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三国"智谋精粹 >

第3节

"三国"智谋精粹-第3节

小说: "三国"智谋精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兵法,都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要结合当时实际灵活应用,不然就
要碰壁,甚至遭到惨败。《三国演义》描述的有关这方面的不少胜败战例,
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这是一种运用兵法最佳之法,也是一条重要的兵法。
对此,毛宗岗评点说,“兵家胜败之故,有异而同者,有同而异者。徐晃拒
王平之谏,而背水以为阵,马谡拒王平之谏,而依山以为营。水与山异,而
必败之势则同也。黄忠屯兵于山,而能斩夏侯渊,马谡屯兵于山,而不能退
司马懿。山与山同,而一胜一败之势则异也。马谡之所以败者,因熟记兵法
之成语于胸中,不过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过曰‘凭高视下,势如破
竹’耳。熟知坐谈则是,起行则非,读书虽多,致用则误,岂不重可叹哉!
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第九十五回回评)毛宗岗所谓“善
用兵者不在书”,并非反对继承前人的经验,而是反对泥古不化,主张用兵
要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而已。毛宗岗上述评点概括了《三国演义》关于活
用兵书的思想。在我国军事史上,三国时代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这近
百年战争,造就了许多杰出的兵权谋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战役,如官渡之
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曹操、周瑜和陆逊都是以少胜多;曹操声东击西
解白马之围,以退为进巧夺阳平关;郭嘉的“急之则合,缓之则离”之计,
破翼州定辽东;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攻其所必救”破公孙渊,等等,这些
著名的战役给古代兵法添了新的篇章。
形象化、具体化的兵书
三国时代,虽有不少的兵谋家,但留下兵书的有如凤毛麟角,除了孔明
的《将苑》外,未见有其他兵书。传说曹操著有《孟德新书》,但查无可考。
陈寿著的《三国志》所载有关战争的则未免过于分散或零碎,幸有罗贯中将
之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时代的战争才完整地、形象地呈现在读者
面前。
其他兵书因其理论化,非有实战经验的一时难窥见其中奥妙,而《三国
演义》是一部形象的兵书,它所描绘的战役,因其具体而形象,使人如亲临
其役,如见其人,故摸得着看得见,易于学习、借鉴。
与中外所有的兵书比较,《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兵书,其他
兵书大多只就军事论军事,《三国演义》却不然,它不孤立地写军事斗争,
而是将之置于社会的总体中,跟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尤其是描述人
们如何在其中活动,如决策、用人、斗争,等等,这就能更好地反映战争的
全貌,以及更深入、明晰地揭开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故有活的兵书之誉。从
这方面说,它优于任何兵书。
因此,不少农民起义领袖如李自成、张献忠和洪秀全等都效之以指导战
争。清统治者就是靠这都活的兵书打天下的,并定为将领必读的书。现代伟
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为阐明其军事思想,在其著作中多次引之为例子。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就说《三国演义》等书对年青时的他“影响大概
很大”,在他领导中国革命后,这种影响还是在起作用,如他在著名的《论
持久战》中,就以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的以少胜多为例子,说明弱小
之军如果主观指导正确可以打败强大之敌,用以论证中国抗日必胜。不少外
国也用为军事教材,可见,《三国演义》在军事领域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之宝
传出的文化也有回流的,即某种文化的潜在功能,在其诞生国未被人们
所发现或重视,传出国外后,被外国将之应用于相应的事业而取得成效,这
时才被其诞生国所关注。 《三国演义》就有这种现象,它传到日本已300年,
对日本影响很大,过去用于军事,二战后将其智谋应用于商战,对于日本的
经济腾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日本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企业经营管理之宝。
对此,不能不引起我国从事《三国演义》研究的学者的重视。  1987年,海
南波批准为经济大特区的时候,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海南大学、海南
师院联合主办,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三国演义》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全国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了如何运用三国智谋促进我国的开放、改革,搞好
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收到的 60 多篇论文中,有半数以上是探讨这个问题的,这些论文已刊登在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四期(《三国演义》应用研究
专辑)上,受到国内各界的赞扬。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将三国智谋应用于经
济工作的研究的开始。
日本人给我们的启迪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论是哪一类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都必须在这个世界里共同生活,互通有无,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随着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而
各国市场之间,各国市场与世界市场,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已不能截然
分开,如果哪一个国家想自成体系,必将受到孤立,本国经济的发展必将受
到阻碍。哪一个国家要想本国经济较快发展,必须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的席
位,占有的份额越多,经济发展越快。由于日本的特殊国情,以外贸为其生
命线,所以日本人始终瞄准世界市场,而今天日本人能在世界市场上“称王
称霸”,除了勤奋外,智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其智慧来源之一,就是《三
国演义》。
在这个世界市场里,各国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也可以说是一场不流血
的特种战争,“优胜劣败”的规律明显地在起作用。这种激烈的竞争,不只
在世界市场上是如此,在各国内部也是如此。而要竞争就要有智谋。日本的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并不高于美国,但其竞争能力或说其智谋却超过美
国,故在竞争中美国老是败下阵来。可见,智谋对于竞争具有多么重大的意
义!明乎此,便可理解日本企业界为什么如痴似醉地研究《三国演义》。日
本企业界人士指出:“人们之所以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视为珍品,就
是认为书中有宝。在当今激烈的商业角逐中,读读 《三国演义》,大有裨益。”
