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357节

兰陵风流-第357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健皱着浓眉,忧心忡忡的说道。

    “之前的战争中,唐军就使用了能射出爆炸弹和巨大铁弹的弩炮,如今再次出现在战场上。根据前线递回的战报描述,恐怕我军城池并不能抵御这些实心铁弹的攻击。虽然冬季寒冷会让城墙更坚固,但若这些铁弹连续投射到城门上,恐怕城门就要破了。”当然他并不知道唐军的火炮精度还没有这么高,没法远距离精确定位城门实现连续的定位炮击。

    宇文健也是做了最坏的估测,对着欧罗顿统帅当然要将唐军新式武器夸得越厉害越好,不然怎么请他们的法师团支援?

    宇文健的麾下也有萨满巫师,但燕周的萨巫是体巫一系,肉。体强横胜过钢铁,徒手就能拆了城堡,但不会那些远距离攻击的法术,他对乌古斯术巫那一系就是羡慕嫉妒恨了——当初萨满教分裂时怎么就不是术巫一系到燕周呢?

    他沉肃着脸庞说道:“如果这些爆炸弹抛射到城头,对守城士兵的杀伤力将远远大于石弹,这样,敌军在城外,就能对我军守城士兵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我们选择出城作战,在野外也将面临这种爆炸弹的打击,震波和碎片的杀伤范围,比起远程弩。箭伤害更大。”

    “皇帝陛下,您分析得很有道理。”

    帕维夫侯爵摸着连嘴唇都掩盖了的大胡子,思考一阵后说道:“我回去后将立即与圣殿法师团的吕埃尔大主教商议,请他们给予贵国前线支援。”

    帕维夫麾下军队中就有宫廷法师团,但他却将宇文健的请求推给了神圣教廷的法师团。

    宇文健当然知道他是什么心思,无非是保存帝国。军实力,消耗教廷的实力,欧罗顿帝国内的皇权和教权之争,虽然没有斗到明面上,但哪个国家不知道呢?

    宇文健对于同盟军中还存在着内部矛盾,心中是忧虑的,但他脸上丝毫没有显露,只有诚恳的表情,以及更诚挚的声音,“感谢贵国的大力支持。大唐帝国和乌古斯汗国如虎如狼,野心不尽,我们两国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共御强敌,维护我们的领土臣民。”言下之意,燕周最后的领土若失,下一个就是你们欧罗顿了。

    “噢,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国的同盟诚意是十足的!”帕维夫侯爵立即保证道。

    他们的法师团肯定要出动,但作战地点必须认真斟酌,毕竟法师数量有限,这么多战场,不可能每个战场都投入。

    当天下午,宇文健的枢密院、帕维夫的参谋团、教廷圣殿军团正副军团长和法师团吕埃尔大主教一起坐在“行宫”的议政厅召开两国一廷联合军事会议,共同商讨作战事宜。

    会上三方少不了算计,但共同威胁在前,最终达成妥协,签订了作战协议,以库鲁河以西为北线,呼格山以西为南线,北线对阵乌古斯军队,南线则与唐军作战。

    毫无疑问唐军最强,燕欧联军中战力最强的是圣殿军团——有狂热的圣殿骑士又拥有神圣法师团——但在作战分配上,圣殿军团却被分配到北线,联合燕周军,与乌古斯军队作战。

    然而这在战术上却是合理的,因为乌古斯军中多萨满术师,而唐军中术师较少,武师较多,所以法师力量雄厚的圣殿军团放在北线最合适。

    南线投放的兵员则最多,帕维夫麾下三个军团共七万五千人,宇文健亲自统领五个燕周军团计二十二万骑步兵,统共约三十万作战兵员,与唐军对战。

    而在选择抵御唐乌联军的战略地点上却“没有最合适的,只能选其次”。

    燕周西北三州本就是边州,最坚固的堡垒防线是在三州的边境,三大军镇防线——西边二镇防御欧罗顿;北边一镇防御乌古斯的格索尔大公领,也就是有着“铁血苍鹰”之称的前格索尔大公、现乌古斯皇帝寔楼丘的领地。但令人无奈的是,如今敌人已经变成了从东面攻来的唐乌军队,最坚固的三大军镇防线就成了背后的乌龟壳,没了作用。

    宇文健只能将防线核心构建在三大州的首郡城,原本就是作为军事城池修建,城内水源充足,军事设施齐全,城墙高大坚固,休战的这半年又进行了加固,并在城外修建了三大营,互为犄角。

