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狂之诗 >

第51节

武道狂之诗-第51节

小说: 武道狂之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许不算是不幸吧?小妍想。总比长得丑,继续当婢女强一点点。在这儿工作的女孩子,本来就没有什么选择。

但小妍还是不能抹去心头的一丝哀愁:她无法顺从地接受,自己的命运,不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妍快要走到房门了。她告诉自己要提起精神来。对着客人,是不能用这副样子的。否则让鸭母看见,不免又得捱一顿打骂。

小妍还提醒自己,服侍完这客人洗澡之后,记得要去厨房沏茶。

◇◇◇◇

荆裂和虎玲兰牵着马儿,漫无目的似地在西安的大街上走着。他们自从离开了“麟门客栈”,一直没有交谈。荆裂也没有再笑。

这时虎玲兰忍不住开口。

“刚才要是你叫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跟着来的。”

荆裂想了一想。“也许是吧。”

“那么你……”

“我只能教他武功。”荆裂摇摇头。“我不能够告诉他,他的人生要怎么走。这得他自己抉择。”

虎玲兰点点头,也就不再说了。

二人又走了一段路,荆裂便说:“是时候找落脚的地方了。”

就在这时,在他们后面有人高喊了一声:“是你们!”

那喊声旁若无人,繁忙街道上的所有人都转头看过去。

只见一条好像小男孩的身影,牵着一匹高骏的白马,正快步向荆裂他们走过来。

“荆大哥!兰姐!”

虎玲兰大喜,放开马缰也就迎着走过去。两人在街心高兴地手牵着手。那“男孩”还兴奋得跳起来。

除了童大小姐还有谁?她身穿男装,戴着头巾,脸上也蒙了面巾,不认得她的,还分不出是男是女。她身后交叉背着两柄剑:一柄是那练武用的钝铁剑;另一柄自然就是在巫山分别时,燕横送给她的那把“静物左剑”。

“你怎么会来的?你爹……”虎玲兰不能相信地问。同时荆裂也牵着两匹马走了过来。

“本来爹是要带我回成都的。可是过了两天他忽然对我说:你去找他们吧!我马上就赶来,可是路上一直赶不及你们……”童静在旅程上很久没跟人谈话,说起来又急又快,荆裂和虎玲兰都几乎听不清。

她拉下面巾,瞧着荆裂,脸容有些腼腆:“我想,是因为荆大哥临别前跟爹说的那些话……荆大哥,多谢你!”

荆裂耸耸肩,只是看着虎玲兰笑了笑:“好了,以后又有人负责点菜了。”虎玲兰听见噗哧笑了出来。童静听不明白,搔了搔头。

“我还担心找不到你们,西安府好大啊……”她左右看看:“啊,燕大哥呢?他去了哪儿?”

荆裂收起笑容。

童静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位永远精力旺盛又爱笑的荆大哥,会露出这样落寞的样子。

◇◇◇◇

樊宗蹲在那条窄巷里,检视梁四躺在地上的尸身。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人叫梁四。但在“麟门客栈”的对街,他就察觉这个人行藏很奇怪。

樊宗一直都在客栈对面的市集角落处,监看“麟门客栈”那干武林人士有何动静。西安城实在太大,又不确定姚掌门是不是在城里,他和三个驻西安的“首蛇道”弟子无法靠自己找出其下落,于是决定主力窥视这些敌人的动向。

樊宗穿成一个客商的模样,兵器都藏在包袱里,以免引起那些敌人的注意。

这天在“麟门客栈”出入的人很多,奇怪的人物也不少。他就见过有几名打扮奇特的男女进去。不久后其中一对男女又离开了。这二人虽然可疑,但行色并不匆忙,看来并没有任务在身,樊宗也就打消了跟踪的念头。

——假如樊宗知道那个男的,正是“武当猎人”,决定肯定不一样。

接着他就见到这个梁四进去和出来的样子。明显行径闪缩,尽量不想引人注目,而且表情紧张。

果然,不一会儿又有两个武人出来,远远地吊着他——樊宗分辨得出,他们是本地“镇西镖行”的镖师。而“首蛇道”的同门早已打探到,“镇西镖行”的大当家、心意门人颜清桐,正是这次各派武者聚会的主人家。

