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 >

第36节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第36节

小说: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编:1905——1976)

1957年 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氏: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
  “邵氏”这个名字近年来为内地观众有所熟悉,是因为一系列如《独臂刀》、《大醉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老片经数玛修复以后得以重现,宛如从时间和空间的那头突然现身,告诉我们邵氏曾经缔造了怎样影响后人的武侠片和黄梅调电影。
  在香港电影进入史上最低点的“冰河期”时,回顾邵氏数十年风雨历程也成为一件令人唏嘘感慨的事情,而如果能从中获得些许对当下有所借鉴的经验,那就是邵氏这个被称为“活化石”的电影王国跨越时间的力量。但无论如何,邵氏都不是一个有可能再被重现的神话,它所呈现得最为精彩的那部大戏,其实就是自己的历史。
  口述影像:商人精明本色 独特家族企业
  邵氏兄弟是宁波人,一门四杰,大哥仁杰、二哥仁枥、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于做电影生意要出名,父亲不同意。于是另起外号,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叫逸夫。邵氏兄弟天生具有经商的精明头脑,比较知名的事情是邵醉翁力捧陈玉梅的逸事,由于当时“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邵醉翁决定巨资捧陈玉梅成为影后,结果陈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电影公司也永远不能挖走了。所谓长兄如父,邵醉翁集邵老大、总经理、导演于一身,其长袖善舞的精明为兄弟们树立榜样,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四兄弟中老二任会计掌握内部财务开支,从源头上把关,老三和邵逸夫任发行,几兄弟不仅在公司行政上相互协调,在影片拍摄上也全员出动。公司成立之初,生产的11部影片,基本上是老大执导;老二、老三独立或联合编剧;邵逸夫不仅会编剧还能做摄影。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家长式的管理,最大限度缩短制作周期,因此使影片具有很强竞争力。当然这必然造成一些影片质量欠佳,也为同行间诟病。
  邵氏兄弟分道扬镳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等,而它们又分别有什么来头呢?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并将之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进入50年代后期,由于电懋的成立,竞争越发激烈,小成本制作策略已无力招架。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的业务,转而大量收购戏院及从事地产业。1957年,年届五十的邵逸夫回到香港,想接掌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兄弟俩最终决定在业务上分道扬镳。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
  邵氏称霸天下20年
  在邵氏字典中“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于是如何赚钱就看邵逸夫的几个高招,首先是清水湾开山填土,大兴土木建造“邵氏影城”,有大型隔音摄影棚、置景场、办公大楼及彩色冲印厂,员工宿舍及各种技术室,是远东最大片厂。邵逸夫还打造了一套管治制度,保障片厂可流水作业。从1959年建厂到1979年的20年间是邵氏称霸天下的时代,尤其是前10年,也是邵氏王国的黄金时代,阵容强大,出片水准高,当时实施的计划就是——投大资、拍大片、赚大钱。而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大导演逐渐组建自己的制作队伍,演变出不同的派系阵营。邵逸夫自18岁开始就直接面对观众,哪些影片一定卖钱、哪些影片可能冷门,都很清楚,可以说他是在观众群中成长的,所以贯穿始终的就是“观众至上”的传统。
  克己之功和容人之量
  作为一位资本家除了善于经商的精明头脑外,克勤、克俭表率作用也是关键所在。邵逸夫的勤奋和毅力非一般人能比,如张彻所说“每天工作16小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每个月开拍影片剧本、故事,他要亲自审阅,自己不看剧本时,由导演或看剧本人向他报告,由他最后裁决。”邵逸夫曾说,他没有娱乐,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娱乐,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看六七百部片。
  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是令员工最佩服的地方,他自己每天9点一定到片厂,工作人员迟到可以容忍,开会、试片等,他一定先到,其他人员迟到也不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金牌导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业高峰期离开邵氏到台湾另谋发展,并带走大批技工好手,几乎动摇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爱才如命,70年代允诺他重返邵氏,这或许只有邵逸夫能够做到。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编:1905——1976)

