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窃明 >

第49节

窃明-第49节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黄石并不知道这些,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岛在地图上的醒目面积时,就深深爱上了它,当即向毛文龙请求驻守此处。
  这个选择也让毛文龙很惊奇,此时,该岛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岛屿,而且后金兴起以来,复州、金州沦陷,该岛过于靠近大陆,人民
早已根据禁海令挪往内地,每年封冻期间更是危险。
  “君子不立于危墙,”毛文龙还试图劝解黄石,并指出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都是不错的驻地。
  “末将但求杀敌立功,要是远离敌境,反而有背末将所愿。”黄石一心要找个大岛,好扩军练兵。毛文龙见他志向坚定,也就不多说
了,只是交待要小心应付,不要太固执于一地,如果冬季不好防守,完全可以携带全岛军民出海。
  黄石满心就是要深根固本,建立坚实的基业,毛文龙这番劝告自然全成了耳边风。
  两个人还顺便讨论了战略规划,这本来也是应有之意,毛文龙自然希望黄石能成功,一旦长生岛成为堡垒,那么不但旅顺有了可靠的
侧翼支援,金州也就在明军眼皮底下,更可以窥视复州,甚至直趋娘娘宫,逼近海州。
  不过希望归希望,现实还是要正视,这次军事冒险既然成功率极低,毛文龙也就不想投太多本进去。最后黄石如愿以偿得到了长生督
司,还有一千壮丁和少量渔船,此外毛文龙还拨下些谷种和刀斧工具,更多的毛表示暂时也没有了。
  天启二年四月十六,都指挥佥事、东江游击、长生督司黄石返回张攀处,领走了他的嫡系部下,然后出师长生岛。
  小小的船队航行在万里波涛之上,如同光滑镜面上的一只黑色蚂蚁,迟缓但又坚定不移的向西北挺进。日光倾泻而下,海风扑面而来
,黄石站在船头,盔上的红缨仿佛烈焰一样地燃烧,和火红的军旗一起欢快地跳动。杨致远、赵慢熊、金求德还有贺宝刀紧紧站在他身后
,一望无垠的碧池让每个人都心潮澎湃,他们的魂与灵也都融入了这宏伟的景象。
  船只行过茫茫辽海,如同苍鹰掠过天际。饱满的黑色土地隐身在大海之后,默默地注视着这群欢乐的雏鹰。如同见证乳鹰展翅、初试
翱翔一般,大地将始终这样地注视着他们,记录下勇士在辽东的足迹,还有他们开创霸业的每一步。
  四月二十日,黄石部抵达长生岛。
  “真是荒岛啊。”杨致远忍不住发出感叹,众军官也都是一幅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全岛都被密林覆盖,沿岸有少数空地,有些被渔民遗弃的房屋,不过也都破烂不堪。黄石沿着岛案巡逻一番,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差
,整个大岛还没有开发耕地,岛东岸距大陆的南信口只有三、四百米。
  “幸好后金实行禁海令,这让南、北信口都没有人烟。否则有大陆的渔民出没,就算是夏季我们也不安全。”黄石发完感叹后,随即
双手一拍,把众军官的吸引力调动过来:“这里就是我们的领地了,诸君,谈谈想法吧。”(第七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八节
  要砍伐森林、要平整土地、要耕种庄稼、要招募流民、要训练士兵。大家提出的看法就是耕战的那一套,不过每个人都很清楚,粮食
就是一切。有了粮食就有人力,然后就可以打造武器,开垦耕地,训练士卒,最后北伐辽东。
  “开垦土地是最急迫的任务,然后我们抓紧时间播种,为冬季多储备些粮食吧。”杨致远军户出身,觉得农时已经耽误了,已经是心
急如焚。
  “毛军门拨下五千石粮食,够我们吃半年,希望到时候我们能有收获了吧。”贺宝刀也出声附和,他对种田没有什么心得,早已打定
主意当甩手掌柜。
  赵慢熊主张去打猎,他报告说发现了鹿、熊和豺狗,如果有肉类补充,粮食也可以吃得慢一些,应该能坚持到收获。
  “今年又很寒冷,种田恐怕没有什么好收成。”黄石淡淡地说出了他的打算:“以打鱼和捕猎为主,砍伐树木煮盐,把野兽和鱼类储
存起来,或者干脆把鱼串起来晒干,作为军粮。”
  “大人不可。”杨致远发急了:“如果人手都去打鱼了,我们就来不及开垦土地了。粮食是根本,渔猎是不能解决大问题的。今年是
