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 >

第10节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第10节

小说: 千年幻境:凝固的时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建筑群能让1000人在地下连续生活几个星期。
  这种类似蜂房的地下建筑群在该地区还有36个,它们都建于公元6到10世纪,显然是出于防御目的。古时候,进出地下城用的信道都要经过伪装。当地居民可以到里面避难,每座地下城的大门都是数吨重的圆形巨石,这些可以滑动的石门要用杠杆原理才能启动以便抵挡敌人。卡巴多契亚的地下城是由何人兴建或建造于何时,至今仍无从考证,但它可能早于洞穴教堂。同样也是为了躲避阿拉伯人的侵害,基督教在初创时,曾受到伊斯兰教的迫害,因此,居住在卡巴多契亚一带的基督徒,便开始在杜林古优(Derinkuyu)一带挖掘地下城。实际上,卡巴多契亚始终处在边疆地带,也是古代商贸活动的必经之路。因此对它的控制权经常易手,而这往往取决于新的统治者在下一次战争中的运气。
  尽管地处边陲的卡巴多契亚始终动荡不安,但当地的居民却可以在他们的盟友——大地的深处找到庇护所。而同样出于防御的目的,地面上的火山岩锥也被掏空了。在易碎岩石上凿出的小城市或伸向天空,或沉入地下。松脆的凝灰岩成了古代人们磨炼生存技能的最佳场所,此时的“神之烟囱”早已失去了它们浪漫的光环,变成了血腥历史的一部分。
  在奥特伊萨村外,耸立着一座由凝灰岩锥凿成的壮观要塞,它位于山顶的制高处。沿着一条和下面的村庄相连的陡峭小径,人们可以登上山顶,近距离地触摸这座卡巴多契亚最险要的石峰。岩锥体内挖掘出的房屋非常易于防守,锥顶是一座要塞。除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摧毁它。5公里外的约西萨,屹立着另一座重要的锥峰,它是奥特伊萨那座山峰的孪生兄弟。古时候,两座山有秘密的地下信道相连。它们都是天然城堡群中的一部分,用来保护卡巴多契亚免遭外族侵略。
  从地下到地上,每个时期的卡巴多契亚人都在设法保护自己,保护这片土地给予他们的财富。
第四节:约束与放逐
  阿瓦诺斯(Avanos)是卡巴多契亚的最大城市之一,以陶器闻名于世。在市中心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橘红色雕塑,专门用来纪念劳作的陶工。不是英雄,不是战士,更不是国父,雕塑上的人物只是一位普通的陶工,正在专注于手中的陶坯。他清楚地告诉每一个瞻仰他的人:你的手可以拿起武器,可以激扬文字,或者更简单些——为人们的日常用品注入生命。他们制作的是普通的器皿,而这正是艺术和手工艺之间唯一的区别。
  在阿瓦诺斯,当地人精良的技艺让制陶业繁荣了一个多世纪,并成为土耳其最精致的手工艺术。公元前3000年,一位安纳托利亚人发明了制陶转轮,现在几乎所有当地人都会使用这种工具。他们优雅地摆动着腿,并且一丝不苟地制作陶坯,仿佛这种协调性是与生俱来的。
  和卡巴多契亚一样,阿瓦诺斯也真实地再现了边疆城市如何在受到外族侵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汲取其正面的精华。不同文化的影响和持续不断的交流促进了传统手工业的繁荣。东方的华丽雍容与西方的精致典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渗入到光润晶莹的陶器中,使人迷醉子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
  得益于阿瓦诺斯陶工们的努力,这种传统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让带有简洁而优雅线条的民间建筑风格在城市中风行起来,而质朴实用的阳台似乎成了其中的代表。奥斯曼时代的房屋建筑布局合理,装饰简洁明快,可以说是建筑设计的精品,因此很受欢迎。从中也不难看出当地人的殷勤好客,这里总会带给人们平和质朴的心境。
  和其他地区一样,卡巴多契亚也是精神和肉体欢愉的结合。在乌尔加普可以见到一座典型的土耳其浴室,在那里可以让身体彻底放松,但它其实是穆斯林教徒洁净身体的地方,因此也就与一般意义上的浴室有了区别。
  土耳其浴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过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三个时代演变,最终形成现在的样子,如今它已经成为土耳其文化的精华所在。伊斯兰教的训诫要求信徒们保持身体的绝对洁净,正宗的土耳其浴室都是和清真寺修建在一起,这样的布局体现出了土耳其浴的最原始用途——穆斯林做礼拜前都要进行“净身”,而“净身”分为小净和大净,大净就需要信徒们彻底清洁身体。
