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黄帝内经太素 >

第11节

-黄帝内经太素-第11节

小说: -黄帝内经太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抄作外迁,据《水经注》应作升。)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河水出昆仑山东北隅, 
便潜行至葱岭于阗国,到积石山,东北流入海,过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也。)手太阴,外合于济 
水,内属于心。(济水出河东恒县,至王屋山,东北流入于河。)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 
包。(漳水,清漳水也,出上党沽县西北少山,东流合浊漳入于海。解是浊漳,浊漳出于上党长子 
县西发鸠山,东流入海也。)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外内相贯, 
如环无端,人经亦然。(十二经水,如江出岷山,河出昆仑,即外有源也。流入于海,即内有所禀 
也。水至于海已,上为天河,复从源出,流入于海,即为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也。人经亦尔,足三 
阴脉从足指起,即外有源也。上行络腑属脏,比之入海,即内有所禀也。以为手三阴脉,从胸至手, 
变为 
手三阳脉,从手而起,即外有源也。上行络脏属腑,即内有所禀也。上头以为足三阳脉,从头之下 
足,复变为足三阴脉,即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也。平按∶外内《灵枢》、《甲乙》作内外。)故天 
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人腰以上,为天为阳也;自腰以下,为地为阴也。经 
脉升天降地,与经水同行,故得合也。)故清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清水以北,已 
是其阴,湖在清北,故为阴中之阴也。)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阴,(漳南为阳,河 
北为阴,故河北至漳为阳中阴也。)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漯居阳地,故为阳中太阳。平 
按∶太阳,太字《甲乙》无。)此一州之阴阳,所以人与天地相参者也。(阴阳之理无形,大之无外, 
小之无内,但人生一州之地,形必象之,故以一州阴阳合人者也。平按∶州《灵枢》作隅。)黄帝 
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问有三意∶经水经 
脉远近,一也;浅深,二也;水之与血多少,三也。然则身经脉有三不同,请随调之。)岐伯答曰∶ 
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胃受水谷,化成血气,为足阳明脉,资润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禀成血气, 
譬之四海滋泽无穷,故名为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足阳明脉具有四义故得名海∶其脉 
粗大,一也;其血又多,二也;其谷气盛,三也;阳气热,四也。有此四义,故得比于海也。平按∶ 
热下原缺一字,据《灵枢》、《甲乙》补入。)刺此者,不深弗散,(刺此道,刺中度人足三阳脉, 
足阳明脉须深六分,以为深也。其脉在皮下深,血气又盛,故深六分,方得散其气也。)不留不泻。 
(血气既盛,留之方得顿而泻也。若热在皮肤之中聚为病者,即疾泻之,故曰热即疾泻也。)足太 
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阳明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 
