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

第57节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第57节

小说: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六气亦有时而内淫。且因脏腑阴阳之有馀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於气运之外,又有所留,为阴阳之  也。脉滑为邪有馀,故留滞为风疝,风谓其动,疝谓其聚也。涩为本气不足,故不能胜邪而成积,疝与积,概指其聚而积者,非特前阴少腹之病也。    虽然,《内经》之言  ,固可阐而明之矣,而仲景书又有所谓血  者,曰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劳疲汗出,卧不吐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大抵此症原於质虚劳倦之故。说以尊荣者,素安闲,故骨弱。素膏粱,故肌肤盛。一旦疲劳汗出,则气竭表虚,因而卧则神不敛,或时动摇而微风乘之。此时本气弱疲,劳又耗气,汗则阳气泄,卧则阳气伏,则外之阳气不能固闭,荣气又复动摇,风虽微而易入,故风与血相搏而成  也。然风搏於中上二焦,寸口关上,脉必微涩。而邪之前锋,早及下焦,尺中必见小紧,得如此脉,而又身体不仁,如风  状,故知为血  症也(宜黄儀桂枝五物汤)。仲景书又有所谓胸  者,其为症状不一,曰胸  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此则胸  实症的脉,凡患胸  者皆然(宜栝蒌薤白白酒汤)。至其症状,又有杂出者,曰胸  (以下凡言胸  ,皆具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状,而又及有他症),不得卧,胸背彻痛,则症兼支饮矣。说不得卧,由於有饮,饮原不痛,饮由胸  ,故心痛彻背也(宜栝蒌薤白半夏汤)。曰胸  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乃上焦阳微,而客气动鬲,故有心痞胸满之象。其言留气,即客气,至胁下逆抢心,则不特上焦虚,而中焦亦虚,阴邪得以据之也(宜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叁汤)。曰胸  胸中气塞,短气,夫胸既  ,而又言气塞、短气,是较喘息等,更觉幽闭不通,邪气之有馀,实甚也(宜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生姜汤)。曰胸  缓急者,乃胸  之邪,淫及於筋,故肢节之筋,有缓有急也(宜薏苡附子散)。曰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二节俱不贯胸  字,是不必具有胸  实症,而各自成病耳。说阴邪凝结,心中乃痞,心中之痞,因初时气逆,迨至心痛如悬,则前因逆而邪痞心中者,後乃邪结心中而下反如空也(宜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与背本两处,中有空窍,乃正气所贮,以通上下者。今痛则相彻,是正气之虚,寒邪乘虚而相搏结也(宜乌头赤石脂丸)。然则仲景言血  、胸  二症,固均属阳虚之疾,不与他  症相同,故於血  谓宜针引阳气,於胸  谓当全责阳虚也。此又於《内经》脏腑阴阳诸  之外,所可详及者。    然而风、寒、湿三气之相胜,其为病亦在可枚举者。风胜为行  ,游行上下,随其虚处,风邪与正气相搏,聚於关节,筋弛脉缓,痛无定处,古名走注,今名流火,俗有鬼箭风之说,亦此类(宜防风汤)。而其所统之病,有湿伤肾,肾不生肝,肝风挟湿,走注四肢肩侳者(宜苡仁散)。有肢节肿痛,日夜无已时者(宜没药散、虎骨丸,控涎丹亦可)。寒胜为痛  ,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痛有定处,是名痛风,又名白虎历节风(宜加减五积散)。而其所统之病,有兼风者(宜加减乌药顺气散)。有兼湿而天阴即发,身体沉重者(宜除湿捐  汤。在上加桂枝、桔梗、威灵仙,在下加防己、木通、牛膝)。有兼痰者(宜豁痰汤)。有兼火者(宜四物汤多加酒柏、竹沥、姜汁)。有兼湿热(者宜二妙散)。有兼血瘀者(宜桃红饮子)。有昼静夜发痛如虎咬,此正名白虎历节风。大约掣因多寒,肿因多湿,汗因多风,特以其原由症状之繁,另详条款於後。湿胜为着  ,病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精神昏塞,皮肤不仁(宜茯苓川芎汤)。而其所统之症,不外麻木,另详麻木条中。大约风胜之脉必浮,寒胜之脉必涩,湿胜之脉必缓,三  各有所胜,治药则以胜者为主,然亦不可举一废二,以三气本杂合成病也。三  之外,更有热  ,由脏腑移热,复遇外邪,故身热,唇口反裂,皮肤色变也(宜升麻汤)。更有周  ,由犯三气遍及於身,故周身俱痛也(宜蠲  汤)。