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37节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37节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刘琦又拿出另一张手帕,将圆盘的下沿小心的擦拭。

按照杨林的说法,这另一张手帕上涂的,是一种中和用的药剂,能够将毒物中和,刘琦用这种中和剂擦拭涂毒的地方,剧毒自然能够被擦得一干二净。

随后,刘琦又将两张手帕放在一起,中和剂正好中和了剧毒,这样,无论是谁,也查不出刘琦的身上携带有剧毒!

以为自己大功告成了,刘琦却突然感觉到了异样的目光,他慌忙的抬起头来,只见诸葛亮正双目灼灼的盯着自己!

他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刘琦下意识的感觉到,只是不知道诸葛亮是从什么时候察觉到的,是自己消灭证据的时候,还是从一开始他就察觉到了?

但是事已至此,刘琦根本就没有退路了,他朝着诸葛亮点点头,便收好了手帕,随后若无其事的喝酒吃肉。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没过多久,蔡夫人就突然全身僵直,然后摔倒在地!

“呀!”

婢女们尖叫起来,直到这一刻,众人才从酒劲中醒悟过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刘表的后妻,会莫名其妙的倒在地上?

众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立即围了过来,诸葛亮略懂医道,上前为蔡夫人号脉,随后便连连摇头,道:“明公,夫人已然先去了!”

刘表如晴天霹雳,怒道:“谁能告诉我,爱妻究竟是怎么死的?”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

在家宴之上,刘表和刘备等人推杯把盏,兴致高昂,谁也没有注意到桌上的细小动作,而蔡瑁、刘琮、刘修等人,心情郁闷,也只是喝闷酒,几杯酒下肚,谁也没能保持清醒。

当然,桌上就只有刘琦知道蔡夫人是如何死的,她是在手沾上毒之后,又用手拿了糕点来吃,才因此中毒身亡的。

诸葛亮缓缓对刘表说道:“明公,尊夫人是中毒而死,只是这毒物,亮却从未见过,毒性之烈,难以言表!”

“究竟是何人下毒?”

刘表怒道,令通传今日为家宴做菜的厨子,一共十名厨子被叫到了刘表的面前!

厨子们见到了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蔡夫人,都觉大事不妙,可是谁都不知道,是何人在今日的菜肴中下毒……

刘表甚怒之下,下令将十名厨子全部处斩,可是杀了这些厨子,却依旧不知道是谁下毒害死蔡夫人的。

刘表命封闭府门,府中所有人都一一搜身,就连被款待的宾客刘备、诸葛亮、赵云也不例外。

不过搜遍了所有人,却无任何线索,无人身上带有**,也就是说,此种剧毒,就只得蔡夫人身上才有。

刘琮失了母亲,大哭不止,而蔡瑁也抱着蔡夫人的尸体,说不出话来。

蔡夫人一死,自己在荆州的地位必将受到影响,可是现在的蔡瑁,实在想不到那么遥远。

刘表尚在气头上,下令道:“今日若查不出爱妻的死因,一个也不能离开这里!”

刘表气急败坏,已没了判断力。

正在此时,有人来报,说军师中郎将蔡瑁家中,有人中毒身亡。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蔡夫人刚被毒杀,就又有人中毒身亡了。

众人怀疑的目光,立即转移到蔡瑁的身上去了,蔡瑁大呼道:“主公,蔡瑁冤枉啊!”

可是今时今日,蔡瑁纵然有一百张口也难辨了。

刘琦心中暗自佩服,在自己参加宴席之前,杨林就曾说过,会配合自己的行为,以同样的剧毒毒杀蔡瑁的家丁,没想到这么快就成功了。

刘琦佩服杨林的能力,心中也稍微宽心,如此一来,蔡瑁的罪名是背定了。

蔡瑁跪在刘表的面前,大呼冤枉,但是刘表哪里肯听,他头脑昏沉,旧病复发,哪里能自我思考?

“蔡瑁,我对你如此信任,你竟然毒杀自己的亲姐,真是**不如!”

