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145节

兰陵风流-第145节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翊浵想与女儿培养感情,当然不会舍了上元这个好时光,因笑道:“我和悦之一会去朱雀门,再去安福门观灯。四叔是和我们一起,还是回去陪四叔母踏歌?”

    晋王听出她话里的逐客之意,瞪一眼她,大袖一摆起身,“我才懒得和你们这些小辈一起。”看一眼李翊浵,“神佑,阿岚交给你了。”多给她瞅几个英俊郎君,最好今晚相中一个。

    李翊浵明媚眸子看一眼侄女,笑盈盈的。

    李梓岚语气有些无奈,“……阿公。”

    晋王打哈哈,“阿公这不是让你多找几棵树嘛。”别在崔七那棵树上吊死了。

    虽说崔七是琼华玉树,但不钟意自己的玉树,再怎么好也是棵歪脖子树。

    他向李翊浵挤了下眼,意思是交给你了,便乐呵呵的走了。

    李梓岚清雅灵秀如桅子花的脸庞泛起胭色,对姑母道:“阿公刚才的话,姑母不用放在心上。”

    李翊浵眨了下明媚妖娆的眸子,道:“我们今晚去把崔七绑了?”

    噗!

    李英蓁喷笑,唯恐天下不乱的拍掌,“这主意好。”

    李群玉的笑声如箫音袅袅,“姑母这主意果然极好。”

    李梓岚笑了一声,秀雅的眉毛微扬,声音轻柔,如春风,“多谢姑母,侄女口刁,不是甜瓜,不入口。”

    意思是强扭的瓜不甜。

    萧琰听九哥萧瑢说过帝京有三大美男子,人称“长安三璧”,即清河崔氏的崔七郎君崔清珏和裴家的大哥二哥,九哥说传闻崔七郎心属秦国公主,她当时还心喜了下,如今听母亲这么一调侃,难道澄霁表姊对崔七郎有意?

    唉哟喂,这可不好了!

    她是该期待昭华表姊喜欢上崔七郎,还是期望澄霁表姊如愿以偿?

第一四五章 上元节(三)() 
这也是李氏大唐这个王朝的气度。

    萧琰心里感叹,澄明的眼眸望着朱雀门的灿烂灯火,声音清晰的说道:“母亲说的是。天高能容,地厚能载;又因能容天更宽广,又因能载地更厚博。大唐如此,家族如是,人也如此。狭隘气窄者,不足以广;固步自封者,不足以强;鼠目寸光者,不足以远。故曰文武皇皇,在于度量也。度量无限,就是道至大者了。”

    李群玉和李梓岚的眼中都掠过光采,秀致的眉毛轻扬,微侧了螓首,看了萧琰一眼。

    李英蓁哈哈笑了起来,她的笑声清朗又有活力,两道入鬓的长眉秀而精致,又洒脱飞扬,衬出她姿容的英气飒爽,赞同的说道:“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这话逆之即是:形状之大至朴,度量之大至道。所以说,做人不要小气,做事不要小里巴眼,放宽了胸襟,放大了气量才好。”

    “哈哈!”萧琰也笑起来,声音清越,目光与李英蓁对视,均生投契之心。

    李翊浵笑道:“你们两人,倒是看对眼了。所谓,意气相投也。”

    两人相顾而笑,均生出此人可成知己之感。

    萧琰转目向前,但见朱雀门这里真个是灯树千光照,十万焰火明,无论朱雀大街还是宫门外的广场上都是衣冠杂沓,车马骈阗,游人往来如织,一眼望去,有几十万之众,灯火下各种发色肤色都能见到,还有碧眼的、蓝眼的,有大唐之民,也有域外之人,语笑喧阗,笙歌鼎沸,繁盛喧闹之状更胜丹凤门十倍。

    萧琰眸子闪耀,回头看母亲道:“阿母说丹凤门观灯为‘贵’,这朱雀门观灯可是为‘盛’?”

    李翊浵转首看她,秋波流笑,“我家悦悦宝宝果然聪颖类母,一点就通。”

    萧琰一听“宝宝”脸又红了。

    三位县主忍不住笑。

    她们这位十一姑母真是绝了,一句话赞了儿子还捎带自己。

    瞅着萧悦之这么挺拔秀举的身材,还被称成“悦悦宝宝”,也真个好笑。

    李群玉和萧琰同行一边,她修长的脖子微侧,眼中便见萧琰发鬓下如白釉般细腻的耳垂都泛红了,浅粉的色泽,如珍珠般圆润,又如桃花般柔娇似沁香。

    李群玉的眸子一凝,只觉萧悦之这耳朵生的,实在太过精致秀巧了。

    她形状优美的嘴唇微扬,眸中意味悠长。

    便听萧琰嘻笑道:“我是不乱动心眼儿,脑瓜儿还是很能动的。”回应母亲赞她聪颖的话。

    李翊浵吃吃声笑,拣着李英蓁的话道:“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我家悦悦是朴至大者无心眼,万般心机,敌不过至道者真也。”

