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窃明 >

第48节

窃明-第48节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朝廷追究广宁一役责任的时候,无论是原辽东巡抚王大人,还是熊经略都对你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方震儒成功带领过万广宁军安全撤退到山海关,加上王化贞逃跑以后,他还在逃跑前烧毁了积蓄在广宁的大批军用物资。
这样,方震儒得到了沉着的评语,朝廷也很看中他对广宁军的意见。
  “方巡按和高知府也都在奏表里大大称赞了黄游击,所以辽东经略要你立刻去山海关。”毛文龙把事情从头到尾的给黄石讲了一遍,
笑笑说:“所以黄游击不再属于广宁军,而东江军也不能留下黄游击了。”
  黄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地跑到这里,还是要落到辽西去。而他知道的很清楚,未来三年多辽西几乎没有立功的机会,而辽西
武人世家更是牢牢地把握着关宁军的一切职务,自己没有出头的机会。
  心急如焚的黄石忍不住争辩起来:“山海离辽阳有千二百里之远,毛大人又在后金身后,黄石不才,但也不愿意到山海去享受安逸,
而是想留在这里杀敌建功。”
  “黄游击的心情毛某很理解,”毛文龙把手一摊,表情看上去非常遗憾:“但是这是经略大人的命令,毛某只是奉命行事,黄游击更
是忠勇双全,也应该调向山海听用。”
  毛文龙虽然没有实际权力留下黄石,但是另一方面毛文龙也对黄石有些看法,首先他感觉此人过于高深莫测,镇江黄石给他留下的印
象实在太深刻了。
  再者就是黄石杀孙得功这件事情,孙得功对黄石无论如何也称得上厚恩了,但黄石就能翻脸无情的对恩主下手,还亲自动手杀光了孙
得功满门男丁,让士兵瓜分了孙的妾、婢、女、媳。毛文龙虽然也很赞叹黄石的忠肝义胆,但这份狠毒委实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反正不管黄石怎么说,毛文龙都表示他实在是爱莫能助。黄石也明白在朝廷和辽东经略眼中,精兵强将自然是要用来拱卫山海关,毛
文龙不肯帮忙,自己说什么也留不在辽东。气苦之余黄石也开始低头喝闷酒——让一直认为他不喝酒的孔有德吃了一惊。
  “镇江的事情毛某还没有向黄游击致谢呢。”见到气氛一下沉闷下来,毛文龙又开始扯话题。
  “毛大人言重了,为国尽忠而已。”黄石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个回答让毛文龙对黄石的敬佩又深了一层,但是不放心也重了一分。无论如何,一个人固然会钦佩高风亮节的英雄,但是也很难产
生亲切感。陌生和不理解会带来距离感和隐约的恐惧。
  再说自己本来也没有权利留他啊,毛文龙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着,嘴上却恭贺了起来:“山海关也是紧要重地,黄游击此去必然深得
重用,毛某在这里祝黄游击马到成功了。”
  “不错,”孔有德也敬了黄石一杯酒:“兄弟不要泄气,在何处不是报效圣上,报效朝廷呢?”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可能插手呢?如果有的话,该怎么样才能打动毛文龙呢?黄石苦苦思索着。(第五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六节
  “谢毛军门,谢大哥。”黄石把酒一饮而尽:“小弟也祝大哥前程远大。更要祝毛大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帮助多是因为同情,而同情来自理解,或者是来自共鸣,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黄石搜刮心肠地想了几个励志的诗,可惜没有很适合的,本来他是打算用以前的典故,这样毛文龙理解起来不会有误解,但是限于文
学水平,他只好也剽窃一下后人的著作了。
  借着酒意黄石喃喃念道:“丈夫只手把吴钩,三千里外觅封侯。”
  见好就收,多余的诗句不要拿出来画蛇添足。这个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人臣完全可以用。没有毛爷爷诗词里的王霸之气,也就不会
被人当反贼抓起来,黄石觉得毛爷爷的诗词,一首也不能用,不然就会有性命之忧。
  黄石念完以后,毛文龙端着手里的酒碗似乎呆住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盯着黄石看了两眼。但也就是一瞬而已,毛文龙立刻放下了
酒碗拍起手来:“好诗,正是男儿气魄,是黄游击写的么?”