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问曰∶十二经脉之气,并有发穴多少不同,然则 
三百六十五穴各属所发之经。此中刺手足十二经者,为是经脉所发三百六十五穴?为是四肢流注五 
脏三十输及六腑三十六输穴也?答曰∶其正取,四肢三十输及三十六输。余之间穴,有言其脉发会 
其穴,即属彼脉。故取其脉者,即是其脉所发之穴也。问曰∶此手足阴阳所刺分数,与明堂分数大 
有不同。若为取定?答曰∶此及明堂所刺分数各举一例,若随人随病,其例甚多,不可一概也。今 
足太阳脉在皮肉中有深四分有余,故以刺入五分为例。若脉行更有深浅,可以意扪循取之为当,余 
皆放此。留七呼者,此据太阳脉气强弱以为一例。若病盛衰,更多少可随时调之,不可以为定也, 
余皆放此也。平按∶足阳明一段《灵枢》在足太阳上。《甲乙经》阳明、太阳下均有多血气刺四字, 
足少阳下有少血气刺四字,太阴、厥阴下均有多血少气刺五字,少阴下有少血多气刺五字。)手之 
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深皆毋过二分,其留皆毋过一呼。(手之六阴,从手至胸, 
属脏络腑,各长三尺五寸。手之六阳,从手至头,属腑络脏,各长五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属 
脏络腑,各长六尺五寸。足之六阳,从足至头,属腑络脏,各长八尺。此手足十二之脉当经血气上 
下环流也。然足经既长,即血气环流,其道远也;复是阴气,故其行迟也。手经既短,即血气环流, 
其道近也;复是阳气,故其行疾也。以其道近脉浅,刺深无过二分也。以其气疾,故留之不过一呼也。 
平按∶其深《灵枢》、《甲乙经》均作其刺深。注从手至胸,胸字原缺,袁刻作胃,据本注下文“从 
足至胸”,应作胸字。)其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撩,力条反,取也。人之生 
也,五时不同; 
初生为婴儿,能笑以上为孩,六岁以上为小,十八岁以上为少,二十以上为壮,五十以上为老。今 
量三十以下为少。三十以上为长。黄帝之时,七尺五寸以上为大,不满七尺五寸为小。今时人之大 
小,可以意取之。天者,理也。少长小大肥瘦之变,变而不恒,以合天为妙,此天之常道也。贤人 
以意取之,妙合其理,故曰法天之常也。平按∶撩《甲乙》作料。注为孩,孩字下半虫蚀,细玩上 
半剩处,于孩字为近。日本《医心方》卷二十五引《太素经》云∶小儿初生为婴,能笑为孩儿。谨 
拟作孩。袁刻作小,复将下文六岁以上为小改作少,十八岁以上为少改作壮,二十以上为壮改作长, 
与原抄不合。又壮下二字原缺,据《灵枢·卫气失常》篇五十以上为老,拟作“五十”二字。)灸 
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即骨枯脉缋;刺而过此者,则脱气。(灸法亦须量人少长大小肥瘦, 
气之盛衰,穴之分寸,四时寒温,壮数多少,不可卒中失于常理。故壮数不足,厥疾不瘳;若过其 
限,火毒入身,诸骨枯槁,经脉溃脓,名为恶火之病。火无善恶,火壮伤多,故名恶火也。平按∶ 
缋《灵枢》、《甲乙经》均作涩,袁刻作溃,据注经脉溃脓,当是溃字,别本亦作溃。)黄帝问曰∶ 
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少多,肤之浓薄,肉之坚脆,及 之大小,可为度量乎?(肤,皮也。 , 
等块肉也。举人形有十种不同,请设度量合中之法也。平按∶《灵枢》少多作多少, 作 。)岐 
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者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者也。若失度之人,瘠瘦而形肉脱者, 
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真者也。(中度者,非唯取七 
尺五寸以为中度,亦取肥瘦寒温盛衰处其适者,以为中度。瘠,音藉也。七只五寸人为中度者量定。 
扪,没屯反,摸也。平按∶失度,失字《灵枢》作夫。) 