    萧琰哈哈,接口:“此谓洞真。”

    李翊浵吃笑,“宝宝提前进入宗师境界了呀。”

    萧琰咳咳咳,能不能别说“宝宝”了啊。

    三位县主噗笑,觉得这对母子太逗乐了。

    说笑间随着人流入了朱雀门广场。

    李翊浵道:“朱雀门这里,是长安京城万民观灯之地。三品以下的官员,及士人,平民布衣,贱户奴婢,都可在此观灯。其灯树之多、人流之多、车马之多,均为上元灯节之最。故曰为:盛。”

    又笑道:“安福门观灯就是‘斗’了。其灯不在于巨、大、富,而在于奇、巧、怪、异,各家商户和灯户都在这里斗灯,比谁更奇更巧、更新颖独特。宫中灯造坊的监造官就在这里转悠,得到了他们的青睐,就有了进身之阶。所以,那里斗灯激烈,观灯者也看得激烈。

    “除了斗灯,还有各种斗。”李翊浵柔曼的声音娇慵数来,“斗禽虫——斗鹰、斗鸡、斗蟋蟀。斗棋戏——六博、双陆、樗蒲。斗健舞软舞——剑器、刀技、胡腾舞、柘枝舞、绿腰。还有斗马舞、字舞,斗角抵、斗拉弓、举石锁……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

    萧琰听得有趣,眼中又有思索之色。

    “安福门观灯,是灯下斗娱:斗中有娱,娱中有斗。有斗的激,烈,昂;也有娱的笑,喜,忧,悲。人生百态,尽可一夜观之。”李翊浵悠笑道,“据说很多高僧高道,都是在安福门观灯修心。”

    李英蓁秀美清朗的声音道:“我觉得,安福门的灯,是观蓬勃之气。斗者,搏也。有搏,才有奋发。胜者固可喜,败者下次再战。这斗嘛,就是要斗一个勇,一个毅,一个韧。”

    萧琰眉飞而笑,李英蓁说的,正是她刚才想到的,便觉果真与这位英秀表姊投契。

    李梓岚在肩舆上轻柔一笑,堂妹说的“勇,毅,韧”让她想起了神策军、龙武军。

    姑母说的这三门观灯,很能引起人沉思呀,是有所指,还是随口而说?

    她秀美清雅的脸庞浮起若有所思的神情。

    李群玉不似她这两位堂妹,对武道和国事各有兴致,她对娱乐更感兴趣,纤白的手执着朱丝缠绕的马鞭,优雅的一指前方,“咱们今晚是要一个乐,尽兴才可归。”

    前方千树万火,灯焰煌煌,盛彩令人目不暇给。但见各个灯树下,都有郎君娘子们组队,欢笑踏歌,其盛况更胜丹凤门。

    李翊浵笑道:“今晚要尽兴。你们四个,可去踏歌?”

    李梓岚轻雅一笑,这里踏歌更热烈,但人声杂沓,她不太喜欢。

    李英蓁转头看萧琰,眸子雪亮道:“悦之表弟陪我,我就去。”

    萧琰觉得她和这位表姊踏歌,大概会踏出刀光来。

    李群玉笑意幽雅,说:“悦之去么?”

    李翊浵注意到她的称呼,唇角微微一勾。

    萧琰想了想道:“广场中央的云楼灯太多人了,咱们另外找地方吧。”

    李英蓁跳下马道:“行。咱们去寻个人少一点的地方。”

    众人便都下了马,由仆人牵了马去马廊安置。萧琰四人便拥着李翊浵的肩舆往广场行去。

    走了几步,萧琰忽然“咦”一声,指着斜前方道,“那不是二哥?”

