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11-本草品汇精要 >

第116节

011-本草品汇精要-第116节

小说: 011-本草品汇精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子 米布袋【地】(李时珍曰)处处有之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时】夏开紫花结 
角 
【质】其叶似柳而微细(普济方云)乡村篱落生者夏秋开小白花如铃儿倒垂叶微似木香花之 
叶 
此与紫花者相戾恐别是一种也【味】苦辛【性】寒【治】黄胆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稻芒粘 
咽不得出者箭头草嚼咽下○痈疽发背无名诸肿贴之如神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 
浸二夜贴之昔有一尼发背梦得此方数日而痊○一切恶疮紫地丁根晒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 
黄水取尽愈○疔疮肿毒(备急方)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虽极者亦效【合治】痈疽恶疮(杨诚 
经 
验方)用紫花地丁连根同苍耳叶等分捣烂酒一钟搅汁服○瘰 疔疮发背诸肿(乾坤秘韫云) 
紫 
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为末油和涂神效○喉痹肿痛(普济方)用箭头草叶入酱少许研膏点 
入 
取吐 

续集卷之二草部
漏蓝子
内容:x有毒x 
漏蓝子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本草纲目)【名】本鳖子 虎掌 (李时珍曰)此乃附 
子之 
琐细未成者小而漏蓝故名之南星之最小者名虎掌此物类之【地】(大明会典)载四川成都府 
岁 
贡天雄二十对附子五十对乌头五十对漏蓝二千斤不知何用【用】(李时珍曰)按(杨士瀛直 
指 
方云)凡漏疮年久者复其元阳当用漏蓝子辈加减用之如不当用而轻用之又恐热气乘虚变移结 
核而为害尤甚也盖此物不堪服饵止宜入疮科也【味】苦辛【禁】雷 曰服之令人丧目○【治】 
(类编云)一人两足生疮臭溃难近夜宿五夫人祠下梦神授方用漏蓝子一枚生研为末入腻粉少 
许 
井水调唾依法治之果愈【合治】一切恶痢杂下及休息痢百岁丸用漏蓝子一个大者阿胶木香黄 
连罂粟壳各半两俱炒焦存性入乳香少许为末糊丸梧子大每一岁一丸米饮下 

续集卷之二草部
凤仙
内容:x有小毒x 
凤仙子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窍(本草纲目)【名】急性子 旱珍珠 金凤花 小 
桃红 染指甲草 菊婢 海 夹竹桃 (李时珍曰)其花头翅尾足俱其翅俨然如凤状故以 
名 
之女人采其花及叶包染指甲其实状如小桃老则迸裂故有指甲急性小桃诸名宋光宗李后讳凤宫 
中呼为好女儿花张宛丘呼为菊婢韦居士呼为羽客【地】凤仙人家多种之极易生【时】二月下 
子五月可再种【苗】按苗高二三尺茎有红白二色其大如指中空而脆叶长而尖似桃柳叶而有锯 
齿桠间开花或黄或白或红或紫或碧或杂色亦自变易状如飞禽自夏初至秋尽开谢相续结实累然 
大如樱桃其形微长色如毛桃生青熟黄犯之即自裂皮卷如拳苞中有子似萝卜子而小褐色人采其 
肥茎 以充莴笋华酒浸一宿亦可食但此草不生虫蠹蜂蝶亦不近恐亦不能无毒也【味】微苦 
【性】温【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微香【主】(李时珍曰)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 
软 
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是其验也【禁】缘其透骨最能损齿与玉簪根同丸服者不可 
着齿也多用亦戟人咽【治】噎食不下 (摘玄方)用凤仙子酒浸三宿晒干为末酒丸绿豆大每 
服 
八粒温酒下不可多用即急性子也○咽中骨哽欲死者(普济方)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呷以竹筒灌 
入 
咽其物即软不可近牙或为末吹之【合治】产难催生(集简方)凤仙子二钱研末服勿近牙外以 
蓖 
麻子随年数捣涂足心○牙齿欲取(摘玄方)金凤花子研末入砒少许点疼牙根取之○小儿痞积 
(孙天仁集效方)急性子水荭花子大黄各一两俱生研末每味取五钱外用皮硝一两拌匀将白鹁 
鸽 
一个或白鸭亦可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拭净将末装入内用绵扎定沙锅内入水三碗重重纸封以 
小火煮干将鸽或鸭翻调焙黄冷定早晨食之日西时疾软三日大便下血病去矣忌冷物百日花无毒 
主蛇伤擂酒服即解又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活血消积(本草纲 
目) 
【味】甘滑【性】温【合治】(吴 扶寿精方)风湿卧床不起用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 
洗 
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 根有小毒主鸡鱼骨鲠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本草纲目)【味】苦甘辛【治】咽喉物硬(危氏得效方)金凤花根嚼烂噙咽骨自下鸡骨尤 
效即 
以温水漱口免损齿也亦治误吞铜铁○打杖肿痛(叶廷器通变要法)凤仙花叶捣如泥涂肿破处 
干 
则又上一夜血散即愈冬月收取阴干者研末水和涂之○马患诸病(卫生易简方)白凤仙花连根 
叶 
熬膏遇马有病抹其眼四角上即汗出而愈 

