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凤回巢 >

第303节

凤回巢-第303节

小说: 凤回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孙简短地应了声是。

    元佑帝直到此时才想起太孙素来聪慧,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看起奏折来,自是比自己快多了。

    只不知道,从未处理过政事的太孙,是否能看懂这些官场老油子写的奏折,能否窥破冠冕堂皇义正言辞背后的私心……

    元佑帝不动声色地取过第一本,迅速看了一遍,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满意。

    然而是第二本,第三本。

    元佑帝越看越惊讶,神色中的喜悦也越来越明显。

    朝中事务繁杂,吏礼户刑兵工六部每日俱有许多奏折呈上来。最要紧的多在朝会上宣读商榷解决。剩余的奏折,则留在朝会之后慢慢批阅。

    批阅奏折,也是身为天子无可避免的沉重负担。

    元佑帝年过五旬,精力远不如前。如今只挑一些重要的奏折批阅,大部分都交给了太子。

    今日太子犯了错,元佑帝不愿见他,早早就将他打发走了。太孙看的这些奏折,原本都应该是太子批阅的。

    没想到,从未接触过政事的太孙,竟有十分敏锐的政治素养。批阅起奏折来,没有一句废话,简洁有力,直指人心。

    好!

    很好!

    太好了!

    不愧是他最看重的长孙!

    太子虽然平庸无能又好色糊涂,却生了个好儿子。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已经这般出色。等过上十年二十年,必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储君。

    元佑帝心里最后一丝怒意,也彻底消散。

    “孙儿年轻识浅,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皇祖父多多指点。”太孙恭敬地说道。

    元佑帝舒展眉头笑道:“你听政不过三个月,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今日这些奏折也批阅得可圈可点,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顿了顿又道:“身为人君,当以江山社稷为先,以万千百姓为先。对待朝中百官,要恩威并施。重用有用之人,却不能完全听之信之,以免疏忽大意,被人蒙蔽。”

    太孙敛容应道:“皇祖父的教诲,孙儿都记下了。”

    元佑帝嗯了一声,看着俊美出众气度沉稳的长孙,忽地叹了口气:“阿诩,朕自来最器重偏爱你。不仅是因为你是朕的长孙,更是看重你的聪慧和沉稳。大秦看似繁华富庶,实则内忧外患,隐忧重重。大秦需要的是精明强干的君主。”

    “朕不想瞒你。你父王,实在太令朕失望了。”

    说完,又是一声长叹,眉间满是失望和疲惫。

    好色不是大毛病,轻易被人算计,才是最令人失望的。

    一个舞姬,能瞒过众人耳目,隐瞒下怀有身孕的事,其中必有缘故。

    他没有下令彻查此事,是不想让众人在私下嘲笑议论,给太子留几分颜面。

第四百五十五章 波折(一)

    看着满脸失望的元佑帝,太孙心中也颇不是滋味。

    摊上这么一个父亲,他这个做儿子的又能怎么办?

    太孙跪了下来:“孙儿代父王给皇祖父请罪。父王在女色上确实糊涂了些,不过,到底也没太大过错。还请皇祖父原谅父王这一回。”

    是啊!这件事无关朝政。他不可能因为这么一桩事就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

    只是,失望和不满也是免不了的。

    元佑帝不想再多说太子,温和地说道:“阿诩,你别跪着了。这是你父王的过错,和你无关。”

    怎么可能无关!

    太子若是彻底失了圣心,储君之位不再安稳。他这个太孙,又要如何自处?

    太孙不肯起来,低声道:“身为人子,本就应该为父受过。孙儿就一直跪在这儿,等到皇祖父消了气再起身。”

    元佑帝听得好气又好笑:“堂堂太孙,行事怎么能这般无赖。快些起身说话。”

    太孙这才站了起来,冲元佑帝笑道:“皇祖父果然最疼孙儿,这才跪了不到片刻,皇祖父就心疼了。”

    在外人面前温和雍容的太孙,此时毫无沉稳之气,狡黠地耍赖。

    就像一个寻常人家的少年郎,在自己的祖父面前,理直气壮的淘气。

    元佑帝果然被逗得开怀一笑。

    笑完了之后,元佑帝又正色道:“朕已经叮嘱过你皇祖母,让她将此事压下去,不准任何人议论嚼舌。只是,管得了众人之口,也管不住众人的好奇之心。这一段日子,你说话行事都要谨慎一些。免得落人话柄。更不能口出怨言心存不满。”