很冷,但是老天的事情谁能知道?我们还是要竭力种田啊。”
  黄石心道:“老天的事情我知道,网上说从1580年到1650年,太阳的黑子活动消失了七十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小冰河时期’,人力
不足,种田多半是颗粒无收,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
  “大人,三思啊。”看黄石不说话,杨致远再次恳求:“天命在我大明,老天一定会保佑我军,让我们丰收的。既然保佑我们历经险
阻来到这里,就一定不会让士兵饿肚子的。”
  黄石沉默了很久,斟酌着杨致远的话……
  明朝拨出了一亿亩的耕地作为军屯,产出充作军资。万历朝开始,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中国北方粮产量大减,军户既要打仗
,更要从事武器生产等各种劳役,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军屯收上来还没有种下去的多。
  为此,万历天子疯狂搜刮矿税、商税、瓷矿,靠这些资金保证了边军的战斗力,但是也将大批手工业者逼得家破人亡。所以万历天子
虽然赢得了“三大征”的赫赫武功,但不能不在历史上留下“万历苛政”的名声。
  现代人的知识面让黄石觉得自己很大能,但是他绝不相信自己大能到可以改变太阳的运行规律。到天启朝,九边的军户一次次满怀希
望地播种,辛勤的耕作,但是年复一年,这些劳作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宣大镇曾经连续三十六个月没有发下一斗米。
  大同的士兵还可以卖掉儿子,打发妻女出去接客换食物,最后他们还沿街乞讨捞到了不少食物,可黄石这一千多兵丁,就连要饭也没
有地方要。
  眼下比较麻烦的是,杨致远说的都是真心的直谏,黄石一肚子历史知识却不能明说,这让他很挠头。
  “召集全军,杨致远你去挑出有务农经验的人,今晚我和你们讨论耕作问题。”
  “大人明鉴。”杨致远很高兴黄石采纳了他的忠言,马上一路小跑去召集军户了。
  晚上黄石仔细询问了这些有经验的军户,描述了各种他所知的美洲作物。
  “没有土豆,看来还没有传入中国。”黄石喃喃自语,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地是绝对不能种了。
  红薯似乎是有了,这个营养价值黄石认为较小,不过没有关系,起码可以拿来做粥和红薯粉。胡萝卜倒是自唐朝就有,这个东西对夜
盲有很大帮助,虽然称不上药到病除,不过长期食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黄石的部下一大半都有或轻或重的夜盲症。
  “玉米分两种,高杆和低杆,高杆抗旱,低杆抗倒伏。”
  “什么叫倒伏?”黄石对农业一窍不通。
  “就是……就是风,风吹不坏庄稼。小人家乡的黑话,让大人疑惑了,请大人赎罪。”
  “我就是不懂……不是说笑……确实真的不懂……好了,不用再谢罪了。”
  黄石对面子并非不重视,但是现在自己只领着一百多士兵、一千壮丁,又在开垦一个破岛,此时如果还看重什么脸面,那也太不知道
进退了。
  “海岛肯定风大,那就用种低杆玉米吧。”
  黄石确定完作物后,看到杨致远的脸色又变得很难看,但是当着大批壮丁,杨致远又不好当面反对,在一边只急得抓耳挠腮。黄石心
中暗笑,中国为尊者讳的传统,有时候还是有些好处的,起码不用当着众人和杨致远废话了。
  “大人三思,属下问过了,种玉米一亩才能打一石粮食。”小规模会议上,一直找不到机会说话的杨致远立刻表示反对。
  “嗯,那养一个兵要十五亩地,壮丁要十亩,打杂的丁也要六亩,以后他们还要娶亲生子。按一千五百户算,我军大概需要两万亩地
。”这个数字也吓了黄石一跳,竟然要这么多地。
  “所以不能种玉米,产量太少了。”
  少总比什么也没有强,黄石断然说道:“就这么定了,我看今年的天气好不了。”
  “属下遵命,”杨致远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那就要多开垦土地。”
  赵慢熊也给出了建议:“大人,我们可以打猎,这岛上有很多鹿,另外还可以打鱼。”
  鱼是优质的蛋白质,而且不用挤占耕地。“一年能打多少鹿,多少鱼?”