    三州中,库苏州位于泰鲁、图哈二州之间,又处在最西边的位置,是三州中的最边州,现在敌从东面来,就成了“最内州”了,宇文健权衡后,将“行在”设在库苏州的首郡朝格特郡城,新王朝的中心当然就是朝格特郡。

    但是,据守城池被动防御并不是上策,尤其在敌方有攻城利器的情况下。而且,守,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弱。只有不断削弱敌人,战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宇文健是一位有胆略的军事统帅,提倡“进攻就是防守”,这种攻势性的性格也是他深受燕周皇帝猜忌的原因之一。

    他自己成为皇帝后,军事上仍然看重进攻多过于防守,在作战会议上并不倾向于守城,而是提出利用燕周军熟悉地形的优势,以三个首郡城为据点,在游歼战中歼灭唐乌联军的有生力量。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正确的战略,证明了宇文健的军事眼光和长远谋略。

    从军事来讲,西北三州地广人稀,即使几十万军队打起游袭战也有广阔的空间施展,这是条件。其二唐军很强,乌古斯军也很强,这两个强强联手,实力如何燕周大半江山沦落就是让人凄叹的铁证,虽然有欧罗顿和教廷的十五万军队,宇文健也没有十足信心能在正面战场打败唐乌联军。宇文健一直在思考战略战术的问题,而唐军的新式武器,给了他灵感。

    唐军的新式“弩炮”,宇文健没有见到实物,但根据射程也能推断,那样的弩炮必定是笨重难以移动的,加上西北地面深雪覆盖,马车也难行,即使以重挽马拉雪橇运送,机动速度也快不了,这就为燕欧联军的游歼战提供了便利。游歼,就是打速度,在高速运动战中分割敌人,然后聚歼敌人。加上燕周军熟悉地势,对于游袭更多了一分优势。

    现实一点从经济来讲,唐乌联军已经占据燕周大部分国土,富庶区和产粮区在东部和南部,军械兵工制造是在直隶州,唐乌联军打持久战也有资源供应。而宇文健占据的西北三州不富,粮食只够自给自足,兵械打完后还得靠欧罗顿支援,怎么打持久战下去?而游歼战能在运动中快速的歼灭敌人,还能有效保存自己。

    再者,战争打得越久,唐乌联军对地形就会越来越熟悉,而燕周军在熟悉地理方面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这相当于致胜因素又被移走了一个。

    宇文健只剖析了军事方面的原因。

    欧罗顿军团和圣殿军团对这个战略都不反对,他们也倾向于野战——配备有法师的军团,野战比守城更犀利,法师就是最有机动性的大威力弩炮,守城反而是束缚了。

    战略一定,三方军队立即调拨,北上南下。

    宇文健也没坐守他的临时帝都,率领军团东去,觑机游袭从中路西进的唐军。

    ***

    宇文健的战略定得很好,但唐乌联军这边却发生了诡异的转变。

    两军初以“闪电战”雷霆霹雳般的拿下库鲁河—呼格山防线以西的六座堡垒后,竟然就停顿下来了,休整了两天后,才开始拔营西进,行军速度也不再快,保持着中等的速度。

    当帕维夫侯爵率领的南路援军抵达泰鲁州首郡城下,圣殿军团的军团长费尔德为帅的北路援军抵达图哈州首郡城下时,唐乌联军竟然还在这两个大州的边上缓进着。

    宇文健三位统帅接到斥候的报告后,都愣神了——难道唐乌联军抛弃了攻打燕周以来的闪电战“优良传统”,改变为徐图缓进的战术了?

    这么突然转变,简直像闪电劈中他们的脑子!

    是真的改变战术,还是另有阴谋?

    ……

    唐乌联军是真的改变了战术。

    每天行军只行四十里,天光大亮才拔营,天光将暮就宿营,因为行进速度不快,大军队形严整,各营分布有序,辎重炮营也完全没可能拖后。——燕欧联军想打突袭没处下口,无论从哪一段打都是严整的正面作战。这就是打硬仗了,跟他们袭扰疲再猛而歼之的游击战术不符啊。

    燕欧联军只好寻找有可能设伏的地方。

    但行进路上如果有可能设伏的危险路段,接到斥候报告后,唐、乌二军统帅都会立即改变路线,宁可绕路走,也要选平坦宽阔的道,那些山谷啊树林啊,或者积雪掩盖下是陡坡容易滑雪啊之类的,就不要入不要走了。

    唐乌联军凶猛慓悍的作风一下改了。

    这种突然转变的风格让宇文健三位统帅都咬牙了——你们的勇气呢?你们的凶猛呢?你们的如狼似虎呢?怎么都成了狐狸?还是狡猾谨慎胆小的狐狸!

