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22节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22节

小说: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姜苓术汤主之。(如水状。千金。作如水洗状。身字。千金。外台。作从作二字。 
久久得之。外台。作久之故得也。腰重。原本。及外台。作腹重。今根据赵本改正。千金。 
肾脏脉论作腰。腰痛门。作腹。徐程诸注。并作腹。) 
〔尤〕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皆 
冷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属下 
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 
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x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x(千金。名肾着汤。外台。引古今录验。名甘草汤。)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千金外台用四两) 干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 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x千金肾着散x(外台。引经心录。并无主疗。载上方后。) 
杜仲 桂心(各三两) 甘草 泽泻 牛膝 干姜(各一两) 白术 茯苓(各四两) 
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x千金翼。温肾汤x 主腰脊膝脚。浮肿不随。(出香港脚。) 
茯苓 干姜 泽泻(各二两) 桂心(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又治肾间有水气。腰脊疼痛。腹背拘急绞痛方。 
本方。去甘草。加泽泻。 
三因。茯苓白术汤。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 
本方。加桂心。各一两。 
又除湿汤。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血溢作衄。或脾不和。湿着经络。血流入胃。胃满吐血。 
即本方。头疼。加川芎二钱。最止浴室中发衄。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益。千金。作溢。) 
〔尤〕肾脉本石。浮之坚。则不石而外鼓。按之乱如转丸。是变石之体。而为躁动。真阳将搏跃而出 
矣。益下入尺。言按之至尺泽。而脉犹大动也。尺下脉宜伏。今反动。真气不固。而将外越。反其封蛰之常。 
故死。 
〔程〕以上真脏。与内经互有异同。然得非常之脉。必为非常之病。若未病者必病 
进。已病者必死。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 
竭。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鉴〕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 
〔尤〕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 
而受气于中焦。今胃未和。不能消谷。则上焦所受者。非精微之气。而为陈滞之气矣。故为噫。噫。嗳食 
气也。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故其气乏竭。即遗溺失便。 
〔程〕内经曰。膀胱不约为遗尿。下经曰。 
虚则遗尿。其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之。久则正气复。而自愈。 
案尤云。上焦气未和。不能约束禁制。亦令遗溺失便。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者。谓不须治其 
下焦。俟上焦气和。久相自愈。金鉴云。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可也。 
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二说并有理。然不如程之稳妥。故姑仍之。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 
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尤〕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喜清肃。而恶烦热。肺热则咳。咳久则肺伤而痿也。热在中焦者。脾胃 
受之。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阴阳者也。胃热则实而硬。脾热则燥而 。皆为坚也。下焦有热者。大小肠 
膀胱受之。小肠为心之腑。热则尿血。膀胱为肾之腑。热则癃 不通也。 溏如 之后。水粪杂下。大肠有 
寒。故泌别不职。其有热者。则肠中之垢。被迫而下也。下重。谓腹中重。而下坠。小肠有寒者。能腐 
而不能化。故下重。阳不化则阴下溜。故便血。其有热者。则下注广肠。而为痔。痔。热疾也。 
〔徐〕直肠 
者。大肠之头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 
案为坚。沈及金鉴。为腹胀坚满。不可从也。肠垢。巢源云。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由热痢蕴积。 
肠间虚滑。所以因下痢而便肠垢也。下重者。后重也。伤寒论。四逆散泄利下重。下利篇。热利下重。 
白头翁汤主之。刘熙释名云。泄利下重。而赤白曰HT 。是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 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 
转痛移。为可治。 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 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 
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六。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 
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千金。 
作谷。则愈之下。更有愈字。寸口积之口下。有结字。关上下。有结字。尺中下同。魏 作谷。云 之为字。本 
如此。若夫谷。乃恶木也。后人改为 。遂并谷。亦改为KT 。又讹为 。皆误笔也。案通 
雅云。 。即谷乃 也。山海经。百KT 生。荀子。五 蕃。是也。○诸积大法以下。徐沈尤。别提为一条。) 
〔徐〕积。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 
则如市中之物。偶聚而已。病之属阳者也。腑属阳。故相比阳。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 