续集卷之二草部
曼陀罗花
内容:x有毒x 
花子主诸风及寒湿香港脚煎汤洗之又主惊痫及脱肛并入麻药(本草纲目)【名】风茄儿山 
茄 
子(李时珍曰)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 
以 
名花曼陀罗梵言杂色也茄乃因叶形耳姚伯声花品呼为恶客【地】(李时珍曰)曼陀罗生北土 
人 
家亦栽之【时】春生夏长【苗】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 
牵牛花而大攒花中折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子拐中有小子【采】八月采花九月采实 
【用】花子【色】绿茎碧叶白花【味】辛【性】温【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主】八月采此 
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禁】(李时珍曰)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予常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 
乃 
验可见有毒【治】面上生疮(卫生易简方)曼陀罗花晒干研末少许贴之【合治】小儿慢惊(御 
药院方)曼陀罗花七朵重一字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为末每服半 
钱薄荷汤调下○大肠脱肛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三五沸入朴硝少许洗之 

续集卷之二草部
醉鱼草
内容:x有小毒x 
花叶主痰饮成 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 炙熟食之即效又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 
止及诸鱼骨鲠者捣汁和冷水少许咽之吐即止骨即化也久疟成癖者以花填鲫鱼腹中湿纸裹煨熟 
空心食之仍以花和海粉捣贴便消(本草纲目)【名】闹鱼花 鱼尾草 椟木【地】(李时珍曰) 
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苗】(李时珍曰)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 
荆 
有微棱外有薄黄皮校易繁衍叶似水杨对节而生经冬不凋【时】七八月开花成穗【质】俨如芫 
花一样结细子【色】红紫色【主】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圉圉而死呼为醉鱼儿草也【用】花 
叶【味】辛苦【性】温【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禁】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状气味如芫花毒 
鱼亦同但花开不同时为异耳按(中山经云)熊耳山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花名曰葶 可以毒鱼 
其 
此草之类与 

续集卷之二草部
番木鳖
内容:x无毒x 
番木鳖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本草纲目)【名】马前子 苦 
实把豆 火失刻把都【地】(李时珍曰)番木鳖生回回国今西十邛州诸处皆有之【苗】蔓生 
夏 
开黄花亦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彼人言治一百二十种病每证各有汤引或云以豆腐制过用 
之良或云能毒狗至死【时】七八月结实如栝蒌【色】生青熟赤【质】(李时珍曰)状似马之 
连 
钱故名马前【用】子【味】苦【性】寒【气】气薄味苦阴也【治】苦实把豆儿研膏纳入牝户 
三四寸去胎【合治】合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疗喉痹作痛○番木鳖仁一个木香三分同 
磨水调熊胆三分胆矾五分以鸡毛扫缠喉风肿取效○ 疮入目苦实把豆儿即马前子半个轻粉水 
花银朱各五分片脑麝香枯矾少许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 

续集卷之二草部
月季花
内容:x无毒x 
月季花王活血消肿敷毒(本草纲目)【名】月月红 胜春 瘦客 斗雪红【地】(李时珍 
曰)处处人家多栽插之亦蔷薇类也【苗】青茎长蔓硬刺叶小于蔷薇千叶浓瓣不结子也【时】 
逐月开放【色】花深红【味】甘【性】温【气】气薄味淡阴中微阳【合治】疗瘰 未破用月 
季花头二钱沉香五钱芫花炒三钱碎锉入大鲫鱼腹中就以鱼肠封固酒水各一盏煮熟食之即愈鱼 
须安粪水内游死者方效此是家传方活人多矣 

