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博弈游戏 >

第40节

博弈游戏-第40节

小说: 博弈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你应该诚实,但又不能太老实;你应该友善,但也要偶尔发发脾气;你应该能干,但又不要弄到被别人嫉妒的地步;你应该聪明,但要装得傻一点;你要讨领导的欢心,但不要被认为是个马屁精;你要多交朋友,但未可全抛一片心……即使你没让这些东西弄糊涂,也不免感到,想好好活下来真是不容易,你得学会踩钢丝才行。

  人生有无数答案,我们很难确知哪个最标准。如果你想把答案弄得很复杂,那是你的权利,但不是惟一的解决之道,其实你也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对付它,那就是:不管周围如何,你为自己制定几条原则,并照此行事。

  这很愚蠢吗?其实未必。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也是无法完全控制的,你在上面花费的心思,就不一定划算。

  因此,我们再次重复强调一些通则,不过这么做有点儿冒险,因为人们倾向于过度简化生活,尤其是在这个头条标题取代新闻、记录片取代真实故事、书摘取代书籍的年代里更是如此。所以别忘了另外两句没有列入这些通则中的话:怀疑是权利的保证;要“拿来”,不要“接受”。

  策略的优劣,取决于游戏规则。个人的最佳策略是尽可能利用规则,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群体福利的提高。

  对合作或冒犯,都要给予回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如果你惩罚对方的报复,这种反应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你宽恕了对方,你就得冒被欺负的风险。

  不要把赢作为惟一目标,也不要总是追求最好结果。在许多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你赢我输”的对抗关系。双方可以都做得很好,也可能都做得很糟。制胜不是靠打击对方、压倒对方,而是靠引导对方采取对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即合作的行为。

  如果有几种选择,选择最直的路。清晰、简单、有连续性、让合作方明白易懂的策略往往是最优的。公开声明自己所持的态度,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利益诱惑下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才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朝令夕改会令对方无所适从。复杂的规则并不比简单的规则做得更好。

  你不可能永远控制局面,也不必永远控制局面,人类最理智的时候,往往是别无选择的时候。

  知识就是力量。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拥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对理性决策助益匪浅,而且知道得越多,你的决策就越可能接近正确。在博弈中,你的地位常常取决于你是否拥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决策。各种层次、领域的决策都可以通过知识的增长而改善。

  除非能在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的既定目标,或想要避免的事,不然永远无法作出理性决策。这适用于个人与团体决策,只是对后者而言,显然困难得多。如果能同时设定可能后果的价值,不论正负,再加上发生的机率,就更能帮你做不理智的抉择。

  即使是全然理性的决策也可能是错的,反之亦然。因此,若结果出乎意外地糟,也没有必要自责或自暴自弃;同样地,如果运气好,结果也不错,更不必沾沾自喜。如果是不确定的,那就是不确定,你只能与机运斗法,但若能以智慧来与机运抗衡,则获胜的机会就会比失败大出许多。

  无论你想做什么,不管是赌博、运动、投资股市、择偶,甚或发动战争,之前你最好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合作与双赢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公平。所有好的策略,都不过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平衡。

  注定会产生坏决策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决策者和受益者分离,决定人和被决定人分开;虽然一般人大谈对社会福利的关切,但这种关切只有在和个人利益没有切身关系时才看得到;一旦社会福利造成个人损失,利他主义就消失了。

  团体决策基本上比个人决策更难保持理性,在团体决策过程中有很大的操弄和使诈的空间。目前已知的各种选举制度都无法避免这个现象,只不过有些制度的表现比较好而已。

  至今仍找不到令人满意的方法,能在不产生不良结果的情形下,同时顺利地把各人偏好转换成团体偏好。阿罗不可能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制度都有缺陷,而最好的制度就是造成损害最少的制度。内耗不可避免,明智的人把内耗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据此推论,“若每个人的行为都以理性的自利为出发点,则其结果仍会对社会有利”,这个乐观想法仍旧是个误区。更不幸的是,它反而掩饰了无知自利的影响。

  再以此推论,至今人类仍未发明出一种政府形态,完全令人满意、可以作出造福社会的团体决策。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所以要常怀谦逊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