——很可疑。

于是樊宗决定跟着去打探。光天化日之下,他当然不能施展轻功,只能如常人般,在后面不显眼地跟踪着。

这梁四一直走到城东,进了一条后巷就消失了。那两名镖师则在巷口对面守着。樊宗更加肯定这些人有古怪,就在远处耐心等候。

过了好一阵子,梁四又再出现,再次走在大街上。他的样子更鬼祟,不时都回头看,两名镖师跟踪得更小心,离得梁四更远。樊宗要不被其中一方发现也变得困难,只好拖远了距离,变成只看得见两个镖师,看不见梁四。

走了好一段路,忽然看见那两名镖师快步上前,还好像从衣袍底下掏出些什么藏在手臂内侧。

樊宗已经猜到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要阻止事情发生,大概也来得及的。以他负责守备武当山的武功造诣,对付这两个寻常镖师,比应付两只小虫还要容易。但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想冒险暴露武当弟子已经到了西安这个事实。

于是当他进入这无人窄巷时,看见的已经是梁四的尸体。

直觉告诉这个“首蛇道”的精锐弟子,此事极不寻常。他努力翻找梁四的衣服——当然小心避免触及他颈项流出的鲜血——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什么也没发现,樊宗很是苦恼。

然后他留意到:梁四左手的尾指,留着长长的尖指甲。上面好像粘着些黄色的东西。

樊宗拿起那只手,仔细看看。指甲内藏着一些残余的粉末。

他把那尾指凑近鼻子,轻轻嗅一嗅。然后急皱眉头,马上把那只手猛力甩开。

“毒!”

樊宗虽未拼凑出整个事情,但已经清楚感觉到不祥。

他全神回想刚才梁四曾经停留过的地方。

身为“首蛇道”精英,其中一项本领,就是要对环境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他想起来了。

——一个临街而挂的大招牌,迎着风徐徐摆动。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盈花馆”

再不是顾忌的时候了。樊宗全力展开“梯云踪”轻功,那螳螂般的瘦长身躯,踏一踏巷道的墙壁就翻上屋顶。他同时已经将那插满短飞剑的皮带,从包袱里抽出来,迅速挂在身上。

他足不停步,无声越过一重又一重的屋瓦,直线奔往城东的方向。

◇◇◇◇

梁四的尸体,仍然遗在那窄巷里,开始渐渐变凉。

他绝不会是今天西安府里唯一的死者。

《武道狂之诗卷三震关中完》

后记

从前有个说法谓“穷文富武”,就是说贫家子弟多尚读书习文,考取功名,图个发迹的出路;相反习武的要有所成,必得有相当的家财。

细想也有些道理:从前的习武者单是要拜一位有名的师父,供奉花费就绝对不少;而且练武下苦功甚耗体力,平日的营养休息亦不能缺,可见实是衣食无忧的有闲阶级玩意——看近期的电影《叶问》,或者《水浒传》里“九纹龙”史进拜师的情节,可见一二。当然这个说法未至于绝对,也有几分真实。

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顶尖武林门派,也有点相近的味道:大群人长居深山,整天钻研武学,既不事生产,又没有像日本武士阶层般的政治权力,衣食金钱从何而来?假设古代确实有这种“武者集团”存在,背后需要丰厚的经济条件供养,相对也就必然拥有极为特殊的社会地位。《武道狂之诗》里,把武林门派和武者描写成一种“没有世袭制度的贵族”,就是出于如此的思考。

当然我这种“虚拟武林”的构思,主要不是为了建立什么合理原则,说到底还是为了增加小说阅读的趣味(正如我在书中加入的真实武术材料一样)。武侠的本质就是浪漫与幻想,如果事事太认真,那是煞风景;不过有时加添点真实的依据,那么想象的部分又会更容易让读者投入。

这一卷写了更多武林门派,其中不少都是以今天仍存的真实武术派别为蓝本,而且名字相同。为免误会,不得不再作些解说。

现存的许多武术拳系,所上溯的传承或所宗的创派人物,都只到清朝。比如“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或者“心意拳/形意拳”祖师姬际可,皆是清朝人。但这本小说里的时代是明朝正德年间,又何来“八卦门”和“心意门”?我是在胡乱写吗?

其实我相信一种武术,不可能一时一地由一人凭空创造,在这些创派祖师之前,也必然已经存在相近的武技,经过每代积累演变,才成为后来的门派。本书就是依此想法,既参考现存武术的特色,又加以大幅的创作,虚构明朝中叶这些“曾经存在的更古老门派”。如上面说过,真真假假混成一块儿,正是小说的乐趣所在,各位武林朋友读到不实之处,想不会太介怀吧?

