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

第230节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第230节

小说: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急急往回赶。

  孩子们都喊饿,李莲英便叫老胡快点赶车,老胡便把车子赶得飞快。快到西直门了,迎面跑来一匹飞奔的马,马上坐着一位全身着黑的大汉,用黑巾蒙着面。眼看到了李莲英的车前,那黑衣的大汉手一扬,一道寒光闪过,一把飞刀便插在了车辕上,刀上带着一张纸,在风中飘动。老胡吓得捂住了脑袋,孩子们哭喊着围到了李莲英身边。那黑衣大汉的马根本没停,早已跑出很远。李成武也用惊恐的眼神看了看李莲英,李莲英却显得异常平静,对老胡说:“拔了那刀子,把那张纸递过来!”

  老胡已吓得浑身发抖,哪里还有胆量拔那把飞刀;李成武毕竟见过些世面,跨上车辕,拿下了飞刀和纸条。车子一刻都没停,径直向城里跑去。李成武看了看那边纸条,脸登时变得白得可怕。李莲英见他神色不对,急忙从他手中抢过了纸条,一看,他也一下子惊呆了。原来纸条上写道:“李氏老贼,昔日宫中,仗势作恶,杀吾之父,今吾誓取汝性命。”

  没有落款。

  这真是晴天惊雷,对刚刚享受到天伦之乐的李莲英打击太大了。是谁呢,李莲英想不明白,过去在宫内,自己确实是作过恶,害过好多人,但他没有明里害过任何人呀!都是通过慈禧太后,借她的手除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现在怎么能有人指明与他有杀父之仇而来杀他呢?真是想不透。

  车到了家,已经掌灯了,李莲英下了车,回到房中,往靠着墙的太师椅上一坐,就起不来了。李成武忙叫人端茶送饭,给他压惊。李莲英既不吃也不喝,谁也不理,口中喃喃道:“我招谁惹谁了,自己觉得没有对不起过谁,怎么能有人竟然要杀我?”语气中流露出怯怯的味道。

  “爹,您老别怕,没准儿还是谁跟你玩儿呢?吓唬吓唬你。”

  闻讯赶来的李福德说。

  “别瞎扯,都什么时候了!”李成武顶了他一句。

  “能是谁呢?”李福康在暗自思忖。

  “想这个有什么用啊?别人要杀你,怎么着都能找个借口,如今别人找上门来了,我们应该早打主意,趁早防着点,别只在那瞎想。”李成武又顶了他一句。

  “对,对!还是大哥说得对!趁早找几个人,找镖局的!”

  李福荫赞同地说。

  “对,对!”其他人都附和着。

  “爹,您老别担心,也别瞎想,在这北京城,天子脚下,谁能把咱们怎么样,是不是?您老先吃饭,都饿了一天了!我这就去找保镖,镖局的镖师跟我挺熟的!喂,喂,你们几个,陪爹聊聊天,给爹夹菜!爹,您老累一天了,该好好歇歇!我去振远镖局去找镖师!”安顿好了,李成武又叫老胡套上车,跳上车,风风火火地找镖师去了。

  北京的振远镖局,是个老字号的镖局。始于乾隆年间的王维阳,一代封门的大师,膝下三子,个个英豪,镖局名声远扬千里之外,远行的商客,只要由振远镖局押镖,在货物上插上“振远镖局”的旗子,路上的匪徒都不无忌惮。经历数朝,镖局生意兴隆依旧,庚子年的八国联军之乱,镖局的镖师们大多加入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有几个好手都在战争中丧生。到了辛丑以后,镖局的总镖局师王铭礼重整旗鼓,又树起了振远的大旗,收罗过去振远的旧人,吸收新的成员,使镖局的事业又兴盛了起来。

  李成武的车子到了振远镖局门前,停下了。李成武向老胡交待几句,便朝镖局的大门走来,恰在这时,镖局的二掌柜走了出来,一看是李成武赶紧一抱拳,说:“李兄,久违了!”

