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11-本草品汇精要 >

第117节

011-本草品汇精要-第117节

小说: 011-本草品汇精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其效无比 

续集卷之二草部
虎耳草
内容:x有小毒x 
虎耳草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则止吐利又治 耳捣汁滴之痔疮肿痛者阴干烧烟桶 
中熏之(本草纲目)【名】石荷叶【地】(李时珍曰)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苗】茎 
高 
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时】夏开 
小花【色】淡红色【味】微苦辛【性】寒 

续集卷之二草部
白龙须
内容:x无毒x 
白龙须(本草纲目)主男子妇人风湿腰腿疼痛左瘫右痪口目 斜及产后气血流散胫骨痛 
头 
目昏暗腰腿痛不可忍并宜之惟虚劳瘫痿不可服研末每服一钱气弱者七分无灰酒下密室随左右 
贴床卧待汗出自干勿多盖被三日勿下床见风一方得疾浅者用末三钱瓷瓶煮酒一壶每日先服桔 
梗汤少顷饮酒一盏早一服晚一服(保寿堂方)【地】(李时珍曰)(刘松石保寿堂方云)白龙 
须生 
近水旁有石处寄生搜风树节乃树之余精也【苗】细如棕丝直起无枝叶最难得真者一种万缠草 
生于白线树根细丝相类但有枝茎稍粗为异误用不妨愚按所云二树名皆隐语无从考证【味】缺 
【性】平【治】(李时珍曰)(保寿方云)成化十二年卢玄真道士六十七岁六月偶得瘫痪服白 
花 
蛇丸牙齿尽落三年扶病入山得此方服百日复旧寿至百岁乃卒凡男妇风湿腰腿痛先服小续命汤 
及渗湿汤后乃服此凡女人产后腰腿肿痛先服四物汤二服次日服此若瘫痪年久痰老气微者服前 
药出汗三日之后则日服龙须末一分好酒下隔一日服二分又隔一日服三分又隔一日服四分又隔 
一日服五分又隔一日复从一分起如前法周而复始至月余其病渐愈谓之升阳降气调髓蒸骨追风 
逐邪排血安神忌房事鱼鹅鸡羊韭蒜虾蟹及寒冷动风之物又不可过饮酒及面食只宜米粥菜蔬 
【合治】诸风瘫痪筋骨不收用白龙须根皮一两闹羊花即老虎花七分好烧酒三斤封固煮一炷香 
埋土中一夜能饮者三杯不能饮者一杯卧时服服至三五杯见效但知痛者可治 

