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157节

老兵不死-第157节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剧组的工作人员到现场的观众,听到这里,没有不为之动容的。

    震撼,太震撼了。

    这些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

    历史教科书里也没写过,对于越战,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

    稍微负责任的教科书编写者或许会配上一组数据,但当历史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说:“考纲里对这部分没做要求,我们也就不讲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看。”

    成千上万名战士付出生命代价换取回来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略过去了。

    王亮今天就是要讲,把这些年丢掉的东西都讲出来。

    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抚慰老兵那受伤的心灵。

    那年春天,我们战斗过,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枪林弹雨冲锋过,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为了惩罚敌寇,扬我国威。

    不应该忘记,真的不应该忘记。

    忘记,等同于背叛。

    王亮继续介绍道:“朱富钧,1937年出生于苏省,粤省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1979年2月19日,朱富钧指挥坦克纵队前往驰援在哥新地区遭到越军围攻的125师师前线指挥部和375团团指挥部。”

    “因为坦克纵队和引导组失去了联络,所以无法与步兵协同作战,以致于在坦克团再在冲击过程中没有发现路边隐蔽与敌对峙的师前指和375团部队,一直深入到了越军控制地区。”

    王亮知道,自己说这些可能会引来一些喷子。

    喷子们会说:“那个时候的军队养尊处优,习惯了安逸的日子,哪里还会打仗。路边和越军对峙的己方部队多么明显的目标啊,还发现不了。都是高度近视吗?还深入到了越军控制的地区,笑死个人了。”

    王亮不可否认,自己陈述的是事实,客观发生过的。

    但凡事都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吗?

    喷子们都是坚定而又不失愚蠢的唯心主义者,越是什么都不懂,越是把一切都过度理想化。

    喷子们不会理解,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的危急,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多么的复杂,坦克团有多么急切地想要接应上被围困的战友。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会犯错的人!

    王亮继续道:“越军发现了我孤军深入的坦克纵队,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其轰击。”

    “朱富钧团长发现情况不对,迅速命令坦克纵队原路返回。在回撤途中,朱团长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火箭弹击中,本人身负重伤。随即他命令坦克团副团长接替自己指挥权,率领坦克纵队马上进行突围。”

    “朱团长被跟随他的警卫员、卫生员和报务员抬下车,躲到旁边一座山上的山洞里等待救援,在敌纵深阵地坚持了整整两个昼夜。因为失血过多,几次陷入到昏迷之中,最后于2月21日上午七时光荣牺牲,时年四十二岁。”王亮道。

    他们养尊处优,他们不会打仗,但他们浴血沙场的时候,喷子们,你们在哪呢?

    有些话王亮不想说出来,自己去悟吧。

    “廖智文,1942年出生川省内江县。时任42军126师376团副政委,1979年2月25日,廖智文跟随376团3营行动,参加攻打673高地的战斗。为营救遭越军伏击受伤的团特务连连长,廖智文亲自带领小分队下山营救,将特务连连长救出,自己却中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孙福喜,1939年出生粤省南宁市。时任43军129师387团政治处主任。1979年3月3日,孙福喜带领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共八十八人分乘两辆军车走在全团最后,向雅南方向转移。”

    “途径凭垄地区时,部队遭遇越军一个连在公路边设伏袭击,孙福喜带领三十五名官兵奋勇抵抗,掩护支前民工撤离,最终因地形十分不利,弹药耗尽,孙福喜和三十五名官兵全部战死沙场,无一幸存。孙福喜时年四十岁。”

    “。。。。。。”

    不胜枚举。

    三十九年,一段瞬间的时光。

    三十九年,一段短暂的历史。

    三十九个春秋复盛。

    三十九个冬夏轮回。

    那已然成为了过去,但先烈血还是滚烫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逝,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年代,我们的那些事了,更鲜有人去怀念那段热血沸腾、激情洋溢的峥嵘岁月。”

    “对于当年参战的官兵们来讲,那是一段既痛苦又能一辈子为之自豪的青春记忆。那是一段既伤感又热血的青春岁月。尸骸和鲜花诉说着军人悲壮与感伤的故事,热血和军功章弹奏着战士光荣与忠诚的乐章。”

    “无数年轻的战士在国旗上留下你那深情的一瞥,义无返顾地冲上保家卫国的战场。”

    “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儿熟睡中的梦呓,他们在烈火硝烟中以血肉之躯筑起边关屏障。”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所表现出的毫不逊色于前辈的英勇牺牲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光辉的亮点!”

    “他们以中**人的英勇顽强打出的国威军威,成为那个年代最为向心的民族凝聚力!”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的爱国主义高亢旋律,撞击着那时人们最为震撼的心灵。”

    王亮尽量用最富感染力和感召力的词汇和语句来表述。

    那个年代的音乐,还有一张张当年在前线拍摄的照片。

    忘不了啊,1979年的2月17日。

    滚烫的热血从那天开始凝固,无数年轻的生命永远永远定格在那一年。

    泪水已经从王亮的脸颊流下:“凯旋门下再也听不到你们熟悉的声音,鲜花丛中再也看不到你们熟悉的笑脸;你们没有看到胜利的红旗迎风招展,你们没有听到班师的电波振奋人心。”

0305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0305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王亮的声音慷慨激昂,当年的誓言,已然是践行了,“为了惩罚越寇,为了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为了保卫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了八亿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为了把革命前辈留下的旗帜染得更加鲜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

    “成千上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经历严寒的人,方知太阳的温暖;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和平的珍贵。今天的我们,决不能忘记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先烈,决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同胞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英雄……”

    节目录制结束,现场掌声久经不息。

    一代人的青春已经逝去,写满了的是无悔和自豪。

    一代代人的青春正在到来,该怎么去谱写,无从得知。

    王亮只想把他们前辈们的故事讲出来,告诉年轻人们,前辈们是怎么去做的。

    炀视大楼地下停车场。

    孙为民上车系上安全带,请示道:“爷爷,送您回家?”

