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89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89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劳恩心说:这种不严谨的作风,在纳粹德国那边一定是不允许的。

    “嗨!希特勒!”

    几个站在重型轮式装甲侦察车旁的假纳粹看到布劳恩走来,全都有模有样地向他行抬手礼这几位虽然都是红德,但毕竟是德国佬,办事比俄国人要认真多了。

    “嗨,希特勒。”布劳恩也像一个德国党卫军少校一样行了礼,然后一个背着mkb42自动卡宾枪(突击步枪)的党卫军给他拉开了车门。

    布劳恩看了眼排在眼前这辆装甲车后的一长串车辆有一辆/2美洲狮装甲车,有一辆装甲通讯车,还有几辆安装了火炮或机关枪的半履带车,另外还有几辆摩托车。

    不过没有1943年底前才出现在德军装甲侦察兵中的“小豹”侦察坦克这种坦克的外观有点像“虎”式(这个时空的虎式外观和黑豹差不多),不过个头小了很多,速度也很快,还安装有一门kwk39/60倍口径50mm坦克炮,在使用一种特殊炮弹(脱壳穿甲弹)的时候,甚至可以威胁到kv…1型这样的重型坦克。

    “出发吧!”奥托。布劳恩收回了目光,向着装甲车上的通讯兵下达了命令,然后就一头钻进了车厢,在一张坐起来非常舒适的座椅上坐下,闭上眼睛开使回忆自己过往的幸福生活了。

    车辆很快被发动起来了,马达的声音比任何一台布劳恩乘坐过的苏制车辆都要轻,当车辆向前行驶的时候,布劳恩又发现这台8**型装甲车非常平稳,都快赶上苏联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了。

    坐在车厢内的布劳恩忍不住有些感叹:看来德国的工业实力,真是远远超过苏联,怪不得轰轰烈烈的世界革命会革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当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中士听见从公路边列队通过的从哈萨克斯坦调来的近卫步兵第8师的战士唱起《喀秋莎》的时候,他想到的却是比自己大2岁的姐姐卓娅。

    卓娅参加了参加了游击队,在42年下半年离开家乡莫斯科后就音讯全无,据说已经壮烈牺牲,死在了万恶的纳粹匪徒的枪口之下实际上卓娅在43年秋考取了国立彼得格勒大学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系,现在正在全俄最漂亮的大学里面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准备在未来报效反动的俄罗斯祖国……

    不过她的弟弟舒拉并不知道这些,和1942年时的卓娅一样,舒拉现在也是一个坚定信仰gc主义的苏维埃人。

    在世界革命变成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后,舒拉和他班上大部分的男生一样,都报名参加了红军。

    但是让他感到沮丧的是,他并没有被马上派去前线和万恶的侵略者厮杀,而是被选入了坦克兵学校学习驾驶坦克。

    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舒拉也没有如愿以偿去驾驶威武雄壮的t…34和kv…1坦克,而是被分配到了一个从远东调来的轻型坦克旅去驾驶bt…7轻型坦克了。

    由于bt…7的火力贫弱,装甲又比较单薄,上了战场遇到任何一种德国坦克/突击炮,都只有送死的份。所以舒拉所在的坦克旅一直没有被派上前线,而是驻扎在莫斯科周围。直到不久之前才得到了开赴前线的命令。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驾驶bt…7坦克去……去碾压万恶的德国步兵了,舒拉就激动万分,把自己“苦命”的姐姐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舒拉所在的近卫第18坦克旅现在属于红军近卫坦克第7集团军管辖,而正从舒拉的坦克旁经过的近卫第8步兵师同样属于近卫坦克第7集团军。

    该师的师长是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少将,今年51岁,是红军当中资格最老的几个师长之一。1915年入伍参加一战,1918年加入着名的苏联红军步兵第25师(哈帕耶夫…夏伯阳师),资格不可谓不老。可是他直到1940年才当上了少将,世界革命爆发后才当上师长。到了1944年4月,才得到了上前线去和侵略者还有白俄较量一番的机会。

