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明史 作者:张廷玉 >

第615节

明史 作者:张廷玉-第615节

小说: 明史 作者:张廷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尤善。或劝之仕,
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王祎相上下。太祖下
金华,召见,命与许元等会食中书省。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
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授衢州
教授。洪武初,聘修《元史》,书成,受赉归。爱北山泉石,卜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
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人,宋门下侍郎辙之裔也。父友龙,受业许谦之门,官萧山
令,行省都事。明师下浙东,坐长子仕闽,谪徙滁州。李善长奏官之,力辞归。伯衡警
敏绝伦,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元末贡于乡。太祖置礼贤馆,伯衡与焉。岁丙午用为
国子学录,迁学正。被荐,召见,擢翰林编修。力辞,乞省觐归。洪武十年,学士宋濂
致仕,太祖问谁可代者,濂对曰:“伯衡,臣乡人,学博行修,文词蔚赡有法。”太祖
即征之,入见,复以疾辞,赐衣钞而还。二十一年聘主会试,事竣复辞还。寻为处州教
授,坐表笺误,下吏死。二子恬、怡,救父,并被刑。
    王冕,字元章,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墓乃返,亡其
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
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
事性。屡应举不中,弃去,北游燕都,客秘书卿泰不花家,拟以馆职荐,力辞不就。既
归,每大言天下将乱,携妻孥隐九里山,树梅千株,桃杏半之,自号梅花屋主,善画梅,
求者踵至,以幅长短为得米之差。尝仿《周官》著书一卷,曰:“持此遇明主,伊、吕
事业不难致也。”太祖下婺州,物色得之,置幕府,授谘议参军,一夕病卒。
    同时郭奎、刘炳皆早参戎幕,以诗名。奎,字子章,巢县人。从余阙学,治经,阙
亟称之。太祖为吴国公,来归,从事幕府。硃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命奎参其军事,
文正得罪,奎坐诛。炳,字彦昺,鄱阳人。至正中,从军于浙。太祖起淮南,献书言事,
用为中书典签。洪武初,从事大都督府,出为知县。阅两考,以病告归,久之卒。
    戴良,字叔能,浦江人。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学古文于黄溍、柳
贯、吴莱。贯卒,经纪其家。太祖初定金华,命与胡翰等十二人会食省中,日二人更番
讲经、史,陈治道。明年,用良为学正,与宋濂、叶仪辈训诸生。太祖既旋师,良忽弃
官逸去。辛丑,元顺帝用荐者言,授良江北行省儒学提举。良见时事不可为,避地吴中,
依张士诚。久之,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间行归扩廓军,道梗,寓昌乐
数年。洪武六年始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太祖物色得之。十五年召至京师,试以文,
命居会同馆,日给大官膳,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明年四月暴卒,盖自裁也。元
亡后,惟良与王逢不忘故主,每形于歌诗,故卒不获其死云。良世居金华九灵山下,自
号九灵山人。
    逢,字原吉,江阴人。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张士诚据吴,
其弟士德用逢策,北降于元以拒明。太祖灭士诚,欲辟用之,坚卧不起,隐上海之乌泾,
歌咏自适。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征,有司敦迫上道。时子掖为通事司令,以父年高,叩头
泣请,乃命吏部符止之。又六年卒,年七十,有《梧溪诗集》七卷。逢自称席帽山人。
    时又有丁鹤年者,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世商。元世祖征西域,军乏饟,
老丁杖策军门,尽以赀献。论功,赐田宅京师,奉朝请。乌马儿累官甘肃行省左丞。父
职马禄丁,以世廕为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解官,留葬其地。至正壬辰,武昌被兵,
鹤年年十八,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
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僧舍,卖浆自给。及海内大定,牒请还武昌,
而生母已道阻前死,瘗东村废宅中,鹤年恸哭行求,母告以梦,乃啮血沁骨,敛而葬焉。
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鹤年自以家世仕元,不忘故国,顺帝北遁后,饮泣赋诗,情
词凄恻。晚学浮屠法,庐居父墓,以永乐中卒。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楚昭、庄二王
咸礼敬之。正统中,宪王刻其遗文行世。
    危素,字太仆,金溪人,唐抚州刺史全讽之后。少通《五经》,游吴澄、范梈门。
至正元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成,赐金及宫人,不受。
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纂后妃等传,事逸无据,素买饧饼馈宦寺,叩之得实,乃笔诸
书,卒为全史。迁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转大司农丞、礼部尚
书。
    时乱将亟,素每抗论得失。十八年参中书省事,请专任平章定住总西方兵,毋迎帝
师悮军事,用普颜不花为参政,经略江南,立兵农宣抚使司以安畿内,任贤守令以抚流
窜之民。且曰:“今日之事,宜卧薪尝胆,力图中兴。”寻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二十
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言事不报,弃官居房山。素为
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上都宫殿火,敕重建大安、睿思二阁,素谏止之。请亲祀
南郊,筑北郊,以斥合祭之失。因进讲陈民间疾苦,诏为发钱粟振河南、永平民。淮南
兵乱,素往廉问,假便宜发楮币,振维扬、京口饥。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
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入,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寺僧大梓力
挽起之,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素遂止。兵迫史库,往告镇抚吴
勉辈出之,《元实录》得无失。
    洪武二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顷
