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78节

隋唐第一好汉-第78节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四千名俘虏,被李元霸押到鸭绿江岸边。李元霸再次给了他们,向他们的国王求救的机会。结果是不然而喻的,四千颗头颅,再次随着鸭绿江水,进入了浩瀚的大海之中。

    鸭绿江对岸的高句丽士兵,再次目睹了这痛心的一幕。看着自己的兄弟被砍下头颅,然后焚烧了尸体。一个个那是顿足捶胸气愤不已。可是他们的力量,毕竟实在是太卑微了。根本无法左右,高句丽王高远的选择。

    这时有一个声音,在高句丽士兵中响起:“我们驰骋疆场血染征袍。可是在大王的眼中,竟然连两百两银子都不值。”

    这个声音如同一针催化剂一般,瞬间在高句丽士兵之中传开。甚至已经出现有的士兵,丢下手中武器,脱掉身上战甲,离开军营的情况。

    虽然很快呗那,些将领制止住了,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高句丽王高元,很快也接到了这个消息。不但如此,如今他皇宫的宫门外,已经聚集了成百上千的民众。他们是来为那些俘虏情愿的,希望他们的大王,可以救一救那些人。

    毕竟那些人中,有在场之人的丈夫,儿子和父亲。他们的家人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亲人,被那样残酷的杀掉。

    请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皇宫的守卫,也加入了请愿的行列。而且还出现了,攻击宫门的情况。一时间场面有点失控,这让守卫皇宫的将领,不得不将这个消息,迅速反馈给高句丽王高元。

    其实这样大规模的民众请愿,如果说幕后没有推手,那是不可能。不过这次的幕后推手,是高句丽王高元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高成。

    这个高成本就不服,自己的这位哥哥。他认为连年的征战,都因为自己的哥哥好大喜功。不但没有让高句丽更加的强盛,反而却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这次更是因为他的一己之私,引来了大隋的征讨。

    本来就怨声载道的高成,这时遇到了一个,十分让他依仗的谋士。这位谋士为高成出谋划策,每次都是算无遗漏。这更加增加了高成对其的信任。甚至已经达到了,对其言听计从的地步。

    就在前不久,这位谋士对高成说:“主公你的机会来了。你的哥哥高元,无故惹来隋军的讨伐,而且如今已经将,鸭绿江以东的领土丢失。不仅如此,隋军的先锋部队,还在辽东城,俘虏四万名守军。”

    接着这名谋士,将所有的事情,与高成陈述了一遍。并且告诉高成,只要此时抓住这个机会,便可以利用百姓。将他的哥哥赶一下王位,由他取而代之。

    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经受得住王位的诱惑。于是高成便欣喜若狂的,开始按照那名谋士的安排去运作。所以就有了平壤城民众,围堵皇宫宫门请愿的事情。

    “主公,下面就看谁能得到,这些民众的民心了。而如今最好的方法,就是救回那被俘的俘虏。只要可以将他们救回来,那主公在百姓与军中的威望,将如日中天。取代高元也是指日可待。”那名谋士对高成说道。

    此时的高成,已经被王座的诱惑,冲昏了头脑。于是想都没想便开口问道:“那不只是军师有何办法,可以救回隋军手中的俘虏。如果真的让我,拿出八百万两白银,我也是拿不出来的。”

    “主公拿不出来,但却有人拿的出来。虽然高句丽国的国库,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但是你的哥哥高元,手中的私库之中,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银子。”那名谋士神神秘秘的,对高成说道。

    随后那名谋士,又将自己的计划,和高成说了一遍。那就是继续鼓动军民,向高元请愿。同时暗中收买皇宫中的守军。偷偷的打开高元的私库,让人知道高元有足够的是银子,赎回哪些俘虏。

    到时高元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绝对不会承认那银子只是他的。在这个时候,高成便会挺身而出,说那些人银子是他,多年来贩卖马匹所积累下的。

    并且愿意无偿的,捐献给自己的哥哥高元。让高元拿他们去赎回那些俘虏,而高元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绝对会顺水推舟。这样一来,高成在高句丽国的威望,也就会瞬间得到提升。