续集卷之二草部
九仙子
内容:x无毒x 
九仙子主咽痛喉痹散血以新汲水或醋磨汁含咽甚良(本草纲目)【名】仙女娇【地】(李 
时珍 
山 
【苗】蔓高六七尺茎细而光叶如乌 叶而短扁不团每叶桠生子枝或一或二袅袅下垂六七月开 
碎青黄花随即结实碎子丛簇 
如谷精草子【时】(生)二月生苗(采)九 
小者如半夏【味】苦【性】凉 
【气】 
降也阴也 

续集卷之二草部
黄藤
内容:x无毒x 
黄藤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即解(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黄藤生岭南【质】 
状 
若防己【主】中饮食毒俚人常服此藤纵饮食有毒亦自然不发席辨刺史云甚有效【味】甘苦【性】 
平【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 

续集卷之二草部

内容:x无毒x 
苹主暴热下水气利小便吴普捣涂热疮捣汁饮治蛇伤毒入腹内曝干枯楼等分为末人乳和丸 
服止消渴(本草拾遗)食之已劳(山海经)【名】 菜 四叶菜 田字草(李时珍曰)苹本 
作KT 左传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则KT 有宾之之义故字从宾其草四叶相合 
中折 
十字故俗呼为四叶菜田字草破铜钱皆象形也诸家本草皆以苹注水萍盖由苹萍二字音相近也按 
韵书苹在真韵蒲真切萍在庚韵薄经切切脚不同为物亦异今依吴普本草别出于此【地】(吴普 
曰)水萍一名水廉生池泽水上【苗】一茎一叶叶圆小根入水底(陶弘景曰)水中大萍非沟渠 
所 
生之萍乃楚王渡江所得即斯实也(苏恭曰)萍有三种大者名苹中者名荇叶皆相似而圆其小者 
即 
水上浮萍也(陈藏器曰)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一名 菜小萍是沟渠间者(刘禹锡 
按 
尔雅云)萍 也其大者曰苹又(诗云)于以采苹于涧之滨(陆机注云)其粗大者谓之苹小者 
为萍 
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以苦酒淹之按酒今医家少用此苹惟小萍耳(李时珍曰)苹乃四叶菜 
也 
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 荇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 
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苹其叶攒簇如萍故尔雅谓大者为苹也(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 
昆 
仑之苹即此(韩诗外传)谓浮者为藻沉者为苹( 仙)谓白花者为苹黄花者为荇即金莲也(苏 
恭) 
谓大者为苹小者为荇(杨慎卮言)谓四叶菜为荇(陶弘景)谓楚王所得者为苹皆无一定之言 
盖未 
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李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 
蹄 
者也似 而稍尖长者荇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 
蓬草也楚王所得萍实乃此萍之实也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形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又(项 
氏) 
言白苹生水中青苹生陆地按今之田字草有水陆二种陆生者多生稻田沮洳之处其叶四片合一与 
白苹一样但茎生地上高三四寸不可食方士取以 硫结砂煮汞谓之水田翁(项氏)所谓青苹盖 
即 
此也或以青苹为水草误矣【时】(生)三月(采)五月【收】曝干入药【色】白【味】甘【性】 
寒滑【气】降也阴也 

续集卷之二草部
水藻
内容:x无毒x 
水藻主去暴热热利止渴捣汁服之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捣烂封之(名医别录)【名】(李 
时珍曰)藻乃水草之有纹者洁净如藻浴故谓之藻【地】(苏颂曰)藻生水中处处有之 (周 
南诗 
云)于以采藻于沼于 于彼行潦是也【苗】(陆机注云)藻生水底有二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 
四 
五尺一种叶如蓬蒿茎如钗股谓之聚藻二藻皆可食熟 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甚滑美荆扬人饥荒 
以当谷食(陈藏器曰)马藻生水中如马齿相连(李时珍曰)藻有二种水中甚多藻叶大二三寸 
两两 
对生即马藻也聚藻叶细如丝及鱼腮状节节连生即水蕴也俗名鳃草又名牛尾蕴是也(尔雅云) 
牛藻也(郭璞注云)细叶蓬茸如丝可爱一节长数寸长者二三十节即蕴也二藻皆可食入药以马 
藻 
为胜左传云苹繁蕴藻之菜即此【主】患热毒肿并丹毒【味】甘【性】大寒滑【治】(孙思邈 
曰)凡天下极冷无过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毒者取渠中藻菜切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其效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