“难忘的1959”之《林则徐》
赵丹表演史上一个新里程碑
  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创作高峰的出现,首先是经过十年的发展,电影工作者在思想、业务、创作各方面都趋于成熟,而且同时又与特殊的历史机遇有关。早在195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就决定在文化领域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电影献礼是其中一项。当年推出了《林则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今天我休息》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写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被称为“难忘的1959”。
  口述影像:激烈时世下,他愿策马西行——郑大里回忆父亲郑君里与赵丹的情谊
  总理送来“抗英战斗诗”
  《林则徐》的编剧是吕宕和叶元,他们的剧本写得很好,由父亲和范岑导演,当时在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历史观指导下,就在影片中特别突出了人民群众在这场战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这部影片在创作上还是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当时父亲也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在拍这部影片,因为是大场面要动用很多群众,而当时“大跃进”风气还没有过去,讲究拍片要“多、快、好、省”,恨不得一天拍完一百个镜头。但父亲是无法这么做的,他始终控制住影片的拍摄速度以保证影片的艺术质量,一天至多十几个镜头。在这一点上,他是坚决不能“跟风”或者妥协的,后来在“整风”运动中父亲被戴的帽子就是拍片“少、慢、差、费”,这种压力既来自于上面,也来自于群众的议论。
  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父亲曾得到周总理的一封信,就在1958年的夏天,他特地委托人把他刚从广州得到的一首有关“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战斗诗送到摄制组,嘱咐父亲好好研究看如何把握广州人民奋起抵抗英侵略军的这条线。这封信我看过,印象很深,但是在“文革”中被抄家抄走了。
  赵丹和父亲的“哥们”情谊
  父亲和赵丹在解放前就很相熟了,早在赵丹在南通做话剧时,父亲去看戏时发现了他的演戏天赋,当然在解放前他们的合作并不是很多,只有在《乌鸦与麻雀》中有过密切的合作。父亲和赵丹的关系是“互不买账,又互相敬佩”,他们在创作上的交流很多,并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在创作上非常默契,像《聂耳》、《林则徐》等片以及预计想拍而没能完成的《李白与杜甫》,都是父亲想与之合作的影片。
  最突出的是《林则徐》中赵丹扮演的林则徐,父亲非常欣赏,希望用各个侧面展示林则徐的性格,在他的《话外音》中曾用这样的形容词来表达所期望的“正如我们把一颗宝石放在不同的光线下转动,它各个侧面便放射出珠光宝气一样。”赵丹做到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已经去世后,还是在“文革”期间的一个晚上,有人敲门,那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来我家,躲都躲不及呢,开门一看是赵丹和张瑞芳,他们是在路上碰到的说要来看看我的母亲,我和母亲当时都感到非常地震惊。在那个“红色恐怖”的时代,这样的举动值得敬佩,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的。
  光明的尾巴与策马西行
  父亲在解放前拍过《乌鸦与麻雀》这样市民味道非常足的影片,1950年还拍过《我们夫妇之间》这样的影片,你问我为什么他会在后来选择了这样的人物史诗片?这或许是他唯一能够选择的事情。因为父亲是一个性格比较激烈的人,有自己很鲜明的看法,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表达并不是“抵触情绪”。《我们夫妇之间》遭到批判,赵丹也因为《武训传》受到打击,但是如果就此转拍那些儿女情长的东西,他是不甘心也不愿意的,因为这些历史的、承载着理想的人物史诗片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必然的。最后,因为上面的要求使得影片安上了一个光明的结尾,而父亲希望的是林则徐策马西行的背影,这或许才是他的一种真实的态度吧!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编:1905——1976)


《青春之歌》剧照


歌剧演员出身的女明星谢芳


“难忘的1959”之《青春之歌》
    一代人的浪漫情怀
  1959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奇峰突起的一年,这一年生产的80部影片中有30部是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青春之歌》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影片之一,它在编、导、演、摄、美、音等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汹涌的革命激情和对英雄人物的礼赞,不仅在于影片拍摄的总体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还表现在“左”倾文艺思潮流行之时,它能给予有力的抵制。整个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闪耀在“难忘的1959”的星空。
  电影大历史:“一切让林道静听见,一切让林道静看见”
  《青春之歌》的成功首先是改编的成功。把一部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改编为电影,难度很大。影片呈现出来的是以林道静为绝对主角,文学剧本的第一稿开头同原小说一样,林道静“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的外边……”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青春之歌》就是林道静。正如崔嵬导演该片的一个原则:“一切让林道静听见,一切让林道静看见。”一切要有利于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林道静是绝对的主角。
  白杨错过“林道静”
  1958年末,为庆祝建国十周年,《青春之歌》由有关部门确定推上银幕。白杨得到《青春之歌》将拍电影的消息,曾数次来到北京,争取饰演该片的女主角林道静。而“北影”的著名电影导演崔嵬认为,林道静是个20来岁的青年,白杨来演年龄偏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杨希望通过姐姐杨沫,能够给她以帮助。杨沫曾做过努力,然而她的努力没能奏效。后来,杨沫又给白杨出主意,让她去找找夏衍等文艺界领导同志,后来的情况不得而知。但事情的结局是尽人皆知的——白杨未能在电影《青春之歌》一片中担任主角。《青春之歌》于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公映,由于崔嵬成功的导演,和影片优秀的演员、摄影阵容,以及女主角谢芳的成功表演获得一致好评。
  就是这件事,白杨和姐姐有所矛盾了,在一段时期她曾怪怨姐姐没有为之尽力。但是姐妹之间的亲情,使得二人最终还是言归于好。90年代后,杨沫和白杨都步入高龄,他们同卧病榻,1995年12月杨沫去世,9个月后,白杨也长逝于上海。
  谢芳与“林道静”一拍即合
  谢芳原名谢怀复,说起“谢芳”这个名字还与《青春之歌》有很密切的关系。1952年,团里安排宿舍,由于谢怀复这个名字太像男的,她被安排到男宿舍,闹过几次笑话后,团长建议她改一个名字,并亲自写了三个字让他抓阄。当时,她一把抓到一个“方”字,从此改名为“谢方”。1959年,谢方拍完《青春之歌》后就回了武汉,制作电影字幕的人只知道她名字的读音,于是就打成了“谢芳”。从此,谢方就将错就错的成为了“谢芳”。
  谢芳在出演《青春之歌》前已经有七、八年歌剧演员的经历,主演过的大型歌剧也有《小二黑结婚》、《刘三姐》、《货郎与小姐》等等。舞台上丰富的经验以及幼时家庭在音乐、文学方面的熏陶影响,使她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提到23岁时,那次偶然的机会去《青春之歌》试戏,谢芳回忆当时说:“让我试就去试试,试上了就好好拍,试不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