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35节

223-疡医大全-第135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实功曰∶血疯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交感而成也。初起瘙痒无度,破流脂水, 
日渐沿开,形同针眼,外搽解毒雄黄散,如意金黄散俱可。如年久紫黑坚硬,气血不 
行者,用磁锋砭去恶血,再以神灯照法熏之,以解郁毒。(《正宗》) 
冯鲁瞻曰∶妇人血疯疮,因肝脾二经风热郁火血燥所致。其外证身发疙瘩,痒 
痛非常,搔破成疮,脓水淋漓;内证月经无定,小便不调,夜热盗汗,恶寒憎热,倦 
怠懒食。宜先用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多加胡麻子,后以归脾汤加熟地 
去木香,此乃遍身所发血疯疮治法,非单指足下血疯疮也。(《锦囊》) 
申斗垣曰∶血疯疮多在两小腿里外 , 
上至膝,下至踝骨,乃血分受风邪而生也。多痒,抓破出黄水成疮,况内有虫。(《启玄》) 

卷二十五腓部
血疯疮门主方
属性:验方 
白螺壳(叮东壁土墙上者, ) 密陀僧 竹蛀虫粪(各等分) 
研细。将疮用五皮汤,或甘草汤洗,干掺之。 
又方 田中蚯蚓粪,瓦焙末,醋调粘贴即痒,不痛但痒,定即长肉矣。 
又方 龟壳一个,烧存性,桐油调搽。 
又方 密陀僧研末,多年陈竹灯挂烧沥下油,调搽。 
又方 
轻粉 银粉 旧皮靴底(糠煨,各等分) 
共研细干掺。 
又方 
土黄连(一两) 花椒(七粒) 食盐(二钱) 胡椒 
陈醋浸搽。 
又方 茵陈不拘多少,煎浓汁洗。 
又方 
土茯苓(一两) 犍猪油(一块) 威灵仙 白术 红花 苍术 金银花 生地黄 白 
僵蚕 荆芥 猪苓 泽泻(各一钱) 
水二盅,煎一半,早晚各服半盏。 
又方 
白蜡(五钱) 松香(二钱) 生葱(一根) 猪油(一块) 蜜糖(半杯) 
共捣烂,摊隔纸膏贴。 
又方 乌药切碎,以屋上阴阳瓦焙为末,醋调以鸡翎扫上,慢慢的半日功夫,一二次即好。 
又方 先看腿上疮大小,买红油纸照疮略大一分剪如式,将锅烧热,以纸铺 
锅内炙热,用黄蜡在红纸上摩遍,取起冷片刻,又放锅内炙热,加轻粉末一二指甲, 
扫匀粘贴,奇效。 
又方 
男子头垢(不拘多少) 破旧棉网巾(烧灰,一钱) 
真香油煎熟调匀,入真轻粉五分,作膏贴之,七日痊愈。 
又方(《济生》) 
人指甲(三钱) 血余(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轻粉 白蜡(各五钱) 冰片(五分) 水银 
(二钱,同铅二钱, 死) 
同桐油一盅,先将血余、指甲熬至指甲枯,血余化,取出研细。俟油滴水不散 
离火,下群药,惟冰片待冷方入,摊贴。 
x潮脑膏x(《启玄》) 
黄连(一两) 白芷(五钱) 轻粉 川椒(各三钱) 潮脑(二钱) 
共为细末。用熟菜子油调稠,摊在一个大碗底上倒合,将瓦高垫,用艾四两揉 
作十团,烧烟熏碗底上药,如油干再添油拌再熏,必待艾尽,乘热搽在患上,外用 
油纸草纸包之,次日即消,不过三宿全好。 
血疯 疮 先将温茶将疮痂润透,再以热汤熏洗,使痂自落,再用染坊靛花 
浮沫,鹅翎扫上,堆为度,将膏贴之;如作痒以手扑之,切勿抓破;如有溃陷之处, 
用铜店极薄铜片,照疮大小剪贴,吸尽毒水,自然新生矣。 
血疯疮及脚面疮,窠形如针孔,黄水淋漓,随流随化。先用豆渣敷,拔去 
水,再用棉花烧灰,冷定研细,干则生桐油调搽,湿则干掺。 
血疯疮并治疥疮。 
烟胶(三钱) 黄丹(一钱五分) 
研细。香油或地沥青调搽。 
血疯疮、牛皮癣三日见效除根。 
轻粉 黄蜡(各一钱) 
真麻油半盅煎化调匀,用油纸摊膏粘贴,将布扎紧,不可轻动,自有功效。 
血疯 疮隔纸膏 麻油半斤文武火熬,入白蜡一两,黄蜡二两又熬,离火下 
飞丹二两搅匀,入乳细芦甘石、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五钱,轻粉三钱,冰片一钱,作隔纸膏贴之。 
血疯疮 
马齿苋(焙干净末,五钱) 黄丹(飞) 黄柏 儿茶 枯矾(各三钱) 轻粉(一钱) 
共为末。生桐油调,摊纸上。先用葱椒汤洗净,贴之。 
血疯疮并治癣疮、虫疮、坐板疮、疥癞疮。 
大枫肉 蛇床子(各五钱) 水银(二钱) 枯矾 白锡(各一钱) 
为末。先将锡化开,次入水银,再入末药地沥青,共捣匀。搽疮宜干些,腊猪油亦可用。 
血疯顽 。(扬州房扬文。) 
芦甘石(用黄连、黄芩、黄柏各一钱煎汤,将石火 淬汤中七次,如有余汁煮干) 象牙末(微炒) 银 
朱(各三钱) 黄蜡 白蜡(各五钱) 轻粉(一钱五分) 官粉(炼黄色,一两) 冰片(三分) 
猪板油四两,先熬去渣,入二蜡化开离火,即下细药搅匀,用连四纸七张,层 
层摊匀,将疮先用葱汤洗净贴之;三日揭去贴肉一张即好,七张重叠一齐粘贴;三日揭去,揭完痊愈。 
血疯疮。(张太和)。野芹菜捣烂敷五七分浓,油纸裹紧,两次愈。 
年久生疮,孔如蜂窝,及脓水疮、血疯疮。如意草捣烂敷,或阴干微炒研末,鸡蛋清调搽。 
血疯疮流水作痒 煮鸡蛋黄熬油,和黄丹再加轻粉少许搽。 
又方 
飞丹 轻粉(各一钱) 冰片(一分) 
共乳细。先用防风、荆芥、银花、甘草煎汤洗净,再搽,纸包好。 
又方 
枯矾 海螵蛸 黄蜡 铜绿 轻粉(各一钱) 
研细。入麻油熬成膏敷。 

