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隋唐第一好汉 >

第77节

隋唐第一好汉-第77节

小说: 隋唐第一好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59章 翁婿巧配合 求生的呐喊()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李元霸为什么会,将这棵梧桐树用栅栏圈起来。但是还是照着李元霸的安排去做了。

    李元霸看着这棵梧桐树,久久的没有挪开目光。难道自己刚才真的只是一个梦吗?如果真的是南柯一梦,那这个梦境也太真实了。众人又在凤凰山游玩了一番后,便回到了凤凰城。

    过了几天李元霸决定,发兵鸭绿江边,留下王伯当镇守凤凰城。李元霸亲率大军向鸭绿江而去。此时的先锋军,人数只有二十万人。留在辽东城三万人马,有王君可统帅。如今又在凤凰城留下三万人马,交给王伯当统帅。其余的四万人在两次战役中阵亡。

    这就是李元霸出兵以来的战损。虽然和高句丽士兵比起来,那简直少的可怜。但是这也让李元霸感到一阵肉疼。可是李元霸知道,两军在交战,敌损一千自损八百,便是胜利。又怎么会没有伤亡呢。

    涿郡的行宫之中,杨广正与随驾的文臣武将议事。这时有人来报说,赵王李元霸已于前几日,破了高句丽摆下的狂风五毒阵。如今已经拿下凤凰城。

    杨广听到后哈哈大笑,一个劲儿的夸奖,李元霸是开疆扩土的功臣。其实杨过心中,却有着另外一个想法。

    那就是李元霸将他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原本隋炀帝杨广是准备,利用这次征讨高句丽。让那些世家大族出兵出钱,而借此来消弱他们的势力。可是如今李元霸一人,就已经打到了鸭绿江岸。而那些世家大族,还没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更谈不上消耗了。

    无奈的杨广只能摇头叹息,心中暗暗的责怪李元霸。可是这时有人来报,说李元霸有飞鸽传书,请杨广亲自御览。

    杨广接过书信打开后,只见李元霸在信中写道:“父皇在上,李元霸拜见。如今儿臣已兵至鸭绿江岸,但是所带粮草军备不足。还请父皇马上补充军备粮草。”

    看到李元霸写的信后,隋炀帝杨广心中暗笑。他知道这是李元霸在帮助自己,给自己一个向世家大族,开口要钱要粮的机会。

    于是命人将李元霸的信,读给大家听。然后对众人说道:“如今赵王已经兵至鸭绿江岸,但是连续几次的大规模战役,此时的赵王已经无多少可用之粮。现在是在向朕讨要粮草。可是朕手中可用之粮也不多。不知各位可有什么办法解决。”

    听到杨广的话,在场的人哪个心里还不明白。这是李元霸帮着杨广,逼着自己出钱出力。心中暗骂李元霸卑鄙无耻。

    你李元霸,将整个高句丽辽东城,与凤凰城的百姓屠戮一空。难道他们的粮食,也被你一同杀了不成。你李元霸打仗,和其他将军可是不同的。人家是越大越需要粮草,而你却是越打粮草越多。可是如今你竟然好意思,还向我们要粮。

    可是他们又没有办法,毕竟李元霸说得合情合理,而且又正和隋炀帝杨广的心意。所以他们想要不出血都不行了。

    于是大批的粮草,向李元霸的军营押运而来。原本准备尽早与李元霸会合的隋炀帝,此时也不那么着急了。因为杨广知道,李元霸并没有忘记,自己临行之前的嘱托。

    鸭绿江的水面,要比辽河宽了很多,水流也急了不少。李元霸站在鸭绿江边眺目远望。心中暗自思索,如何度过这鸭绿江。

    上次偷渡辽河的办法,在这鸭绿江上已经行不通了。第一这鸭绿江不比辽河,有着自己一方辽东郡的掩护。可是如今这里却没有,那样便利的条件。更何况对面的平壤城,也非辽东城可比。

    如今李元霸隔着鸭绿江,就可以看到对岸设下的联营。看着联营的数量,绝对不少于二十万人,驻守的鸭绿江边。看来高句丽王高元,是准备死守鸭绿江了。既然如此也只能向隋炀帝要战船了。

    不过这也是李元霸,最不想选择的打法。首先自己的士兵,大多对水战不甚了解。第二,高句丽人在鸭绿江边,河岸之上建造连营。就算自己一方的战船,顺利通过鸭绿江。想要成功登陆也是难上加难。

