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37节

我要做皇帝-第437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库里提奥斯目瞪口呆,简直无法置信!

    在罗马。别说是总督了。

    就是一个镇长,也需要有公民的身份。

    至于奴隶和平民?

    想要爬上去,只能是呵呵!在库里提奥斯离开罗马时,罗马的平民阶级就已经对此大为不满了,库里提奥斯听说,几位保民官为此想向元老院提议,加强对平民的优待,但可惜,直接被元老院驳回。

    而在东方的汉朝。阶级的界限,虽然有。

    但并不明显。

    从一个奴隶,做到总督的也并不是没有。

    库里提奥斯就听说过,中国的一位侯爵。在十几年前,甚至只是另一位侯爵的奴隶的儿子。

    但如今,这位过去的奴隶之子。现在已经是中国皇帝的亲戚,太后的侄子。一个名为魏其候的大人物的重要属下。

    统领着数万人的军队,甚至有传言。他将出任郡守,这相当于罗马的总督!

    “我要是将我在这东方的见闻,回去告诉罗马的公民们,恐怕,没有什么人会相信……”库里提奥斯不由得感慨着。

    但,对这一切,他除了感慨外,并无其他任何想法。

    东方的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政体,用什么模式统治。

    跟西方的罗马,关系不大。

    共和国的元老院和百人队长会议,也不会在乎一个跟罗马足足有三四年旅途距离的国家,用什么办法统治国家。

    但库里提奥斯还是决定,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东方古国的社会和政治。

    或许在未来,他能借此,更进一步,成为一位保民官呢!

    嗯!

    库里提奥斯觉得,中国的平民的处境,罗马的平民们肯定会非常羡慕。

    等他回到罗马,或许可以打起‘像中国平民那样活着’的旗号,竞选,平民们肯定会将票投给他。

    带着这样的想法,库里提奥斯道:“诸君,我们还是回去吧,老师还在等着上课呢!”

    如今的库里提奥斯,与这些士子,算是师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王臧的弟子。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库里提奥斯对于儒家的理论什么,感触不深,也没有什么身为儒家子弟的觉悟。

    在他看来,那位老师,跟他过去在罗马,教导他学习的家庭教师,差别不大。

    当然,必要的尊重,还是有的。

    在罗马,尊重老师,虽然不如东方的中国这样。

    但也很看重。

    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教出了亚历山大后,许多贵族都开始重视教师和学者了。

    ……………………………………………………

    刘彻这个时候,并不在长安。

    他数日前,就已经离开了未央宫,带着妃子和孩子们,前往甘泉宫避暑。

    这是他即位以来,首次在夏季,将办公地点移到甘泉宫。

    主要是为了将宣室殿腾出来,进行维修和翻新。

    刘彻让少府,制作了一块大牌匾,准备挂到宣室殿的殿堂之上。

    这是学的满清。

    满清在紫禁城的勤政殿上,挂了一块正大光明的牌匾。

    先别说,这个东西,满清的皇帝们信不信,但,最起码,忽悠了不少百姓和文人。

    后世的辫子戏,更是大赞特赞。

    在刘彻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宣策略。

    最起码,能忽悠人。

    当然,刘彻可没打算效仿满清,挂个正大光明的牌匾。

    因为,那根本不可能,也无济于事。

    政治本来就是黑暗的,政坛本来就是无数的黑箱操作。

    挂个正大光明,除了自欺欺人之外,别无他途。

    刘彻让人挂的是: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这是尧帝禅让给舜帝时发布的策命中截取出来的。

    全文是:兹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苦,天禄永终。

    意思就是:舜啊,现在我按照天命,将大位传给你,你要诚实恰当的执行中正之道,假如,天下的百姓陷入穷困之中,那么,上天就要收回赐予你的天命了!

    刘彻挂这个牌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提醒自己。

    同时,也给后世子孙画一条红线。

    你们可以吃喝玩乐,做木匠,炼丹什么的。

    但是,假如,百姓穷困,国家经济困难了,你们就等着做亡国之君吧。

    这是刘彻思虑了许久后,才选定的中心思想。

    并且,打算今后,将这句话,当成汉室政权的统治合法性来源进行宣传。

    就如同日后的天朝。

    将喂饱百姓的肚子,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任务和目标。

    除此之外,商汤祭天时的祭文,刘彻也觉得,有必要勒石为记,就放在宣室殿的御座之前。

    这样,每一个皇帝,在登上御座之前,都会看到那段商汤鼎革之时对天所发的誓言:予小子履敢用玄社,敢昭告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在刘彻看来,中国古代的王朝帝王们,只要能读懂和记住这两位帝君的誓言和诰命,根本不会玩脱,也根本不可能出现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统治者们,压根不需要去学什么西方的民煮自由大宪章什么的,从老祖宗哪里,就能得到足够的智慧和策略。

    可惜啊,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老祖宗的话,当成了口号,当成了飙演技时,掉眼泪时的台词。

    而刘彻这么干,就是要逼着后来的子孙,不管怎样,至少在表面上,他得做个态度,做个表率出来。

    不然,他的皇位,马上就要不保!

    当然,这只是一个预防性的策略和保障。

    要真出个类似宋钦宗那样的奇葩,再怎么保障和预防也是没用。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脑残,能做出什么有智商的事情出来。

    人家硬要作死,你也无奈不是?