  “郭大侠,一向可好!”李成武还了个礼说。

  “李兄这么晚来,是有什么事吧,可有用到兄弟的地方,尽管吩咐!李兄,里边说话。”郭掌柜把李成武往里边让。

  李成武一边往里走,一边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哪,不瞒大侠,舍下出了些麻烦,想请贵镖局兄弟帮忙。”

  “李世兄有何指教,尽管吩咐。”一个精神昂然的老者从里间走了出来,冲着李成武抱抱拳,说。

  “王老侠客!一向可好!生意兴隆。”李成武抱了拳,深施一礼。

  “习武之人,只不过凭功夫混口饭吃!李兄世有何麻烦,快快讲来!”王老侠客果真豪爽。

  李成武简单地向他们讲述了白天的遭遇,两位镖师大为吃惊。王老侠客说:“竟有此种事情,怎么会呢?”

  “哎,人家都要找上门来了。在下想请二位大侠派几个弟兄驻舍下,保护家严安全,至于酬金,二位说多少就多少。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李成武说出了雇用镖师的要求。

  “好说,好说!如果派别人不敢,那就我带几个弟兄去吧!”

  郭大侠看了看王老侠客,说。

  “那先就这么办吧。李世兄,是不是今夜就要住进贵府?”

  王老侠客问李成武。

  “是,是!早去早安心,要不家父连饭都吃不下!”李成武说。

  “那好吧!我去叫几个弟兄,咱们这就走!”

  “多谢,多谢!”

  “要不李兄先行,兄弟们随后就到!”郭大侠说完,到里面去安排了。

  李成武便告辞了王老侠客,径自上车回南花园。李莲英听到镖师马上就到,心里稍稍稳当了点,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表情,低声骂了地句:“他妈的,老子跟着老佛爷风光一世,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

  时间不长,振远镖局的镖师们来了。共六个人,带头的便是镖局二掌柜郭天义。相见之后,施过礼,郭大侠向李莲英一一介绍了他的五个随从:这位是彭大侠,是东北长白山派正宗传人;这位是尹少侠,是峨嵋派的门下;这两位是姜少侠是王掌柜的嫡传;这位悟性大师,来自少林。

  李莲英和他们一一见礼,令家人又是上酒,又是上菜,好不殷勤。看看这几位镖师,他高兴地说:“有了几位,只要刺客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成武,快,快给几位大侠斟酒。”

  李成武给几位镖师斟了酒,李莲英接着说:“几位想必都是武林中的好手,能不能让老朽见识见识?”

  郭大侠心说:“这李莲英真不简单,一来就要先试大家的本事,好,那就给他看看呗!”于是说道:“屋内地方太小,李老爷如果真要让兄弟们献丑,那就外面院子里请吧!”

  于是李莲英命在院中摆放了桌椅,也顾不上初春夜寒,到院中落座。郭大侠问:“几位,谁先来?”

  姜氏兄弟一抱拳,说:在下献丑!”

  “好,不愧为王老侠客嫡传!”

  只见那姜氏兄弟,一人使一对钢钩。两人杀到一处,走四象,窜八挂,斗得丝丝入扣。四只钢钩上下翻飞,使人眼花缭乱。李莲英不禁喊出声来:“好,好!”

  二姜练完一套,收了势,向李莲英拱了拱手说:“献丑了!”

  “八封门的武艺果真了得,在下出自峨嵋,峨嵋剑法堪称天下一绝,还请诸位指教。”尹少侠话还没说完已经拉开了架式。剑随身行,身寓剑中,一套峨嵋剑法练完,大家无不喝彩。

  “彭大侠,你的气功练到哪一层了,到底有多大功力我可见没见啊,今天可得露一手了。”

  那彭大侠也不说话,双掌下沉,气集丹田,调息片刻,突然一抬手,朝桌上一拍,那桌上的茶杯直飞而起,又落回到桌上,杯中茶水竟一滴不洒。如是重复三次,皆是滴水不漏,在场之人无不叫绝。

  悟性大师见别人都已显了能耐,说:“贫僧出于少林,少林武功博大精深,贫僧只得皮毛,见笑了。”说着一指点地,双腿一缩便倒立在院中,观者无不惊叹:“啊,一指禅!”悟性大师一指点地,全身倒立,但他谈笑自如,容颜依旧,站了许久才收了势。

  别人都已试过,郭大侠一抱拳,说:“诸位大侠皆师出名家,在下本山野之人,只会一些雕虫小技。献丑了!”说完,一纵身,人已在房脊之上,再见他纵了几纵,就消失在黑夜中,片刻又回到了大家面前。

  李莲英说:“诸位大侠身手不凡,老朽总算放心。来,来,屋里坐。成武再去准备酒菜。”

  “李老爷,不必了!饮酒过多,会误事的。”郭大侠拦住了。

  “还是郭大侠想的周全,那快给大侠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郭大侠打断了,说:“李老爷,天也不早了。您也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吧!我们几个就住在这外间吧!有我们几个在,您就安心歇息吧!”