日本一位大学教授说:“诸葛亮的机智多谋,给日本企业家提供了有益的启
迪,松下电器公司的显赫成功,正是松下幸之助善于运用诸葛亮的战略眼光
的结果。”日本社会工业研究所所长牛尾治郎说:“无论在国际或国内,日
本企业要增强竞争能力, 就得学习 《三国演义》 中应付错综复杂局势的能力。”
日本企业界如此重视《三国演义》,而我们对这部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国的谋略,难道有理由加以忽视吗?
现代商战,不只是外贸人员或厂商之事,而是几乎关系到全民之事;它
除了不动刀枪外,几乎牵涉到所有的领域,如科技、教育、生产、管理、经
营、分配,等等,基本上也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胜败的后果也就非
比一般,对于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就必然
关系到一国之强弱盛衰。所以,人们常说外贸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如果这“火车头”发不动的话,一国经济也就停滞不前,国家就不可能繁荣
昌盛。因此,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商战,尤其是日本人,可以说是举国以
赴。中国要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必须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商战。我
国在解放后,因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在很长时间里可以说是“闭关锁国”,
实行开放、改革以来,对外贸是比较重视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经验还
不丰富,成就还不大,要想快步前进,除了自己加倍努力外,借鉴外国人的
经验是极有必要的,尤其是学习日本人利用三国智谋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以
及商战的经验,对我们是有裨益的。而我们运用三国的智谋,应该说是比日
本人驾轻就熟的。从刘备、孔明身上学些什么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刘备还是寄人篱下,颠沛流离,无立
锥之地,可是后来为何一跃而成为蜀汉之王?主要原因是:一、知人善任。
他求贤若渴,一知孔明是大才,便三顾草庐,虚心请教,孔明感其诚,遂许
驱驰。刘备称得孔明如鱼得水,止因君臣关系如鱼水,孔明的才智才得到充
分的发挥。二、能团结人。这表现在:以义结将相之心,关、张、赵云和孔
明等才死心塌地为之卖命;以仁结民心,得到荆、益两州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孔明则是有图天下的壮志而没有谋取个人私利的大贤人,为了统一天
下,复兴汉室,救民于水火,他贡献了其宝贵的一生,做到“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蜀汉能与魏、吴鼎足三分,孔明的智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预
知天下三分,提出“隆中决策”,便刘备从弱变强,他料事如神,在赤壁之
战中,玩弄曹操、周瑜于掌握之中,是实际的指挥官,他用兵有如神出鬼没,
司马懿自叹不如。“畏蜀如虎”,甘受“巾帼素衣”之辱。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但要付诸贯彻执
行,主要靠每一个企业,而企业办得好与否,则决定于董事长和经理。如果
董事长有刘备的知人善任和能团结人的本领,经理有孔明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为企业工作,有孔明的智谋以对外竞争,董事长和经理的关系有刘备和孔明
那样的鱼水关系,这个企业的不断发展是无疑的。
日本商人十分敬佩孔明和刘备,以他俩为学习榜样。当今世界市场竞争
十分激烈,与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十分相似,日本人普遍认为,公司要想生
存,取得胜利,就要学习刘备和孔明的优点,特别是团结对外和争取人才。
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确运用三国智谋将如虎添翼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有二:一是对外竞争,一是内部管理,而
这两者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此,《三国演义》给我们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一、“攻心”战略的运用。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杰出的“攻心”战
略家。刘备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创一个蜀国,关键在于善于用
人,且得人心;诸葛许多神机妙算,其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攻心”战略的妙
用,不仅用于治国、治军,且用于战争,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企业的
内部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要把人管理好,关键在于得其心,始能
使人尽其力、人尽其才,共同把企业管理好。对外竞争,“攻心”也同样具
有关键的作用。西方企业家为了树立其企业形象、商业形象,不惜化亿万的
钱财大做其广告,实是“攻心”战略的妙用,争得人心向往;以压倒对手。
二、知彼知己。《三国演义》描绘了许多有关“知彼知己”的战例,如刘备
与曹操、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彼此可说是两才相遇,两雄相争。有时一
方知彼知己而胜,有时是彼此都知彼知已,因而使战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而胜败只是棋差一着而已。知彼知己在对外竞争中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我们不仅要做到知彼知已,也要估计到对方是否也知彼知己,才能确
定自己对外竞争的正确决策,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不知彼、不知己,而是盲
目对外经营,这就往往会栽跟头。所以,对外竞争,强调要有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摸清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充分掌握信息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知彼知己,以确定对策从事竞争。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如姜维九伐中
原,邓艾与之对垒,凡能正确分析局势,且根据已变化的形势,及时采取对
策的则胜;反之,则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对外竞争中也很重要。我
们必须善于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以确定自己的对策。由于能预料到国际市
场的需要,及时推出适销的商品而获厚利的,不乏其例,四、以己之长,攻
敌之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以战胜对方。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中,曹操、周瑜、陆逊都能采取这一谋略而取胜。同样,只有充分发挥我们
的优势,才能在对外竞争中取得成功。五、兵贵神速。司马懿发动的新城之
战,是兵贵神速的范例。由于司马懿根据孟达叛变及其与孔阴谋取两京的严
峻形势,故不采取先奏后起兵的常规做法,而是立即领军倍道而行急下新城,
因此出乎孟达的意料之外,措手不及而被司马懿擒杀。用兵如此,在当今对
外竞争中亦如此。对外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