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第26节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6节

小说: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氏与薄昭的到来自然让薄姬欣喜不已,她让王敏把老太太安置到景明宫,与自己住到一块儿,让薄昭住到春和宫,能经常料理儿子刘恒,一家人能团聚在代地,也算一种福份。

    韩信被诛杀则让刘恒惊讶不已,他把张武叫到春和宫,惊讶地问:“淮阴侯韩信被诛杀,朝廷怎么没有给各国诏旨?”

    “代王有所不知,朝廷封锁了淮阴侯被杀的消息,我到京都时,看到京都巡逻的军吏增多了,城中的百姓神情紧张,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块儿偷偷议论,我一打听,他们都说淮阴侯被皇后杀了,不像谣传。”张武拍着胸脯子说:“臣没长几个脑袋,不敢胡说八道。”

    “那你说说淮阴侯如何被杀的?像淮阴侯这样军功卓著、韬略满腹的大将之才,没有父皇的亲口命令,皇后哪能轻而易举说杀就杀呢?”刘恒摇摇头,仍然不相信发生在韩信身上的一切。

    “据说皇后为了树立个人的权威。”

    刘恒深知,从吕后的平时举止来看,张武所言并非没有根据,这位母仪天下、统驭六宫的皇后,杀伐决断,阴骘刚毅,从不心慈手软,但淮阴侯韩信又何曾是一个等闲之辈,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为开创汉朝天下立下盖世奇功,岂肯轻易俯首就擒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恒有些儿茫然,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被夷灭三族的消息千真万确,绝非讹传。这位空前绝后的军事家在被疑忌的日子,仍然不肯恬居人后,退隐山林,如果说是冥冥之中定数的话,可以说,贪恋官位的毛病把他推上了一条不归的道路。如果说皇帝刘邦与他一起驰骋疆场,朝夕相处,尚念旧情,在杀他与否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下手,那么皇后吕雉为了树立个人权威拿功臣开刀则毫不留情,不用皱一下眉头。韩信遇到吕后,算是倒了血霉。

    在平息陈豨叛乱的战斗接近尾声时,淮阴侯韩信的舍人栾说举报他准备打开长安监狱,释放囚徒,攻占未央宫,策应陈豨叛乱。

    吕后接到密报,异常惶急,她立即让大谒者张释把丞相萧何召进长乐宫椒房殿,商量对策:“丞相,有人举报韩信谋反。”

    “韩信谋反?”萧何惊愕地反问:“他掌控百万大军时不谋反,到了手中没有一丁点兵权时谋反,臣不太相信。”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现在不是丞相相信不相信的时候,而是应该怎么对付他的时候。”一般人很难想象吕后的恶毒,为达到目的,吕后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好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萧何暗暗地倒吸一口凉气,想当初,老夫在皎明的月下跑了几十里路,才把这样一个天下奇才追回来,实现了汉军出关,与项羽一争天下的宏伟志向。现如今强敌破灭,英雄卸甲,没有用了,平白无故被君王疑忌,皇帝谎称云游梦泽,囚禁韩信到都城,楚王的封号削成淮阴侯,闲居家中。在他最能谋反的时候,他没有谋反,在他最不能谋反的时候,他居然要谋反,而且要释放几千个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囚徒谋反,看来这个举报带着挟私报复的色彩,说他谋反,我死也不相信。但不管我相信不相信,皇后已经为他定了谋反的基调,岂能因为我说他一句不谋反而轻易更弦易辙呢?我要是不与皇后一唱一和,皇后肯定会把我视为淮阴侯的同谋,一块儿给烩了,眼前也只有违心地与皇后同流合污,共同算计淮阴侯这条路可走,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凭着自己的性子乱来的事情,至于淮阴侯冤屈,那也没办法,过去有冤案,现在有冤案,将来还要有冤案。萧何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屈从于吕后,他不动声色地问道:“皇后想如何处置韩信?”

    “干掉他。”吕后铁青着脸,眼露凶光。

    “皇上考虑到淮阴侯韩信在战争年代立下的奇功,给了他三个特殊的待遇,那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这三条约定限制了我们的手脚。”萧何仍然为不杀韩信找借口。

    “这个好办,丞相只要把韩信诳进长乐宫,下边的戏你就不用管了。”吕后胸中似乎有了成熟方案。

    “韩信乃通晓兵法的人,臣无故叫他进宫,他会起疑心的。”萧何推脱着,他知道把韩信骗进长乐宫的后果。

    “笨蛋,亏你还当丞相,皇上出征时,把京城托付给咱两个人,没想到灾难临头,丞相还麻木不忍,太让本宫失望啦。”

    萧何语塞,脑子高速飞转。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见吕后眼珠飞快地转动,铁青的脸色换上一副温柔的笑颜,假惺惺地说:“我们何不假称朔方大捷,诳群臣进宫道贺,包括韩信在内,趁机”吕后作了一个砍的手势。

    “韩信要不来呢?”