  李莲英向大家拱拱手说:“有劳诸位了!”便回里间歇息。

  外面的大侠们也都休息了。虽说有振远镖局的六位好手保护,但李莲英还是一夜没有睡着,他想了一夜,终于想到了他的老友袁世凯。于是,天刚亮他就对前来请安的李成武说:“成武,你去找一下袁宫保。他很有计策,看能不能想想方法。”

  李成武草草收拾了一下,便又坐上老胡的车,带了份厚礼,到袁家来拜访袁世凯。袁世凯上朝还没有回来,长子袁克定就和李成武闲聊。

  “李兄,世伯出宫后,身体还好吧!一直都想到府上去看,只是公务太忙,脱不开身。”袁克定略带歉意。

  “哎,一言难尽!我正是为家父的事来找袁世伯。”“如此说来是世伯贵体欠安?”

  李成武摇了摇头,说:“不是!是仇家要杀他!”

  “啊!有这么严重?”

  “是谁要杀谁呀?”袁世凯从外面走了进来,问。

  “袁叔叔,多日不见,一向可好!”李成武急忙见礼。

  “好,好!我那老友一向可好!”袁世凯问。

  “好是好,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有人要杀他,是吗?”袁世凯笑笑问。

  “是!”

  “谁呀?”

  “还不清楚!只是听他说与家父有杀父之仇。”李成武说。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袁世凯问。

  “已经请了振远镖局的镖师,家父还不放心,就让我来请教您。”

  袁世凯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让克定送几条枪过去,万一打起架来,还是这玩意好使。晚上就排班巡夜,让刺客插翅也飞不进来。你看这样成吗””

  “可是那洋枪不会使啊!”

  “这个好办,明天让克定教你,一学就会!”袁世凯说完笑了笑。

  “多谢袁叔叔!”

  “都自家人,谢什么谢!你回去跟我那老兄说,让他别怕,只要有袁某在,谁也把他怎么不了。但他得特别留意,尽量少出门。”

  “袁叔叔说得极是!”

  袁世凯留李成武吃了饭,才让他回家。第二天,袁克定送来了六支洋枪,李莲英摸着袁世凯给他送来的新式装备,心中总算踏实了。可是,自此之后,李莲英果真像袁世凯说的那样,足不出户了。

  李莲英过去在宫中,是大总管,又得慈禧宠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惯了,现在却不能出门。于是他就呆在家里,回忆着自己在皇宫里那光辉的岁月,越想越觉得以前那么荣耀,越觉得现在活得不像人样。想得时间长了,便想出病来了。不但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以至卧床不起。看到这种情形,几个儿子商量,决定为李莲英准备后事,修建陵墓。

  修建陵墓,对一个人来说可是件大事,所以,儿子们还必须征求父亲的意见,于是,弟兄几个围到李莲英床前,来和李莲英商量。李成武是老大,当然应该先由他开口,说:

  “爹,您老现在是这般情形了,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准备先把以后的事预备停当,到时候也不至于慌手慌脚的……”

  “你们能有这种想法,也就不枉我疼你们一场了。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没等李成武说完,躺在床上的李莲英就开了腔。

  “不知道您老人家选中了哪片地方,告诉我们,好找工匠,择日子,早日动工?”李成武说。

  “恩济庄是皇家赐给我的地方,我早就去看过了,关帝庙后面那块地最好!”李莲英有些自豪地说。

  这恩济庄是清朝太监的墓群所在地,地处八里庄以西。雍正七年,清世宗赐给内监做墓地,共四百六十多亩,并命名为恩济庄。乾隆年间,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户部尚书海望在殿中题名“咸灵普护”四字。殿堂富丽堂皇,其后地方宽阔,地势南低北高,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历朝太监都想占这片地方,都因资格不够,没有如愿,就是这块宝地,又被李莲英看上了。

  儿子们听父亲早已选中了墓地,倒也省了自己的一份心事,就异口同声地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