◇◇◇◇

写此文前一天,享誉影坛与武坛的石坚前辈,以九十六岁高寿与世长辞。

坚叔不止是擅演反派的武打片影星,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武者,年轻时于鼎鼎大名的“精武体育会”学有所成,精擅鹰爪、螳螂、罗汉等多门武术,银幕上打的全是真功夫。

——在旧粤语武打片时代,制作条件不充裕,并没有像今天的电影般精密仔细的武术动作设计和剪接,不少对打招式都要在长镜头下半即兴演出,要打得逼真,很靠个人功底和临场反应。坚叔常演的是要被打倒的歹角,可以想象难度就更高了。

坚叔在《黄飞鸿》系列的“奸人”形象如何深入民心,自不用多说;电影及电视版《倚天屠龙记》两演“金毛狮王”谢逊,连原作者金庸都盛赞;《龙争虎斗》演李小龙死敌韩先生,更是功夫片“最强反派”的世界经典。

我谨在此向这位杰出武术家与性格巨星致敬。

乔靖夫

二零零九年六月五日

卷四:英雄街道

夫含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

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齐孙子·势备》

前文提要

强大的武当派为实现天下无敌,称霸武林的宏愿而四出远征,先灭青城派,再降伏峨嵋派。流浪武者荆裂与少年剑士燕横,为向武当派复仇而从后追踪,途中巧遇岷江帮大小姐童静与日本女剑士岛津虎玲兰,四人结成同伴,一起踏上武道修练和江湖历险的旅程。

武当派掌门姚莲舟只身入关中,一人一剑大破剑宗华山派,消息震动天下武林;各门派武者从四方八面聚集西安府,结盟共商对抗武当;荆裂等人欲一睹武当掌门神技,亦远道前赴这次盛会。各大派欲借青城派之劫为讨伐武当的大义旗帜,招揽燕横加入同盟,并承诺助他复兴青城派;荆裂不赞同以众凌寡围攻姚莲舟,遂与燕横暂时分别。

武当弟子桂丹雷发现掌门私自下山,担忧他遭遇陷阱,马上点起精锐抵西安府支援。其中负责监视跟踪的首蛇道弟子樊宗赫然发现,同盟军东道主颜清桐阴谋向姚莲舟下毒,于是急急赶往妓院盈花馆救助……

第一章出阵

烈阳当空,照射西安古城的宽阔街道,投落地上一片片屋宇的阴影。每一面黄土墙壁,在阳光下反射出犹如燃烧中的奇特颜色。

棋盘般的城街,笼罩在光与闇的强烈对立之中。

明明是光天白日的下午时分,街道却带有一股浓烈的肃杀气氛。

是决斗的时刻。

麟门客栈在南门大街已经开业超过十五年。这十五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下午,客栈里外宁静得如此刻般可怕。

那诡异的静默,甚至感染了方圆数十步内的街巷。就像在集体逃避些什么事情,街上途人稀落,两旁店门一一关闭。连迎街的招牌在春风中缓缓摇曳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那少数仍然聚在街上的人,大半就是原本到麟门客栈凑热闹,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外地武人。他们没有作声,一一紧闭起嘴巴,默默注视着麟门客栈的朱红色大门。

跟他们一起瞧着大门的,还有三数个身穿制服的巡捕公人。他们连哨棒都没有带在手,只是如寻常百姓般,静静站在街巷一角,也未交谈。

这些官差自然知道,今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镇西镖行大当家颜清桐,早就动用了情面和银两,向西安官府通报打点。知府大人向下面明令:今天不管城里发生任何事,公门巡捕和民兵保甲都不许出动。

理由,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武林恩怨,没有他们干涉的余地。

麟门客栈外悬挂的两排大红灯笼,在这静默里继续迎风摇动。

那道朱漆大门终于打开来。

街上所有人同时张开嘴巴,低呼了一声。

从那大开门户里当先步出的,是坐在麟门客栈下层大厅那六、七十名来自五湖四海各门派的武者。他们没有把兵刃收入行囊里,将刀剑大剌剌地挂在腰间或背项,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在大白天的城街上耀武扬威。

——他们深知今日一战,自己远没有动手的资格。但是能够跻身这支武林同盟军当中,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