    “要不让丞相去,丞相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一定会相信你的。”吕后眼睛紧紧盯着萧何,萧何不敢迎视她那两道凛冽肃杀的眼光,眼神迅速移至别处。

    在吕后的授意下,两个宫卫悄悄绕至城北,在艳阳高照、游人如织的街道上,骑着马,举着竹简,一路高喊“朔方大捷”,飞驰入都,直到长乐宫,仿佛真的一样。

    一时间,朔方大捷的音讯像长了翅膀,在长安城中广泛传开。

    到长乐宫道喜的群臣一拨拨来,一拨拨去,唯独没有韩信,不是他没有听到朔方大捷的消息,而是自从皇帝刘邦伪称云游梦泽,把他逮到监狱,削去王号降为侯,他对皇帝对朝廷就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遇到事情,总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陈豨是他的老部下,起事被镇压下去,也不符合他的本意,两种原因加到一起,使他再一次选择称病不朝。

    正当韩信足不出户之际,丞相萧何登门来访,他是韩信的特殊客人,韩信没有理由拒绝他,热情地把他迎进侯邸,笑着问:“是什么风把丞相吹来?”

    萧何默视韩信只一瞬,所答非所问:“看贤弟气色不错,不像有病的样子。”

    “兄弟我不是装病的那号人,如果没有病,我这次就随着皇帝北征。”韩信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汉中甘当伯乐的萧何,此时此刻充当了一个诱骗他的使者,根本没有心理防备。

    萧何谈笑风生,看不出有任何异常:“朔方大捷,皇帝上派使者回京送信,群臣都到长乐宫贺喜,唯独贤弟没去。”

    “朔方大捷是预料中的事,陈豨以一隅抵抗朝廷雄师,自然不是对手。”韩信托词道:“我疾病缠身,一向深居简出,对朝廷之事不闻不问。”

    萧何眨眨眼,激将一下对方:“贤弟不至于漠不关心吧?”

    “如今强敌破灭,我已派不上什么用场,能够平安无事,就算烧了高香,遑论其它奢望。”韩信长叹一口气,万念俱灰。

    萧何微微一笑,邀请韩信道:“贤弟大可不必沉沦下去,今天趁着气色好,何不随我到宫中贺喜。”

    “这?”韩信犹豫着,一时拿不定主意。

    “贤弟,去吧,有我在,你怕什么?”萧何再一次敦促韩信。

    “去?”

    “去”。萧何神色坚毅地说:“我这是替贤弟着想,甭让皇后给咱记一笔仇啊。”

    在萧何的诳骗下,韩信毫无提防地坐上车,跟着萧何来到长乐宫。长乐宫张灯结彩,看不出有异样,宦官宫娥继续向这位倒霉的侯爷问好,守门的军士依旧向这位军功卓著的将军行着敬畏的军礼。

    当两个人走进后宫,萧何笑着对韩信说:“贤弟,皇后等你呢,我肚子憋得慌,小解一下,一会儿就到。”说罢,朝着厕所的方向疾步走去。

    韩信觉得好笑,不知道一场大祸即在眼前。在宦官的引领下,他坦然走进椒房殿,只见吕后端坐在殿上。

    韩信赶紧下跪施礼,朗声说道:“朔北大捷,恭喜皇后。”

    “韩信你可知罪?”吕后像一只饿昏的恶狼,眼中射出两道逼人的绿光。

    韩信一怔,抬头看吕后一脸怒气,心中咯噔一沉,大惊失色地问:“臣何罪之有?”