刘表重重的骂着蔡瑁,并伸出手来,狠狠的扇了蔡瑁一个耳光。

这个耳光之后,刘表自己的元气也耗尽了,整个人立即瘫倒,不省人事……

第十一章孔明

荆州牧刘表之妻蔡夫人中毒身亡,下毒者是蔡夫人的胞弟蔡瑁。

消息不胫而走,整个荆州人心惶惶。

刘表因为爱妻之死一病不起,躺在床上,却依然听着下属的禀告,待查明蔡瑁府中下人所中之毒与致蔡夫人所死之毒是同一种毒后,刘表便下令将蔡瑁押送大牢。

虽蔡瑁大呼冤枉,但百口莫辩,任由他怎么呼天喊地,却也无济于事。

而真正的凶手刘琦却安然无恙,不过因为昨日担惊受怕,刘琦遂闭门不出,安心休养。

杨林来见,刘琦见到杨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虽然在杨林的算计下,刘琦的荆州之主的位置基本算是定了,但对于杨林,刘琦却感到有些害怕。

这个人心思慎密,做事极端,且毫不留情。

他是为了东吴的利益着想,可以利用任何的人,对于杨林来说,刘琦只是一枚棋子而已。

不过虽然刘琦对杨林颇为不满,但是却不敢得罪杨林,此人是东吴的使者,一旦惹了他,只怕整个东吴会向荆州发难!

另一方面,刘备等人也并未立即折返新野,一是因为刘备对于刘表的病情不太放心,二则是因为事有蹊跷,刘备也想继续探知蔡夫人之死的真相。

不过从荆州府传来的消息,就只有蔡瑁被下狱而已,也就是说,蔡瑁是毒杀蔡夫人的元凶,只是刘备怎么也想不通,蔡瑁为何要毒害自己的亲姐,而他又是怎么在餐桌上下手的?

诸葛亮见刘备并无离去之意,便主动来见刘备,道:“主公,新野无首,曹操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依亮之间,还是早日返回新野的好。”

虽然军师来劝,但刘备却并无离去之意,道:“军师,景升家中出此大事,我身为同宗,又怎能坐视不理?”

诸葛亮却道:“主公,此是刘景升家事,我等外人,又何必去操心呢?”

刘备沉默不语,身旁的赵云也不知如何劝说,赵云自然也希望刘备早日回新野,在荆州,赵云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有人会迫害刘备。

见刘备固执己见,诸葛亮只好说道:“主公,虽亮本不该说,但见主公受此迷惑,亮只好为主公解疑,实际上,当日还是蔡夫人的凶手,并非是蔡瑁,而是另有其人。”

诸葛亮此言一出,刘备和赵云皆吃惊不已,诸葛亮又怎么知道凶手另有其人的?

只听得诸葛亮娓娓说道:“主公,其实凶手毒害蔡夫人的方法并不复杂,只是当时桌上之人尽情饮酒,是以无视左右之事。”说着,诸葛亮便开始比划,“凶手借用的,便是那张圆桌,他将毒涂在圆桌的下沿,等蔡夫人的手沾上毒之后,便又回转桌面,将涂上去的毒抹掉,所以当时除了蔡夫人的手上之外,别的地方,都查不到有毒,此凶手对蔡夫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除了刘表的家人外,别无他人。”

听诸葛亮一描述,刘备和赵云顿时茅塞顿开,转念再想,在刘表的家人中,和蔡夫人有仇的人只有一人,那正是刘表的长子刘琦!

“难道说,是刘琦侄儿?”

刘备喃喃自语,诸葛亮点头道:“没错,凶手正是刘琦公子。”

这一下,谜底解开了,想那张圆桌,也是刘琦所送,他对圆桌颇为熟悉,会以圆桌来杀人,也是情理之中。

刘备问孔明道:“军师,你既知刘琦侄儿就是凶手,为何不当场禀告?”

诸葛亮道:“还请主公谅解,当时亮只是瞧见刘琦公子行为有异,却还未想通,直到方才才想明事情缘由。不过虽凶手是刘琦公子,但他所做之事,却对主公有利,亮又何必揭穿他呢?”

刘备问:“军师是何意?”

诸葛亮道:“主公,蔡夫人和蔡瑁视你为眼中钉,更是曾迫害于你,刘琦公子替你除掉这荆州二贼,岂不是一件好事?”

刘备沉默不语,赵云则感同身受,上次蔡夫人和蔡瑁谋害刘备,若不是刘备跃马渡江,只怕早已死于非命了。

诸葛亮又道:“主公,并非我等不喜蔡瑁,就算是荆州牧刘表,对蔡瑁也颇为不满,若不是如此,怎会因为蔡瑁家中有毒,就将他打入大牢?”

诸葛亮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备这才醒悟,的确,刘备将蔡瑁下狱,理由实在有些牵强。

诸葛亮继续说道:“蔡夫人中毒身亡,就算在蔡瑁家中查到相同的毒,也并不能指是蔡瑁谋害了蔡夫人,刘景升虽病入膏肓,却也不会不知道,但刘景升依旧令蔡瑁下狱,以亮之见,刘景升已然在准备身后事了!