  “不是,是末将以前听别人念过的。”这个黄石可不敢胡吹。
  古文没有标点,给文章断句是一个文人的基本素养,而做词赋诗则是高级技巧,两者差不多相当于识字和写博士论文的关系。一个断
句都不流畅的现代人,哪怕一口气扯出再好、再多的诗词,也肯定会被认为是抄的。
  就好比现代人看到一个不识字的人,手里拿着再多的一流书法作品,也肯定知道不是他写的,而只可能是偷来的。黄石前半辈子一直
用标点符号,虽然在这个时代适应了几年,但他断句还是很生硬,所以也没胆子去扯什么诗词。
  “噢,谁的诗,叫什么名字?”
  黄石耸了耸肩:“末将也只是记得内容,名字早就忘了。”
  “原来如此,三千里外觅封侯,三千里外觅封侯。”毛文龙把这句诗反复念了几遍,他的理想就是封侯,不过这个志向他并没有在军
中宣扬,此时整个东江只有黄石借助历史知识看穿了他的内心。
  “黄游击的理想是封侯么?”毛文龙冷不丁地发话问黄石。
  “小子狂妄,让毛将军见笑了。”黄石大言不惭地认了下来。
  “原来黄游击有这样的志向啊,”毛文龙微笑了起来,这笑容里充满了友善,给人暖洋洋的感觉:“了不起!”
  这笑容让黄石心中一喜,他字斟句酌地说道:“末将曾经是个乞丐,气运不济的时候靠给人算命糊口。”
  这两句话出口以后,黄石注意到毛文龙的表情变得微妙起来,历史上记载少年时代的毛文龙穷困潦倒,也是靠算命、要饭为生。
  “让毛将军见笑了,所谓算命就是骗一口饭吃而已。如果没有算命的生意,小人就沿街乞讨,饥一顿饱一顿,勉强不饿死,但是小人
饥寒交迫的时候,也一直有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理想。”
  孔有得听得哈哈大笑,而毛文龙则微笑着摇头不已,右手无意识地用手指敲打着面前的桌面,他想起自己落魄的时候就对亲戚口出大
言:不封侯、不罢休。被亲朋引为奇闻,讥笑得体无完肤,当时简直被臊得要钻到地里面。
  黄石继续说下去:“建奴叛乱,王化贞大人要人潜入建奴军中作习作,众人皆畏惧不敢前往,而小人虽然知道这任务九死一生,但是
却欣然领命,因为富贵险中求啊。”
  孔有德赞了一句:“兄弟果然好胆魄。”
  而毛文龙还是默不作声,当年王化贞招募壮士出击辽东,广宁十几万将士都不敢去,毛文龙挑了不到二百士兵就出海三千里,奇袭镇
江,斩后金守将,复土四百里。这是大明第一次反击胜利、第一次斩将、第一次献俘阙下,更是第一次收复失地。毛文龙也是靠赌命一击
,才捞到了副总兵职务。
  黄石又干了一大碗酒,打定了装醉说酒话的主意:“众人皆以为黄某忠义,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西平一战,孙得功那贼让我去送死
,要是我真的忠义就应该一死报国家,但是黄石自问还没有成就一番事业,说什么也不肯死,所以一定要逃回广宁,一定要拼死杀孙贼立
功。黄某不怕别人说我怕死,但是黄石怕死得默默无闻。”
  “兄弟你醉了。”孔有德见黄石越说越不象话,就想来拉他。
  黄石甩开他继续:“我要是真的忠义,旅顺外一战就应该和士兵同生共死,但是我自诩英雄,绝不肯白白去死!”
  这话让孔有德也沉默下来,他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倒是毛文龙低低说了一句:“英雄本色,真英雄方能本色!”