之,坐失朝,被劾罢。居一岁,复故官,兼弘文馆学士,赐小库,免朝谒。尝偕诸学士
赐宴,屡遣内官劝之酒,御制诗一章,以示恩宠,命各以诗进,素诗最后成,帝独览而
善之曰:“素老成,有先忧之意。”时素已七十余矣。御史王著等论素亡国之臣,不宜
列侍从,诏谪居和州,守余阙庙,岁余卒。
    先是,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
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
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素在翰林时,宴见,备言始末。帝叹息良久,命北平守将购得颅骨于西僧汝纳所,谕有
司厝于高坐寺西北。其明年,绍兴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故陵,实自素发之云。
    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
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
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
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
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
    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
以宁与硃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
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
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令,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
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
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
    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补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
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
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
史藁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
    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
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
    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乱,弃官,客扬州。久
之,复避地上海。居母丧尽礼。张士诚据姑苏,遣人招之,拒不纳。吴元年,太祖命中
书省檄起之。裕伯对使者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
不孝也。”乃上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病不出。帝乃手书谕之曰:“海滨民好
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涕泗横流,不得已,
偕使者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与张以宁等扈从,登钟山拥翠亭,给笔札赋诗,
甚见宠待。二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三年始诏设科取士,以裕伯与御史中丞刘基
为京畿主考官。裕伯博辨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出知陇州,卒于官。
    赵壎,字伯友,新喻人,好学,工属文。元至正中举于乡,为上犹教谕。洪武二年,
太祖诏修《元史》,命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官,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
官,征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僖、陶凯、陈基、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
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谢徽为纂修官,而壎与焉。以是年二月,开局天界
寺,取元《经世大典》诸书,用资参考。至八月成,诸儒并赐赍遣归。而顺帝一朝史犹
未备,乃命儒士欧阳祐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还朝,重开史局,仍以宋濂、王祎为
总裁,征四方文学士硃右、贝琼、硃廉、王彝、张孟兼、高逊志、李懋、李汶、张宣、
张简、杜寅、殷弼、俞寅及壎为纂修官。先后纂修三十人,两局并与者,壎一人而已。
阅六月,书成,诸儒多授官,惟壎及硃右、硃廉不受归。
    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高丽遣使朝贡,赐宴,乐作,使者以国丧辞。熏进曰:
“小国之丧,不废大国之礼。”太祖甚悦,命与宋濂同职史馆,濂兄事之。尝奉诏撰
《甘露颂》,太祖称善。出为靖江王府长史,卒。
    始与壎同纂修者汪克宽、陶凯、曾鲁、高启、赵汸、贝琼、高逊志并有传,今自宋
僖以下可考者,附著于篇。
    宋僖,字无逸,余姚人。元繁昌教谕,遭乱归。史事竣,命典福建乡试。
    陈基,字敬初,临海人。少与兄聚受业于义乌黄溍,从溍游京师,授经筵检讨。尝
为人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顺帝欲罪之,引避归里。已,奉母入吴,参太尉张士
诚军事。士诚称王,基独谏止,欲杀之,不果。吴平,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洪武
三年冬卒。初,士诚与太祖相持,基在其幕府,书檄多指斥,及吴亡,吴臣多见诛,基
独免。世所传《夷白集》,其指斥之文犹备列云。
    张文海,鄞人,与同里傅恕并入史馆。
    徐尊生,字大年,淳安人。《元史》成,受赐归,复同修日历。后以宋濂荐授翰林
应奉,文字草制,悉称旨。寻以老疾辞还。
    傅恕,字如心,鄞人。学通经史,与同郡乌斯道、郑真皆有文名。洪武二年诣阙陈
治道十二策,曰:正朝廷、重守令、驭外蕃、增禄秩、均民田、更法役、黜异端、易服
制、兴学校、慎选举、罢榷盐、停榷茶。太祖嘉纳之,遂命修《元史》。事竣,授博野
知县,后坐累死。
    斯道,字继善,慈溪人,与兄本良俱有学行。洪武中,斯道被荐授石龙知县,调永
新,坐事谪役定远,放还,卒。斯道工古文,兼精书法。子缉,亦善诗文。洪武四年举
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傅著,字则明,长洲人。史成,归为常熟教谕。魏观行乡饮酒礼,长洲教谕周敏侍
其父南老,著侍其父玉,皆降而北面立,观礼者以为盛事焉。历官知府,卒。
    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