    “主公,是不是在为如何渡过鸭绿江而犯愁。”这时徐茂公从李元霸的身后过来说道。

    “是啊,这鸭绿江如同一道天险一般。真的是实在难以渡过。如果强行渡江损失将十分惨重。”李元霸语气沉重的说道。

    “主公,如果我没有猜错。你担心的并不是如何渡过鸭绿江。而是担心的是,将要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生命。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一朝哪一代的开国之君,不是脚踩的将士的白骨坐上皇位的。”徐茂公开导李元霸说道。

    “这个道理我自然懂的,不过眼见的这些,跟随我们多日的将士埋骨他乡,心中避免不了有一些伤感。不过你放心我李元霸,并不是妇人之仁的人。”李元霸一脸刚毅的表情说道。

    第二天一早李元霸,再次来到鸭绿江岸,不过这次并不是李元霸与徐茂公二人。而是众将齐聚,排在最前排的是,高句丽的数万俘虏。

    李元霸对着那些俘虏说道:“你们的国王高元,因不舍得钱粮不准备赎回你们。既然如此这鸭绿江,就是你们的埋骨之地。现在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让你们再次请求你们的国王,将你们赎回去。”

    原本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突然又看到了一条曙光。那这些俘虏自然不会放过,扯着嗓子拼命的,对鸭绿江对岸喊道:“大王,请你救救我们。我们为了高句丽浴血奋战,如今战败沦为俘虏。你不能看着我们身死而不顾。”

    数万俘虏齐声高喊,声音响彻云霄。在数十里之外,都可以清楚的听到。这是所有高句丽俘虏,求生的呐喊,就算高句丽国王高元,可以死而不见听而不闻。但是这个声音却在高句丽士兵的心中,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阴影。这也是李元霸为什么,让这些俘虏在鸭绿江岸齐声高喊的原因。

    (本章完)

第160章 头颅顺江流 挫骨又扬灰() 
听着鸭绿江对面,那些被俘虏的高句丽士兵,如此撕心裂肺的恳求。高句丽大营中的士兵,心在流血,他们不断的恳求自己的主将。希望他们可以,向高句丽王高元求情。让他赎回这些俘虏。

    不过李元霸可没有耐心去等待,于是第一批被斩首的俘虏,被压到了和鸭绿江边。鸭绿江的江水曾经养育了他们,如今清澈的江水,映照出他们的面孔。可是这却是他们最后一次,看清自己的样子。

    因为李元霸已经下达了,斩首的命令。第一次被斩首的,有两千高句丽俘虏。他们身后的刀斧手,接到了李元霸的命令后。毫不留情的,将自己手中的鬼头刀砍了下去。

    一颗颗头颅跌落江中,顺着鸭绿江而下。也许他们的归宿,就是茫茫的大海。江水瞬间被染红了,一具无头的尸体跪坐在鸭绿江边。这血淋林的一幕,让数万俘虏的心彻底死了。

    他们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最普通的士兵。他们的大王根本就不会,拿出巨额的钱财,来将他们赎回去。因为他们的命,根本就不值钱。

    江对岸的高句丽连营,士兵也被眼前的一幕刺痛了心扉。他们没有想到,李元霸会用这种,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方式处决俘虏。

    什么叫做身首异处,这才是真正的身首异处。让你将头颅寻回来缝合的机会都没有,注定了他们只能做无头之尸。死对于每一个士兵来讲,并不可怕。因为在他们拿起手中武器,穿上铠甲的那一刻,就有了死的觉悟。可是如此方式的死,却让他们没有办法接受。

    第一点因为他们有机会活下去,只要他们的大王愿意拿出钱财,就可以让他们重回军营。第二点,这种如羔羊一般的任人宰割,他们无法接受。

    刚才的那两千具无头之尸,已经被人收走。在岸边整齐的码放起来。有人在向尸体上浇汽油。然后被人点燃,烈焰只是一瞬间,就吞没了所有的无头之尸。滚滚的黑烟冲天而起。

    李元霸的行为彻底的,激怒了对岸的高句丽士兵。同时他们也对他们的大王高元,生出了无比的怨恨。这也为高元埋下了一颗,不利与他的种子。

    李元霸命人,对着鸭绿江对岸喊道:“今天只是给你们一个提醒,如果明天中午之前没有接到,高句丽王的答复。将会有四千人,在鸭绿江岸被挫骨扬灰。”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一般,击在了对岸的高句丽士兵心中。今天是两千人,明天是是四千人。那后天又会死多少人呢。难道真的要等那些,被俘的高句丽士兵,全部遭挫骨扬灰之恶。他们的大王高元才会动容吗。

