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礼记 >

第29节

礼记-第29节

小说: 礼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缌。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 
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去麻服葛,葛带三重。 
期而小祥,练冠縓缘,要縓不除。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男子何为 
除乎首也?妇人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妇人重带,除服者先重者, 
易服者易轻者。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纤,无所不佩。 
易服者何为易轻者也?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 
重者特。既练,遭大功之丧,麻葛重。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大功 
之丧,麻葛兼服之。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 
同。大功之葛,与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与缌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 
兼服之服重者,则易轻者也。 

大意 

     本篇之所以名为“间传”,郑玄认为是因记载丧服之间的轻重所宜 
而得名;吴澄则认为此篇非释经之正传,故名“间传”。本篇列述居丧 
之中的容貌、声音、言语、饮食、居处、衣服和种种要求,阐明丧礼的 
道理,尤其是“明亲疏之别”的意义。 

…  33…

                             三年问第三十八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 
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 
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 
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 
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 
焉,鸣号焉,蹢■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 
噍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 
至死不穷。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 
曾鸟鲁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 
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 
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 
     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 
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 
     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 
取法下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 
     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 
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 
丧也。” 

大意 

     本篇通过设立问答,阐明服丧年月时间的意义,即所谓“称情而立 
文”。其中以说明三年之丧为主,故名之为“三年问”。 

…  34…

                               深衣第三十九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 
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 
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 
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 
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 《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 
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 
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 
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 
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大意 

     本篇主要是讲解深衣的各种制度及其含义。孔颖达认为,深衣是诸 
侯、大丈、士晚上穿的一种衣服。但也有人认为深衣是闲居所穿的一种 
衣服。篇中多以求数原理解释深衣的制度,可见本篇受阴阳家影响很大。 

…  35…

                               投壶第四十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 
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 
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既赐 
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 
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 
主人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 
位,揖宾就筵。 
     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算兴。请宾曰: 
 “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 
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命弦者曰:“请奏《狸 
首》,间若一。”大师曰“诺。”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宾党于右, 
主党于左。 
     卒投。司射执算曰:“左右卒投。请数。”二算为纯,一纯以取; 
一算为奇。遂以奇算告,曰:“某贤于某若干纯。”奇则曰:“奇”, 
均则曰:“左右钧”。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 
灌。”胜者跪曰:“敬养。” 
     正爵既行,请立马。马各直其算,一马从二马,以庆。庆礼曰:“三 
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 
     正爵既行,请撤马。 
     算多少,视其坐。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算,长尺 
二寸。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 
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鲁令弟子辞曰:“毋■,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 
爵!”薛令弟子辞曰:“毋■,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 
     鼓:○□○○□□○□○○□半○□○□○○○——○□○鲁鼓。 
○□○○○□□○□○○□□○□○○□□○半○□○○○□□○—— 
薛鼓。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 
     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鲁鼓:○□○○□□○○半○□○○□○○○○□○□○。薛鼓: 
○□○○○○□○□○□○○○□○□○○□○半○□○□○○○○□ 
○。 

大意 

     本篇记录投壶的礼节和规矩。投壶是古代大夫、士宴会时的一种游 
戏。篇中亦有一些错简。 

…  36…

                               儒行第四十一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 
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 
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 
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孔子待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 
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 
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 
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 
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 
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 
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 
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 
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 
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 
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 
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 
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至,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 
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 
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 
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 
如此者。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 
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 
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 
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 
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 
此者。 

…  37…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 
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 
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 
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 
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 
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 
不敢以儒为戏。” 

大意 

     本篇假托孔子与鲁哀公的谈话,历述儒者的行为,故称为“儒行”。 
篇中列举儒者的品德、行为、目的等多项特点,如自立、容貌、备豫、 
近人、特立独行、刚毅、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规为、交 
友、尊让等等。 

…  38…

                              大学第四十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 
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 
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 
于外,故君子必慎基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