    骑在一匹哈萨克骏马上的老师长,看着自己麾下的哈萨克战士们一边歌唱一边前进,原本有些阴郁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畅起来了。

    苏联还有很强大的力量,还有无穷无尽的生力军,一定可以坚持下去的!(未完待续。。)

第1008章 从勒热夫开始

    在1944年4月时,德国国防军的掌门人,帝国元帅赫斯曼的办公室内,办公桌的对面挂起了一幅巨大的莫斯科周围战场态势图。从这幅战场态势图上,可以很明显发现一条漫长的弧形战线出现在莫斯科的西面和北面。

    战线的北面大致是沿着伏尔加河上游展开的,从乌格里奇开始沿河西(其实是东北…西南走向)下,经过卡利亚津、杜布纳、科纳科沃、加里宁市、斯塔里察,到勒热夫后战线就由东北…西南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

    从勒热夫南下就是瑟乔卡夫和维亚济马由于这一线是莫斯科的西面门户,因此史上苏德两军就在勒热夫…维亚济马一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一共进行了四大战役和一连串小型战役!

    而在这个时空,勒热夫则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结合部。

    从勒热夫向南一直到维亚济马的战线,都属于曼施坦因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负责,而霍特大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则是进攻的主力;而从勒热夫向东北一直到乌格里奇的前线则是由莫德尔元帅的北方集团军群指挥,进攻部队中的主力是保卢斯大将指挥的第6装甲集团军。

    而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其实都是包括了许多欧洲各**队和白俄军队的联军)的野战兵力之和,已经超过了270万,占到了德军(欧洲联军)在东线战场野战兵力的50%以上。

    考虑到华沙、明斯克和克里米亚半岛三个包围圈还牵制了大量的德军(联军)野战兵力,即将开始的莫斯科战役可以算得上是德军(联军)集中全力的一击了。

    同样的,苏联红军也在莫斯科城外的这道大弧形战线上集中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了。

    对苏联红军而言,俄罗斯虽大,但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背后就是莫斯科了!

    4月5日清晨,刚刚从措森的庄园里抵达大总参谋部办公室的赫斯曼正在翻看日本大使馆送来的夏威夷群岛战情通报。

    日本人的通报上当然是形势一片大好,在之前一个星期(日本人每周都向德国通报战况,德国同样也会每周向日本通报)的作战中,日本人又击沉了5条美国航空母舰,包括企业号和2艘埃塞克斯级。

    另外,还有2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几艘重巡洋舰被重创,还有数十艘小型舰艇和运输船被击沉。

    而击落的美国舰载机和岸基飞机的数量,更是达到了500架之多,其中包括几十架战力强大的p51和p47战斗机。

    与此同时,日本自身的损失仅仅是不到500架岸基飞机没有返回。

    如果日本人的战报可信,倒还真的是又一场大捷了。

    只是航程不算太大“奶瓶”p47怎么会出现在夏威夷群岛战场上的?哪怕“奶瓶”挂上副油箱,也很难从中途岛、巴尔米拉环礁和约翰斯顿岛飞到夏威夷群岛去作战吧?

    难道美国人已经在尼豪岛上弄到个飞机场了?要真是这样,日本人接下去的麻烦不小啊。

    因为这个时空的p47系列偏重发展截击能力,大部分的机型是按照截击机的标准设计的。不仅高空性能优越,而且火力非常强大。最强的p47d型有8挺12。7mm勃朗宁航空机枪,可以轻易把德国的ju288打得浑身是窟窿。就因为这款飞机的威胁,容克公司不得不在1944年初推出了更加坚固的ju288型号。

    为了和德国人用来给ju288护航的fw…190系列飞机抗衡,p47还被设计得非常耐揍,哪怕被拥有4门20mm航炮和4挺12。7mm机枪的fw…190揍上一顿,常常也能安然返航。

    而为了在截击得手后脱离,美国人还为p47d发展了“注水加力”系统(类似德国mw50加力系统),在中高空最大可以获得2500马力以上的紧急动力。

    另外,因为火力强大和特别耐揍,p47还可以用来充当战斗轰炸机扫地面!除了8挺12。7mm的机枪,这架飞机最多还可以挂上2000磅炸弹这载弹量和日本的宝贝重型轰炸机也差不了多少!