    子不言父之过。

    大秦素来以孝为先,太子再糊涂,也轮不到太孙这个做儿子的挑剔埋怨。否则,一旦有此类的传言,对太孙的名声有损。

    元佑帝的一片祖父慈心,令太孙心中涌起阵阵暖意:“皇祖父的话,孙儿都记下了。”

    元佑帝看着聪慧过人的太孙,心里颇觉安慰。

    正说着话,李公公来禀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请皇上到椒房殿,说是有要事相商。”

    元佑帝嗯了一声。

    太孙立刻道:“孙儿陪皇祖父一起去椒房殿。”

    王皇后口中的要事,十有**又和太子有关。

    元佑帝没有拒绝。

    ……

    太孙随着元佑帝踏进椒房殿,目光一扫,心里已经暗暗皱眉。

    殿内不止有王皇后,竟还有这一两年颇得圣宠的郑婕妤。

    郑婕妤似刚哭过,眼眶微红,明丽妩媚的脸庞多了几分凄婉,格外动人。见了元佑帝,立刻随着王皇后起身行礼。

    元佑帝声音颇为温和:“平身。皇后急着命人请朕过来,不知有何要事?”

    王皇后神色微妙难言,先是看了郑婕妤一眼:“不如还是由郑婕妤自己来说吧!”

    元佑帝一愣,看向郑婕妤。

    郑婕妤脸上满是羞愧之色,竟扑通一声跪下了:“皇上,郑环儿之事,都是臣妾之错。”

    元佑帝:“……”

    站在元佑帝身侧的太孙,此时特意退后几步,心里沉了一沉。

    郑环儿之事,怎么又牵扯到了郑婕妤?

    元佑帝眉头动了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声音里多了一丝冷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郑环儿不过是宫中舞姬,你怎么会和她相识?你口口声声说你是的过错,又是何道理!”

    宫中舞姬,大多出身卑微,或是罪臣之女。郑婕妤的父亲是四品的知府。官职不算高,却是正经的官宦千金出身。

    她和郑环儿怎么会有关联?

    郑婕妤身子微微瑟缩了一下,低声道:“其实,郑环儿是臣妾的远房堂妹。”

    元佑帝的眉头皱了起来,沉声道:“朕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

    郑婕妤苦笑一声:“臣妾进宫的时候,她还只有十岁。在宫中见到她,臣妾也十分惊讶。当时没敢声张,只悄悄将她叫到寝宫里。后来才得知,她的父亲在任上犯了重罪,被问斩处死。她也落了贱籍,进了乐坊。因为自幼擅舞,便做了舞姬。去年年底,被乐坊的人送进宫中。”

    “臣妾怜惜她命苦,私下常照拂她。命人给她送些金银衣物,也无人敢轻易欺辱她。”

    “臣妾也没想到,她竟然入了太子殿下的眼。一个月前,她就来私下求过臣妾,说她葵水未至,只怕是有了身孕。求臣妾为她隐瞒,说是想凭借着此事进太子府……臣妾一时心软,便应下了,和管着舞姬的管事姑姑打了招呼。否则,她哪里能瞒得住这么久。”

    说到这儿,郑婕妤已是泪水涟涟,哽咽不已:“都是臣妾犯了糊涂。臣妾昨日听闻郑环儿出了宫,便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一夜未睡,今日早上便来向皇后娘娘请罪。”

    “不管皇上如何责罚,臣妾都无怨言!”

    说完,便长跪不起。

    元佑帝气得脸都青了:“荒唐!你怎么能如此糊涂。既是知道郑环儿和太子苟~且有孕,就该立刻向皇后禀报。你不但没吭声,反而帮着隐瞒。简直是愚不可及!”

    郑婕妤哭得梨花带雨,连声告饶。

    元佑帝发了一通脾气,再看跪在地上瑟缩的郑婕妤,愈发心浮气躁。对着王皇后说道:“郑婕妤知情不报,私自帮着宫中舞姬隐瞒身孕一事,由皇后看着处置吧!”