    吕后杀气冲冲:“有人告你谋反。”

    “此话从何谈起?”韩信还想辩解。

    吕后铁了心要处决韩信,不容他辩解,厉声喝道:“武士,给我拿下韩信。”

    几个武士像猛虎一样,反剪韩信,韩信知道大事不好,连声高呼:“丞相何在?丞相救我。”

    吕后冷笑两声:“甭做丞相救你的梦了。”

    “没想到我会毁在一个小女子手中,后悔在齐国时不听蒯彻之言。”韩信知道难免一死,心中说不出多么后悔,干脆闭上嘴不再说话,这是一位大功臣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几个武士把韩信装到麻袋里,抬到长乐宫钟室,用绳子悬吊在半空,拿着削尖的木棍,乱捅麻袋中的韩信,开始还能听到“哎哟,哎哟”的痛叫声,到后来,一点声响也没有,殷红的鲜血渗出麻袋外,滴在洁净的地面上。

    武士把麻袋放下来,解开口,掏出死去的韩信,只见体无完肤,遍体鳞伤,血迹斑斑。

    萧何最后看了一眼韩信的尸体,鼻子不由一酸,淌下几行泪水,没想到他的成功由我而起,败亡也由我而止,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冥冥之中我有何颜面去见这位盖世无双的奇才?

    “丞相自作多情。”吕后讥笑不已,冷眼看着萧何。

    “还请皇后能给他留一个全尸。”萧何有些伤感地说:“他毕竟当过全军的统帅。”

    吕后狞笑不已,嘴里迸出一句十分刻毒的话:“全尸可以留,但三族不可留。”

    吕后一声令下,御林军把淮阴侯的府邸包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三族老小挨个捆绑,押赴东市腰斩,一时间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处决完韩信,吕后得意洋洋,踌躇满志,暗想:皇上一直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儿,老娘三下五除二,替他了却心愿,派个驿使,给皇上报个信儿,估计皇上不会责怪老娘擅权用事。于是,她把长安发生的一切,写了一封机密的奏章,派快马驿使,传报雒阳的刘邦。

    刘邦接到吕后的信后,又惊又喜,惊的是像韩信这么有名的将领,自己处置他时,尚且投鼠忌器,于心不忍,没想到皇后说杀就杀,毫不顾忌。皇后这样先斩后奏,固然擅权,但也有她的过人之处。喜的是韩信是一个难得军事天才,在战争中立下大功,在全国军队中享有崇高威信,他活着本身对皇帝就是个威胁,对大汉朝就是个威胁,一直是刘邦的一块心病。

    “皇后干得好,替朕除了心腹大患。”刘邦拍案称奇:“朕要到京都,看看情形。”

    从北方返回雒阳的途中,刘邦遇到梁国太仆告讦梁王彭越谋反。梁王彭越在楚汉战争不停地截断楚军粮道,焚烧积聚,使项羽粮秣断绝,在汉将中可谓翘楚,刘邦称帝后封为梁王。自从韩信降王为侯,彭越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对刘邦暗暗存了戒心。

    到了陈豨谋反时,刘邦御驾亲征,派人召韩信、彭越二人,他们均称病不赴,惹动刘邦一腔怒意,派敕使到梁地诘责彭越。

    彭越越想越不对头,越想越害怕,唯恐重蹈韩信前辙,他本计划弥补自己的过错,找刘邦谢罪,不料部将扈辄劝他:“皇上外表豁达大度,实际心胸狭隘,现在你实心实意去谢罪,为时已晚,到那里肯定像韩信一样遭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举事造反,趁皇帝北征,西部空虚,挥师长驱直入,截断皇帝的退路。”

    “造反?孤没这个胆。”彭越摇摇头,不愿采纳扈辄的计策。

    扈辄心中明白,再劝他也没用,不禁扼腕长叹,暗暗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

    彭越见他不高兴,就和颜悦色地安慰道:“不过你劝孤不要去谢罪,孤倒觉得很有道理,孤再犯傻,也不能自投罗网,孤可以采纳你计策的一半。”

    彭越依旧称病,不肯往会刘邦。

    彭越与扈辄的密议被太仆闻悉,他从内心看不起彭越,嫌彭越优柔寡断,难成大事,有时擅自行事,触怒彭越。彭越本想治他的罪,不料想他小人先告状,一溜烟跑到刘邦处,告彭越谋反。

    刘邦本来对韩信、彭越抗命不遵就不满意,此次接着梁太仆的告讦,信以为真,偷偷派将军领着部队到梁国,出其不意把彭越、扈辄擒到雒阳。

    一个韩信,一个彭越,让刘邦大为光火,他暗暗想:朕登基后,没有亏待你们,一个封在楚国为王,一个封在梁国为王,过着荣华富贵、风光无比的日子,你们不珍惜眼前大好时光,当了国王还想当皇帝,朕即使仁义,也不能让出皇位让你们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