更有支饮,夫支饮本痰饮中症,此则兼有  病,故复详於此,仍列其名为支饮,其原由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故手足麻  ,臂痛不举,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  也(宜茯苓汤)。以上三症皆  之属,而  症多兼麻木,说麻犹  也,虽不知痛痒,尚觉气微流行,非若木之痛痒不知,即气亦不流行者,而麻木原委,另详本篇。  又与风与痿相类,《灵枢》曰:病在阳曰风,病在阴曰  ,阴阳俱病曰风  。阳者,表与上。阴者,里与下也。总之,  本气闭不通,或痛或痒,或顽麻,或手足缓弱,与痿病相似。但痿因血虚火盛,肺焦而成。  因风、寒、湿气侵入而成也。  又为中风之一,然虽一例,而受病各异,  兼三气,因阴受之。中风则阳受之也。学医者能神而明之,类而推之,切而治之,可以司人之命矣。  ”脉  法〔      《脉经》曰:脉涩而紧为  痛。《脉诀》曰:风寒湿气合而为  ,浮涩而紧,三脉乃备。《玉机》曰:脉大而涩为  ,脉来急亦为  也。    ”诸  原由症治〔      《内经》曰:汗出而风吹之,血凝於肤者则为  。又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  。又曰:虚邪中人,留而不去,则为  。卫气不行,则为不仁。又曰:  病痛者寒气多,有寒故痛也。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仁。其或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或热者,阴气少,阳气多,病气胜阳乘阴,故为  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盛也。阳气少,阴气多,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类聚》曰:不仁者何以明之?仁者,柔也。不仁,谓不柔和也。痛痒不知,寒热不知,灸刺不知,是谓不仁也。《入门》曰:  之初起,骤用叁儀归地,则气郁滞而邪不散,只以行湿流气药主之。《玉机》曰:三气袭入经络,久而不已,则入五脏,或入六腑,随其脏腑之哄、合,以施针灸,仍服逐三气发散等药,自愈。又曰:  症因虚而感,三邪既着体不去,则须制对症之药,日夜饮之,虽留连不去,能守病禁,不令入脏,亦可扶持也。《入门》曰:  病虽守禁忌,凡味酸伤筋则缓,味咸伤骨则痿,令人发热,变为痛  、麻木等证。慎疾者,须戒鱼腥面酱酒醋。肉属阳大能助火,亦宜量吃,痛风诸  皆然。鳌按:  症有手足缓弱者,有筋挛不伸者,有偏活不遂者,有肌肉不仁者,其形症往往与风痿相似,而後世医治之法,亦往往与风痿相混,此千古之大误也。总之风则阳受,  则阴受,此二语实为风  病之炯鉴,益可见治法不当混施。且  病多重痛沉着,一时未易得去,其不可轻视也明矣。3
 白虎历节风  痛  之一症也。以其痛循历遍身百节,故曰历节。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日白虎历节。其原皆由风、寒、湿入於经络,致气血凝滞,津液稽留,久而怫郁、坚牢,荣卫之气阻碍难行,正邪交战,故作痛不止也。而所以致三气作患之故,则或饮酒当风,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或行立寒冰,或体虚肤空,掩护不谨,而此三气,乃与血气相搏,遍历关节,遂成此症。日久不治令人骨节蹉跌,固未可轻视也。试言其症状,必短气,自汗,头眩欲吐,手指挛曲,身  傭? ~如脱,渐至摧落,其痛如掣,不得屈伸,须当大作汤丸,不可拘以寻常之剂。然其方药又必各因病之原由轻重。如由血虚、血热、血瘀,则必调血行血(宜趁痛散)。或由风湿相搏,肢节肿痛,不可屈伸,则必疏风理湿(宜大羌活汤)。或由风湿麻  ,走注疼痛,为偏活,为暴喑,则必散郁开结(宜防风天麻丸)。或由风湿与痰与死血,致走注刺痛,其痛处或肿或红,则必宣邪通气(宜疏风活血汤)。或由血虚阴火而痛,及腰以下湿热注痛,则必养阴清热(宜潜行散)。或由风冷侵入气血,气滞血凝,周身麻痛,则必祛寒散邪(宜五灵丸)。或由风毒攻注皮肤骨髓之间,痛无定所,午静夜剧,筋脉拘挛,屈伸不得,则必解结疏坚(宜定痛散)。或由痰注百节,痛无一定,久乃变成风毒,沦骨入髓,反致不移其处,则必搜邪去毒(宜虎骨散、加减虎膏散)。或由风气游行,痛无常处,如虫行遍体,日静夜剧,则必宣风利气(宜麝香丸)。或由火甚而肢节痛,湿甚而肌肉肿,并受风寒而发动於经络之中,湿热流注於节腠之际,则必排解内外(宜灵仙除痛饮)。或由湿痰流注,痛及肩背,则必豁痰开结(宜半夏苓术汤)。其馀三气所伤,或犹轻浅,总必以疏风、驱寒、除湿为主(宜龙虎丹、活络丹、捉虎丹、乳香定痛丸)。说以其痛如掣者为寒多,其肿如脱者为湿多,其肢节间或黄汗出者为风多,而三气之为患,固变幻若斯之甚也。    ”历节风原由症治〔    丹溪曰:此症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涨腾,其後或涉水,或坐湿,或当风,热血得寒,淤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於阴也,治宜辛温疏散,开发腠理,血行气和,其病自安。