卷二十五腓部
血槽风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血槽风生小腿实处可治,毒瓦斯多流脚面,如脚发背。(《启玄》) 

卷二十五腓部
湿肿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湿肿者胸膈不宽,小水不利,而目浮肿,渐至遍身,此乃土伤不能 
主化之故也。有饮食后骤受风寒,有饥渴时误餐生冷,寒积于中,食不克化,皆能 
致之。治当疏通稼土,温养脾元,则小水自利,浮肿自消,二蛟散主之。(《正宗》) 

卷二十五腓部
湿肿门主方
属性:敷水肿 
干黄土(四两) 朴硝(一两) 生大黄(二两) 
研细。葱汁调敷。 

卷二十五腓部
肾脏风疮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肾脏风属肾,虚风邪乘于 胫,以致皮肤如癣,或渐延上腿,久则 
延及遍身,外证则瘙痒成疮,脓水淋漓,眼目昏花,内证则口燥舌干,腰腿倦怠,吐 
痰发热,盗汗体疲,治当用六味地黄丸。(《准绳》) 
《心法》曰∶肾气游风多生于肾虚之人,腿肚红肿,形如云片,游走不定,痛如火 
烘,此由肾热内蕴,外受风邪,膀胱气滞而成。 

卷二十五腓部
肾脏风疮门主方
属性:肾气游风红肿痛疼如烘 豆腐研调,黄柏末敷之。 
x黄蜡膏x 
龙骨( ) 赤石脂( ) 血竭(各三钱) 
共研细末。用香油一两,入血余栗子大一团,炸枯去渣。再入黄蜡一两,白胶 
香三钱熔化离火,再入前三味末搅匀,候冷瓷罐盛之,用时捏作薄片贴疮上,绢帛缚定,三日后翻转贴之。 

