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欲海官门 >

第1493节

欲海官门-第1493节

小说: 欲海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为了什么先给海荣区修地铁,李部长刚刚说的也很清楚。如果贸然给通江兴修,一来时间仓促,容易出错,二来还会影响交通。所以权衡利弊,才提出给海荣区先修。我认为李部长说的就很是在理,先给海荣区修,应该是最为符合当下时宜的。陆部长,不知道你认为我说的如何?”

    卢佑把话说完,冲着陆乃莺微微一笑。

    他的这番话,还真把陆乃莺说的没脾气。

    陆乃莺只是较真,通江区经济前景好,既然修地铁,没有道理说,要给经济前景差的修,不给前景好的秀。可是卢佑答得巧妙,我们也没说不给通江修,也不否认通江的前景好,只是有个次序。

    陆乃莺被卢佑的话塞的无言以对,袁亢看出不妙,当即在心中琢磨了一下说辞,随即说道:“卢秘书长,你说的这番话很是在理,咱们春江市修地铁,自然是要将所辖的所有区县全部覆盖,这样一来。春江的交通发达。经济才能再一步飞跃。只是现在资金有限。唯有先去考虑,给哪里先修,给哪里后修。李部长提出,要给海荣区先修,这样最为稳妥。事情看起来,确实如此,从站前通往海荣区的道路,并不拥堵。车辆不是特别多,如果施工,并不会阻碍交通。可是,咱们反过来想一下,既然通往海荣区的道路并不拥堵,交通状态量好,那兴修这条地铁线路,还有什么意义?各地兴修地铁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设,而是为了缓解交通。依靠地铁。解决客流,缓解路面上的交通。海荣区的交通并不需要缓解。正如陆部长所说,现在已经给海荣区增加了不少公交线路,就连这些公交车都没有坐满,那还修什么地铁呀?呵呵。。。。。。”

    说到这里,袁亢淡淡一笑,环顾了在场众人一眼,又接着说道:“诸位刚刚都说了,咱们春江的资金有限,既然要修地铁,照我看,不能说哪里稳妥,就在哪里修,而是应该考虑到,哪里需要的更加迫切,就在哪里修。所谓好钢要使在刀刃上,没有道理说,需要地铁的地方,不给兴修地铁;暂时不需要地铁的地方,却提前给开通了。咱们春江财政现在就这些钱,如果给不需要开通的地铁先开通了,只怕需要地铁的地方,还要再多等上几年。这种做法,我认为更加不妥。卢秘书长,你说对吗?”

    说完这话,袁亢学着刚刚卢佑的样子,冲着卢佑微微一笑。

    “嗯。。。。。。”袁亢的话一说完,沙洛很是满意点了点头。心中暗说,袁亢这个纪委书记没白干了,搞经济是否有一手,这倒不清楚,但是找茬的功夫,确实已经练到了极致。

    听了丈人的一番话,高珏在心中也暗挑大拇指,自己的老丈人确实是有眼界,这席话说的,比陆乃莺的更有份量,稳稳地刺中对方的要害。

    袁亢的话,确实一下子令卢佑等人哑然,这帮人全在心中暗骂,好你个袁亢,怪不得你能当纪委书记,你这也太会找茬了。

    但是,姚淳一方,也都不是白给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能提出这样的质疑,我就能想办法给圆过去。

    组织部长杨强,这时说道:“袁书记,你说的这话,确实没错,咱们春江市财政有限,有钱当然要花在刀刃上。适才李部长其实说的很明白,给海荣区修的这条地铁线路,不仅仅是从站前通往海荣区,还有将比邻的东盘区给一起连上,这样一来,市里兴修的地铁线路,就能一下子连接两个区。海荣区现在的路况压力,确实是不需要地铁,但是东盘区不同,路况十分紧张,早晚高峰的时候,交通拥堵严重。这一点,我想袁书记你是知道的。李部长提出一条地铁线路联通两个区,同样也是给东盘区解决交通压力。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还是一举两得的好法子。解决东盘区的交通压力是其一,其二是,靠着地铁提高海荣区的人流,给海荣区增加人气,从而令海荣区与东盘区实现经济共同腾飞。而地铁先从海荣区经过,这样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到东盘区的交通。所以,袁书记,我认为李部长的这个提议,十分可行!”