又曰:治痛风大法,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酒芩,在上加羌活、威灵仙、桂枝、桔梗,在下加牛膝、防己、黄柏、木通。又曰:薄桂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至痛处。《医鉴》曰:白虎历节,亦是风、寒、湿三气乘之也。东垣曰:痛风多属血虚,血虚然後寒热得以侵之,多用芎、归,佐以桃仁、红花、薄桂、威灵仙,或用趁痛散。《纲目》曰:丹溪治法,主血热、血虚、血瘀,或挟痰,皆不离四物汤、潜行散、黄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陈皮、苍术、姜汁,随症加减,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也。治诸  方三十五  汤    ”总治〔    人叁  茯苓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术  细辛  甘草  五味子姜  如肝、心、肾三  ,当倍用川芎。    此方专治风寒湿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      五苓散  ”肠  〔      白术  茯苓  肉桂  猪苓  泽泻    肾沥汤    ”胞  〔    麦冬  犀角  杜仲  桔梗  赤芍  木通  桑皮  桑螵    五加皮  羊肾    蠲  汤    ”周  〔    当归  赤芍  黄儀  防风  姜黄  羌活各钱半  甘草五分姜五片  枣二枚    此方专治手冷  。一云冷痹者,身寒不热,腰脚沉重,即寒  之甚者。    黄儀桂枝五物汤    ”血  〔    黄儀桂枝  白芍各三钱  姜六  枣二  日三服。一方加人叁。    瓜蒌薤百白酒汤    ”胸  〔  瓜蒌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三味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    ”又〔    栝蒌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煎取四升,温取一升,日三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    ”又〔    枳实二两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厚朴四两  栝蒌一枚捣  水五升,煎取二升。    人叁汤    ”又〔    人叁  甘草  乾姜白术各三钱  水八升,煎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茯苓杏仁甘草汤    ”又〔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水一斗,煎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姜汤    ”又〔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水五升,煎二升,分温再服。    薏苡附子汤    ”又〔    苡仁十五两附子十枚炮  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桂枝生姜枳实汤    ”又〔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水六升,煎三升,分温三服。                    赤石脂丸    ”又〔    乌头一分  蜀椒二分  附子一分  乾姜一分  赤百脂二分    防风汤    ”行  〔    防风钱半  当归赤苓  独活  杏仁  桂心  甘草各一钱  麻黄五分  黄芩  秦艽  葛根各三分  姜五枣二    此方专治行  ,走注无定。    苡仁散    ”走注〔    苡仁  川芎  当归  乾姜  肉桂  川乌  羌活  独活  麻黄防风  白术  甘草    没药散    ”肢节痛〔    没药  虎骨等分,每末三钱,酒下。    此方兼治走注痛。    虎骨丸    ”又〔    虎骨  五灵脂  白胶  姜蚕  威灵仙各一两  乌头两半  酒糊丸。    控涎丹    ”又〔    加减五积散    ”痛  〔    茯苓  白芷半夏  川芎  当归  陈皮  乾姜  甘草  白芍  苍术  桔梗  桂枝  麻黄  厚朴    加减乌药顺气丸    ”因风〔    乌药麻黄  陈皮各二钱  姜蚕五分  川芎  枳壳白芷  甘草  桔梗各五钱  姜  枣    除湿捐  汤  ”因湿〔    苍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