续集卷之二草部
杂草
内容:树孔中草(李时珍曰)主小儿腹痛夜啼暗着户上即止 
猪窠草(大明曰)小儿夜啼密安席下勿令母知 
牛 草主绞汁服止哕(陈藏器)疗反胃霍乱小儿口噤风(本草纲目)【名】牛转草 即 
牛 
食而复出者俗曰回 【主】(李时珍曰)牛 治反胃噎膈虽取象回 之义而沾濡口涎为多故 
主 
疗与涎之功同【治】小儿流涎用牛 草绞汁少少与之○初生小儿口噤十日内者用牛口 草绞 
汁灌之【合治】反胃噎膈大方夺命丸牛啭草杵头糠各半斤糯一升为细末取黄母牛涎和丸龙眼 
大煮熟食之入砂糖二两尤妙○霍乱吐利不止用乌牛 草一团人参生姜各三钱甜浆水一升半煮 
汁五合服 
卢精(别录曰)治蛊毒【地】生益州【味】平 
九龙草【名】金钗草【地】(李时珍曰)生平泽【苗】苗解诸毒【质】生红子状如杨梅 
【治】 
喉痛捣汁灌之○折伤筋骨者捣罨患处○(杨清叟外科云)喉风重舌牙关紧闭者取九龙草单枝 
上 
者为妙只用根不用皮打碎绵裹箸上擦牙关即开乃插探喉中取出痰涎乃以火炙热蘸盐点之即愈 
【合治】蛇虺伤者捣汁入雄黄三钱服其痛立止 
荔枝草(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蛇咬犬伤及破伤风取草一握约三两以酒二盏煎一 
盏 
服取汗出效 
水银草(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眼昏每服三钱入木贼少许水一盏煎八分服 
透骨草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香港脚(本草纲目)【合治】(孙氏集效方)治疠风遍 
身 
疮癣用透骨草苦参大黄雄黄各五钱研末煎汤于密室中席围先熏至汗出如雨淋洗之○反胃吐食 
透骨草独根苍耳生牡蛎各一钱姜三片煎服○(杨诚经验方)治一切肿毒初起用透骨草芦防风 
地 
榆等分煎汤绵蘸乘热不住荡之二三日即消 
蛇眼草主蛇咬捣烂敷患处(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生古井及年久阴下处【质】形 
如 
淡竹叶背后皆是红圈如蛇眼状【主】(唐 经验方)治蛇咬捣烂敷患处 
蛇鱼草(李时珍曰)(戴元礼证治要诀云)治金疮血出不止捣敷之 
九里香草(李时珍曰)(傅滋医学集成)治肚痈捣碎浸酒服 
白筵草(李时珍曰)香草也虫最畏之(孙真人千金方)治诸虫疮疥癞取根叶煎水隔一日 
一洗 
环肠草(李时珍曰)(张子和儒门事亲方)治蛊胀晒干煎水日服以小便利为度 
扎耳草(李时珍曰)(王执中资生经)治气聋方中用之 
铜鼓草(李时珍曰)(范成大虞衡志云)出广西其实如瓜治疡毒 
野 草(李时珍曰)(摘玄方)治痞满用五斤以一半安乌盆内置鸡子十个在草上以草一 
半盖 
之米醋浸二宿鸡子壳软乃取于饭上蒸熟顿食之块渐消也经验 
纤霞草(李时珍曰)(陈巽经验方)元脏虚冷气攻脐腹痛用 砂一两生乌头去皮二两纤 
霞草 
二两为末以小砂罐固济慢火烧赤以此草拌 入内不盖口顶火一秤 之炉冷取出同乌头末蒸饼 
为丸梧子大每服三丸醋汤下 
牛脂 (李时珍曰)(经验良方)治七孔出血为粗末每服一勺瓦器煎服以纱合头顶并扎 
小指 
根 
天仙莲【治】(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恶毒疮节捣叶敷之 
双头莲【治】(李时珍曰)一名催生草主妇人产难左手把之即生又主肿胀利小便(卫生 
易 
简方) 
猪蓝子【治】(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耳内有脓名通耳散用子为末筒吹入不过二三 
次 
愈 
天芥菜【名】鸡 粘【地】生平野【质】小叶如芥状【合治】鸡 粘主蛇伤同金沸草入 
盐捣敷之(王玺医林集要)治腋下生肿毒以盐醋同捣敷之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 
毒 
佛掌花(本草纲目)【合治】(李时珍曰)(卫生易简方)疔疮如樱桃者用根同生姜蜜研 
汁服 
之外以天茄叶贴之 
郭公刺(本草纲目)【名】光骨刺【治】(李时珍曰)取叶捣细油调敷天泡疮(虞博医学 
正 
传)治 
笾箕柴(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生山中【治】(王永辅惠济方)治 疮取皮煎汤 
服须臾痒不可忍以手爬破出毒瓦斯即愈 
碎米柴(本草纲目)【治】(李时珍曰)主痈疽发背取药入敷药用 
羊屎柴(本草纲目)【名】一名牛屎柴【地】生山野【苗】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 
花 
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根可毒鱼【时】四月开花夏用苗叶冬用根【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 
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片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 
饮 
山枇杷柴(本草纲目)【主】(李时珍曰)(危亦林得效方)治汤火伤取皮焙研末蜜调敷 
之 
三角风(本草纲目)【名】一名三角尖【收】取石上生者尤良【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 
疽 
肿毒 
叶下红(本草纲目)【主】飞丝入目肿痛同盐少许绢包滴汁入目仍以塞鼻左塞右右塞左 
满江红(本草纲目)【主】痈疽入膏用 
隔山消(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出太和山【色】白色【主】腹胀积滞【合治】(孙 
天仁集效方)治气膈噎食转食用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 
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 
石见穿主骨痛大风痈肿(本草纲目) 
醉醒草(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天宝遗事)玄宗于兴庆池边植之【苗】丛生叶 
紫心 
殷醉客摘草嗅之立醒故名 
墓头回(本草纲目)【合治】(李时珍曰)(董炳集验方)治崩中赤白带下用一把酒水各 
半盏 
童便半盏新红花一捻煎七分卧时温服日近者一服久则三服愈其效如神一僧用此治蔡大尹内人 
有效 
羊茅(本草纲目)【治】(李时珍曰)羊喜食之故名(普济方)治喉痹肿痛捣汁咽之 
阿儿只(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刘郁西域记云)出西域【质】状如苦参【主】 
打扑 
伤损【治】妇人损胎用豆许咽之自安○又治马鼠疮 
阿息儿(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西域记云)出西域【质】状如地骨皮【治】主 