    所以,关键还是在自身,在于教育,在于传统。

    秦国七代君王的教育,刘彻看来,就很有必要学习学习。

    所以,刘彻现在来到了槐里县的茂乡。

    这个他未来的安息之所。

    虽然,视察自己的陵寝这样的事情,看上去怪怪的。

    但这却是汉室每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帝陵在汉室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帝陵的规格和制度,能直接反应出,当政的皇帝,对天下的态度和治政的思想。

    太宗孝文皇帝的霸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整个霸陵工程,尽量俭朴,尽量的没有加重人民的负担。

    甚至连霸山本身的地理地貌,太宗孝文皇帝,都禁止官员和后来者破坏。

    原因就是,他不喜欢也不想加重百姓的负担。

    到刘彻这里,帝陵工程,就开始承担更多的东西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九节 视察(1)

    刘彻的茂陵,刚刚开始破土动工不久。

    陵墓选址跟后来小猪的茂陵略有不同,但大体方向基本一致。

    这个工程规模非常浩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

    仅仅是陵寝的边墙,就足足有差不多两百米,高度则将超过四十米。

    这等于是人造一个城市了。

    而这个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也是非常庞大。

    仅仅是开工至今,刘彻拨付的资金,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万钱,相当于汉室去年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调集了少府三千名精干工匠,出动了五千军队,还征发了七千人的民工。

    站在陵寝之工地之前,刘彻抬头仰望这个浩大的工程,心里面也是纠结的很。

    将如此多的资源,投入到坟墓里,对一个穿越者来说,简直无法接受。

    只是……

    没有办法!

    这是刘家的传统,也是汉政权维系统治的政策之一。

    晋书就曾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一为宗庙,一为宾客,一为陵。

    换句话说,刘彻的这个工程,已经很节俭了。

    真要按照制度和传统,茂陵工程,每年都要吞掉汉室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当然了,耗费如此巨大。

    若仅仅只是给皇帝死后享受,这样的蠢笨政策,早就执行不下去了。

    老刘家的陵邑政策,并非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

    首先,庞大的陵邑工程。必然会带动陵邑所在地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民生发展。

    如此庞大的资源,堆砌在一个地方。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后世的魔都和深圳,已然说明一切。

    举全国之力,养一县,这个县想不牛逼都不行!

    另外,陵邑工程,通常会附带迁徙工程。

    老刘家会不遗余力的将那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官府很难制衡或者无法监督的豪强家族,迁徙来自己的陵寝所在地。

    这就是强本弱末。

    来自汉室天下三十六郡,十余国的地方豪强、巨贾大族。被迁来陵邑所在地。

    这些人,有着庞大的财富,家族和人才。

    一位家产千万级别的大户人家,怎么会没有知识分子呢?

    这等于,将地方上的英雄豪杰,弄到长安,充实关中的人力物力。

    这样,关中就永远能碾压其他一切地方郡国——不管是从人才还是财富、经济、技术各个方面。

    更关键的是,通过迁徙。汉政权,能强行的人为在关中制造一个经济人口热点。

    史载,小猪的茂陵工程完工之时,茂陵城中人口。达到了将近三十万!

    西元前,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基本上不比后世的三千万级别的都市差。

    当然。弊端也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当地肯定要迎来通货膨胀。各种物价飞涨。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被刘彻解决了。

    有关民生的基本需求的粮食、盐与铁,少府和大农令平价供应之下,很难出问题。

    其次,陵邑工程,势必会大发徭役,而且是所有徭役中最可怕,最恐怖最残忍的城旦。

    在汉室的所有徭役种类中,修陵跟修城墙一样,是死亡率最高的种类。

    基本上,被征调来此服役的民众,不是赘婿,就是有案底的无赖,或者干脆就是在押的犯人。

    这些人,没有人权,死了也是白死。

    但给自己修个坟墓,要死几千甚至上万人,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彻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工程开工后,刘彻几次三番下诏给少府,要求优待民众和工匠,工程进度慢一点也无所谓,总之是要求尽量减少工人的死伤。

    在另一方面,刘彻则把最近从各个渠道弄来的各种夷狄野人奴隶,塞到了工程队里,充足消耗品。

    反正,危险的活,繁重的活,统统都交给这些奴隶去办。

    刘彻这次来视察,也是想要给少府的官僚们施加些压力。

    这些家伙,必须要给些压力,才会知道怎么做事。

    但,这些不是主要目的。

    在陵寝工程地,粗略了看了看,留下几个亲信侍从继续在工程中巡视后,刘彻就驱车离开工地,前往在茂乡东南方的茂城。

    这同样是一个新兴的城市。

    在刘彻决定了自己的陵寝地址后,就被建立起来了。

    现在,这个城市的规模还很小。

    连城墙都没有。

    占地面积,甚至还比不上长安城的九市中最小的一个。

    大约也就相当于一个长安随便哪个县的集市的规模那样,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街道,全长都不过一里。

    但矗立在街道两侧的建筑,却是一点也不简单!

    汉室最高学府:太学。

    汉室武将的摇篮:武苑!

    还有汉室未来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兰亭阁。

    最后是汉室功臣名将纪念馆:凌烟阁。

    全部集中在这条街道上。

    换句话说,这里,就是未来的大学城。

    刘彻甚至都不需要去想太多,用屁股都能知道,这里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将变得价比黄金。

    这条街道附近方圆百里的地区,将成为汉室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望子成龙的天下地主,希冀自己能更进一步的列侯子弟,还有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商人们,会用他们自己的财力,将这个地方,彻底变成一座黄金城。

    在侍从们的簇拥下,刘彻漫步在这条刚刚完工不久的街道上。

    街道两侧,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现出了轮廓。

    恢宏的武苑之中,有完整的演武场,完备的武库中储存了目前汉室所有现役和还停留在实验室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