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66节

223-疡医大全-第166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略于未出之前。深言出速而稠密之害,不言留中而不出之祸。不知已出之毒外寇 
也,未出之毒内寇也,出速而稠密者外攻也,留中而不出者内攻也,内寇与外寇孰 
急,内攻与外攻祸孰烈。故痘已出而死者,多在旬日之外;痘不出而死者,多在六日 
之内。徒知御外寇而不知逐内寇,自古以来,诸贤之为计疏也。然其失计安在,惟 
在痘未出而急于解毒,缓于逐毒也,不知未出之毒不可解,但当汲汲逐之出外也。予 
深悟其理而明鉴其失,故长顾却虑,为未出以前诸证设法,惟明辨其虚实寒热以施 
治。实热者,宜发其壅滞,以逐毒出外;虚寒者,补助其气血,以逐毒出外。至于急 
用寒凉遏毒内攻等弊,则谆谆致戒,不厌再三。一以救前哲之失,一以开后人之迷,虽岐黄复起,不易吾言矣。 
喜泰顺曰∶初发悠悠身热,气息和平,二便如常,面容不改,睡卧安宁,便见痘 
来顺候。肌色青而 白,精神少而倦怠,此证断作虚看。痘出决然不振,再见便溏呕 
乳,只须补益为先。若还热甚而气粗,烦躁而不宁,谵语妄言,均为内热。如加喘 
满膨胀便秘,须知热壅。肌肤燥而毛色焦,口气热而身燔灼,此则蓄热郁遏,内证固 
重而外邪尤烈。腹胀口张而喘息,啼声不倦而哑嗄,五窍不通,须防出血;点来隐 
隐,只恐复留。吐乳更兼眼倦而青,又见摇跳狂乱不宁,发惊先兆。是故热盛者先 
宜清凉发散,不宜骤用苦寒发散,则毒得外出而热自解;苦寒则毒反冰伏而出愈难。 
故发散之剂,轻则如升麻葛根以疏其热;而 
烦躁壮盛者,非此何以定其标。重则用麻黄以开其壅,而喘急腹胀者,非此何以救 
其危。未萌先泻,有热证莫作虚看,无热证便为虚论,止热泻,次清凉,重加发散。 
治虚溏以温补,仍用开提。是以内虚误用寒凉,不特助伊芳作泻,实热如投温补,只 
恐转增剧烦。安静而能食,勿谓便实而可下,泄泻而烦热,莫言热证以投凉。 
又曰∶初发壮热,毛直皮焦,睡卧不宁,腮红睛赤,躁烦热渴,腹胀啼喘,大 
小便秘,兼之腰疼膝痛,口中臭气冲人,此毒火郁遏,大为险逆之途。医者当表下之, 
俟见之后,再看点粒色泽如何。 
邵氏曰∶发热一日,遍身只出红点,犹如蚕种,摸之并不扛手者死。发热时肠肚 
大痛,腰如被杖,临起痘时,痘又干燥,肠肚痛又不能止,更兼红点并不坚硬者,三 
日者后死。(先肠肚痛后止者,宜用助血药救之。)发热时身无大热,腹无疼痛,三日后缓缓现 
出红点,坚硬扛手者吉。发热时头面通红,俨如涂胭脂于满面者,五日后死。发热时 
声音忽变喉肿者,(清凉饮消之可生。)发热时用红纸捻蘸麻油点着,照顶心皮肉里如一块 
红,身上成红块者,八九日后死。发热时饮食不吃,并大小便不通者,二日后死。发 
热时口出乱语,身现红紫者,四日后死。发热时或从风寒停食起,风寒不散,惊悸不 
散,食滞不消,结成一块者,一昼夜必死。发热遍身缓缓外现,不时惊搐者,必是心 
经痘出也,用药治之可愈。发热时父母不可乱求医生看,听彼胡言,有损性命。发 
热时举家男妇不祥言语,均宜禁忌。发热时与家上下人等,淫欲之事须戒半月,以 
及孝服尼僧,行经妇女,不可触恶,好痘变成坏痘,烂浆枯陷。发热时或吐泻而神 
气不减者,无妨。(虽有大热内解,但不宜久,久则恐神气耗散耳。)发热之始,声音遂变者重。(可 
用清肺饮、甘桔汤加元参治之。)出痘之初,凡里有热,当利小便,虽不用凉药,然里热必令 
从小便泄去,小便乃导引热邪之道,可用 
导赤散治之。若里有小热,则不可渗利小便,只宜内解其毒。若渗利小便,恐损其 
真气,宜用犀角地黄汤、解毒散。凡发热或头温足冷,昏闷如痴,渴饮者凶。 

卷三十二痘疹部(中)
论报痘三朝生死诀
属性:聂九吾曰∶发热至三四日报痘,形如粟米,口鼻腮耳年寿之间,先发数点淡红 