妇人 
胞衣 
奴哥撒儿(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西域记云)出西域【质】状如桔梗【治】主 
金疮 
及肠与筋断者嚼烂敷之自续也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杂草
内容:x无毒x 
玉蜀黍主调中开胃○根叶主小便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本草纲目)【名】玉高粱 
【地】 
(李时珍曰)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苗】苗高三四尺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 
上 
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折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稷子可KT 炒食之炒折白花如炒折糯谷之状 
【时】 
六七月开花成穗【质】如秕麦状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味】甘【性】平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杂草
内容:x无毒x 
子主补中益气浓肠胃济饥(救荒本草)【名】龙爪粟 鸭爪粟(李时珍曰) 乃不粘 
之称也又 
不实之貌也龙爪鸭爪象其穗岐之形【地】(周宪王曰) 子生水田中及下湿地【苗】叶似稻 
但 
差短稍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粒大茶褐色捣米煮粥炊饭磨面皆宜(李时珍曰) 子山东 
河 
南亦种苗如茭黍有三棱如水中 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岐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 
有黍粒而细其稃甚薄其味粗涩【时】五月种之八九月抽茎【色】赤色【味】甘【性】涩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内容:x无毒x 
稗米主作饭食益气宜脾故曹植有芳菰精稗之称○苗根主金疮及伤损血出不已捣敷或研末 
【名】(李时珍曰)稗乃禾之卑贱者也故字从卑【地】(李时珍曰)稗 
茎叶穗粒并如黍稷一斗可 
得 
米三升故曰五谷不熟不如 稗 苗似稗 
景曰)稗子亦可食又有乌禾生 
野 
中如稗荒年 
黑者似KT 
禾(周宪王曰)稗有水稗旱稗水稗生田中苗叶似 子色深绿根下叶带紫色稍头 
黍粒茶褐色味微苦性温磨面 
食 
之皆宜【味】辛甘苦(颖曰)辛脆【性】微寒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菰米
内容:菰米主止渴(本草拾遗)解烦热调肠胃(本草纲目)【名】茭米 雕蓬 雕 雕胡【地】 
时珍曰) 
菰本作菰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菰其米须霜雕时采 
七发谓之安胡(尔雅)啮雕 
蓬 
荐黍蓬也(孙炎注云)雕蓬即茭米古 
故谓之啮其黍逢即茭之不结 
实者 
惟堪作 
科结实 
有焉(李时珍)按(郑杨)二说不同然皆有理盖蓬类非一种故也【苗】叶如 
者谓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 
米也 
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陶弘景 
菰蒋草米古人所贵故(内则 
云)鱼 
宜皆水物也 
池边皆是雕胡紫箨 
之类 
盖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菰之有首者谓之绿节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箨也 
菰蒋草如苇结青子细若青麻 
黄 
长几寸野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也(李时珍曰) 
雕胡开花如苇芴结实长尺许大如茅针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杜甫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者 
即 
此周礼供御乃六谷九谷之数管子书谓之鹰膳故收米入此其茭笋菰根别见菜部【时】九月抽茎 
霜后采之【色】皮黑褐色米白【臭】香【味】甘【性】冷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阿芙蓉
内容:阿芙蓉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本草纲目)【名】阿 (李时珍曰)俗作鸦片名 
义未 
花 
色似芙蓉而得此名【苗】(李时珍曰)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 
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 
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 
氏医林集要)言是天方国种 
红 
罂粟不令 
同乎 
房中术用之京师售一粒金丹云通治百病皆方技家之术耳○一粒金丹真 
三丸每服一丸未效再进一丸 
不可多服忌醋令人肠断风瘫热酒下口眼 
川芎汤下眩晕防风汤下阴毒 
豆淋酒下疟疾 
黄连汤下白痢 
白术汤下诸气痛木香酒下热痛栀子汤下脐下痛灯心汤下小肠气川楝茴香汤下血 
胁痛热酒下噎食生姜丁香汤 
下女人血崩五灵脂汤下小儿慢脾风砂仁汤下○久痢 
浆水若渴饮蜜水解之○一方 
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 
花者【味】酸涩【性】 
治】赤白痢下鸦片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研末饭丸小豆大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米饮下 
生冷油腻茶酒面无不止者口 
渴略饮米汤 

续集卷之三谷豆部
蚕豆
内容:x无毒x 
蚕豆主快胃和脏腑○苗主酒醉不醒油盐炒熟煮汤灌之效(本草纲目)【名】胡豆(李时 
珍 
曰)豆荚状如老蚕故名(王祯农书)谓其蚕时始熟故名亦通(吴瑞本草)以此为豌豆误矣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