卷二十五腓部
湿毒流注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湿毒流注生足胫之间,生疮状如牛眼,或紫或黑,脓水淋漓,止处 
即溃烂,久而不敛,乃暴风疾雨,寒湿暑气侵入腠理而成。(《准绳》) 
又曰∶下注疮又名湿毒疮。生脚膝间,脓水不绝,连年不愈,因脾胃亏虚,湿热 
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疮也。在外属足太阳少阳经,在内属足厥阴太阴经。(女贞叶贴之效。) 
胡公弼曰∶皮如针眼,淌水腥臭,腿 
脚延蔓者是也。拖纸膏主之。(《青囊》) 
申斗垣曰∶两腿腐烂,臭气难闻者是也。乃湿热为患,宜清湿热。(《启玄》) 
凡湿毒所生之疮,皆在两足胫、足踝、足背、足跟。初起微痒,水出久而不愈,内 
服补中益气汤合二妙散,外搽制柏散为主。(《良规》) 
《心法》曰∶此症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口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轻 
则色紫,重则色黑,溃破脓水浸损好肉,破烂日久不敛,乃暴风疾雨,寒湿暑火,侵 
入肌肤而成也。初觉急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腿胫至晚 
发热者,宜服当归拈痛汤加牛膝肿痛全消,再搽轻粉散敛之。(《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湿毒流注门主方
属性:x制柏散x 浓黄柏数斤,入粪坑内浸一百日取出,入黄土内埋三日,取出晒干, 
研细末。如疮有水干掺,干则以蜜调搽之。 
x分湿消毒丹x 
黄丹(二两) 铅粉(炒) 白蜡(各一两)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儿茶 潮脑 松香(各三钱) 
轻粉(一钱) 血竭(五钱) 冰片 麝香(各五分) 铜绿(三分) 蚯蚓粪(韭菜地上者二两,炒干一两五钱) 
共为绝细末。先用葱汤洗,湿之时掺在疮口之上,必然痒不可当,但不可用手 
抓其痒,少顷必流黄水如金汁者数碗,再用葱汤洗之,又掺又流又掺,如是者三次, 
则水渐少而痛渐止矣。明日用前膏药以浓皮纸摊膏,仍入此药二钱,任其水出,倘痒之极,外以鹤翎扫之,则不痒。 
x分湿内化汤x 
薏苡仁(二两) 金银花 白茯苓(各一两) 牛膝 半夏 甘草 川萆 (各五钱) 肉桂 
(五分) 水煎服。 
x拖纸膏x(吴丹垣)。麻油半斤,入广胶一条熬化,再下黄蜡二两熔化,倾碗内,入 
血丹、玄明粉各二钱五分,皮纸摊贴,数 
次即干。 
x轻粉散x 
轻粉(一钱五分) 黄丹 黄柏 密陀僧 茶叶 乳香(去油,各三钱) 麝香(三分) 
研细密贮。先用葱熬汤洗净,再搽。 
烂腿疮。(怀德堂。) 
百草霜 乳香(去油) 窑煤(各三分) 没药(去油,一分五厘) 血竭 龙骨 轻粉(各一分) 
生芝麻(一撮,研) 
生鸡子调,做隔纸膏贴。 
两脚俱是青疙瘩肿痛骨疼 独蒜切片约三个钱浓,放青处艾灸三炷,换蒜又 
灸至愈。若患处大,捣蒜饼铺上,聚艾灸之。 
腿上湿疮成片出水,时痛时痒。 
黄柏(一两) 乳香(三钱) 如痒加∶潮脑(二钱) 
共为末干掺。如疮干猪油调搽。 
x三妙散x 
生苍术 槟榔 生黄柏(各等分) 
研细搽之,渗湿止痒,如湿癣用苏合油调搽。 
x螵蛸散x(张景岳)。 治湿热破烂,毒水淋漓等疮,或下部肾囊足股肿痛,下疳诸疮,无不神效。 
海螵蛸(不必浸淡) 人中白(或人中黄亦可,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以百草多煎浓汤,乘热熏洗,后以此药掺之,如干者以麻油或熟 
猪油蜜水俱可调搽。如肿而痛甚者,加冰片少许更妙,若湿疮脓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 过官粉亦可,或 芦甘石 
更佳。 
x飞丹散x 寒湿风湿脚腿等疮,先用百草煎汤,乘热熏洗。 
飞丹 人中黄(白更妙) 轻粉 水粉(各等分) 
为末干掺。外以油纸包扎,若干陷者以猪骨髓或猪油调贴之。 

卷二十五腓部
附阴疽门主论
属性:r附阴疽p04…a41a192。bmpr 
陈实功曰∶附阴疽生在内踝上三寸,初生小泡,渐生赤肿,破流血水,痛亦彻骨,不能步履者是。(《正宗》) 
《心法》曰∶附阴疽生内踝上三寸,初如红粟,疼痛日增,坚硬赤肿,渐如鸡卵, 
系三阴交会,湿热积聚而成,治同痈疽。但三阴交系纯阴之穴,收敛迟缓,调理不可不慎。(《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瓜藤缠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瓜藤缠生于足股,生核数 
枚肿痛,久之溃烂不已,属足太阳经,由脏腑之湿热流注下部所致。(《准绳》) 
《心法》曰∶若湿热下注,绕胫而发结核数枚,日久肿痛,腐烂不已,名曰瓜藤缠。(《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接骨发门主论
属性:《鬼遗方》云∶两脚接骨近上膀肚下一处起丹疽,如胡桃大,硬如物打磕之状,不 
苦痛,但肿急胀,虑其损筋,亦须早出脓毒,可保平安。 
《心法》曰∶接骨发生于腿肚之下,胫骨与足后跟骨相接处,故名之。此属膀胱 
湿热凝结而成。初如核桃,其硬如物打磕碰之状,急胀微疼,色红漫肿,脓宜速溃, 
迟则脓毒损筋,筋脉既伤,腿缺踵行,踵行者不能全足踏地,惟恃足指着力而行也。治同痈疽门法。(《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黄鳅痈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黄鳅痈生于小腿肚里侧,疼痛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 
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破出稠脓者吉,溃出污水者危,治同痈疽门法。 

卷二十五腓部
鳝漏门主论
属性:《心法》曰∶鳝漏缘湿热而成。初起颇类湿疮,生于腿肚,痛痒相乘,破流黄水, 
绵绵不已,其孔深如钻眼,复受寒气侵入疮口,以致疮寒肌冷,宜每日用艾叶老葱 
熬汤先熏后洗,俟疮口发热觉痒时,贴黄蜡膏收敛而愈。(《金鉴》) 

卷二十五腓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