    “恩。”开始王亮直接答应了,但当他就看到手机收到的短信后随即改了主意:“为民,先不回家了,咱们去军区总医院。”

    “好。”孙为民也没问那么多,直接驱车往军区总医院方向赶去。

    当了那么多年的兵,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问,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京城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研究诊疗中心。

    京城军区总医院成立于一九一三年,在两年前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是向所在地区以及周边辐射区域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医院。

    神经内科的主任李强军看上去早知道王亮要过来,已经在诊疗中心的大门口等候着了,“首长,您来了。”

    王亮点头示意,问道:“建国呢?”

    “安排在了高干病房。”李强军回道。

    “强军,走,带我过去看看。”

    “是。”

    在高干病房,王亮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杨建国。

    杨建国并不是什么高级干部,他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副连长,按照级别,是绝对不够格安排到高干病房的。

    是王亮走了后门,事先打过招呼。

    杨建国的妻子李梅见到王亮,噗通就跪了下来,直磕头,眼泪不争气地就掉了下来:“老首长,谢谢您!我替建国谢谢您!”

    “小李,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别这样。”王亮的心里本来就不好受,这情形更是让他心如刀绞。

    谢谢,该说谢谢的应该是自己吧。

    谢谢你这个伟大的军嫂一直照顾着我们的军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老首长,我知道,要不是您安排,老杨是绝对不够格住进这么高级的病房的。谢谢您,老杨不能说话,我替他谢谢您,谢谢您还记得他。。。。。。”

    李梅,这个无依无靠的中年妇女终于绷不住了,硬的来的多了,突然来了软的,受不了。

    这些年来,冷嘲热讽,冷眼相待,人情冷暖,见的太多太多了。

    “小李,是我王亮对不起来你们。到现在才找到你们,你们受苦了。你放心,建国的病一定会医好的。我马上就安排部队的专家过来会诊!”王亮道。

    一番规劝,李梅的情绪这才平复下来。

    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由此揭开。

    在征得李梅的同意后,孙为民开了直播,王亮决心把这段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广大网友。

    评论区。

    “太好了,又有直播了。”

    “这背景好像是医院啊,我看到护士了,老首长去医院了?”

    “不会是生病了吧?”

    “不可能,上午的时候我就在《国家英雄》的录制现场,老首长好着呢,声音洪亮,身体杠杠的。”

    “《国家英雄》?求剧透,下一期是什么题材的?精彩吗?”

    “越战,准备好纸巾,一盒根本就不够用,我哭得眼睛都肿了。。。。。。”

    “。。。。。。。”

    面对着镜头,王亮道:“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两个人,还有他们之间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听这次说爱情,网友们很是激动。

    很多都是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谈情说爱的年纪,提到爱情,自然就积极了起来。

    评论区。

    “爱情,太好了,那一定是甜蜜的,这下终于不用再擦眼泪了。”

    “我看未必然,这可是在医院啊,心情莫名的沉重。”

    “刻骨铭心的爱情,我喜欢。是该让现在的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了。”

    “不详的预感,老首长莫不是又要熬一碗鸡汤。”

    “大家都别瞎猜了,听老首长讲吧!”

    王亮:“现在在病床上躺着的这位,他的名字叫杨建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某个春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都洋溢着生机。

    “亲一个,亲一个。”

    “连长,亲嫂子啊,快亲啊。”

    “喔!”

    “亲上了!”

    “祝贺新人喜结连理,祝愿早生贵子!”

    在战友和朋友们的祝福之下,中尉军官杨建国和在工厂上班的李梅是结合了。

    一段军婚。

    一个简单的仪式下,李梅成了军嫂。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九八抗洪刚刚过,军人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嫁给了一名英俊潇洒的解放军军官,一时间李梅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

    两人的生活是甜蜜的,军队里的工作很是繁忙,杨建国少有时间照料家里的事情,贤惠的李梅在工作之余还要料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原本照顾两位老人变成了照顾四位老人。

    虽然累,但李梅是开心的,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疼她的丈夫。

    对于杨建国来讲,那段时光也是最最快乐的,幸福,家的温暖,让他有了一个归宿。

0306 我爱你,所以请你离开

    0306 我爱你,所以请你离开

    如果日子能一直这样过下去,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这些事,那该多好。

    两千年,李梅为杨建国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任务的杨建国休假回家,陪伴着妻子完成了生产。

    假期很快就结束了,回到部队的杨建国又一门心思地扎到了训练当中去。

    但在搞体能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自己浑身上下莫名的疼痛,肌肉有一种无力感,用不上力气。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难免会对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