    仅仅一天的时间,整个平壤城就乱套了。商人不再做自己的买卖,农民也没有去耕种。而是都聚集在皇城前。刚开始还是十分有序的请愿,后来竟然发展到,暴力的冲开了皇宫的宫门。

    于是高成的那名谋士,所计划的事情,顺理成章的发生了。高元也如同那名谋士猜测的一般,并不承认那些白银是属于他的。于是这个时候高成站了出来。

    平壤城中的这一幕闹剧,李元霸很快便接到了消息。并十分高兴的,对徐茂公说道:“三哥,如今平壤城内已经发生内乱。高句丽王高元,同父异母的弟弟高成。准备伺机夺取王位。”

    徐茂公接过李元霸递,过来的密信,仔细的看了一番后。笑呵呵的对李元霸说道:“如今这高句丽王高元,已经算得上内忧外患了。估计用不了多久,我军便会有机会,渡过鸭绿江。等我们攻下平壤城的时候,我一定会告诉他,到底是怎么败的。免得等他死了以后,见了阎王爷。还稀里糊涂的,说不明白一个所以然来。”

    徐茂公说完,与李元霸二人哈哈大笑。这可把二人身边的那些瓦岗英雄,给弄得蒙了。

    (本章完)

第162章 谍战很重要 江面架浮桥() 
“主公你与那个牛鼻子老道,说的到底是什么。我怎么听的云里雾里呢。”程咬金一脸不懂的样子,对李元霸问道。

    不只是程咬金没有听明白,李元霸与徐茂公的话。就连秦琼单雄信等人,也是云里雾中不明所以。同样用着疑问的眼神,看着李元霸。

    李元霸笑了笑后,看了看徐茂公。然后只说了四个字,那就是廉贞密卫。

    这四个字一说出,秦琼与单雄信等人,便第一时间明白了。知道高句丽发生的内乱,是因为什么引起的了。可是程咬金与齐国远二人,还是一脸不懂的表情。

    谍报工作,在有战争的那一刻,就已经存在了。几乎在每一次大型的战役,和朝代更换。都离不开谍报战的存在。就连近代的战争也是如此,甚至有可能因为谍战,影响一个战役的结果。

    “三哥,我准备在鸭绿江上,架设一座浮桥。不知你觉得是否可行。”李元霸没有理会,程咬金与齐国远的不解。而是对徐茂公说道。

    “架设浮桥,倒是十分的适用于我军。毕竟我军都不太熟悉水战,可是这架设浮桥付出的代价,可能会十分的惨重。毕竟对面的高句丽人,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去架设浮桥。前半段还好说,因为并不在对方的射程之内。可是越靠近对岸,压力将会越大。”徐茂公想都没想,便对李元霸说道。

    “我要架设的浮桥,与传统的浮桥有着一定的区别。半月之前,我已经飞鸽传书给小孤山。命令天机阁阁主鲁威,带天机阁能工巧匠,来两军阵前了。估计再有几天就会到达。”李元霸说道。

    听到李元霸提到天机阁,提起鲁威。程咬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便滔滔不绝的,和众人讲起了,这天机阁阁主鲁威的能力。

    虽然程咬金有一点在卖弄,但是却让众人了解了,鲁威的能力。不由得对他,也有了一定的期待。希望他真的可以,带来一座不一样的浮桥。

    “不知主公口中的,不一样的浮桥。与传统意义上的浮桥,有什么不同。”徐茂功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接着李元霸将他所说的浮桥,和大家解释了一遍。传统意义上的浮桥,是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但是李元霸这次要架设的浮桥,却有所不同。

    先在鸭绿江岸把二艘、三艘或四艘船,联成一段一段浮桥单元,然后衔尾徐行江中,组拼成桥。这样能使众多的人员同时操作,大量作业在江岸进行。架桥的材料就地取材。浮桥固定的办法,采用铁锚固定于江中。而不用难以取得的巨型缆索,这样更加加快建桥速度。在江中急流之处以筏代舟,以减少迎水面,降低桥身水压。筏用大木排数层纵横交叉组成,四面用牛皮、木板构成围墙。墙上可以开设眼洞,以供弓弩手对外射击。