    王皇后和元佑帝夫妻数年,对他的性子了如指掌。

    如果元佑帝有意将郑婕妤打入冷宫,根本不会多说什么。现在这般盛怒,又命她处置,反倒是有放过郑婕妤之意了。

    王皇后能在宫中屹立数年不倒,靠的就是这份察言观色体察圣意的功夫。

    哪怕看郑婕妤再不顺眼,王皇后依然张口为她说情:“郑婕妤行事却有不妥。也怪不得皇上动怒。只是,说到底,此事是太子举止不端,郑舞姬居心不正。和郑婕妤也没什么相关。”

    “她帮着郑舞姬隐瞒,也是出于昔日姐妹相惜之情。其情可悯!倒也不必惩罚得太重。就罚她在寝宫里禁足半年。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元佑帝淡淡道:“就依皇后的意思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折(二)

    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一个宫中宠妃来说,半年不能出现在人前。惩罚也不算轻了。

    不过,这个惩罚对郑婕妤来说,却比预料中轻的多,没降低位分,也没彻底打入冷宫。说不得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郑婕妤感恩戴德地谢了恩典,然后告退。

    闹了这么一出,元佑帝心情实在不佳,没了兴致说话,稍坐了片刻,便摆驾回了福宁殿。

    太孙随行左右,一直沉默不语,心中不停地转过各种念头。

    难道是他料错了?

    郑环儿一事,是郑婕妤帮着隐瞒,和齐王其实毫无关系?

    抑或是……郑婕妤也是齐王的人,齐王将她推出来,为自己撇清嫌疑?

    如果是前者,只能暗叹一声晦气。

    如果是后者,齐王的手段着实不能小觑啊!

    当天晚上,顾莞宁接到了太孙从宫中传来的消息。

    郑婕妤……

    顾莞宁看着纸上的名字,眉头忍不住皱了一皱。

    前世齐王父子为了谋夺皇位,暗中结党营私拉拢朝臣不说,在宫中也有不少耳目眼线。郑婕妤的名字,她有一些稀薄的印象。在齐王继位后,将宫中的嫔妃“处置”了大半。这位郑婕妤倒是活的好好的。

    后来,她领着儿子收复江山,入主慈宁宫。郑婕妤也没来见她,在自己的寝宫里上吊自尽了。

    当年死的人太多,她从未将郑婕妤放在眼里。

    现在想来,郑婕妤此人,行事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譬如说,她为何要为郑环儿掩饰有身孕一事?郑环儿进太子府,对她又有何好处?什么姐妹相惜之类的说辞,骗骗男人还差不多。在宫中待了几年的嫔妃,哪里还有这般温柔纯良的。

    这个郑婕妤,十有**是齐王安插在宫里的人。

    齐王为了设局坑太子一回,着实是大费苦心。折进一个郑环儿不说,现在又将郑婕妤推出来做挡箭牌。元佑帝信了郑婕妤的话,是绝不会再对齐王生出疑心了。

    顾莞宁思忖许久,才歇下了。

    ……

    隔日,太子妃便从太子的口中得知了经过。

    太子一脸晦气,恨恨不已:“这个郑婕妤,孤和她往日无冤今日无仇。她为了一个卑贱的舞姬,竟这般坑害孤。”

    若是郑婕妤早点命人给他送信,他悄悄地“处置”了郑环儿就行了。也不会落到这般被动的地步。

    太子妃忍不住回了一句:“如果殿下不为色所迷,就不会闹出这么多事了。”

    太子:“……”

    天知道他有多后悔!

    当日酒劲上涌,被那个妖娆的郑环儿勾了魂魄……一时冲动,后患无穷!真是悔不当初!

    当然了,嘴硬的太子殿下,是绝不会在太子妃面前认错的。只说道:“罢了,事情已然如此,将郑环儿养在内宅里就是了。太子府又不缺她一口米粮。”

    何止不缺郑环儿这一口米粮。

    养在内宅的美人,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个。每个月大把的银子花在内宅用度上。

    太子妃常年掌管内宅,早就心痛这么一大笔花销了。平日不便多言,此时正好借机说了几句:“内宅用度耗费颇多。臣妾正想和殿下商议,是不是将各人的用度减少两成。”

    太子不耐烦听这些琐事,随意地说了句:“这些由你拿主意,不必问孤了。”

    就在此时,顾莞宁来了。

    “儿媳见过父王,见过母妃。”顾莞宁行了一礼。

    太子一看见顾莞宁,反射性地觉得头痛,想起身离开。转念一想,顾莞宁一来自己就走,倒像是对她心生畏惧一般……

    还是留下吧!

    顾莞宁仿佛没见到太子的面色不愉神色不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