  蒸汽浴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先脱去衣服,在腰间围一块布,经过凉室、暖室,最后进入蒸汽室,在那里开始出汗并且全身放松。然后,就可以去享受一下全身按摩,让浴室里的侍者帮你去除一天劳作后留下的疲劳。这种放松身心的方式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当然非伊斯兰教信徒的人们出浴后大多选择在梦中与神明相会。而卡巴多契亚当地人在洗过蒸汽浴后,就准备去祷告——去除了身上的污秽,全身洁净的信徒可以和主对话了。这种清洁的观念贯穿于土耳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如同浴室里永远保持洁白的石质墙面一样。
  古老的卡巴多契亚始终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土耳其最具权威的教派就是在这里创建的。哈西巴克塔斯城的名字取自历史人物哈西·巴克法斯·维利,是他创立了著名的苦修教派,在当时僧侣们居住的寺庙花园里保留有圣者的陵墓。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及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建立,该教派已被宣布为非法,但教派的创始人至今仍是朝圣的对象。
  苦行士是指行乞的僧侣,而苦行一词本意为“贫苦的”。穆斯林有一句古训:“除了真主,我们一无所有”。而那些苦行士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神圣,拒绝了世间的一切诱惑,竭力把这句训诫付诸实践。同时,他们并不拘泥于教条,宽容地追求一种简单的、大众化的宗教形式,有时甚至有些不太正统。今天哈西巴克塔斯城的寺庙里仍完整地保存着苦行士们的居所,比如器具齐备的厨房,铺着地毯的餐厅以及新的信徒举行入教仪式的地方。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该教派达到了鼎盛,他们的寺庙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此外,皇帝手下可怕的贴身卫队也是从这些寺庙中挑选的,苏丹身边的这支精锐部队成了欧洲的灾难,他们甚至曾经包围过天主教控制的维也纳。这些残酷无情的近卫军的势力一天天壮大,他们甚至策动了反对皇帝的暴乱。在17世纪,苏丹奥曼二世想驱逐他们以去心腹之患,但他很快被卫兵俘获了,他们强迫苏丹骑上一匹劣马,让臣民们对他尽情羞辱,直到把苏丹折磨至死。
  哈西·巴克法斯·维利的追随者同时发展了战争艺术和自我放逐的艺术。在寺庙中一个四壁空空的房间里,僧侣们集体打坐以期获得神的启示。苦行士们甚至发展了一些神秘的仪式:他们让自己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引导着,用某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交流。
第五节:驿站风情
   “头三天的食宿免费”——这是苏丹哈尼大驿站的规矩。它是一座距卡耶塞200公里的城堡,位于通往波斯商道的要冲,是商队的必经之处。这种诱人的促销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在苏丹哈尼受到款待的商队,满载当地工匠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踏上了远行欧亚的商路。而促销方式的支出则由苏丹本人和向全国商人征收的税款支付,由此可见土耳其人的精明。
  驿站建于13世纪,是塞尔诸克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城墙上嵌有24根形状不一的大理石柱,这成为它的特色之一。饰有阿拉伯图案的华丽正门十分坚固,不易被攻破。这种远离城市的堡垒为商队提供了避难所,以躲避平原上游荡的掠夺者。除了令人放心的防御功能,进驻驿站的商人们还可以能享受到城市里的舒适,这里有马夫、服务生、医生、小贩以及不错的餐厅,甚至在骚站纳凉的院子正中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准备了祈祷的地方。商客们可以在这个小型清真寺里感谢真主的恩惠,请求安拉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土耳其人的好客举世闻名,在集市中每次谈生意时,摊主都会送上一杯红茶一一这是土耳其的国饮。茶在来人对货物流露出兴趣的时候奉上,不管最后生意能否成交,这杯茶是免不了的。