    李元霸所架设的浮桥,是剽窃了太平军,在鹦鹉洲架设浮桥的经验。为了避免被对方摧毁浮桥,李元霸又做出了很多改善。

    古代摧毁浮桥的方式大多归类于两种。一种是火攻,毕竟浮桥的制作材料大多数都是木材。所以火攻是十分有效的一个办法。第二种就是潜水凿穿底部的战船。不过相对第一种火攻,效果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李元霸为了房子被人凿穿船底,采取了尽量少用船只,多用木筏的方式。毕竟木筏是无法凿穿的。又将铁锚用粗重的铁链禁锢。以免对方锯断铁锚,使浮桥瞬间而下。

    在防止对方火攻这一块上,李元霸采取了,在浮桥之上铺设沙石。并且给浮桥装上了防火的侧翼。

    “如果按照主公所说。这样的浮桥架设起来,真的方便又快捷。而且还可以避免,对方在架设的过程中干扰。这样的浮桥简直是史无前例,估计除了主公,别人真的还想不出来。”徐茂公对着李元霸敬佩的说道。

    其实徐茂公哪里知道,他们的主公,根本就是在赤裸裸的剽窃。无论是浮桥的搭设方式,还是防止破坏的设施。都是总结了古人的多次经验而得。并非是他突发奇想,而制造出来的。可是徐茂公等人却不知道,对李元霸的佩服,更是五体投地了。

    为了加快浮桥的建设速度,李元霸没有等鲁威等人到来,便开始安排士兵就地砍伐木材。并且派人向杨广送去了奏章,对杨广说,自己需要大量的铁矿石以及生铁。好在鸭绿江上搭设浮桥。

    其实不管李元霸干什么用,杨广都不会在意。只要李元霸,和他要东西。他就有借口向那些文武大臣开口。这也是杨广的最终目的。

    很快,杨广便接到了李元霸的奏章。并高兴的对众人说道:“如今赵王已屯兵在鸭绿江岸,准备就地取材架设浮桥,强渡鸭绿江。所需要的木材,已经在准备之中,唯独搭设浮桥所用的铁矿石,和生铁数量不够。如今已经送来奏章,让朕为他准备。”

    听到阳光如此一说,众位大臣心中如明镜一般。杨广的下一句话一定会说“如今国库空虚,户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还得麻烦各位想想办法。”

    果不其然,紧接着杨广又说道:“各位爱卿这件事,朕只能再让你们破费了。如今国库并无多余钱粮,是连一分一毫也拿不出来了。”

    其实杨广所说的倒是事实,连续几年的征战,加上修大运河。已经将国库掏的空空的。不要说支撑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就算是小规模的也承担不起。

    这次征讨高句丽,一应军费都是杨广,强制摊派给各个州府的。虽然这样让百姓更加的疾苦。但是就算百姓再疾苦,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粮。所以大部分还是那些世家大族出的。这也是杨广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用意。

    此时的满朝文武,已经把李元霸恨死了,心中不停的诅咒李元霸。他们就是想不明白,你李元霸修建浮桥,要那么多铁矿石和生铁干什么。

    (本章完)

第163章 日月星辰匣 有缘者可开() 
要说这些文臣武将之中,最恨李元霸的人,莫过于文化及了。此时的宇文化及,恨不得将李元霸置于死地。不过想在杨广面前,进谗言陷害李元霸是行不通的。

    于是宇文化及想到了第二个办法。那就是暗中联系,曾经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程咬金。并且暗中向程咬金许下诺言。只要程咬金可以让李元霸,永远的留着鸭绿江中。他便会向皇帝进言,让程咬金永镇高句丽。做一位真正的一方诸侯封疆大吏。

    宇文化及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自己还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达成这一件双雕之计。程咬金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只不过再三强调,必须将这高句丽国的领土交给他。如果宇文化及办不到,倒是程咬金不在乎鱼死网破。

    宇文化及自然是满口答应,并且告诉程咬金大可放心,这高句丽绝对会是他程咬金的领地。其实宇文化及心中,却有着另外一番的计划。那就是先利用程咬金,将李元霸置于死地。

    如果李元霸真的,死在鸭绿江之战。那时自己在向杨广进言,说程咬金不听李元霸调遣,才导致李元霸身死。到时凭借杨广对李元霸的喜爱,定然会将程咬金等人斩首示众,为李元霸报仇雪恨。

    这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