    这一天平壤城中的高元,如坐针毡一般。不断有消息从鸭绿江岸边传回。但是每一个消息都让,他如坐风尖浪头一般。同时朝廷中的武将,已经有人出言请命。希望高句丽王履行赌约,将那数万俘虏接回来。

    “各位,那数万俘虏,不只是你们的士兵,还是本王的子民。可是你知道吗?如果真的要赎回他们,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吗。那赵王李元霸开出的条件,是每个士兵一百两百银。如今又因为赌约的原因,我们要多付一倍的价钱。那就是每个士兵,需要给他李元霸两百两白银。也就是说我们要拿出整整八百万两的白银,才可以将他们赎回。但是你们认为,本王真的能拿出这么多钱吗。”高句丽王高元声泪俱下的说道。

    所有刚才出言请命的武将,都不再说话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毕竟自己国家一年的国库收入,还不到三百万两百元。就算是倾全国之力凑齐了。那时不用等隋军攻过鸭绿江岸,高句丽国也将一蹶不振。如果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会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

    “大王,虽然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去将被俘的士兵赎回来。但是如果李元霸,继续在鸭绿江岸斩杀俘虏。这样会动摇军心,让大王在所有士兵,心目中的地位不保。那时如果再有有心之人稍加煽动,就很有可能发生兵变。”一位高句丽国的谋臣,对高句丽王高元说道。

    其实这位谋臣所说的,才是高句丽王高元最为担心的。相对那数万俘虏是生是死,如何一个死法。他高元到不是十分的关心。

    “不知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眼前的危机。”高句丽王对面前的,一众文臣将问道。

    “大王,我们可以派人与李元霸协商,先赎回少部分的俘虏。理由就是,在短时间之内,我们没有办法,凑到那么多的白银。不过我们会想尽办法,尽快的凑够白银。将所有的俘虏速回。这样一来士兵们会知道,大王并不是放弃了那些俘虏,而是在竭尽全力的想办法营救。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李元霸,继续在鸭绿江岸斩杀俘虏,动摇我军军心。”一位高句丽的文臣出言说道。

    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最后高句丽王高元,无奈的拿出了一百万两白银。准备先从李元霸手中,赎回五千名俘虏。

    高句丽王高元的使臣,第二天一早,便渡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李元霸的大营。当他见到李元霸后,便将高句丽王高元的亲笔信,交给了李元霸。

    并对李元霸说道:“如果赵王同意,我家大王会在明日,派船运赎金过来给赵王。”

    李元霸拆开信后,简单的看了一下,将书信交给了徐茂公。然后大笑着,对那名使臣说道:“好一个高句丽王高元,竟然跟我玩起了心眼。他真的是太低估我李元霸了。”

    李元霸的这句话,可把高句丽王派来的使臣吓了一跳。他知道自己大王的计谋,已经被李元霸看穿。与之而来的后果便是,自己有可能回不到平壤城了。

    于是那名使臣,马上开口说道:“我实在听不明白,赵王这话是何意。我家大王诚心诚意的履行赌约,又哪里敢和赵王玩什么心眼。是赵王您多虑了。”

    (本章完)

第161章 高成欲夺位 聪慧的徐茂公() 
“你们的大王想要使小钱,来安抚军心。你认为我李元霸,会这么轻易的中了他的阴谋诡计。你回去告诉他,如果不能一次性,将所有俘虏赎回去。那么就让我每天帮他处理一些。直到他能赎得起的时候,再让他来找我。”李元霸对高句丽使臣,冷着脸说道。

    最后高句丽使臣,被像狗一样的,轰出了李元霸的大营。不过这位高句丽使臣走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气愤,反而还感到十分的庆幸。最起码他活着离开了,李元霸的大营。

    第二天一早,四千名俘虏,被李元霸押到鸭绿江岸边。李元霸再次给了他们,向他们的国王求救的机会。结果是不然而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