    这种飞机虽然不可能在中低空打败日本人的紫电和疾风,但是8挺12。7mm的航空机枪还是能很容易把日本人的“银河”、“吞龙”和“飞龙”给揍下来的。

    对于用来投放“银色死神”的me264来说,p47d更是个极大的威胁!

    正在赫斯曼替日本人瞎操心的时候,办公室门外响起了副官派普上校的声音:“帝国元帅,北方集团军群的紧急报告。”

    “进来。”赫斯曼放下手中的战情通报,把派普叫了进来。

    一份电报抄件很快被摆在了赫斯曼的办公桌上,电报抄件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今日凌晨,勒热夫前沿的白俄第1集团军所部和法国第3装机械化骑兵师所部阵地,遭到苏军勐烈炮击。截止7点30分,炮击仍然没有停止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签字:莫德尔。

    “第一军需总监知道了?”赫斯曼问自己的副官派普。

    “古德里安元帅已经知道,他正在第一作战室研究战况。”

    赫斯曼这个“军神”向来是靠部下的智慧指挥作战的,所以现在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就是实际上的国防军总指挥。

    “好的,我马上过去。”赫斯曼站起身,整了整军服,拿起帽子合在头上,然后就大步向第一作战室走去了。

    赫斯曼到达第一作战室的时候,古德里安正和几个军服笔挺的德军参谋部精英在进行兵旗推演。看到赫斯曼走进来,所有的人都立正行了抬手礼,不过没有喊:“嗨!希特勒!”

    “嗨!希特勒!”的口号在德军中只有党卫军之间才使用,如果是党卫军军官向国防军军官敬礼,也不会喊这个口号的。

    “情况怎么样?”赫斯曼回了礼,走到沙盘台前,看着上面一堆木头模型就问。

    古德里安摇摇头,说:“不是太好,勒热夫一带的地形不利于我方,周围有太多的森林、河流和沼泽。而且现在又是泥泞季节,从今天开始一直到4月10日,那一带会有连日雨雪,我们的飞机不能出动。”

    苏德战场的中央地区其实并不是作战的好地方,虽然也是平原,但是森林、河流和沼泽地太多,不利于重型机械化部队运动。

    相比之下,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之间的大草原倒是很好的战场。

    不过要取莫斯科就必须在地形条件不是很有利的中央战场和苏军决战。

    “苏军的目标应该是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赫斯曼说,“不过莫德尔元帅已经有了准备,他是防御战的专家,一定能重创进攻的红军,这对下一步包围莫斯科是非常有利的。”

    赫斯曼的这个判断是基于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构成做出的。虽然这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数量相差无几,但是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部队几乎都是德军。战斗力很强,苏军就算投入中央方面军的全部力量,也不可能把曼施坦因的一百多万德军打败。

    而北方集团军群因为是以彼得格勒为基地南下的,所以有大量的白俄军队、法军和波兰军队,战斗力相对薄弱。苏军的反击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得胜。

    “现在还不能下最后的定论,”古德里安皱着眉头说,“再看看吧……先让苏联人表演几天,等到他们的意图完全展现,再决定怎么反击也不迟。”

    面对苏联的反击,古德里安表现得非常慎重,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赫斯曼知道这是一种胜利者的谨慎现在德国胜利在望,只需要稳步推进,把苏军必守的莫斯科包围起来就行了。不需要表现得过于激进和冒险。

    对德国而言,苏德战场上的关键是少犯错误,不露破绽。

    冒险奇袭是苏联人需要做的事情。

    ……

    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这个时候,也和巴甫洛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大将还有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等人,也聚在一起研究前线传回来的战报。

    这一次苏军并没有采取任何欺骗性的佯攻,直接就集中兵力打勒热夫了。因为雨雪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