  “野兽不好说,但是如果有三、四百个熟练的渔户,属下认为一年可以打百万斤。”
  一百万斤鱼,听着很可观的数字啊,黄石开心地抓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番,又可以多养不少张嘴:“算一个人一天吃三斤鱼,一
年吃一千斤鱼,我们还能净赚五十万斤鱼以上。赵千总啊,如果有一千个人去打鱼,是不是就能打个三百万斤鱼?”
  “鱼是不能当粮食吃的。”杨致远实在听不下去了。
  “怎么不能?烤鱼挺好吃的。”
  “大人,烤鱼确实好吃,但是吃个两天也就吃不下去了,还是要种粮食。”
  “吃不下去可以换个作法,比如煮鱼。”
  “大人,属下敢问,如果煮鱼又吃不下去了呢?”
  “那就炸鱼。”
  “禀大人,炸鱼要油,很多油。”
  “那就再吃烤鱼。”(第八节完)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推荐:东周末年有战国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九节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把杨致远气得说不出话来,黄石也有些不忍,赶快安抚了这个老臣子一番,讨论起开垦耕地的大计来。
  人口当然是多多益善,长生岛大约有六万亩的平地,还有二十几万亩的山地,就是不知道能开垦出多少耕地来。
  “平地可以做成水田,山地虽然多,但是也可以造成梯田,而且山坡比平地面还好,有坡面积更大。”杨致远大有人定胜天的气魄:
“我们可以放火烧林,用心给山地引水,一定可以开出二十万亩耕地来。”
  放火烧掉几十万亩的森林,在二十一世纪,黄石估计自己会为此吃枪子,不过现在吃饭第一,环保还是留给子孙后代去做吧:“二十
万亩,大概能养一万五千户,就是一万五千壮丁,还有同样数目的妇女,大概可以供应五千农兵,如果是野战部队,也可以有两千人以上
。”
  “忙时吃饭,闲时喝粥,不用给大家吃饱,不饿死就可以了。”金求德插嘴说了一个合理化建议,这样算下来,一万五千亩就够养一
千五百军户了,反环保、反人类的工作看来并非很急迫。
  黄石作出了最终总结:“当前最主要任务是砍树造船,然后三百人去打鱼,一百人负责处理每天打捞上来的鱼,五十人去打猎,剩下
的去开垦荒地,有了鹿和鱼,开几千亩土地就够了。”
  虽然人手严重不足,但是杨致远没敢继续叫苦:“属下尽力,希望来得及。开垦的生地先种芝麻赶杂草,秋天种些杂粮,明年把耕地
整成熟地,谷子的收成就可以指望了。”
  小冰河时期降雨带南移,麦子十有八九会因为冬季少雪而被活活冻死,黄石可不打算浪费粮食,这个倒是不着急说。明年耕地也肯定
要种玉米,不过这个就更不用急着说了,到时候再说服杨致远这个榆木疙瘩不迟。
  始终插不上话的贺宝刀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大人,还有武器、布匹和工具,这些是地里种不出来的。”
  生铁、布匹这些物资,理论上是上级拨给,但是眼下是不能指望东江本部多少了。这些物资可以在山东向商人购买到,不过需要银子

  “不知道长生岛有没有铁矿,不过布匹肯定不能自产,我们的土地要用来种粮食。”杨致远还念念不忘他的粮食。
  金求德接口道:“有没有铁矿属下不清楚,不过这里有盐,我们可以煮盐。”
  甩手掌柜贺宝刀叫了一声:“卖盐需要盐引,这个我们没有。”
  “不需要,我们可以卖。”看起来金求德已经是胸有成竹。
  “说说看。”黄石眼前一亮,如果可以卖盐,这倒是一笔财富。
  明制,山东、两淮的盐场的出产,都需要盐引才可以贩卖,但是辽东从来不设盐场,各卫所可以自行产盐、贩盐,所得充作军用。后
金实行禁海令以来,复州卫、金州卫的盐田已经放弃了,后金所需的盐,海州的收入就已经足够。
  “复州卫、金州卫,以往一般有上千士兵从事制盐,据说有四、五十万斤的出产。还是因为这些年天气冷得要死,晒盐的盐田都被放
弃了,不然几百万也并非不可能。”
  “这样啊,”除非有技术突破,否则晒盐近期仍然不可能,黄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