润泽者最吉,不必服药。若身热一二日即出痘,先发与天庭、司空、印堂等处者,或 
一齐出而稠密者,或干枯而紫黑者,或成片不分颗粒者,皆血气凝滞而毒瓦斯肆行,最 
为可忧,急宜活血养气而送毒,用调元化毒汤。(生绵黄 、人参、白芍、当归、牛蒡子、连翘、 
黄芩、黄连、防风、荆芥、桔梗、前胡、木通、紫草茸、红花、生地、甘草、蝉衣、楂肉煎服。腹痛者去参 加 
炒枳壳;大便久秘者去参 加酒炒大黄微利之,大便通仍除之;若气血与毒瓦斯俱旺,而脉洪数者,归芍减三分 
之一去参 。此方以参 养气,归、芍、红花、生地活血,翘、蒡、芩、连、荆、防、前、桔、紫、蝉、通草 
解毒,加枳、楂疏气。) 
若痘出不快者,其证不同,最宜分别。痘色红紫干枯,或密如蚕种,或一片不 
分颗粒,身热大便秘而出不快者,此毒瓦斯郁滞,血气不流行也。用调元化毒汤去参 
,加小川芎清之。痘色淡白,饮食减少,身凉手足冷,小便清,大便滑而出不快者, 
此气血怯弱,不能载毒出外也。用温中益气汤以托之。有鼻塞声重,咳嗽恶寒而出 
不快者,风寒蔽之也。宜加减参苏饮发散之。(苏叶、人参、陈皮、小川芎、羌活、防风、荆芥、 
桔梗、白芷、甘草,冬加麻黄五分煎,带热服,但不可出汗。)或因邪秽所触,伏陷而出不快者,其 
痘必痒,宜用平和汤解之。(人参、当归、桔梗、白芍、紫苏、黄 、防风、白芷、甘草、官桂、沉香、檀 
香、乳香、藿香温服。)痘正出时,有忽然传风,眼直视,牙关紧者,此调护不谨而为风邪 
所袭也。且勿轻用驱风峻药,宜姜附汤。(白附子、老生姜各二钱,煎浓汤灌下一二酒杯,出微汗即 
愈。)痘正出时,身微温而不热不寒者为佳; 
或热轻和缓亦无妨。惟大热者可忧。若出齐发热尤可忧。其痘必稠密,必红紫,必 
干枯,仍用调元化毒汤去参 。看痘出齐与否,以脚心为验,脚心有痘则出齐矣。若 
痘稀少者不必拘此,以身不热为出齐。肉食不可太早,必待痘出齐而身不热,方可 
食猪肉;若热未退而食肉以助火邪,必成大患。鸡肉首尾俱不可食,惟起胀时怯弱 
者可食以助行浆,壮盛者亦忌之。诸鱼皆腥,牛羊皆膻,痘家最忌,并宜禁绝。报 
痘时头面稀少,顶尖碍手,根窠红润,前心后心,皆无其色,如水珠光泽者上吉。报 
痘先花后果,花如朱砂梅之色,是其花也。痘如嫩黄色,后成老黄色,顶尖小小红点 
者,是顺证也。(不可一概而论,此正是知花大法也。)先花后痘,六日红是其花也。(九日成功,亦是 
此种顺痘也。)报痘烦躁不宁,腰腹痛不止,口气大臭,出紫点者死。报痘色白皮薄而光, 
根窠全无红色,或带一线红,三五日即长如绿豆大,此痘不能贯浆,久后即是一 
包清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好看,妄与药治,切记。)报痘全然不起,顶如汤包,抑或如灯草烧 
者,十日后痒塌而死。报痘起红斑如锦纹者,六日死。报痘遍身如蛇皮者死。报痘 
遍身起黑斑如痣状,肌肉成黑颜料者,指日而死。报痘过暖,毒瓦斯收入心经者,半 
日死。报痘形不现,过凉,凉极则里不能外发,必闭,五日死。(天时严寒,或验发痘证,将 
薄被单同宜保护,以免外寒袭侵,而报痘时切不可轻投苦寒,冰凝气血,不能外发,其害非浅。)报痘不分根 
窠,其色如灰,其痘又如鱼子之小者,又痒又痛,八日死。报痘有父母平日不谨慎, 
遗火毒于婴儿,临时先一发,其色黄,头如疮,后焦枯,头面身忽然全无如平日好 
时者,内归五经,串到即死也。报痘婴儿先天本不足,后天又不足,先后二天大亏, 
父母又不滋补婴儿,任其 羸,出痘临时无药治矣。(不在痘之多少,俱因气血亏损,不能载毒 
外出耳。)报痘夹麻痧者,万难收功也。报痘喉痘阻闭者,气不流行,饮食不下者,三 
日死。报痘证出五脏之上,外而皮肉并无者,一刻死。(此痘孰能知是肚内五脏上而出痘,师 
曰∶有此证得,小儿无病,忽然肢体发寒又有汗,头项发上有水珠,其色紫胀欲破者是。破则无救,以此辨之, 
则知五内发痘矣。)报痘,凡小婴儿,平日不可过与酒糖煎炒等味。若平时过与,到报痘 
