尾部进入,他下不了从侧面攻击的决心,怕敌机一闪而过,因为从来没有打过快速移动目标,没练过取提前量去准确无误地打飞机。

  当他由暗处飞到照射区时,有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