刘景升自知几个儿子无能,曾以荆州相让,只是主公推脱不受,今景升大限将至,若立刘琮为继任,子幼母壮,恐生祸事,相较之下,景升对刘琦公子颇为喜欢,已有立刘琦公子之意,这一次趁此机会,剥夺了蔡瑁的军权,令他不能掀风浪,才能保刘琦公子登上荆州之主的位子。”

诸葛亮分析得头头是道,刘备和赵云听得连连点头。

如此说来,刘备继续待在荆州也无济于事,他无法插手刘表的家中之事,刘琦或是刘琮继位,刘备并不关心。

诸葛亮又道:“只是,亮还担心一点,刘琦公子性子懦弱,并无智谋,可他是如何想出送圆桌,并在圆桌上杀手的手法的,此事颇为可疑。”

赵云道:“军师多虑了,纵是刘琦公子,手下也能养些谋士,靠谋士出谋划策,自然能想些主意。”

诸葛亮却道:“赵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亮不敢苟同。为刘琦公子出谋之人,只怕并不简单,亮虽自比管仲乐毅,但此等计谋,只怕亮也无法想出。出谋之人,其智谋不在亮之下,且心狠手辣,若此人是向着荆州倒好,若是另有他图,只怕会是一位难缠的敌手,还请主公提防才是。”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和赵云都皆感诧异,诸葛亮以前贤自比,天下之大,难寻比诸葛亮更有智谋之人,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却对那位出谋划策者另眼相看,刘备也开始对那位谋士感兴趣了。

刘备道:“若真如军师所说,何不邀他至麾下,抗曹之事若有此人相助,定能如虎添翼。”

诸葛亮却摇摇头,道:“亮只怕此人并无主公想的如此简单,还请主公提防为好。”

第十二章连环

蔡夫人被毒杀,闹得荆州人心惶惶,不过既然蔡瑁已然下狱,主凶已找到,数日之后,民众们便也不再担心,荆州恢复了以往的模样。

杨林带嫣儿上街,荆州城虽比不上柴桑繁华,但街市还是有的,杨林想瞧瞧此处是否有荆州一带的土产,好买回去给孙仁主公瞧瞧。

嫣儿身为女子,自然也对琳琅满目的街市颇感兴趣,紧随着杨林的步子,主仆二人并肩而前。

杨林道:“嫣儿姑娘,你若看见什么喜欢的东西,尽管给我说,我买给你。”

嫣儿笑道:“杨大人不必刻意讨好嫣儿,嫣儿习惯素打扮,不喜穿金戴银,杨大人还是省下些金银吧!”

杨林知道嫣儿在说谎,不过并不说破,继续向前走着。

忽见一摊位前聚集了不少人,杨林和嫣儿都觉稀奇,便凑过去看。

好容易挤了进去,只见一位白衣书生摆着摊位,摊位上放着几串铁环,杨林瞧着铁环环环相扣,如饰品一般串联着,不过这些却并非是饰品。

书生道:“诸位乡亲,只需一贯钱,就能来试试解这些铁环,若是没解开,钱归我,若是解开了,我以黄金相赠!”

书生口气颇大,而在摊位上,的确放着数两黄金,而且瞧那成色,便知是真金实银。

有几位民众垂头丧气,显然是尝试过了,不过却失败了。

一位失败者高喊道:“你这落魄书生,莫不是坑我等钱财,这些铁环分明扣得死死的,根本就不可能解开,你让我们解,分明是骗钱!”

面对质疑,书生笑而不语。

又一位民众将钱丢到了摊位上,随后开始尝试解环,但他花了一炷香的时间都没有能够解开,头上已然是满头大汗。

见实在无能为力,这位民众便只能放弃了,将铁环丢在摊位上,摇头而去。

随后无人上前,所有人都怀疑这位书生是骗子,于是有些民众便离开了,不再守在摊位前。

书生笑着说道:“在下设摊于此,只为寻有缘之人,若没寻到,在下也只能离开了!”

说着,书生开始收拾摊位上的钱。

杨林也笑了,他向前一步,来到了书生的摊前。

书生一瞧杨林,顿觉此人和旁人不一样,便道:“兄台也是来解环的吗?若是,请出钱押着。”

杨林道:“不才解环,无需押钱,因为没有必要。”

说着,杨林便随手拿起一串铁环,这些铁环虽然形状不一,但是内部的构造却是一样的。

杨林一边解着,一边说道:“此环以九个铁环相连,因此又叫做‘九连环’,看似密不透风,但事实上却有解开之法,只是繁复无序,故而较难解下,不过万事终有法门,这解九连环也是一样,需解一环,必要上两环,环环相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