    杨强的一番话,果然把袁亢的质疑给顶过去了。你说海荣区的人流少、交通好,用不上地铁,那没关系,东盘区人多呀,东盘区的交通需要缓解。把话头一挑到东盘区,那就冠冕堂皇了。最重要的还是,地铁直接沟通两个区,可以实现富帮穷,共同发展。

    可是,杨强的话才说完,高珏马上就品出了其中的漏洞,毕竟一开始的时候,高珏就在和卫风在争,是开通通往东盘区的地铁,还是开通去往通江区的地铁。现在,杨强又拿东盘区说事,高珏哪能不出声。

    “杨部长,现在既然说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哪个区最应该开通地铁,那我高珏不得不说几句。东盘区目前是春江市辖下经济最为发达的区,那毋庸置疑,东盘区目前的交通状况,最为紧张,我也承认。可是,如果说地铁对哪个区的用途最大,我高珏认为,还是当属我们通江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东盘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想要再行有所突破,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在我看,东盘区的经济想要再次腾飞的话,起码要建立在整个春江市的经济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眼下我们通江区,正处于经济直线上升的轨道上,旅游区发展的如火如荼,世博会也会在明年召开,到时候,通江区的经济,必然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而在那个时候,交通的发达,对于我们通江区来说,就最为迫切,试想一下,外地游客下了火车,能够搭乘地铁,在半个小时内抵达通江,节省了金钱,节省了时间,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如果说,东盘区的交通拥堵,需要地铁,那我想说一下,从站前那里出发,前往通江区,一路之上,经过白塔区,交通同样十分的拥堵。一百三十公里的道路,从通江到市里,差不多要一上午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这么久的时间,够人们做许多事情了。所以,从站前到通江的这条路上,要比东盘区迫切地需要地铁。东盘区不过几十公里,而到通江区可是一百三十公里。。。。。。”

    高珏的语气中肯,说到这里,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随后,高珏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跟着扫了在座众人一眼,咳嗽了一声。

    这是高珏在通江区养成的习惯,在通江区的党委会上,他是最大的,说话什么的,都要摆谱。现在在市党委会上,本来没有他摆谱的资格,奈何现在说到慷慨之处,加上养成的习惯,便不自觉地摆起谱来。

    “咳咳。。。。。。”咳嗽一声,高珏才接着说道:“刚刚杨部长说,地铁线路可以联通海荣区与东盘区,以富带穷,实现两个区共同腾飞。但是,在我看来,或许效果只是一般,不过是缓解了一个区的交通压力,而海荣区的经济能够提升多少,实在是个未知之数。相反,这条地铁线路能够联通白塔区与通江区,那产生的效果,定然辉煌的。其一,一下子可以缓解两个区的交通压力;其二,通江区与白塔区都需要经济蒸蒸日上的冲刺环节。一旦开通地铁,不仅会使这两个区有效的联通,更加会令这两个区在经济发展上面,一举突破瓶颈。”

    高珏这话说的,那是太过占理了。若说交通压力,海荣区和东盘区,其实就东盘区一个区有压力,可是另一边,白塔区和通江区都有压力,通江区的压力,并不是区里面堵车,而是从市里去通江的路太远了。白塔区的路况不行,高峰的时候,堵车也厉害,加上红绿灯过,一步一停,也是相当遭罪。地铁要是路过白塔区,通往通江区,那就相当于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区的交通压力。

    说到经济,东盘区的经济是发达,可终究已经达到顶峰,想要突破,十分困难。而海荣区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与之相比,通江区就不用说了,旅游区的蒸蒸日上,如果通上地铁,商业圈肯定会跟着发达起来,潜力无限。白塔区的经济,虽然不是特别好,赶不上东盘区,但比海荣区那是强多了。要是开通地铁,经济肯定会有所增长,比海荣区的前景好多了。(未完待续。。)

    ps:特别鸣谢:琪1005大大的倾情打赏;梅香淡雪大大、tool53589大大、蜾蜾go大大、tool53589大大投出的宝贵月票。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舌战群雄() 
“啪啪啪”