时,邪入合邪,正气微弱,就难以胜肝脾二火,肾水纵有些,又何能制二经之火,此 
时相克昼夜必死。(为父母者须防之于未萌,不可不知。)报痘之时,如四围淡白,色如枯涩,属 
血虚;如痘顶白色,俱收晕而顶陷者属气虚。急宜芎、归、肉桂、木香之类,加人 
乳和好酒服之。诸痘未出之先,有大痘一粒,如金黄色,又一黑痘如黄痘大者;黄 
者名曰贼痘,黑者名曰痘疔。一起之时,急用银针刺破,以口含清滚汤吸出秽血,用 
紫草膏或油胭脂,加血余灰、珍珠末调敷疮口,诸痘自然起发也。报痘初出之时,多 
有咽喉肿痛声哑之证,乃内毒壅塞气道而起,可用甘桔汤加元参、牛蒡子治之也。 
喜泰顺曰∶夫痘疮之发也,身热和缓,达于外者必轻,闷乱烦躁,彰于外者必重, 
势之所必然也。故颜色贵润泽而嫌昏暗,颗粒贵圆净而嫌破碎;痘贵高耸而嫌平塌,皮 
贵结实而嫌虚薄,粒贵稀疏而嫌稠密。根窠收紧,痘分阴阳。见点活动,更忌浮肿, 
出要参差,血宜归附。耳后头项心胸少于他处为佳,眉棱两太阳额前光泽不滞为妙。 
若一发便出尽者,重也;痘夹疹者,半轻半重也;里外微红者,轻也;外红里黑者, 
重也;疮上黑点如针孔者,热极也;青干紫陷、烦红焦黑,昏睡汗出,腹胀喘啼,大 
小便秘者, 也。善治者于其形色而辨之,于其轻重而分之,则轻者可以高枕获安,而 
重者亦可以扶危而奏绩矣。 
又曰∶热缓神清痘大兮,根窠红活出参差,四肢温暖无寒热,乳食如常渴泻除, 
更兼腰项当心少,但宜调治不须医。 
又曰∶初热一日即便出,稠密 红减饮食,泄泻烦渴头面多,红斑夹疹二便塞, 
平塌灰白欠光明,疔毒脓疮水流湿,若此重证须预防,莫待临期叹疏失。 
又曰∶先看面上诸经络,生死吉凶自灵通。左脸肝兮右脸肺,脾为年寿及人中; 
心属印堂方广额,肾为颧骨耳尻风。此是阴阳部位属,痘嫌枯滞及鲜红。假如年寿 
部先发,人中腮脚亦相同,淡红磊落如朱润,过期七日自然安。若越印堂方广出,心 
家热毒解方颐,颧骨耳目似麻子,重极须知命必终。 
又曰∶发热三日,气体如常;见点红活,无分部位。出来遂觉粗肥,稀疏可必, 
初出如还琐碎,稠密堪知。带热敷疮,陆续出来,尖圆高耸,颜色光润,虽甚密犹 
为可救;一齐拥出 红皮薄,即稀疏未必全生。细细白头如痱,干枯定作内攻;形 
绯绯红点如丹,焦萎定成悴憔。势粗肥光顶点子不肥,终白陷头尖嫩薄;茱萸纹起 
定空浆,肌嫩则皮薄娇红。黄瘦则痘成褐色,人黑皮粗,疮色必然惨暗。是故婴儿 
之肌肉不同,未可一例而断。只要锭凸有神,不喜烦红干燥,色泽神安。见点如珠 
如粟,毛焦皮燥敷疮,或紫或焦,是故带热齐出,既恐密似针头,纵然陆续出来,尤 
忌形如蚕种,如麸如痱如疹如疥,根窠不立,脚地俱无,犯此数端,皆云莫救。夹 
斑如同蚊咬,恶裂甚似蛇伤,乃或螺蛳云电,差为可救。未热先敷数点,俗名报痘。 
若还热久而不敷,便作疔看。先发块而后发疮,块名痴毒而必生;先发疮而后发块, 
块名鬼肿以难医。避痘避于隐僻,眼泡唇口必多凶;闷痘闷于要害,舌喉肩背而不 
吉。顺不憎多,逆嫌一粒冷疔;先见诸痘,不敢彰形。贼痘若生,诸痘不能灌汁;辨 
认若真,急宜挑破。是以里证未平,痘虽出而毒犹在内;透肌发散,尤宜解毒为良。 
便调人静,身虽热而毒已在表,补兼发散,仍以安表为先。设使内外证平,此后不须 
混治,再看精神勇怯,详审表补如何。 
又曰∶三日、四日,痘出当齐,点至 
足心,势方安定。犹有陆续不出之状,或隐隐于皮肤之间,不见不起者,古名不快。 
若非壅遏之因,必有气血不振之过。是以四日以前痘毒方出,身表宜凉;四日后毒 
已出定,身表宜温。凉则气血和平,痘色必然润泽;温则腠理开通,其毒易于成浆。 
至此而身不微热,虽未至于冰伏,而痘疮断乎弗长,医者当审其故而投之以药,或 
为风寒吹袭,或为呕吐泄泻,或为秽浊触犯。故身不热而痘不起,已成冰硬之形;赤 
色若还不起,变败可期。红润依然如故,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