  毛文龙此时想起了他在镇江、龙川两次化妆成小兵逃亡的经历。兵败之际毛文龙也是不肯死在阵前,而是想逃一条命继续他收复辽地
、封侯萌子的理想。
  “大人明鉴,”黄石向着毛文龙一抱拳,舌头已经都喝得大了:“黄某自认为是堂堂大丈夫,而大丈夫岂能不名扬天下,岂能不封妻
萌子?所以我不愿意去山海关,那里没有机会名扬天下,不能封侯拜将。”
  “大丈夫自然是要名扬天下。”孔有德符合了一句,又端了一碗酒敬黄石:“兄弟我敬你。”
  黄石和孔有德两个人最终都是喝得酩酊大醉,毛文龙却再也没有喝一碗。他让亲兵把两个人扶出去休息,独自一个人留在桌子前,又
把张盘的信翻出来看了一遍,然后默默回忆和黄石在镇江的初次见面。
  “和我很像的人,野心勃勃也很有本事,简直就是二十年前的我啊,就是经历也几乎是我的翻版。这种的人是不该默默无闻的——就
像我自己……”
  黄石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如果最终还是要灰溜溜地去山海关,那他就无法面对这一路追随而来的忠诚部下,对军人来说,损失再惨重
都可以理解,但毫无意义的伤亡却无法接受。
  毛文龙在心里斟酌着利弊,王化贞的恩情是他毕生不忘的一件事情,为了替王化贞脱罪,历史上毛文龙曾经六次上书,屡次想用自己
的军功保王化贞不死。
  “对我这种人来说,建功的机会才是恩情,孙得功给他一个女儿,却要毁了他的前途。如果换做我遭遇到这种事儿,孙得功也不是恩
人而是仇人了罢。晤,当年是王化贞大人拉了我一把,让我出人头地,现在我是不是也应该拉他一把呢?”(第六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七节
  “毛军门授予我东江游击、领长生督司,归还旧部并领一千壮丁。”黄石得意洋洋地向部下介绍了情况。
  本来根据辽东巡抚王在晋的命令,黄石必须立刻前往山海关,这让他昨晚度过了不眠的一夜。今天早上,毛文龙给黄石看了一封信;
“这是我写给辽东经略的信,本将向他要你。”
  信中首先声称辽东战局很紧张,毛文龙大吐了一堆苦水,然后宣称要立刻反攻,所以正需要黄石这样的猛将。
  然后就是抱怨,毛文龙指出,天启元年以来,除了天子赐下的五万内币,东江一粒米、一颗豆、一钱银都没有收到。他很委婉地指出
,辽东经略既然以上峰的口吻要人,那就应该尽快把欠饷发下来。
  毛文龙还开了个价:十五万两银子和十二万石米,这是一万士兵一年的军饷和口粮,此外还有武器和布匹。
  “如果辽东经略真的给了……”毛文龙微笑着说:“那本将就只好把黄游击卖了。”
  黄石奉还了信件,勉强按耐住心中的感激:“大人厚爱,末将杀身难报。”
  “好,本将正式任命黄游击为东江游击,即日将发往兵部报备。”毛文龙很慷慨地没有降低品级,这让黄石有些惊讶,但是马上就得
到了答案。
  毛文龙敲着王在晋的来函:“黄游击已经是都指挥佥事,看王经略的意思,你到了辽镇怎么也能得到参将,本将却只能给你一个游击
,黄将军可不要嫌少啊。”
  “末将初到东江,寸功未立,本来也不敢要求太多。”
  如果一下子授予黄石参将,毛文龙也怕嫡系手下有怨言,现在看黄石这样上路,他也很满意:“黄将军能理解我的难处就好,现在我
交代一下黄将军的工作。”
  毛文龙的意思是黄石就留在皮岛中军,作为东江本部使用。虽说靠近毛文龙本部,物资和兵员都更有保障,但是黄石犹豫再三,还是
提出外放地方。
  “长生岛?”几个千总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齐声发问:“在哪里?”
  “旅顺西北,很大的岛,我们的大长生岛不用说,就是小长生岛也比这东江要大。”黄石随口介绍着情况,让张再弟摊开地图,指向
了渤海内弯的一个位置,就在复州南边一点儿,和金州也不远。
  “这么好啊。”金求德先是喜形于色,但马上又是疑云大起:“那怎么轮的倒我们?”
  “一个荒岛,没有人迹,此外,这里是南、北信口。”黄石指着岛屿和大陆间窄窄的海峡说:“冬季会封冻十几天到几十天,冰面结
实到可以让骑兵通过。”
  黄石认为自己并非毛文龙嫡系出身,留在东江本部也未必有多大前途,还不如出去经营一个独立岛屿。不过这个危险地点却是黄石自
己挑的,太小的岛过于依赖东江本部支持,不利于扩充军队。
  在黄石原本的时空,长生岛在共和国建立后改名长兴岛,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大岛,占地三十余万亩。共和国时期,这个岛并不以农
业见长,而主要是以养殖业、旅游业和造船业为经济支柱,开发了很多养殖鱼场和天然温泉。
  可惜黄石并不知道这些,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岛在地图上的醒目面积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