    唐乌联军诸帅没听见敌军三位统帅的切齿声,反正就这么保持着中等速度行军,经过村落也不理会,燕周军一定会坚壁清野,青壮征军,老弱入山,村里都空了,如果有人也是埋伏,索性不进村,管他什么埋伏都落空。——燕欧军气得默默吐血,白挖地道了!

    唐、乌军行进到堡垒或城池时,就会停下扎营,然后拉开阵势,开始攻打。

    于是,燕欧联军趁唐、乌军攻城时从外部攻入,但唐、乌军摆的是双头蛇阵,哪一头都可以开打。如果燕欧联军主力来战,攻城战就成了次要,外围战场转为主战场。

    燕欧联军打了一阵退却,唐、乌军也不追,另一头继续攻城,外围大军则以逸待劳,等待燕欧军气不过回头又打。——燕欧军又默默吐血,这到底是谁打游击啊?累的都是他们啊。

    几场战斗下来,燕欧联军都没占到便宜。

    之前定下的游歼战术似乎成了笑话。

    敌人不跑起来,不追击,老老实实不疾不徐的攻城破垒,这怎么打游击袭扰歼灭?

    宇文健发愁,唐乌联军变成了乌龟,不,是一座会移动的堡垒,这般严整行军,兼具强大的防御力和攻击力,不就是一座架炮的堡垒在推进?

    宇文健意识到,他们必须改变战术。

    战场形势是时刻变化的,制定时合理的战术现在就不一定合理,必须随着形势而变化。

    如果再坚持之前的游击袭扰再歼灭战术,双方的主力军队不会有胜负,而西北三州的土地却会被唐乌联军一点一点推进蚕食。

    那么……

    宇文健忽地握拳,一拳砸下去,条案破出一个拳洞。

    就击其一点!

    ***

    十二月十六日,燕周西北战争爆发的第四日,查莱曼皇帝陛下收到了帕维夫侯爵的鹰讯军报,才知道燕周战争再次爆发,唐乌联军突袭,破防……

    皇帝陛下心口一闷,随手将一只珐琅茶盏掼出去,召进军情司司长,劈手将军报掷他脸上,眼中是汹涌的怒火,“你们都是瞎子聋子傻子!”

    军情司长官蹲下。身拾起军报,翻开迅速看完,顿时汗流。

    八天前,燕周直隶州情报总局递回来的情报还说,唐乌两国驻帝都察合德的军队换防之后,新的驻军又起纷争,两国谈判彻底陷入僵局。

    这是……假情报啊!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直隶州情报总局叛变;二是总局暴露,所有谍报人员被捕。

    军情司长官脑子转得快,立即贯通前后,不由得冷汗更流,禀报道:“陛下,之前唐乌两国谈判团和驻军在察合德的种种不和,都是表象,是在做戏,其目的:一是麻痹、松懈我们,二是钓鱼。”

    钓什么鱼?

    当然是宇文健在察合德的细作,各国潜伏在燕周的谍报机构和谍报人员!

    他们军情司在燕周帝都察合台,不,整个直隶州的谍报人员,恐怕已经被唐帝国的靖安司和乌古斯的黑狼台给逮捕干净了。

    查莱曼脸色如铁,“一网打尽,嗯——?”

    最后一声极有威压。

    军情司长官脑门汗水直淌不敢擦,垂着头回道:“总部设在察合德的直隶州情报总局应该已经被一网打尽了。不过,为了规避国外谍报机构的风险,国外各个谍报总局都是按各国大区域独立设置,只与军情司直线联系,彼此不产生横向联系,直隶州总局暴露了,不会影响其他四个总局。但唐乌联军的行动迄今没被南方总局、北方总局禀报,一则说明唐乌两军消息封锁严密,调军行军没有半点走漏;二则说明靖安司黑狼台对谍报机构的搜捕很紧,南方总局、北方总局为了不暴露,只能暂时隐伏不行动。”——也或许行动了,但被抓了。更甚者,这两个总局已经被端了。

    军情司长官想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