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曰辗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若 气。 者。谷也。乃食 
气也。(案三因。立 气门载宿食论治。当并考。)食伤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痛在胁下痛。不由 
脏腑。故按之则气行而愈。然病气虽轻。按之不能绝其病原。故复发。中气强。不治自愈。 
〔尤〕诸积。该气 
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又积而不移之处。 
其气血荣卫。不复上行而外达。则其脉为之沉。细而不起。 
故历举其脉出之所。以决其受积之处。而复益之曰。脉两出。积在中央。以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 
故脉之见于两手者。俱沉细而不起也。各以其部处之。谓各随其积所在之处。而分治之耳。 
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 
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 
邵氏明医指掌参补云。痞块多在皮里膜外。并不系肠胃间。而医者往往以峻剂下之。安能使此块入 
肠胃。从大便而出哉。吾见病未必去。而元气已耗。经年累月。遂至不治者多矣。历代医家。皆曰在左为死 
血。在右为食积。在中为痰饮。盖以左属肝。肝藏血。右属脾。脾化谷。而痰饮。则结聚于中焦也。殊不知肝 
脾虽左右之分。而实无界限之隔。非谓肝偏于左。而无与于右。脾偏于右。而无与于左。在左为死血。而在右 
独无死血乎。在中为痰饮。而左右独无痰饮乎。但在左在右在中。皆因虚之所在。而入之耳。不可以死血痰 
饮食积分之也。然当诊之以察其病。弦滑为痰。芤涩为血。沉实为食。三脉并见。则当兼治也。 

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属性:(此篇脉经接前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为一篇。痰饮。作淡饮。下并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 
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 
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沥沥。巢源。作漉漉。气短。诸本。作短气。) 
〔程〕圣济总录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 
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又因脾 
土不能宣达。致水饮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甚则五脏受病也。痰饮者何。以平人水谷之气。入于胃变化精微。 
以充肌肉。则形盛。今不能变化精微。但化而为痰饮。此其人所以素盛今瘦。故水走肠间。沥沥作声也。 
〔沈〕饮后水流在胁下者。乃饮积于胃。腠理不密。如汗 。横溢胃外。流于胁下。而为悬饮。悬饮者。 
犹物悬挂其处之义也。胁乃阴阳之道路。悬饮阻抑往来之气。咳则气吸吊动于胁。咳唾则引痛矣。盖脾肺 
之气。不能转运。饮水流行。泛于四肢皮肤肌肉之间。即当汗出而散。设不汗出。凝逆经隧。身体疼重。而 
为溢饮。经谓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是也。若溢出于胃。从下注上。贮于胸膈之间。壅遏 
肺气。上逆而内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外应皮毛。肺气壅而不行。则如肿。故为支饮也。 
〔鉴〕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言饮病之情状也。四饮亦不外乎留饮伏饮之理。但因其流水之处。特分之为四耳。由其状 
而命之名。故有四也。李 曰。夫饮有四。而此独以痰饮名总之。水积阴或为饮。饮凝阳或为痰。则 
分而言之饮有四。合而言之总为痰饮而已。 
案痰本作淡。王羲之初月帖。淡闷干呕。宋黄伯思法帖 
刊误云。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干。非也。而肘后方。有治痰 诸方。即痰饮 
也。考唐惠琳一切经音义云。淡阴。谓胸上液也。医方多作淡饮。又云。痰 。上音谈。下阴禁反。案痰 
字无定体。胸膈中气病也。津液因气凝结不散。如筋胶引挽不断。名为痰 。盖痰字。始见于神农本经巴豆 
条云。留饮痰癖。而饮字。则见于内经刺志论云。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王注。溜饮也。又溢饮。见于脉 
要精微论。根据以上数义而考之。痰饮。即津液为病之总称。故本经以题篇目。而又以肠间沥沥有声为 
痰饮者。犹伤寒外邪之统名。而又以麻黄汤一证。呼为伤寒之类。本条痰饮。又与稀则曰饮。稠则曰痰之义亦 
自异。程云。痰饮。脉经千金翼。俱作淡饮。当以淡饮为是。若痰饮则稠粘。不能走肠间沥沥作声也。此说似 
是而却非。不知痰乃淡从 者。沈千金翼。淡饮。五饮之一。与本条所谓颇异。云。大五饮丸。主五种饮。一 
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 在两胁下。三曰淡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 
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千金同。)所谓流饮。乃似本条之痰饮。巢源云。流饮 
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亦本条之痰饮也。 
巢源云。悬饮。谓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痛。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又云。支饮。谓饮水过 
多。停积于胸膈之间。支乘于心。故云支饮。案支字。徐为肺之支脉。程为支散之义。魏云。分也。尤云。 
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并不通。今根据巢源。支。枝同。谓支撑于心膈之间。支满支 
结义皆同。王注六元正纪支痛云。支。拄妨也。为是。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千金。作心下坚筑筑。) 
〔尤〕水。即饮也。坚筑。悸动有力。筑筑然也。短气 
者。心属火而畏水。水气上逼。则火气不伸也。 
〔徐〕脏中非真能蓄有形之水。不过饮气侵之。不可泥。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程〕联绵不断者曰涎。轻浮而白者曰沫。涎者津液所化。 
沫者水饮所内。酿于肺经则吐。吐多则津液亦干。故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徐〕脾主肌肉。且恶湿。得水气。则濡滞而重。脾精不运。则中气不足。而倦怠少气。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程〕肝脉布胁肋。故胁下支满。水在肝。则条达之性为 
水郁。其气上走颃颡。至蓄门而出鼻孔。因作嚏也。嚏则痛引胁肌。故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程〕水在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