    众女望去。

    便见西北方向几十丈外,穿着石青地双窠云雁纹裘袍的裴融之正与一名身穿火红裘氅的娘子并肩同游,身后七八名仆从跟随。

    李翊浵笑一声,道:“真个巧了。阿琰,那是你未来的二嫂,慕容九娘。”使了一名侍卫前去唤人。

    须臾,裴融之和慕容九娘过来。

    裴融之在肩舆前行礼道:“阿母。”

    慕容湄跟着行礼,笑容明艳热烈,叫道:“姨母。”

    李翊浵的生母慕容皇后论辈分是慕容湄的堂姑祖母,虽然分属不同支,但慕容湄叫她一声姨母是没错的。

    萧琰抬手行礼,笑道:“二哥。”

    裴融之冰雪容颜绽出笑容,“阿弟。”冰色眸子掠过李群玉三人,拱手一一行礼,介绍自己的未婚妻,“这是慕容氏嫡支长房的九娘。”转头给慕容湄介绍,“这是汝阳县主、新安县主、定襄县主。这是三阿弟。”

    慕容湄向三位县主行礼,笑道:“慕容湄,三水眉。”

    世家中,慕容氏最出美人,慕容湄的容貌也极其出色,艳若朝霞,烈焰如火,声音也是明快又热烈的,仿佛天然蕴着热情,就好像夏日烫热的酒,光是闻着就有烈醇灼喉的醉意了。

    李群玉三人心里都赞一声:好个烈火美人。

    萧琰心道:这位二嫂和二哥,真是绝配了。

    慕容湄又飒爽笑道:“三位县主可以叫我九娘,也可以叫我湄九,就是别叫我阿湄,省得人人都以为我是阿妹,多出一堆的阿兄阿姊来。”

    李群玉三人听她说得有趣,都乐笑起来。

    萧琰一路上没有戴面具,直接向她行礼,叫了声道:“湄九表姊。”因她尚未与二哥裴融之完婚,萧琰便按母亲这边的关系叫了,虽然这个“表”表得比较远——已经出了三服了。

    慕容湄笑容如火,之前听裴融之说他有个亲妹,想来这位就是了,果然如融之所说的,极漂亮,也澄净如清泉,心里先生了一分好感,亲切叫她道:“悦之阿弟。”

    几人互相行了礼,李翊浵便问裴融之:“你大哥大嫂也过来了?”

    裴融之应道:“是,我们和兄嫂一起过来的。大哥和大嫂这会还在虞氏的帷幕里。”

    朱雀门外也有富贵之家设的观灯帷障,这里不允许搭木台看棚,因为太占地,各家便用锦帷子圈出一块地方,作观灯和踏歌的歇息之地。

    裴融之又道:“我们今晚约了几人在这里踏歌。有阿九家的十娘阿优,和阿九的好友、荥阳郑氏的六娘郑宜嘉;我这边约了韦家二房的二郎韦应己,洛阳元氏长房的三郎元雍,吴郡孙氏长房的三郎孙楫,”冷俊眸子睃了眼李群玉,话却没停,“还有独孤家的二郎独孤绍和五娘独孤绯。”

    李群玉唇边仍是优雅淡笑,神态自若,仿佛没听见前夫的名出现在裴融之口中。

    慕容湄不知这位县主年前才与独孤绍和离了——裴融之还没来及跟她说,谁知道今晚会遇上这位表姊呢?——笑容热情的接口道:“我和二郎正要去找寻合适地方踏歌。好巧遇上姨母你们,不如咱们组成一队?姨母、县主、悦之阿弟,你们觉得如何?”

    李翊浵唇边笑意悠悠,明媚眸子看向李群玉,声音带着悠长意味,“阿玉觉得呢?”

    李群玉笑得优雅从容,修长的脖颈微微一点,道:“好啊。”完全没有与一个月前才和离的前夫一起踏歌的不便。

    李英蓁见堂姊不介意,又觉得慕容湄的性子投缘,立刻大声赞成,笑道:“好啊。”

    李梓岚端雅一笑,颔首表示没有异议。

    她对慕容湄的观感不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慕容湄交好的慕容十娘和郑六娘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至于不熟的韦二郎和孙三郎——裴二郎可是出了名的挑剔,也是出了名的拒人于千里之外,若入不得他的眼,只怕连应酬都是冰冷一眼,又怎会约到一起踏歌?

    萧琰看着母亲笑道:“阿母觉得好,就好。”

    李翊浵莞然一笑,便向裴融之挥手,“二郎阿九去吧,找个好地方。”

    李英蓁活泼的笑道:“我也去。”

    “去吧。”李翊浵调笑堂侄女,“知道你精力过盛,要发光要热。”

    众人都笑起来。

    裴融之三人便带了仆从去寻踏歌的场子。

    李翊浵仍然坐在肩舆上,带着女儿和另两个侄女在广场上优游溜达,观灯,看踏歌,每看到英俊挺拔或俊秀、俊雅、俊逸的郎君就指给李梓岚看,说“阿岚你觉得如何?”让李梓岚很想叹气抚额,萧琰和李群玉都乐不可抑,这个有趣的插曲倒是让她与两位表姊很快熟悉起来,一路溜灯下来,关系亲近不少。

    约摸两刻钟后,裴融之那边遣人过来,说已找好了地方。

    朱雀门这边的广场极阔,因为是皇城的正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