    在高珏慷慨激昂的声音过后,会议室内,竟然响起一个人的掌声。这个掌声是从会议桌的最前面传过来的,高珏不由得转头看去,原来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市长沙洛。

    其实这个掌声,也不仅仅吸引了高珏一个人,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朝沙洛看了过去。姚淳坐在中间,沙洛就坐在他的右手边,姚淳也看了眼沙洛,不过,姚书记并没有出声。

    沙洛只拍了几下巴掌,便停了下来,跟着转头看向姚淳,开口说道:“姚书记,我觉得高珏说的话很有道理。不管是说,地铁对哪个区的经济支持,还是对哪个区的交通支持,地铁通往通江区都是最为理想的。不知道,姚书记以为如何?”

    “市长,高珏所言,是有一些道理,通江区现在的发展,确实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我认为现在,还不是马上下结论的时候,我还想听听,在座诸位的看法,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说法,然后再做结论。诸位,你们都是怎么认为的?”姚淳这次学了乖,今天主持会议,他把自己的姿态摆的很正,根本不再亲自出面和高珏针锋相对。因为上次的教训已经是挺严重的了,加上自己手下那么多人,今天的事情,根本不用劳动他的大驾。

    姚淳一系的人,马上会意,知道姚书记是根本不打算让地铁通往通江的,大家伙赶紧想办法,起码在会议桌上。保持个均衡之势。不能让高珏的这席话。令自己这边的人无言以对。这样的话,即便票数占优,赢的也难看。

    党委会上,讨论之后投票,对事情进行决定。讲究的是,在讨论的时候,各执一词,谁也说不过谁。最后靠少数服从多数来得出解决。可是,如果在讨论的时候,你被对方说的无言以对,那还叫各执一词么。所以,即便是上去强词夺理,也得说道说道,绝不能被对手说的没脾气了。

    “姚书记,我想说几句。”终于,最先提出要在通往海荣区修地铁的李仲享说话了。

    “仲享,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姚淳温和地说道。

    “是,姚书记。”李仲享应了一声。随即看向就坐在他对面的高珏。他的脸上露出微笑,然后淡定地说道:“高珏同志,你刚刚说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就如沙市长所说,不管地铁对哪个区的经济支持,还是对哪个区的交通支持,通江区都是首当其冲。可是,高珏同志你应该想到,现在距离世博会,满打满算就剩下一年半的时间,在一年半之中,修建出一条一百三十公里的地铁,只怕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吧。时间如此仓促,谁能保证地铁的能够按时修完,这么短的时间,谁能保证质量问题,谁能保证这期间不出什么事故。这次兴修地铁,可是咱们春江市第一次修地铁,事关重大,半点马虎不得,完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一旦出现丁点意外,后果十分严重。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我刚刚才提议,第一条地铁先修到海荣区,然后转向东盘区,其目的也是为了稳妥。第一次修地铁,咱们春江没有什么经验,小心驶得万年船。待到第一条地铁线路取得成功,市里自然会给通江通上地铁,那个时候,世博会已经召开完毕,一来时间不会那么紧张,二来有了上次修地铁的经验,完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说到此,李仲享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知道,年轻人做事有冲劲,这是好事。可是,有的时候冲劲太足,反倒会显得太过急功近利。这次兴修地铁,要以大局为重,高珏同志,我希望你能够仔细权衡,多多考虑一下。你是通江区的区委书记,希望地铁通往通江区,以促进通江区的经济,这种心情,我能够理解。可是坐在这里,你的身份就不是通江区的区委书记了,而是春江市的市委常委,考虑事情的时候,不要片面的为通江区着想,而是要考虑的整个春江市,为大局着想。”

    李仲享的话,说的不紧不慢,完全可以说是一番有条有理的大道理。更为要紧的是,这家伙说话的预调,仿佛像是和高珏商量,但是那后半段话,其实却是在批评高珏不顾大局,只为通江区的私利着想。

    “李部长,你此言差矣”高珏在听了李仲享的话之后,还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截了当地回敬道:“我高珏现在既然坐在这里,那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