  当来访者坐到餐桌旁,土耳其式的好客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当地的烹调以其用料简单而闻名,但每道菜漫长的制作过程也是罕见的,其烹调结果总会让人大吃一惊。土耳其人的每顿饭都是从“麦兹”开始的,它是一道冷菜,也是开胃菜;而最著名的一种是叫作“博里克”的松脆油酥点心,卷着乳酪和香菜油炸或烘烤而成;还有用蔬菜和碎羊肉做的“道尔玛”也是一道特色菜;接下来就是主菜“盖巴”,它是用不同方式烹制的羊羔肉;当然还有特色菜“凯巴勃炖”——是用羊羔肉与大蒜、蔬菜和香料放在陶锅里烹调成的。在满满一桌的美味菜肴中,人们会发现土耳其食谱对蔬菜推崇备至,每顿饭都少不了沙拉或蔬菜。于是人们很容易挣扎在艳丽的蔬菜搭配和弥留在唇齿上的美味之间,为了慢慢享受而绞尽脑汁。传说中土耳其人酷爱喝咖啡,但这种风俗现在已经变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广泛饮用的土耳其咖啡不再是最流行的饮料了,却仍不失为结束一顿丰富大餐的理想方式。
第六节:露天博物馆
  地球上再没有比卡巴多契亚更奇异的土地了,它的地貌成因和新月形尖锋把那里变成了一个迷人的超现实世界。位于卡巴多契亚的戈尔姆(Goreme )山谷被称为是“露天博物馆”,戈尔姆在土耳其语中是“让你看不到”的意思。这是一个守护神和仙女的世界,它们是火山凝灰岩石峰,进入这里的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见识一下神灵们施展巫术的奇妙时刻。“西蒙石”是一个顶着三座尖塔的石柱,那是一种天然侵蚀而成的景观,而这一神奇景观被照相机摄入镜头的次数,恐怕是世界之最了。然而卡巴多契亚的魔力并不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超现实的美也出自人类的双手,他们让这里到处充满了玄妙的图案。
  戈尔姆谷地有让人心动的人工和天然艺术品,漫步深深的峡谷,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宗教建筑。在凝灰岩里凿出的清真寺尖塔做工精细,完全仿效了戈尔姆石峰的形状。基督徒在这里建了一座葡萄教堂,它既是为了膜拜上帝,也是为了供奉当地出产的一种鲜美多汁的水果——葡萄。寺庙和教堂全是在火山岩里雕琢而成的,这里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露天博物馆。据估计,卡巴多契亚共有3000多座石凿教堂,而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戈尔姆附近。
  其中最精美的一座是巴克尔教堂。那里的岩石透着古典美,技艺精湛的工匠雕砌着火山石的形状,用双手凿出了正殿、门廊、拱门和环形穹顶。卡巴多契亚的火山岩柔软松脆,易于挖掘雕琢,颇具可塑性,一旦这些石锥被挖空并雕琢完毕,内部就被暴露在空气里,气流能让岩石变硬,使整座建筑更加稳定。教堂成形后再绘上壁画,这些壁画至今仍保持着艳丽的色彩。屋顶的壁画创作于公元10世纪,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基督的生活历程和他最著名的奇迹。谷地中有一座修道院全部是用石头凿成的,连同里面的家具、长凳和桌子,都是与墙壁无二的坚硬材质。修道院旁边是著名的黑色教堂,因为只有一条狭窄的甬道通向内部,所以光线非常微弱。黑暗意味着黑色的古壁画能比别处保存得更完好,壁画就绘在同样堪称艺术品的石壁上。
  洞穴教堂的规模都不大,但教堂内精彩的石灰壁画,却弥足珍贵,成为土耳其的珍贵遗产,壁画雕琢的内容,都取材于《圣经》,如耶稣的童年、圣母玛莉亚、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与复活等。丰富的宗教色彩和大量教堂的存在,是因为有大批传教士团体在这一地区定居。洞穴教堂是当年基督徒为了躲避阿拉伯人而开凿的,在公元4~9世纪时,戈尔姆在基督教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使徒圣保罗认为戈尔姆隐秘的地形,最适合基督教的发展,他不但在此开凿了很多洞穴教堂,还设置了神学院,用来培育传教士,据估计,当年戈尔姆山谷的洞穴教堂有六百多座。他们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试图抑制伊斯兰教在这个边疆地区的传播。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被穆罕默德的后人从拜占廷驱逐了出去。
  在这里,人类和环境似乎在相互比试着创造力,刷子和凿子不仅挥动在熟练的手里,也挥舞在呼啸的狂风和猛烈的雨雪中。卡巴多契亚的风光是演绎神话传说的绝妙舞台,这片土地的地质变迁,就和当地居民经历的世事变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