卷第六(卷首缺)·脏腑之一

属性:平按∶此篇自喜乐者以上,日本原抄正本残缺,篇目亦不可考。平从日本仁和寺宫御藏本残卷 
十三纸中,检出自在我者以下至竭绝而失生经文杨注,证以《灵枢·本神》篇,补入喜乐者以上。 
断零璧,缺而复完,洵堪宝贵。自在我者以上,惜无从查出,故自黄帝问于岐伯曰至地之,谨根据 
《灵枢》卷二第八《本神》篇补入。自喜乐者以下至末,均见《本神》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 离藏则 
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 
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以上从《灵枢·本神》篇补入。) 
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未形之分, 与我身,谓之德者,天之道也。故《庄子》曰∶ 
未形之分,物得之以生,谓之德也。阴阳和气,质成我身者,地之道也。德中之分流动,阴阳之气 
和亭,遂使天道无形之分,动气和亭,物得生也。平按∶注 字恐系施字之误。)故生之来谓之精, 
(雄雌两神相搏,共成一形,先我身生,故谓之精也。)两精相搏谓之神,(即前两精相搏共成一 
形,一形之中,灵者谓之神者也,即乃身之微也。问曰∶谓之神者,未知于此精中始生?未知先有 
今来?答曰∶案此《内经》但有神伤、神去与此神生之言,是知来者,非曰始生也。及案释教精合 
之时,有神气来托,则知先有,理不虚也。故孔丘不答有知无知,量有所由。唯佛 
明言是可根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者,神之别灵也,故随神往来,藏于肝,名曰魂。)并精 
而出入者谓之魄,(魄,亦神之别灵也,并精出此而入彼,谓为魄也。并,薄浪反。)所以任物者 
谓之心,(物,万物也。心,神之用也。任知万物,必有所以,神□□□□□□物□任物,故谓之 
心也。)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亦神之用也,任物之心,有所追忆,谓之意也。)意之所存谓之志, 
(志,亦神之用也,所忆之意,有所专存,谓之志也。)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亦神之用也, 
专存之志,变转异求,谓之思也。)因思而远慕谓之虑,(虑,亦神之用也。变求之思,逆慕将来, 
谓之虑也。)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智,亦神之用也,因虑所知,处物是非,谓之智也。)故智者 
之养生也,(神之所用,穷在于智,故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智者养生要有之 
道,春夏养阳,使适于暑也;秋冬养阴,使适于寒。)和喜怒而安居处,(喜怒所生,生于居处, 
智者发而中节,故因以和安也。)节阴阳而调柔刚,(阴以致刚,阳以起柔,两者有节,则刚柔得 
矣。平按∶柔刚《灵枢》、《甲乙》均作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智者行和节养之 
道,则五养神安,六腑气调,经脉用营,腠理密致,如此疵疠元本不生,八正四邪无由得至,自斯 
已往,或齐天地,莫见冬 ,或类彭年,长生久视也。平按∶注五养恐系五脏之误,冬 二字未详, 
因原抄如是,故仍之。)是故怵惕思虑者,流溢而不固。(怵惕思虑,多伤于心,神伤无守,所为不固也。) 
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人之悲哀动中,伤于肝魂,泪竭筋绝,故失□也。平按∶注失下原缺一 
字,据经文应作 
生。)喜乐者, 散而不藏。(喜乐志达气散,□于肺魄,故精不守藏也。 ,立安反,牵引也。 
平按∶ 《灵枢》、《甲乙》均作惮,原抄作 。考 音展,上声,木白理也。音义均不合。疑作掸, 
音弹,寒韵。《太玄经》∶掸系其名。提持也。与本注音义为近。再查日本抄本,凡手旁多从木, 
如搏作 之类,今 字恐系掸字传写之误。注气散下原缺一字,据上注伤于肝魂,应作伤。魄下原有 
故精不守藏也六字,袁刻脱。)愁忧者,闭塞而不行。(愁忧气结,伤于脾意,故闭塞不行也。平 
按∶闭上《灵枢》、《甲乙》有气字。)盛怒者,迷惑而不理。(盛怒气聚,伤于肾志,故迷惑失 
理也。平按∶理《灵枢》、《甲乙》作治。)恐惧者,荡惮而不收。(右肾命门藏精气,恐惧惊荡, 
则精气无守而精自下,故曰不收。平按∶《甲乙》注云∶《太素》不收作失守。今仍作不收,或另 
有本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心藏也。怵惕,肾来乘心也。思虑,则脾来乘心。二邪乘甚,故伤 
神也。)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神为其主,故伤神则反伤右肾,故恐惧自失也。亦反伤脾, 
故破 脱肉也。毛悴色夭,死于冬。(毛悴肺伤,色夭肝伤也,以神伤则五脏皆伤也。冬,火死时 
也。)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肝藏也。悲哀太甚伤肝,故曰动中。肝伤则魂伤。平按∶肝上《灵枢》 
有脾忧愁至死于春一段,本书在后。)魂伤则狂忘不精,不敢正当人,(魂既伤已,肝肾亦伤,故 
□□及□不精,不敢当人也。平按∶狂忘《甲乙》作狂妄。不精不敢正当人《甲乙》作其精不守, 
注∶一本作不精不精则不正当。《灵枢》作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注故下缺二字,及下缺一字, 
袁刻作故狂妄不精,与原抄不合。)缩而挛筋,两胁骨举,(肝足厥阴脉环阴器,故魂肝伤宗筋缩 
也。肝又主诸筋,故挛也。肝在两胁,故肝病两胁骨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